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受众量的广告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436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播与展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提高受众量的广告机装置。



背景技术:

广告效果的传统评估指标是广告的有效受众量(客流量)与注目率,比如:电视有收视率,报纸有发行率,网络广告有点击量和点击率。多媒体广告受众的特点是大部分观众在广告机前面匆匆走过,可能注视也可能没有注视广告,注视广告的受众也可能停留更长的时间在广告机前观看广告。

传统的单面广告机广告内容的有效受众量,受到广告机固定摆放角度的限制,难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广告受众群体的数量。而双面广告机的生产成本昂贵,硬件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提高受众量的广告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提高受众量的广告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广告机,所述底盘上设有电机,所述广告机通过平面轴承与底盘相连接,所述广告机相对于底盘可转动;所述平面轴承与电机的主轴相连接;所述广告机的顶部设有双向人流量统计器,所述双向人流量统计器与设于广告机内的数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与设于广告机上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广告机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人流量统计器的信号发射接收端处于广告机的正面,双向人流量统计器与底盘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根据实时人流走向的变换,及时调整广告机朝向,有效提高广告内容的受众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提高受众量的广告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广告机2,所述底盘1上设有电机3,所述广告机2通过平面轴承4与底盘1相连接,所述广告机2相对于底盘1可转动;所述平面轴承4与电机3的主轴相连接;所述广告机2的顶部设有双向人流量统计器5,所述双向人流量统计器5与设于广告机2内的数据处理器6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6与设于广告机2上的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广告机2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幕8;所述显示屏幕8与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电机3与控制器7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双向人流量统计器5的信号发射接收端处于广告机2的正面,双向人流量统计器5与底盘1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不因平面轴承4的转动而变动。

在使用的过程中,双向人流量统计器5采用基于Kinect双向行人统计器,检测范围在±25度,捕捉和统计来向的行人数量P1及去向行人数量P2,并将统计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器6;数据处理器6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加以存储(可以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端存储)。

用P(t1)表示单位时间t内来向的行人数量,用P(t2)表示单位时间t内去向的行人数量,K=P(t1)÷P(t2);

当K满足K≥K1时,K1为预设的值,且大于1,满足设定的第一条件,数据处理器6发出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电机3,向行人来向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A;

当K满足K≤K2时,K2为预设的值,且小于1,满足设定的第二条件,数据处理器6发出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电机3,向行人去向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A1;

当P(t)=P(t1)+P(t2),P(t)位时间t来向行人和去向行人数量的总和,当P(t)<P(m),表示在单位时间内t内来向行人和去向行人数量的总和P(t)小于预设的人数P(m)时,满足设定的第三条件,数据处理器6发出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显示屏幕8,使其处于待机状态;

当P(t)>P(m),表示在单位时间内t内来向行人和去向行人数量的总和P(t)大于预设的人数P(m)时,满足设定的第四条件,数据处理器6发出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显示屏幕8,使其处于开机运行状态。

在光线比较昏暗的环境,距离范围在0.8-3.5米的内,能准确获取和统计来向的行人数量,根据实时人流走向的变换,及时调整广告机2朝向,有效提高广告内容的受众量,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