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542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组成指的是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括机器机内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及逻辑设计等,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

1. 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输入(Input system):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光电输入机、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

5.输出(Output system):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同样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外算机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机内的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微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终端、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绘图仪及磁带、光盘机等。

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叫做临摹。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字画,也可能是碑、帖等,一般而言,临摹的方法为:

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或书画)来临摹。

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摹写”。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原作以图像形式显示,获得更好的原作图像显示效果,提高摹写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包括上桌体和下桌体,上桌体支撑于下桌体上方,上桌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桌面板以及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设置,桌面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左侧板、右侧板、桌面板以及底板共同围成框架结构,下桌体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以及基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相对设置,基板连接左支撑板下端和右支撑板下端,桌面板中央开设厚度方向贯穿桌面板的孔洞,投射屏镶嵌于孔洞内,投射屏的上表面高于桌面板,纸通过铺纸机构铺设于投射屏上,投射屏的正下方设置将图像投射到投射屏上的投影仪,投影仪固定于底板上,投影仪与计算机主机连接,计算机主机放置于基板上。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靠近投射屏左侧的桌面板开设有上下方向贯穿桌面板且前后方向延伸的纸通道Ⅰ,纸通道Ⅰ与投射屏之间的桌面板设置一对压纸辊,该对压纸辊包括上压纸辊和下压纸辊,上压纸辊和下压纸辊的交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纸通道Ⅱ与投射屏之间的桌面板上设置一导纸辊,导纸辊的顶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纸卷支撑在出纸辊上,出纸辊位于桌面板的下方且位于下压纸辊的左侧,卷纸辊位于桌面板的下方且位于导纸辊的右侧,卷纸辊由电机驱动,电机的启停由设置于桌面板上的开关按钮控制,纸卷输出的纸张依次经由一对压纸辊、投射屏上表面和导纸辊并最终由卷纸辊卷取;出纸辊、一对压纸辊、导纸辊和卷纸辊构成了铺纸机构。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下压纸辊通过下压纸辊座支撑在桌面板上,上压纸辊转动支撑在上压纸辊座,上压纸辊座上具有向上延伸的导柱,导柱穿设位于上压纸辊座上方的平板,平板与桌面板相对固定,平板下方的导柱上套设压簧,导纸辊通过导纸辊座支撑在桌面板上。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上桌体还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桌面板以及底板共同围成仓,卷纸辊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支撑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出纸辊悬臂式转动支撑在前侧板上,出纸辊、上压纸辊、下压纸辊、导纸辊和卷纸辊均与投射屏上表面平行。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该对压纸辊设置有防护罩,笔挂固定于防护罩的顶部。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左侧板下端与左支撑板上端通过销轴形成铰接,右侧板下端与右支撑板上端通过销轴形成铰接,底板位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实现上桌体和下桌体相对固定的锁紧螺钉穿设左支撑板上端。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纸通道Ⅰ和纸通道Ⅱ的截面轮廓均为开口向下的且去顶的“∠”形。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投射屏包括透明玻璃板以及透明玻璃板下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膜,透明玻璃板厚4mm,氧化铝膜厚20μm。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投射屏包括透明玻璃板以及以及敷设于透明玻璃板上表面的聚氯乙烯贴面板,透明玻璃板厚4mm,聚氯乙烯贴面板厚0.5mm。

上述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聚氯乙烯贴面板上表面形成有网状凸肋,网状凸肋的高度为0.08-0.10mm。

