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水毛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884发布日期:2018-08-14 17:4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笔,尤其是一种自动下水毛笔。



背景技术: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和绘画工具。但传统的毛笔在书写或绘画时都需要不停地沾墨水,易影响书写或绘画的速度,而且在书写或绘画后,余下倾倒出来的墨水容易浪费,导致墨水的耗量过多;同时在外出携带时,还需要携带砚台等装墨工具,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毛笔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装墨且可自动下墨水以便于书写或绘画的毛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自动下水毛笔,包括:

笔杆,其具有一杆腔;

笔头,其位于所述笔杆的下端;

导墨装置,其设于所述杆腔内且用于装墨水并可自动下墨水为所述笔头提供墨水;所述导墨装置与所述笔头连接且相通;

开关装置,其设于所述导墨装置与所述笔头之间且用于连通所述导墨装置和笔头以使墨水从所述导墨装置内自动流入笔头或用于堵塞所述导墨装置和笔头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墨装置包括:

导墨管,其设于所述杆腔内且固定于所述笔杆的内侧上并用于装墨水以及为所述笔头提供墨水;所述导墨管具有一第一管腔;

集墨管,其设于所述杆腔内且固定于所述笔杆的内侧上并用于收集笔头上过多的墨水;所述集墨管具有一第二管腔;

推杆活塞,其与所述第二管腔相配合且嵌入所述第二管腔内并可相对所述集墨管上下移动;

单向阀,其连接于所述导墨管的下端和集墨管的下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墨装置的下端设有一穿过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轴;所述开关装置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笔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笔头包括:

第一通墨管,其位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通墨管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下端面紧密帖合且可在转动调节所述开关装置4后与所述第一管腔相通;

第二通墨管,其位于所述第二管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通墨管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的下端面紧密帖合且可在转动调节所述开关装置后与所述第二管腔相通;所述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通墨管上端和第二通墨管上端相对的一侧相连接;

第三通墨管,其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通墨管和第二通墨管的另一端连接且相通;

笔毛头,其上端与所述第三通墨管连接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旋转板体,其穿过所述旋转轴且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第一连通口,其穿过所述旋转板体且用于连通所述导墨管和笔头;所述第一连通口在转动调节所述旋转板体后可与所述第一管腔的下端和第一通墨管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相通;

第二连通口,其穿过所述旋转板体且用于连通所述集墨管和笔头;所述第二连通口在转动调节所述旋转板体后可与所述第二管腔的下端和第二通墨管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笔杆的外侧距离所述导墨管下端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一标记部,所述笔杆的外侧距离所述集墨管下端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二标记部;所述旋转板体的外侧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口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一位置固定部;所述旋转板体的外侧距离所述第二连通口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二位置固定部;所述旋转板体的外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标记部重合时用于同时闭合所述导墨管和集墨管与笔头的连通的第三位置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笔杆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推杆活塞的上端设有推拉部,所述推拉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凹槽且可随所述推杆活塞相对所述凹槽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笔杆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闭合所述杆腔上端的笔顶盖,所述笔顶盖的下端设有可用于堵塞所述导墨管上端的管塞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板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部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纹。

与传统的毛笔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自动下水毛笔通过在笔杆的杆腔内设置导墨装置,可用于装墨水,以及墨水可自动从导墨装置内流入笔头,为笔头提供墨水以便于书写或绘画;与传统的毛笔相比,该自动下水毛笔避免利用笔头频繁地沾墨水方可使用,提高了书写或绘画的速度,而且不易造成浪费,方便实用,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下水毛笔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下水毛笔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发明的自动下水毛笔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5,一种自动下水毛笔,包括:笔杆1、笔头2、导墨装置3和开关装置4。其中,笔杆1具有一杆腔11;笔头2位于所述笔杆1的下端,导墨装置3设于所述杆腔11内且用于装墨水并可自动下墨水为所述笔头2提供墨水;所述导墨装置3与所述笔头2连接且相通,开关装置4设于所述导墨装置3与所述笔头2之间且用于连通所述导墨装置3和笔头2以使墨水从所述导墨装置3内自动流入笔头2或用于堵塞所述导墨装置3和笔头2的连通。通过在笔杆1内设置导墨装置3,可用于装墨水,以及墨水可自动从导墨装置3内流入笔头2,为笔头2提供墨水以便于书写或绘画;与传统的毛笔相比,该自动下水毛笔避免利用笔头2频繁地沾墨水方可使用,提高了书写或绘画的速度,而且不易造成浪费,方便实用,便于携带。

