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0570发布日期:2018-12-14 22:1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模组装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接近使用者最佳视觉效果的曲面屏和圆润的显示视区,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3d异形曲面盖板/触摸屏将会成为后续产品趋势。

目前专门为显示产品开发的全贴合设备,均是需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标记来定位,即抓取盖板/触摸屏上的两个形状一致的特征标记与panel上的两个形状一致的特征标记进行重合,然后进行贴合。

现有的电子产品外形越小越具有竞争力,布线也较为紧凑,没有多余的空间设计特征标记的位置,而如果特征标记越多则意味着布线位置更小,在设计中会带来很多困难。3d异形曲面产品因视区和外围是非方形或圆的不规则形状,其结构不规则且带有曲面,导致其很难在产品上设计可用于对位的特征标记。对位的特征标记越多则意味着镜头需要一定的位置也越多,其动作越多,设备节拍越慢,贴合效率就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其无需任何特征标记即可实现显示模组与贴合件的精确对位。摄像头无需多次移动,可大幅度提高对位和装配效率,也可为设计布局预留更多空间。即使是结构不规则的3d异形曲面产品也同样适用,其适用性高,从而避免在贴合不同产品时需更换不同的对位系统和贴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显示模组和一贴合件,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闭合轮廓,所述贴合件包括第二闭合轮廓,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第一闭合轮廓包括有第一线条,所述第二闭合轮廓包括有第二线条,所述第一线条与所述第二线条的形状完全一致;

步骤2、将贴合件预定位于显示模组的上方;

步骤3、分别抓取第一闭合轮廓和第二闭合轮廓并分别计算出其中心点,分别抓取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

步骤4、对位调节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平面位置和旋转方位;

步骤5、将贴合件贴合在显示模组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为lcd模组或oled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件为触摸屏或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合轮廓为所述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外缘轮廓,所述第二闭合轮廓为所述贴合件的视区轮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为所述显示模组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为所述贴合件的旋转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均为非点对称图形。

进一步地,通过摄像机抓取识别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第二闭合轮廓、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

进一步地,通过对位系统来确认第一闭合轮廓和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合轮廓可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重合,所述第一线条可与所述第二线条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①:根据中心点的位置确认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同轴度关系并对其平面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②:根据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的角度关系确认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角度关系并对其旋转方位进行调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贴合方法无需任何特征标记即可实现显示模组与贴合件的精确对位。摄像头无需多次移动,可大幅度提高对位和装配效率,也可为设计布局预留更多空间。即使是结构不规则的3d异形曲面产品也同样适用,其适用性高,从而避免在贴合不同产品时需更换不同的对位系统和贴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对位方法中识别中心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对位方法中识别线条示意图。

图4为步骤4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其可应用于3d异形曲面的显示模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显示模组和一贴合件,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闭合轮廓,所述贴合件包括第二闭合轮廓,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相对应,所述第一闭合轮廓包括有第一线条,所述第二闭合轮廓包括有第二线条,所述第一线条与所述第二线条的形状完全一致;

步骤2、将贴合件预定位于显示模组的上方;

步骤3、分别抓取第一闭合轮廓和第二闭合轮廓并分别计算出其中心点,分别抓取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步骤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摄像机移动到显示模组1的上方,并通过摄像机抓取识别显示模组1的第一闭合轮廓11,并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出第一闭合轮廓11的形心,计算出的形心位置即为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2位置,摄像机抓取识别第一线条13;摄像机移动到贴合件2的上方,并通过摄像机抓取识别贴合件2的第二闭合轮廓21,并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出第二闭合轮廓21的形心,计算出的形心位置即为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位置,摄像机抓取识别第二线条23,形心的计算可以通过常规的微积分公式计算,也可以通过专用的识别计算软件进行计算。需要说明的是,摄像机抓取识别第一闭合轮廓11、第二闭合轮廓21、第一线条13和第二线条23的顺序没有限制,其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别依次进行,本实施例优选为使用两个摄像机同时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摄像机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第一摄像机抓取识别第一闭合轮廓11的同时抓取第一线条13,第二摄像机抓取识别第二闭合轮廓21的同时抓取第二线条23,此时通过两个摄像机一次性识别,提高工作效率。而通过闭合轮廓确认中心点的方式有很多种,其可以是通过上述摄像机抓取识别闭合轮廓再通过计算软件计算中心点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设计与显示模组1和贴合件2相配合的检具来确认中心点,此处不作限定,凡是通过闭合轮廓确认唯一中心点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4、对位调节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平面位置和旋转方位;

