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1904发布日期:2019-01-08 20:2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幕通常为规则的矩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显示面板的形状经常被设计为规则矩形以外的形状,如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圆形、环形等等,这类显示面板通常被称为异形显示面板。异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设计可以避开显示装置中的一些功能模块,例如摄像头模块、传感器模块或扬声器模块等,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使显示效果更加突出。如何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异形显示面板,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至少一个槽体;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缘、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第一边缘、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槽体;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与槽体形状相适应的异形非显示区,异形非显示区和第一边缘相邻,第一非显示区和异形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相对的两侧;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于槽体的两侧,且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异形非显示区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第二多路选择器和多条连接线;连接线通过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一数据线电连接,连接线通过第二多路选择器和第二数据线电连接;与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二多路选择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多条第一信号控制线,至少部分第一信号控制线的一端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且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至少部分第一信号控制线的一端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且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即第一信号控制线从异形非显示区经过显示区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避免第一信号控制线整体排布于异形非显示区内,进一步减少异形非显示区的布线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异形非显示区的宽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超窄边框的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区1、非显示区2和槽体4,显示区1包括第一边缘6,第一边缘6朝向显示区1内部凹陷形成槽体4,非显示区2包括与槽体4形状相适应的异形非显示区5,显示面板还包括数据线3,数据线3位于显示区的部分的延伸方向和第一边缘6的延伸方向相同;由于槽体4的存在,部分数据线3需要绕经异形非显示区5,异形非显示区5中还会设置有电路元件和各种走线,会导致异形非显示区5的宽度尺寸较大,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较大,难以使显示装置实现超窄边框。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aa、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至少一个槽体10;

显示区aa包括第一边缘a1、多条第一数据线s1和多条第二数据线s2,第一边缘a1、第一数据线s1和第二数据线s2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边缘a1朝向显示区aa内部凹陷形成槽体10;

非显示区na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和与槽体10形状相适应的异形非显示区na2,异形非显示区na2和第一边缘a1相邻,第一非显示区na1和异形非显示区na2位于显示区aa相对的两侧;

第一数据线s1和第二数据线s2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于槽体10的两侧,且第一数据线s1和第二数据线s2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na2;

异形非显示区na2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20、第二多路选择器30和多条连接线s3;

连接线s3通过第一多路选择器20和第一数据线s1电连接,连接线s3通过第二多路选择器30和第二数据线s2电连接;

与第一多路选择器20和第二多路选择器30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多条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至少部分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一端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na2,且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na1。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aa具有显示功能,非显示区na可以设置电路元件、走线等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异形显示面板,具体而言,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槽体10,从而使得显示区aa无法呈现为连续延展的矩形。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槽体10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两个或者以上的槽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槽体10可以为第一边缘a1朝向显示区aa内部凹陷形成的缺口,也可以为位于显示区aa内部的开孔。由于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因此,非显示区na包括与槽体10形状相适应的异形非显示区na2。

异形非显示区na2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20、第二多路选择器30和多条连接线s3,第一数据线s1与第二数据线s2通过第一多路选择器20、多条连接线s3和第二多路选择器30实现一一对应连接。通过第一多路选择器20与第二多路选择器30的设置,使得位于异形非显示区na2的连接线s3的数量小于第一数据线s1的数量,有效减少了异形非显示区na2的布线数量,从而减小了异形非显示区na2的宽度尺寸,进而减小非显示区na的宽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一对应”是指:ab两者之间,每个a有唯一的b与之相对应,反之,每个b有唯一的a与之相对应。涉及电路结构的“连接”均指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为直接电性连接,也可以为间接电性连接,例如通过过孔结构实现的间接电性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至少部分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一端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na2,且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na1,即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从异形非显示区na2经过显示区aa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na1,避免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整体排布于异形非显示区na2内,进一步较少异形非显示区na2的布线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异形非显示区na2的宽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na的宽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超窄边框的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可选的,其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像素40,子像素40包括与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相邻设置的第一子像素41、和在显示区aa内远离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设置的第二子像素42;