所述导墨装置3包括:导墨管31、集墨管32、推杆活塞33和单向阀34。其中,导墨管31设于所述杆腔11内且固定于所述笔杆1的内侧上并用于装墨水以及为所述笔头2提供墨水;所述导墨管31具有一第一管腔311;集墨管32设于所述杆腔11内且固定于所述笔杆1的内侧上并用于收集笔头2上过多的墨水;所述集墨管32具有一第二管腔321;推杆活塞33与所述第二管腔321相配合且嵌入所述第二管腔321内并可相对所述集墨管32上下移动;单向阀34连接于所述导墨管31的下端和集墨管32的下端之间。利用开关装置4的调节可以使导墨管31只与笔头2相连通,同时可堵塞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也可以使集墨管32只与笔头2相连通,同时堵塞导墨管31与笔头2的连通,还可以同时堵塞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而导墨管31可以用于装墨水和为笔头2提供墨水以便于书写或绘画。当流入到笔头2上的墨水过多时,调节开关装置4使集墨管32与笔头2连通,堵塞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向上拉推杆活塞33,将笔头2上多余的墨水吸附收集到集墨管32内,避免因笔头2的墨水过多而影响书写或绘画,减少墨水的浪费;在另一方面,调节开关装置4使集墨管32与笔头2连通,堵塞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将集墨管32内收集到的墨水通过推杆活塞33向下推压,可以使笔头2对集墨管3内收集到的墨水进行再次利用,或者同时调节开关装置4堵塞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将集墨管32内收集到的墨水通过推杆活塞33的推压,使在该集墨管32内的墨水通过单向阀34流入导墨管31内,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所述导墨装置3的下端设有一穿过所述开关装置4的旋转轴5;所述开关装置4围绕所述旋转轴5旋转;所述旋转轴5的下端与所述笔头2连接。通过将开关装置4围绕旋转轴5旋转,使开关装置4可用于连通导墨装置3和笔头2以使墨水从所述导墨装置3内自动流入笔头或用于堵塞导墨装置3,从而控制墨水流到笔头2的用量,便于书写或绘画。

所述笔头2包括:第一通墨管21、第二通墨管22、第三通墨管23和笔毛头24。其中,第一通墨管21位于所述第一管腔3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通墨管2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4的下端面紧密帖合且可在转动调节所述开关装置4后与所述第一管腔311相通;第二通墨管22位于所述第二管腔32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通墨管2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装置4的下端面紧密帖合且可在转动调节所述开关装置4后与所述第二管腔321相通;所述旋转轴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通墨管21上端和第二通墨管22上端相对的一侧相连接;第三通墨管23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通墨管21和第二通墨管22的另一端连接且相通;笔毛头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通墨管23连接且相通。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将第一通墨管21设于第一管腔311正下方,通过转动调节开关装置4,使第一管腔21与第一通墨管21连通,从而使墨水从导墨管31内流入笔头2,为笔头2提供墨水,便于书写或绘画;而将第二通墨管22设于第二管腔321正下方,通过转动调节开关装置4,使第二管腔321与第二通墨管22连通,通过在集墨管32的上下方向上拉推杆活塞33,用于收集笔头2上过多的墨水,避免因笔头2墨水过多而影响书写或绘画,减少墨水的浪费,以及可将集墨管32内收集到的墨水流入到笔头2上,进行再次利用。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旋转板体41、第一连通口42和第二连通口43,其中,旋转板体41穿过所述旋转轴5且围绕所述旋转轴5旋转;第一连通口42穿过所述旋转板体41且用于连通所述导墨管31和笔头2;所述第一连通口42在转动调节所述旋转板体41后可与所述第一管腔311的下端和第一通墨管21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相通;第二连通口43穿过所述旋转板体41且用于连通所述集墨管32和笔头2;所述第二连通口43在转动调节所述旋转板体41后可与所述第二管腔321的下端和第二通墨管22的一端紧密贴合且相通。通过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利用第一连通口42连接于第一管腔311与第一通墨管21之间使导墨管31与笔头2相通,从而达到可向笔头2提供墨水的效果;以及利用第二连通口43连接于第二管腔321与第二通墨管22之间使集墨管32和笔头2相通,从而使集墨管32可以收集笔头2上过多的墨水或将集墨管32内收集到的墨水流入笔头2内,用于书写或绘画,达到有效使用墨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笔杆1的外侧距离所述导墨管31下端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一标记部6,所述笔杆1的外侧距离所述集墨管32下端最短的位置设有第二标记部7;所述旋转板体41的外侧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口42最短的位置上设有第一位置固定部8;所述旋转板体41的外侧距离所述第二连通口43最短的位置上设有第二位置固定部9;所述旋转板体41的外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标记部6重合时用于同时闭合所述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的第三位置固定部10。通过设置第一标记部6、第二标记部7、第一位置固定部8、第二位置固定部9和第三位置固定部10,可以快速调节开关装置4,使导墨管31或集墨管32与笔头2相通或相闭合,从而便于该毛笔的使用。通过转动旋转板体41,当在第一位置固定部8与第一标记部6重合时,导墨管31与笔头2相通,为笔头2提供墨水,便于书写或绘画。在第二位置固定部9与第二标记部重合7时,集墨管32与笔头2相通,便于收集笔头2上多余的墨水或将收集到的墨水进行再次利用。在第三位置固定部10与第一标记部6重合时,便于闭合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

