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457发布日期:2018-06-30 06:0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属于学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水平也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幼儿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撑下,教学质量不断走向新的台阶,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英语的教学尤为重要,现有的英语教学主要通过黑板上教学,将信息书写给儿童,其学习方式落后,没有吸引力,然而儿童英语学习不应要求孩子们掌握多少单词或句子,而应坚持将激发和培养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儿童英语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是英语教育机构的真正目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引起儿童注意的英语学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学习装置落后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包括手提箱,所述手提箱分为底盒和上盖,所述上盖外侧两端均设有铰链,所述铰链内侧均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底盒上侧内部设有侧插孔,所述手提箱内设有若干学习板,所述学习板两侧底部均设有凸槽,所述侧插孔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学习板通过所述凸槽卡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侧插孔连接,所述底盒和所述上盖通过设有的按钮锁连接,所述上盖外侧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腿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放置槽,所述底盒靠近所述按钮锁的一侧设有上插孔。

优选的,所述学习板顶部两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手提箱一侧设有提手,所述插孔两端均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铰链与所述上盖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腿均放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撑腿放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手提箱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所述支撑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手提箱内设有若干学习板,将信息写在学习板上展示,便于携带;在手提箱上设有两个插孔,用于将学习板插在插孔内,便于支撑起学习板并将其树立;学习板顶部设有把手,便于将学习板从插孔内取出收起;设置的凹槽和凸槽相扣,便于将学习板固定在插孔内;在手提箱上设有提手,便于携带;通过以上多方面考虑,合理设计,大大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学习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学习板与插孔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提箱;2、底盒;3、上盖;4、铰链;5、上插孔;6、支撑腿;7、侧插孔;8、学习板;9、凸槽;10、凹槽;11、把手;12、按钮锁;13、提手;14、支撑腿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捷式英语学习装置,包括手提箱1,手提箱1分为底盒2和上盖3,上盖3外侧两端均设有铰链4,铰链4内侧均连接有两个支撑腿6,底盒2上侧内部设有侧插孔7,手提箱1内设有若干学习板8,学习板8两侧底部均设有凸槽9,侧插孔7两侧均设有凹槽10,学习板8通过凸槽9卡在凹槽10内与侧插孔7连接,底盒2和上盖3通过设有的按钮锁12连接,上盖3外侧内部且位于支撑腿6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放置槽14,底盒2靠近按钮锁12的一侧设有上插孔5。

学习板8顶部两侧均设有把手11,便于将学习板从插孔内取出收起,手提箱1一侧设有提手13,用于携带,插孔5两端均设有凹槽10,便于将学习板撑起和树立;铰链4与上盖3可活动连接,便于收起和放下支撑腿,支撑腿6均放在相对应的支撑腿放置槽14内,便于隐藏收起;手提箱1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支撑腿6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同时质量较轻。

具体的:使用时,首先通过提手13将手提箱1提起带到教室或其他教学地点,然后通过按钮锁12将手提箱打开,取出学习板8,将学习板8插入上插孔5内,通过吐槽9插入凹槽10内将学习板8固定在上插孔5内,当学习板8位置较低时,将支撑腿6放下,再将学习板8插入侧插孔7中,进行教学学习,最后学习结束将学习板8放入手提箱1内收起,学习板8顶部两侧均设有把手11,便于将学习板从插孔内取出收起,手提箱1一侧设有提手13,用于携带,铰链4与上盖3可活动连接,便于收起和放下支撑腿,支撑腿6均放在相对应的支撑腿放置槽14内,便于隐藏收起,手提箱1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支撑腿6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同时质量较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