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8268发布日期:2018-11-16 23:1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



背景技术:

文房用品具有艺术的创新与文化的底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旅行中的便携式文房用品便发展起来。

现在市场上的文房用品种类虽然繁多精美,但是造型单一,脱离不了传统文房用品的影响;所占空间大,使用时体验不佳;且市场上现有的文房用品主要是以木材为主。然而,木材生长周期漫长(20年甚至50年以上),属不可再生资源,过量的砍伐会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木材耐磨性能、抗刮划能力差;水胀干缩系数大,容易膨胀变形;木材有可能会生虫,因为木材无法进行脱糖去脂等处理,只能用防腐剂等材料加工,但仍难以解决根本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木质文房用具占用空间大、耐磨性差、环境成本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该便携式文房用品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木质文房用具占用空间大、耐磨性差、环境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包括外盒、笔架和文房用具;所述外盒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翻转打开,所述顶盖内固定有笔架,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文房用具的凹槽,所述笔架为竹制笔架,所述外盒为竹制外盒。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还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还包括用于手拎的皮带,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个侧面。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通过合页连接。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所述底座包括竹板层和位于所述竹板层内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且所述竹板层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的所述凹槽的宽度。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所述文房用具包括竹制笔搁、竹制印泥盒和竹制印章。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所述竹制笔搁与竹制印泥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磁性吸附的磁铁部。

优选地,上述便携式文房用品中,所述文房用具还包括陶瓷水滴、墨条、砚台和铜镇纸,所述砚台包括上部水洗和下部磨墨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文房用品包括外盒、笔架和文房用具。其中,外盒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能够相对底座翻转打开,顶盖内固定有笔架,底座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文房用具的凹槽,笔架为竹制笔架,外盒为竹制外盒。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文房用品,由于外盒及笔架均为竹制,使用竹材制作,使其更能提现传统文化的气息。竹材生长周期4-6年,为可再生材料,更为环保;竹材材质坚硬、密度大,耐磨能力高于木材;竹材顺纹抗拉强度约木材的2倍,单位重量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3~4倍;竹材干缩系数小,不易变形。同时,笔架固定于顶盖内,进而在顶盖相对底座翻转打开时,带动笔架自动旋转,从而减少操作步骤,使用方便快捷。底座上开设凹槽,凹槽内放置文房用具,进而能够方便地对文房用具进行收纳,将顶盖与底座合实后即可方便地将其移动。因而该便携式文房用品能够方便地在旅行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文房用品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竹制笔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竹制印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陶瓷水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皮带的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7为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底座1,凹槽11,笔架2,竹制笔搁3,竹制印泥盒4,陶瓷水滴5,皮带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文房用品,以减少空间占用、提高耐磨性、降低环境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文房用品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笔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竹制笔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竹制印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陶瓷水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皮带的连接局部示意图;图7为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文房用品包括外盒、笔架2和文房用具。

其中,外盒包括顶盖和底座1,顶盖能够相对底座1翻转打开,也就是外盒为翻转式盒体,顶盖可以向上翻转打开,或者向下合实并与底座1锁紧,以防止外盒内的文房用具掉出。具体顶盖与底座1合实状态下可以通过卡接锁紧,或者通过锁扣等其他锁紧机构锁紧,具体不作限定。

顶盖内固定有笔架2,由于顶盖能够向上翻转打开,故笔架2在顶盖内沿纵向固定,在顶盖打开后,笔架2自然随顶盖翻转并呈竖直状态。具体笔架2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笔架2与顶盖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卡接等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的,二者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底座1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文房用具的凹槽11。需要说明的是,文房用具通常包括笔搁、印泥盒、印章等不同种类,优选的,对应各类不同的文房用具分别开设与之形状一致的凹槽11,以放置不同类的文房用具。具体文房用具的种类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底座1上的凹槽11具体可以通过激光加工工艺制成,激光切割后粗细打磨,使其更加精致。具体凹槽11的大小可根据文房用具及外盒的大小相应的设置。

笔架2为竹制笔架2,外盒为竹制外盒。具体的,外盒可以包括竹板层。其尺寸具体可以为320mm*250mm*70mm。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文房用品,由于外盒及笔架2均为竹制,使用竹材制作,使其更能提现传统文化的气息。竹材生长周期4-6年,为可再生材料,更为环保;竹材材质坚硬、密度大,耐磨能力高于木材;竹材顺纹抗拉强度约木材的2倍,单位重量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3~4倍;竹材干缩系数小,不易变形。同时,笔架2固定于顶盖内,进而在顶盖相对底座1翻转打开时,带动笔架2自动旋转,从而减少操作步骤,使用方便快捷。底座1上开设凹槽11,凹槽11内放置文房用具,进而能够方便地对文房用具进行收纳,将顶盖与底座1合实后即可方便地将其移动。因而该便携式文房用品能够方便地在旅行中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力带,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顶盖的内表面。进而纸张等可以拆入弹力带与顶盖的内表面之间,由于弹力带的弹性作用将纸张固定。具体弹力带的长度及宽度等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手拎的皮带6,皮带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的两个侧面。进而当顶盖与底座1合实锁紧后,通过皮带6方便地将该便携式文房用品整体拎起或者斜挎带走,使用更为方便。具体的,皮带6连接于顶盖打开方向的两侧,如顶盖向上翻转打开,则皮带6连接与底座1的左右两侧。优选的,皮带6与底座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进而能够有选择地设置或不设置皮带6,便于用户选择。具体如在皮带6的端部开设连接孔,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凸起,通过把凸起穿过连接孔而将二者连接,无需使用皮带6时直接将皮带6取下即可。

具体的,顶盖和底座1通过合页连接。合页连接,便于顶盖的翻转。优选的合页打开至极限位置时呈直角,进而顶盖打开至极限时与底座1呈直角,也就是顶盖呈竖直状态。为了便于将顶盖固定于竖直状态,合页上或者在顶盖与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部,在顶盖翻转至竖直时将其定位于竖直状态,具体的定位部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也可以参阅图7中定位部的结构。

进一步地,底座1包括竹板层和位于竹板层内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也就是EVA层,且竹板层的凹槽11的宽度大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的凹槽11的宽度。具体的,竹板层厚度为4mm,EVA层的厚度为12mm,由于EVA与竹板材料的软硬程度不同,凹槽11大小也不同,优选的,竹板材料的凹槽11大小比EVA材料大1mm,从而能够有效起到对其内文房用具的缓冲作用,以有效保护文房用具。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文房用具包括竹制笔搁3、竹制印泥盒4和竹制印章。具体笔搁、竹制印泥盒4和竹制印章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竹制笔搁3与竹制印泥盒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磁性吸附的磁铁部。进而通过磁铁部能够起到连接、固定作用,使其既能节约空间,也能提高使用的趣味性。

更进一步地,文房用具还包括陶瓷水滴5、墨条、砚台和铜镇纸,砚台包括上部水洗和下部磨墨台。具体陶瓷水滴5、墨条、砚台和铜镇纸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设置。砚台包括上部水洗和下部磨墨台,其中,上部水洗可以作为清洗毛笔或者放置墨水功能;下部磨墨台,具体的中间设置有平台,使用更加方便,美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