第二子像素42的像素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子像素41的像素开口面积。

可选的,其中,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线宽为6~10μm。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3,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像素40,子像素40对应的区域为显示面板的发光区,相邻的两个子像素40之间的区域为显示面板的非发光区。由于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线宽为6~10μm,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线宽较宽,如果子像素40都为第二子像素42,且相邻的两个子像素40之间的距离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计,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会影响子像素40的显示。在子像素40中,与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相邻设置的第一子像素41的像素开口面积小于远离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设置的第二子像素42的像素开口面积,即只需通过将与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相邻设置的子像素40的像素开口面积减小,在不改变第二子像素42的像素开口面积,也不改变相邻的第二子像素42之间的间距的情况下,即可使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从异形非显示区na2经过显示区aa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na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可选的,显示区aa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栅极线g,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部分和栅极线g同层设置,且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其余部分与数据线s同层设置。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和图5,显示区aa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栅极线g,且显示区aa除第一数据线s1与第二数据线s2以外,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数据线s。栅极线g和数据线s位于显示面板中不同的膜层,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中部分与数据线s同层设置。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和数据线s相交叠的部分和栅极线g同层设置,且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不与数据线s、栅极线g相接触。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中和栅极线g同层设置的部分与其和数据线s同层设置的部分之间可通过过孔连接。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第一多路选择器20包括多个第一选择电路21,第一选择电路21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k、至少两个第一输入端22和一个第一输出端23,第一选择电路21中,开关单元k的数量和第一输入端22的数量相同;

第二多路选择器30包括多个第二选择电路31,第二选择电路31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k、至少两个第二输出端32和一个第二输入端33,第二多路选择器30中,开关单元k的数量和第二输出端32的数量相同;

第一数据线s1和第一输入端22相连接,第二数据线s2和第二输出端32相连接,连接线s3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一输出端23,且其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输入端33;

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和开关单元k的控制端相连接。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6,第一选择电路21和第二选择电路31中的开关单元k的开关时序通过多条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来控制。

第一数据线s1和第一选择电路21的第一输入端22电连接,第二数据线s2和第二选择电路31的第二输出端32电连接,连接线s3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一输出端23,且其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输入端33,从而在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控制下,第一数据线s1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数据线s2之间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示例性的示意了第一数据线s1和第二数据线s2的数量为六条,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的数量为四条,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第一信号控制线、第一多路选择器中第一选择电路的数量和第二多路选择器中第二选择电路的数量,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槽体的具体形状和尺寸来进行相应的设计。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第一选择电路21中第一输出端23和第一输入端22的数量的比值为1/6~1/2,第二选择电路31中第二输入端33和第二输出端32的数量的比值为1/6~1/2。

具体的,图6中,仅以1:2为例对第一选择电路21和第二选择电路3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选择其他比值时,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的连接原理与1:2类似,区别在于第一选择电路中第一输入端的个数由2变成3或4或5或6,第二选择电路中第二输出端的个数由2变成3或4或5或6,本发明不再一一进行赘述了。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图8,可选的,其中,第一选择电路21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开关单元k11和一个第二开关单元k12,第二选择电路31至少包括一个第三开关单元k13和一个第四开关单元k14;

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包括与第一开关单元k11连接的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和与第二开关单元k12连接的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与第三开关单元k13连接的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和与第四开关单元k15连接的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

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和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的时序信号相同,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的时序信号相同。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6-图8,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连接第一选择电路21中第一开关单元k11的控制端,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连接第一选择电路21中第二开关单元k12的控制端,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连接第二选择电路31中第三开关单元k13的控制端,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连接第二选择电路31中第四开关单元k14的控制端,从而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1,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控制第二开关单元k12,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控制第三开关单元k13,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控制第四开关单元k14。

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和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的时序信号相同,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的时序信号相同。从而第一开关单元k11和第三开关单元k13的开关时序相同,第三开关单元k13和第四开关单元k14的开关时序相同,从而第一数据线s1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数据线s2之间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继续参考图6-图8,可选的,其中,开关器件k包括第一极k20、第二极k30和控制极k40;

