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0251发布日期:2019-01-05 09: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设计成为了市场主流,越来越多的显示设备厂商推出了全面屏设计理念,但考虑到摄像头、听筒等元器件的安装要求,现阶段显示设备所采用的显示屏,只能不断提高屏占比,要实现完全全面屏显示,仍然还有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显示屏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由于现阶段技术的限制,安装感光类元器件,比如摄像头后,即使显示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在这类元器件的安装区域会存在泛白显示,造成视觉差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感光器件、盖板和容置腔;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第二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盖板覆盖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且盖板和显示模组之间设置有胶层;

容置腔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且容置腔贯穿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膜层;感光器件位于容置腔内,感光器件朝向盖板的一面为第一表面,容置腔朝向第一表面的一面为第二表面,在垂直于盖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填充有透明胶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显示模组;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第二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

提供盖板,盖板通过胶层和显示模组贴合,且盖板覆盖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

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且容置腔贯穿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膜层;

提供感光器件,并将感光器件通过透明胶体定位于容置腔内;其中,感光器件朝向盖板的一面为第一表面,容置腔朝向第一表面的一面为第二表面,在垂直于盖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填充有透明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感光器件的第一表面和容置腔的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并在第一间隙填充透明胶体,一方面,透明胶体能够有效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入射至感光器件第一表面过程中的反射现象,另一方面,透明胶体不会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减少感光器件所在区域与显示装置其他显示区域的视觉差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容置腔可以仅贯穿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容置腔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的深度,适应不同型号感光器件的安装需求,适用范围更广;此外,容置腔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感光器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感光器件的安装操作不会影响显示区的膜层结构,既避免了对显示区显示效果的的影响,又能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c-c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未填充透明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未填充透明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摄像头模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2-图14是图11所示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8-图19是图17所示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0、感光器件20、盖板30和容置腔40;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其中,显示区aa围绕第一非显示区b1设置,第二非显示区b2围绕显示区aa设置;盖板30覆盖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且盖板30和显示模组10之间设置有胶层50;

容置腔4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且容置腔40贯穿显示模组10的至少部分膜层;感光器件20位于容置腔40内,感光器件20朝向盖板30的一面为第一表面21,容置腔40朝向第一表面21的一面为第二表面41,在垂直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41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60,第一间隙60填充有透明胶体70。

本实施例中,盖板30覆盖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且盖板30可以通过胶层50和显示模组10贴合,从而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分和氧气进入显示模组10内部,延长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盖板30和显示模组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显示模组10的抗震能力。为了防止胶层50对显示模组10显示效果产生影响,胶层50可以是具有高透光率的胶体。

容置腔40主要用于安装感光器件20,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其他元器件。由于容置腔40可以仅贯穿显示模组10的部分膜层,一方面,在用于安装感光器件20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感光器件20的光学性能,需要去除显示模组10内透光率较低的膜层,比如金属膜层等,仅保留部分或全部的透明膜层,为此,可以在显示模组10的制作过程中对透光率较低的膜层与容置腔40所在区域对应的部分刻蚀掉,再进行下一膜层的制作,当然,也可以在进行下一膜层的制作前在刻蚀掉的区域内填充透明物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容置腔40在显示模组10厚度方向上的深度,也即可以灵活调节所需贯穿的膜层数量,以适应感光器件20的多种安装需求。

在平行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容置腔4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显示,只要满足容置腔4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即可。当然,第一非显示区b1的轮廓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或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制,后续均不再赘述。

根据光传播原理,光线在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其中,不同介质通常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本实施例中,感光器件20的第一表面21和容置腔40的第二表面41之间设置第一间隙60,通过在第一间隙60内填充透明胶体70,可以使得第一间隙60内的介质由气态的空气变为固态的透明胶体70,相当于减小了第一间隙60内外介质的折射率差异,从而减少了光线经第一间隙60入射至感光器件20第一表面21过程中的反射现象,使得容置腔40所在区域的视觉效果更接近显示模组10显示区域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透明胶体70还能有效防止粉尘从第一表面21侵入感光器件20,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修成本,延长了感光器件20的使用寿命。

由于感光器件20的安装操作在形成容置腔40之后进行,从而该安装操作不会影响显示模组10的膜层结构,也就不会影响显示模组10的画面显示效果,使得感光器件20的安装操作可以和显示模组10的膜层制作分开进行,有利于降低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感光器件的第一表面和容置腔的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并在第一间隙填充透明胶体,一方面,透明胶体能够有效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入射至感光器件第一表面过程中的反射现象,另一方面,透明胶体不会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减少感光器件所在区域与显示装置其他显示区域的视觉差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容置腔可以仅贯穿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容置腔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的深度,适应不同型号感光器件的安装需求,适用范围更广;此外,容置腔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感光器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感光器件的安装操作不会影响显示区的膜层结构,既避免了对显示区显示效果的的影响,又能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平行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感光器件20和显示模组10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61;第二间隙61的至少部分填充有透明胶体70。