投影仪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将(字帖、图画)图像投射到投射屏上,覆盖书写纸进行临摹书写,本实用新型采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临摹方式,使原作以图像形式显示,图像投射到投射屏上,亮度高,获得更好的原作图像显示效果,提高摹写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铺纸机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网状凸肋聚氯乙烯贴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图5为上桌体与下桌体相对转动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上桌体,2下桌体,3桌面板,4投射屏,5左侧板,6销轴,7底板,8左支撑板,9基板,10计算机主机,11锁紧螺钉,12纸卷,13防护罩,14笔挂,15导柱,16压纸辊,17导纸辊,18卷纸辊,19投影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摹写装置,包括上桌体1和下桌体2,上桌体支撑于下桌体上方。上桌体包括左侧板5、右侧板、桌面板3以及底板7,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设置,桌面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左侧板、右侧板、桌面板以及底板共同围成框架结构。下桌体包括左支撑板8、右支撑板以及基板9,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相对设置,基板连接左支撑板下端和右支撑板下端。桌面板中央开设厚度方向贯穿桌面板的孔洞,投射屏4镶嵌于孔洞内,投射屏的上表面高于桌面板,纸(书写纸)通过铺纸机构铺设于投射屏上,投射屏的正下方设置将图像投射到投射屏上的投影仪19,投影仪固定于底板上,投影仪与计算机主机10连接,计算机主机将(字帖、图画)图像传送给投影仪,计算机主机放置于基板上。

如图2所示,靠近投射屏左侧的桌面板开设有上下方向贯穿桌面板且前后方向延伸的纸通道Ⅰ,纸通道Ⅰ与投射屏之间的桌面板上设置一对压纸辊16,该对压纸辊包括上压纸辊和下压纸辊,上压纸辊和下压纸辊的交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纸通道Ⅱ与投射屏之间的桌面板上设置一导纸辊17,导纸辊的顶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纸卷12支撑在出纸辊上,出纸辊位于桌面板的下方且位于下压纸辊的左侧,卷纸辊18位于桌面板的下方且位于导纸辊的右侧,卷纸辊由电机驱动,电机的启停由设置于桌面板上的开关按钮控制,纸卷输出的纸张依次经由一对压纸辊、投射屏上表面和导纸辊并最终由卷纸辊卷取;出纸辊、一对压纸辊、导纸辊和卷纸辊构成了铺纸机构。

上压纸辊和下压纸辊的交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导纸辊的顶线与投射屏上表面平齐或者低于投射屏上表面0.3-0.5mm,保证了纸张贴靠投射屏上表面。出纸辊为纸卷提供支撑。通过开关按钮控制电机启停,实现纸张的运动。

下压纸辊通过下压纸辊座支撑在桌面板上,上压纸辊转动支撑在上压纸辊座上,上压纸辊座上具有向上延伸的导柱15,导柱穿设位于上压纸辊座上方的平板,平板与桌面板相对固定,平板下方的导柱上套设压簧,压簧保证了压纸辊对纸张的压力,能够起到纸张的张紧作用。导纸辊通过导纸辊座支撑在桌面板上。

上桌体还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桌面板以及底板共同围成仓,保护了投影光线不受外界干扰。卷纸辊的两端分别对应转动支撑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出纸辊悬臂式转动支撑在前侧板上,出纸辊、上压纸辊、下压纸辊、导纸辊和卷纸辊均与投射屏上表面平行。

该对压纸辊设置有防护罩13,笔挂14固定于防护罩的顶部。

左侧板下端与左支撑板上端通过销轴6形成铰接,右侧板下端与右支撑板上端通过销轴形成铰接,底板位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实现上桌体和下桌体相对固定的锁紧螺钉11穿设左支撑板上端。这种结构实现了上桌体能够绕销轴转动,进而实现投射屏角度的改变,方便摹写。上桌体转动到适合角度后,通过锁紧螺钉实现上桌体和下桌体的锁定。

纸通道Ⅰ和纸通道Ⅱ的截面轮廓均为开口向下的且去顶的“∠”形,保证了桌面板不干扰纸张的运动。

投射屏包括透明玻璃板以及透明玻璃板下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膜,透明玻璃板厚4mm,氧化铝膜厚20μm,氧化铝膜能够适当降低亮度,保护眼睛。

投射屏包括透明玻璃板以及以及敷设于透明玻璃板上表面的聚氯乙烯贴面板,透明玻璃板厚4mm,聚氯乙烯贴面板厚0.5mm。聚氯乙烯贴面板能够适当降低亮度,保护眼睛。

如图3所示,聚氯乙烯贴面板上表面形成有网状凸肋,网状凸肋的高度为0.08-0.10mm,当书写纸因沾墨过多而湿透时,这种网状结构能够减轻书写着与投射屏粘贴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