在第一选择电路21中,开关器件k1的第一极k20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22电连接,第二极k30与对应的第一输出端23电连接,控制极k40与对应的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电连接;

在第二选择电路31中,开关器件k1’的第一极k20与对应的第二输入端33电连接,第二极k30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32电连接,控制极k40与对应的第一信号控制线ckh1电连接。

在第一选择电路21中,通过开关器件k1的控制极k40控制第一输入端22和第一输出端23之间信号的传输,在第二选择电路31中,通过开关器件k1’的控制极k40控制第二输入端33和第二输出端32之间信号的传输,第一数据线s1和第一选择电路21的第一输入端22电连接,第二数据线s2和第二选择电路31的第二输出端32电连接,连接线s3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一输出端23,且其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输入端33,从而通过开关器件k控制第一数据线s1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数据线s2之间是否进行信号的传输。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9,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内的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和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

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与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相连接;

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与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相连接。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6和图9,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和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的时序信号相同,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的时序信号相同,从而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和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与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电连接,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与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电连接。有效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内的信号控制线的数量,有效减小第一非显示区的宽度尺寸,从而有利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

继续参考图9,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驱动单元50;

显示区aa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边缘a2;

驱动单元50和第二边缘a2相邻;

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和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与驱动单元50相连接。

具体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设置有驱动单元50,且驱动单元50和第二边缘a2相邻设置,驱动单元50与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和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电连接,驱动单元50作为显示面板内各信号线,包括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和数据线等的信号输出源。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图10和图11,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a的第三多路选择器60,第三多路选择器60位于显示区aa和驱动单元60之间;

第三多路选择器60包括多个第三选择电路61,第三选择电路61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k、至少两个第三输出端62和一个第三输入端63,第一数据线s1和第三输出端63相连接;

第一选择电路21中第一输出端23和第一输入端22的数量的比值、第二选择电路31中第二输入端33和第二输出端32的数量的比值、和第三选择电路61中第三输出端62和第三输入端63的数量的比值均相同。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6、图10和图11,显示区aa和驱动单元60之间设有第三多路选择器60,第三多路选择器60包括多个第三选择电路61,第三选择电路61中第三输入端63和驱动单元50电连接,第三输出端62和第一数据线s1、或其他数据线电连接。

第一选择电路21中第一输出端23和第一输入端22的数量的比值、第二选择电路31中第二输入端33和第二输出端32的数量的比值、和第三选择电路61中第三输出端62和第三输入端63的数量的比值均相同,图6和图10中,仅以1:2为例对第一选择电路21、第二选择电路31和第三选择电路6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选择电路中第一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的数量的比值、第二选择电路中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数量的比值、和第三选择电路中第三输出端和第三输入端的数量的比值还可以为其他比值,只需满足上述关系即可,有效减少驱动单元50上信号传输端口的数量,避免驱动单元50上信号传输端口的数量过多导致的驱动单元50的尺寸过大。

具体的,第四信号控制线ckh4和第一子信号控制线ckh11、第三子信号控制线ckh13的时序信号相同,第五信号控制线ckh5和第二子信号控制线ckh12和第四子信号控制线ckh14的时序信号相同,第四信号控制线ckh4和第二信号控制线ckh2电连接,第五信号控制线ckh5和第三信号控制线ckh3电连接,从而实现驱动单元50对第一数据线s1与和其相对应的第二数据线s2之间实现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选择电路中第一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的数量的比值、第二选择电路中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的数量的比值、和第三选择电路中第三输出端和第三输入端的数量的比值可以不相等,本发明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2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至少部分第一信号控制线的一端延伸至异形非显示区,且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即第一信号控制线从异形非显示区经过显示区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避免第一信号控制线整体排布于异形非显示区内,进一步减少异形非显示区的布线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异形非显示区的宽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的宽度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超窄边框的设计,提高了产品质量。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