为了增加摩擦,便于开关装置4的使用,所述旋转板体41的外侧设有多个凸起14。

所述笔杆1上端的一侧设有凹槽12;所述推杆活塞33的上端设有推拉部331,所述推拉部331的一端穿过所述凹槽12且可随所述推杆活塞33相对所述凹槽12上下移动。所述推拉部331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纹。将推拉部331的一端穿过凹槽12,设于笔杆1的外侧,通过推压推拉部331,有助于推杆活塞33的使用。而在推拉部331的下端面上设置防滑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便于推拉部331的使用。

所述笔杆1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闭合所述笔杆1上端的笔顶盖13,所述笔顶盖13的下端设有可用于堵塞所述导墨管31上端的管塞堵头131。通过在笔杆1的上端设置笔顶盖13,用于密封笔杆的上端,增强美观。而利用管塞堵头131密封闭合导墨管31上端,防止墨水从导墨管31上端倾倒出。

本发明自动下水毛笔的使用原理如下:

在使用前,将笔顶盖13打开,将墨水倾倒于导墨管31内,接着将笔顶盖13闭合笔杆的上端以及利用管塞堵头131将导墨端31上端密封。

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使第一标记部6和第一位置8固定部重合,此时导墨管31与第一通墨管21相通,集墨管32与第二通墨管22相闭合,然后墨水可从导墨管31内流入笔头2,可用于书写或绘画。当笔头2上的墨水的量达到可以用于书写绘画时,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使第三位置固定部10与第一标记部6重合,闭合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

若当流入到笔头2上的墨水过多时,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使第二标记部7与第二位置固定部9重合,此时集墨管32与第二通墨管22连通,导墨管31和第一通墨管21相闭合,接着向上拉推杆活塞33,将笔头2上多余的墨水吸附收集到集墨管32内。在收集完笔头2上多余墨水后,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使第三位置固定部10与第一标记部6重合,闭合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同时,在另一方面,集墨管32内存有墨水,当笔头2再需要墨水时,可优先转动调节旋转板体41,使第二标记部7与第二位置固定部9重合,向下推压推杆活塞33,将集墨管32内的墨水导向笔头2上,用于书写或绘画。

使用后,在闭合导墨管31和集墨管32与笔头2的连通的情况下,若集墨管32依然存有墨水,可向下推压推杆活塞33,将集墨管32内的墨水通过单向阀34的导向,挤压到导墨管31内。

本发明的自动下水毛笔通过在笔杆1内设置导墨装置3,可用于装墨水,以及墨水可自动从导墨装置3内流入笔头2,为笔头2提供墨水以便于书写或绘画;与传统的毛笔相比,该自动下水毛笔避免利用笔头2频繁地沾墨水方可使用,提高了书写或绘画的速度,而且不易造成浪费,方便实用,便于携带。

综上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