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382发布日期:2018-08-29 00:33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书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以板书的方式呈现知识点,以便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也便于学习者直观地进行记忆理解学习。黑板是最常用的呈现板书的教学工具,现有的黑板是通过壁挂板组件固定在墙体上,为了防止黑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通常还会在黑板的四角位设置固定结构(如支撑角码)。但是现有的支撑角码是分别与黑板和墙体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黑板上的配件时,需要将黑板四角的支撑角码全部拆卸才能更换,导致操作非常不便,另外,由于支撑角码的结构固定,因此当黑板安装在墙体上时,如果墙体的表面不平整,可能会出现部分支撑角码无法与墙体连接,即支撑角码与墙体之间存在间隙,进而发生黑板的晃动,或者,支撑角码的长度超过了此处黑板与墙体的距离,使得支撑角码凸出到黑板远离墙体的一侧面,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其结构简单,高度可调,可满足不同位置的书写板的固定,防止书写板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其更换或维修方便,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包括:

支撑架,其设置在书写板与墙体之间,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书写板,另一端邻近所述墙体且设置有螺纹孔;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选择性抵接所述墙体的抵接部,另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旋接,并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内具有容纳所述调节螺杆的容纳腔。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于所述墙体,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板,其中,所述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固定孔。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采用板材一体弯折成型。

作为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调节螺杆的一侧设置缓冲层。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包括书写板,所述书写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

作为书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书写板上设置可以拍摄所述书写板上的内容的摄像组件,所述书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摄像组件通讯连接的电子平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调节螺杆与支撑架螺纹连接,可以使调节螺杆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两者配合可以调整书写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配合不同墙体位置的安装,且由于固定结构的高度可调节,因此整个固定结构可在任何情况下都隐藏在书写板与墙体之间,而不凸出于书写板,保证了书写板的使用美观;通过将调节螺杆的抵接部与墙体抵接,避免了固定结构与墙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书写板的结构时,只需要拆卸下壁挂板组件即可挪动书写板,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书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书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架;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连接板;2、调节螺杆;3、抵接部;4、调节螺母;

100、书写板;200、墙体;300、电子平板;400、壁挂板;500、壁挂条;600、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1和调节螺杆2,支撑架1设置在书写板100与墙体200之间,支撑架1的一端用于连接书写板100,另一端邻近墙体200且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螺杆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选择性抵接墙体200的抵接部3,另一端旋入螺纹孔内与支撑架1连接。通过将调节螺杆2与支撑架1螺纹连接,可以使调节螺杆1与支撑架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两者配合可以调整书写板100与墙体200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配合不同墙体200位置的安装,且由于固定结构的高度可调节,因此整个固定结构可在任何情况下都隐藏在书写板100与墙体200之间,而不凸出于书写板100,保证了书写板100的使用美观;通过将调节螺杆2的抵接部3与墙体200抵接,避免了固定结构与墙体200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书写板100的结构时,只需要拆卸下壁挂板组件即可挪动书写板100,便于维修。

书写板100可以为白板或黑板,或者任意可以书写的板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2和抵接部3共同组成调节件,此调节件为外六角螺丝,在调节时,旋拧抵接部3,使调节螺杆2相对于支撑架1移动,进而实现墙体200与书写板100之间的距离调整。

具体的,书写板100靠近墙体200的一侧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此固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开设有与调节螺杆2相匹配的通孔,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调节螺母4,调节螺母4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的位置对应,调节螺杆2远离抵接部3的一端与调节螺母4螺纹旋接,并可伸入至通孔内。通过设置调节螺母4,此标准件自带螺纹孔,可以省去在支撑架1上开设螺纹孔的步骤,降低了加工难度。

支撑架1内具有容纳调节螺杆的容纳腔。通过设置容纳腔可以预留调节螺杆2的旋入空间,保证调节螺杆2的伸缩不受影响,且可以在保证合理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支撑架1的厚度,降低材料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1平行于墙体200,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之间设置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板13,其中,调节螺母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上,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固定孔。通过在第二支撑板12上设置固定孔,可以将整个固定结构600通过螺丝与书写板100可拆卸连接,便于固定结构600的拆装。优选的,第二支撑板12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固定孔。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3,两个连接板13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1远离墙体200的一侧,连接板13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

第二支撑板12设置在连接板13远离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且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1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3的两侧。

第一支撑板11、连接板13以及第二支撑板12采用板材一体弯折成型。一体成型的支撑架1的结构强度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1、连接板13以及第二支撑板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抵接部3远离调节螺杆2的一侧设置缓冲层。优选的,缓冲层为橡胶层。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减少墙体200与抵接部3的碰撞,避免出现外力撞击书写板100时抵接部3破坏墙体200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书写装置,如图3所示,其包括书写板100,书写板100靠近墙体200的一侧设置有如上任意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固定结构600。

在本实施例中,墙体200上还固定有壁挂板400,书写板100靠近墙体200的一侧通过螺丝连接有两个壁挂条500,两个壁挂条500可携带书写板100一起固定在壁挂板400上,壁挂条500与壁挂板400之间通过限位螺丝锁紧。

具体的安装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壁挂板400固定在墙体200上;

步骤S200、将壁挂条500与书写板100安装好;

步骤S300、将带有壁挂条500的书写板100挂在壁挂板400上,锁紧壁挂条500上的两个限位螺丝;

步骤S400、将固定结构600的支撑架1通过螺丝固定在书写板100的四角,然后将调节螺杆2旋入到支撑架1的螺纹孔内,调整此调节螺杆2的距离,使抵接部3抵紧在墙体2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此书写板100上设置可以拍摄书写板100上的内容的摄像组件(图上未示出),书写板100的一侧设置有与摄像组件通讯连接的电子平板300。通过在书写板100上设置摄像组件,可以对书写板100上书写的内容进行实时拍摄,而设置电子平板300,可以将摄像组件拍摄的内容进行实时呈现和再现。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