本实施例中,第二间隙61实际上和第一间隙60是连通的,都属于容置腔40的一部分,在第一间隙60内填充透明胶体70的同时,在第二间隙61的至少部分也填充透明胶体70,通过第二间隙61内填充的透明胶体70既可以更好地将感光器件20限位在容置腔40内,防止显示装置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感光器件20因发生移位而影响使用效果,又可以有效防止粉尘从第二间隙61部分侵入感光器件20,进一步延长感光器件2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胶体70在第二间隙61内的填充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只要部影响显示模组10的整体厚度即可,也就是透明胶体70最多填充至与显示模组10远离盖板30的一侧齐平,不溢出容置器4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透明胶体70的折射率为1.35-1.60。

通常用于制作显示装置的玻璃材质的折射率在1.4-1.65的范围内,也即透明胶体70的折射率高于空气的折射率、且接近上述玻璃材质的折射率,此时透明胶体70可以和上述玻璃材质近似为同一介质,在透明胶体70与上述玻璃材质接触形成介质界面时,光线几乎不会反射,从而可以更好地减少光线的反射现象,使得显示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非显示区b1的视觉效果接近显示区aa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感光器件20的光学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透明胶体70的优选折射率为1.45-1.55。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透明胶体70为透明光学胶,当然,胶层50也可以为透明光学胶。由于透明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固化收缩小等特点,使得盖板30和感光器件20安装至显示模组10上后,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模组10的稳定性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和图6所示,容置腔40贯穿显示模组10和胶层50,感光器件20和盖板30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70,且透明胶体7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胶层5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抵接。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40在垂直于盖板30所在方向上的深度可以为显示模组10和胶层50的厚度之和,当然,在显示装置还包括其他膜层结构的情况下,容置腔40在垂直于盖板30所在方向上的深度还可以大于显示模组10和胶层50的厚度之和。

透明胶体7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胶层5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抵接,也即显示模组10在对应容置腔40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3,胶层50在对应容置腔40所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51,从而第二通孔51内填充的透明胶体70可以和胶层50直接接触,提高了透明胶体70和胶层50之间的结合力,能够将感光器件20较好地限位在容置腔40内。此时,第二表面41也即盖板30靠近显示模组10一侧表面的一部分。

当然,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51的连接处可以为台阶状,也即在平行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通孔51的宽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宽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透明胶体70和胶层50之间的结合力,将感光器件20更好地限位在容置腔40内。

可选的,请参考图7所示,盖板30靠近感光器件2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1,第一非显示区b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凹槽3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凹槽31内填充有透明胶体70。

本实施例中,凹槽31位于盖板30靠近感光器件20的一侧,凹槽31的形状可以是圆弧形、u形、三角形等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从而盖板30通过凹槽31可以具有凸透镜的光学性能,增加盖板30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部分的进光视角,也即增加进光量,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20的光学效果。

同时,基于上述的光传播原理,在凹槽31内填充透明胶体70,能够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60入射至感光器件20第一表面21过程中的反射现象,提升第一非显示区b1的视觉效果。

可选的,请参考图8至图9所示,感光器件20为摄像头模组22,摄像头模组22包括镜头221和保护玻璃222;镜头221靠近盖板30的一面设置保护玻璃222,保护玻璃222朝向盖板30的一面为第一表面21。

本实施例中,在镜头221靠近盖板30的一面设置保护玻璃222,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分和氧气侵入镜头221,又可以有效确保镜头221的光学效果。在容置腔40贯穿显示模组10和胶层50的情况下,保护玻璃222朝向盖板30的一面和盖板30之间可以填充透明胶体70,从而可以更好地将摄像头模组22限位在容置腔40内,防止显示装置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因发生移位而影响使用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入射至第一表面21过程中的反射现象,提高摄像头模组22所在区域的视觉效果。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8至图9所示,保护玻璃222为凸透镜。。

本实施例中,保护玻璃222为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的凸透镜,其与盖板30之间均填充有透明胶体70,从而可以提高镜头221的拍照质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参考图7所示,盖板30靠近感光器件2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1,在感光器件20为摄像头模组22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凸透镜作为保护玻璃222,直接通过凹槽31实现凸透镜的光学效果,从而有利于减薄摄像头模组22的厚度,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可选的,请参考图10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和背光组件12,背光组件12位于显示面板11板远离盖板30的一侧;显示面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80和阵列基板90,阵列基板90位于彩膜基板80远离盖板30的一侧;阵列基板90包括衬底基板91;容置腔40贯穿背光组件12,感光器件20和衬底基板91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70。

本实施例中,盖板30可以通过胶层50和彩膜基板80贴合,彩膜基板80和阵列基板90相对设置,两者之间还可以设置液晶层110,液晶层110内的液晶通过框胶111框限在相应区域内,为了确保光线能够透过显示面板进入感光器件20,液晶层110在对应容置腔40的位置处需留有镂空部112,镂空部112内可以填充透明物质,防止一部分光线进入显示面板11后在镂空部112处空气的作用下反射,影响显示装置的视觉效果。