步骤5、将贴合件贴合在显示模组上。

现有技术中,摄像机要分别移动到两个特征标记上,其动作较多,导致设备节拍慢,贴合效率较低;现有的电子产品外形越小越具有竞争力,布线较为紧凑,没有多余的空间设计特征标记的位置,而特征标记越多则意味着布线位置更小,在设计中会带来很多困难。而3d异形曲面产品因视区和外围是非方形或圆的不规则形状,其结构不规则且带有曲面,导致其很难在产品上设计可用于对位的特征标记。

本发明所提供的贴合方法无需任何特征标记即可实现显示模组与贴合件的精确对位。摄像头无需多次移动,可大幅度提高对位和装配效率,也可为设计布局预留更多空间。即使是结构不规则的3d异形曲面产品也同样适用,其适用性高,从而避免在贴合不同产品时需更换不同的对位系统和贴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果产品中的第一闭合轮廓中有多个点、夹角或圆弧的中心刚好对应为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还可以通过抓取该多个点、夹角或圆弧的来计算其中心,从而计算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同理也可通过该方法确认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具体地,当有四个点的中心对应为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时,通过抓取这四个点,并通过相邻两个点的连线的交点来确认中心点;当有四个夹角的中心对应为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时,通过抓取这四个夹角,通过计算每个夹角得到其顶点,并通过相邻两个顶点的连线的交点来确认中心点;当有四个圆弧的中心对应为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时,通过计算得到每个圆弧的圆心,通过相邻两个圆心的连线的交点来确认中心点。针对不同的特殊情况确认不同的特殊算法,以降低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从而提高贴合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为lcd模组或oled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件为触摸屏或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合轮廓为所述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外缘轮廓,所述第二闭合轮廓为所述贴合件的视区轮廓。

当然,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可以是所述显示模组的旋转中心也可以不是所述显示模组的旋转中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优选为所述显示模组的旋转中心,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优选为所述贴合件的旋转中心,以使在对位调整过程中,显示模组和贴合件所占用的空间最小,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升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均为非点对称图形,以防止抓取识别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时的方向错误,避免贴合错误和失效。

进一步地,通过摄像机抓取识别所述第一闭合轮廓、第二闭合轮廓、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

进一步地,通过对位系统来确认第一闭合轮廓和第二闭合轮廓的中心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闭合轮廓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形状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只需中心点相对应即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闭合轮廓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的形状完全相同,但尺寸比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合轮廓可与所述第二闭合轮廓重合,所述第一线条可与所述第二线条重合。即第一闭合轮廓与第二闭合轮廓的形状完全相同,尺寸比例也完全相同,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的形状完全相同,尺寸比例也完全相同。其均是利用唯一的中心点来确认它们的同轴度关系,再通过匹配线条来确认角度关系,从而实现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贴合;当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仅形状相同,比例不同时,可通过缩放第一线条或第二线条的方式来使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达到重合的条件,进而完成角度关系的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的识别区域内均不设有形状与其完全一致的线条。以防止识别区域内的其他线条与其形状一致而对抓取识别造成干扰,从而提高抓取识别的准确率。

进一步地,贴合设备在贴合时,都会根据每个产品的结构定制专门的模具,模具上设置防呆功能,显示模组和贴合件在放入模具预定位过程中,不会出现放反的可能,以防止第一闭合轮廓为轴对称或点对称等对称图形时,避免抓取识别到错误角度的轮廓,从而杜绝产品贴合错误。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在抓取识别的特征点1mm的范围内不能有完全一样的特征点,从而更进一步杜绝产品贴合错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步骤4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①:根据中心点的位置确认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同轴度关系并对其平面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②:根据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的角度关系确认显示模组和贴合件的角度关系并对其旋转方位进行调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以对本方案作出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通过上述步骤1-3可以计算得到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2的坐标(x1,y1)、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的坐标(x2,y2),显示模组1和贴合件2是放置在相互平行的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2和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可以确认第一闭合轮廓11和第二闭合轮廓21同轴度关系,从而确认了显示模组1和贴合件2的同轴度关系,此时将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2和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的中心点均移动到一个相同的坐标点(x3,y3),即可实现对其平面位置对齐。需要说明的是,其可以是将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移动到坐标(x2,y2)来完成对位,也可以是将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移动到坐标(x1,y1)来完成对位,还可以是将第一闭合轮廓中心点1和第二闭合轮廓中心点22均移动到一个固定的坐标点(0,0),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不同的移动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通过上述步骤1-3可以得到第一线条13和第二线条23的图像,通过对比形状一致的第一线条13和第二线条23的角度关系可以确认第一闭合轮廓11和第二闭合轮廓21的角度关系,从而确认了显示模组1和贴合件2的角度关系,根据得到的对应角度关系对其旋转方位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即可实现精准对位。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