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950发布日期:2018-09-08 01:0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学生学业十分繁重,父母往往担心自己孩子在学校功课跟不上,往往让孩子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花费大量金钱的同时还给孩子带来了大量负担,容易导致孩子厌学的情况发生。父母盲目选择给还是报辅导班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自己工作养家没有多少时间了解孩子学业情况,一方面自己工作多年一些孩子的问题解决不了。孩子也会因为与老师没有很好的交流导致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孩子健康的学习环境。

如今网络直播授课也越来越多,但是价钱昂贵且授课内容和跟广大学生的授课进度不一致或授课教材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家长在消费了大量金钱盲目给学生找辅导班,往往效果不佳还极大的影响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器内创建学生单元、教师单元和家长单用,学生单元给学生提供一个智能解答、教师授课、自我测试、资料下载的平台,当知识库内没有解决问题答案时,系统留言方式发送给相关学科教师帮助解答并将答案存储至知识库,家长单元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学习进度和与教师交流的平台,解决了现有的学生盲目上辅导班,学生课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包括:一用户;一客户端,作为用户与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平台;一人工智能服务器,作为提供智能服务的设备;一知识库,以用来存储大量知识型数据信息;一用户库,以用来存储大量用户数据信息;所述人工智能服务器设置在客户端和知识库之间;所述用户库与客户端相连接;所述人工智能服务器还包括:学生单元、教师单元和家长单元;所述学生单元包括用于学生浏览多媒体学习资料的多媒体模块;用于学生下载电子文档讲义、参考资料的资料下载模块;用于学生模拟考场的自我测试模块;用于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对教师授课时打卡的签到模块;用于学生提出问题人工智能系统快速解答的智能解答模块;所述教师单元包括用于教师实时更新教学信息的教学信息发布模块;用于教师发布每日家庭作业的习题作业发布模块;用于教师将电子文档、参考资料上传到知识库的教学资料上传模块;用于与学生、家长交流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订价的计费模块;所述家长单元包括用于查看学生考试成绩的测试查询模块;用于对课堂定价信息、放假信息和活动信息进行咨询的信息咨询模块;用于与教师互动交流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向教师反馈学生问题的问题反馈模块。

优选地,所述用户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系统管理员。

优选地,实现所述智能解答模块的功能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001学生通过客户端向人工智能服务器提出问题;

s002人工智能服务器接收到该问题判断该问题是否符合系统要求;

若符合系统要求,则执行s003;

若不符合系统要求,则执行s004;

s003人工智能服务器将该问题提取关键字,通过关键字对该问题进行分类;

s004提示用于该问题不符合要求,重新提问;

s005搜索知识库中有无与该问题相似的其他问题;

若有相似问题,则执行步骤s006;

若没有相似问题,则执行步骤s007;

s006知识库中获取相关答案与其他用户提供答案进行对比总结,得出合适的答案发送给该用户;

s007发布该问题给教师单元,并将该问题加入到知识库中,教师提供答案后发送给该用户并将该答案存储到知识库中。

优选地,所述计费模块用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费;收费方式包括按节计费、按日计费、按月计费、按季计费和按学期计费。

优选地,所述自我测试模块根据课程内容章节、题型、时间段要素构成测试题,测试题在知识库中随机生成。

优选地,所述交流互动模块以师生留言回答形式实现功能,教师回复留言的答案和问题一并存储到知识库中。

优选地,所述签到模块通过摄像头采集学生面部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教师授课时学生是否到齐。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安装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器内创建学生单元,学生单元给学生提供一个智能解答、教师授课、自我测试、资料下载的平台,当知识库内没有解决问题答案时,系统留言方式发送给相关学科教师帮助解答并将答案存储至知识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课后也能得到教师帮助。

(2)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器内创建教师单元,使教师可以在线下给学生提供授课和疑难解惑;在老师利用计费模块进行授课费用的收取,提高了教师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3)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器内创建家长单元,使家长在线下也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留给学生的任务,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能够及时向教师反映,提高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系统智能解答功能实现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人工智能课堂授课系统,包括:一用户;一客户端,作为用户与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平台;一人工智能服务器,作为提供智能服务的设备;一知识库,以用来存储大量知识型数据信息;一用户库,以用来存储大量用户数据信息;人工智能服务器设置在客户端和知识库之间;用户库与客户端相连接;人工智能服务器还包括:学生单元、教师单元和家长单元;学生单元包括用于学生浏览多媒体学习资料的多媒体模块;用于学生下载电子文档讲义、参考资料的资料下载模块;用于学生模拟考场的自我测试模块;用于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对教师授课时打卡的签到模块;用于学生提出问题人工智能系统快速解答的智能解答模块;教师单元包括用于教师实时更新教学信息的教学信息发布模块;用于教师发布每日家庭作业的习题作业发布模块;用于教师将电子文档、参考资料上传到知识库的教学资料上传模块;用于与学生、家长交流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订价的计费模块;家长单元包括用于查看学生考试成绩的测试查询模块;用于对课堂定价信息、放假信息和活动信息进行咨询的信息咨询模块;用于与教师互动交流的交流互动模块;用于向教师反馈学生问题的问题反馈模块。

其中,用户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来对课堂授课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老师身份的认证,并授予相应用户该有的权限。

请参阅图2所示,实现智能解答模块的功能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001学生通过客户端向人工智能服务器提出问题,提问可以是关键词、课本章节、具体题目和授课老师姓名;

s002人工智能服务器接收到该问题判断该问题是否符合系统要求;

若符合系统要求,则执行s003;

若不符合系统要求,则执行s004;

s003人工智能服务器将该问题提取关键字,通过关键字对该问题进行分类;

s004提示用于该问题不符合要求,重新提问;

s005搜索知识库中有无与该问题相似的其他问题;

若有相似问题,则执行步骤s006;

若没有相似问题,则执行步骤s007;

s006知识库中获取相关答案与其他用户提供答案进行对比总结,得出合适的答案发送给该用户;

s007发布该问题给教师单元,并将该问题加入到知识库中,教师提供答案后发送给该用户并将该答案存储到知识库中。

其中,计费模块用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费;收费方式包括按节计费、按日计费、按月计费、按季计费和按学期计费,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检索选择正在讲授该课程的老师,如果计费价格合理,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购买讲授课程。

其中,自我测试模块根据课程内容章节、题型、时间段要素构成测试题,测试题在知识库中随机生成;测试题生成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点击提交按钮,系统提交测试题快速与相应答案进行比对生成相应分数,并提供学生错误试题答案。

其中,交流互动模块以师生留言回答形式实现功能,教师回复留言的答案和问题一并存储到知识库中。

其中,签到模块通过摄像头采集学生面部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教师授课时学生是否到齐;如果教师判断有学生没有听课,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模块向学生家长发送通知。

其中,客户端安装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