背光组件12用于为显示面板11提供光源,背光组件12的膜层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容置腔40贯穿背光组件12,也即容置腔4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从而感光器件20可以和衬底基板91之间填充透明胶体70,以确保显示面板11的视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0中的阵列基板90仅示意出了衬底基板91这一膜层,但阵列基板90和彩膜基板80的具体膜层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请结合参考图2、图3、图11至图14所示,包括:

提供显示模组10;其中,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其中,显示区aa围绕第一非显示区b1设置,第二非显示区b2围绕显示区aa设置;

提供盖板30,盖板30通过胶层50和显示模组10贴合,且盖板30覆盖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

形成容置腔40,容置腔4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且容置腔40贯穿显示模组10的至少部分膜层;

提供感光器件20,并将感光器件20通过透明胶体70定位于容置腔40内;其中,感光器件20朝向盖板30的一面为第一表面21,容置腔40朝向第一表面21的一面为第二表面41,在垂直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41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60,第一间隙60填充透明胶体70。

本实施例中,盖板30覆盖显示区aa、第一非显示区b1和第二非显示区b2,且盖板30可以通过胶层50和显示模组10贴合,从而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分和氧气进入显示模组10内部,延长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盖板30和显示模组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显示模组10的抗震能力。为了防止胶层50对显示模组10显示效果产生影响,胶层50可以是具有高透光率的胶体。

容置腔40在显示模组10厚度方向上的深度,也即所需贯穿的显示模组10的膜层数量可以灵活调节,以适应感光器件20的多种安装需求,并且,容置腔40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满足容置腔40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在盖板3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即可。

由于将透明胶体70填充于第一间隙60内,可以有效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60入射至感光器件20第一表面21过程中的反射现象,从而使得容置腔40所在区域的视觉效果更接近显示模组10显示区域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图15和图16所示,将感光器件20通过透明胶体70定位于容置腔40内,进一步包括:

利用注胶设备71将液态的透明胶体70注入容置腔40内;

将感光器件20装入容置腔40;

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进行固化处理,将感光器件20定位于容置腔40内。

本实施例中,注胶设备71可以是针头或喷阀,在注入液态的透明胶体70时,可以根据透明胶体70的材料特性选择增加半固,减弱透明胶体70的液态流动性,防止制程周转过程中因显示模组10的移动或碰撞而溢出,增加清洁难度,然后再将感光器件20装入容置腔40,透明胶体70完全固化后即可将感光器件20定位在容置腔40内。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3、图4、图17至图19所示,将感光器件20通过透明胶体70定位于容置腔40内,进一步包括:

利用治具72将感光器件20在容置腔40内进行限位固定;其中,在平行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感光器件20和显示模组10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61;

利用注胶设备71将液态的透明胶体70注入第一间隙60和第二间隙61;

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进行固化处理,将感光器件20定位于容置腔40内。

本实施例中,治具72主要用于将感光器件20限位在容置腔40内,从而在向容置腔40注入液态的透明胶体70时,感光器件20可以不会因为液态胶的注入而发生移位,确保了感光器件20的安装精度。治具7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夹持住感光器件20,并对感光器件20的表面无磨损影响即可。

注胶设备71也可以是针头或喷阀,但在平行于盖板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间隙61的宽度应能确保注胶设备71能够将液态的透明胶体70注入第一间隙60和第二间隙61即可,比如,第二间隙61的宽度可以在0.2mm-0.3mm的范围内,间隙太大,虽然能够降低注胶操作的难度,但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性。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20和图21所示,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进行固化处理,进一步包括:

利用uv灯73照射液态的透明胶体70,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进行固化。

uv灯73是紫外线灯管的简称,主要是用来利用紫外线的特性进行光化反应、产品固化、杀菌消毒等。本实施例中,在利用uv灯73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照射固化时,由于透明胶体70仍然为液态或者半固化状态,故感光器件20仍然需要通过治具72继续定位在容置腔40内,uv灯73的位置可以位于盖板30远离显示模组10的一侧,当然,也可以在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远离盖板30的一侧增设uv灯73,确保液态的透明胶体70在uv灯73的照射下可以完全固化。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15所示的流程图,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固化方法对液态的透明胶体70进行固化,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感光器件的第一表面和容置腔的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并在第一间隙填充透明胶体,一方面,透明胶体能够有效减少光线经第一间隙入射至感光器件第一表面过程中的反射现象,另一方面,透明胶体不会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从而减少感光器件所在区域与显示装置其他显示区域的视觉差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容置腔可以仅贯穿显示模组的部分膜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容置腔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的深度,适应不同型号感光器件的安装需求,适用范围更广;此外,容置腔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在盖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感光器件设置在容置腔内,感光器件的安装操作不会影响显示区的膜层结构,既避免了对显示区显示效果的的影响,又能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