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圆练字格及三圆练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6933发布日期:2019-01-14 18:32阅读:3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圆练字格及三圆练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汉字书写训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圆练字格及三圆练字方法。

(二)

背景技术:

汉字是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写好汉字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书写规范得体的汉字,不仅能准确表达自己思想观点,还能给阅读者带来审美享受,能写好汉字甚至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中小学和培训机构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普遍采取的办法就是反复的练习,然而汉字的书写不仅需要多加练习,更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有的田字格、米字格等都只有一个点位可以参照,只能对汉字的中心进行定位,不容易弄清汉字笔画的定位,这样写出的字型不协调,不美观。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练字格及书写方法的不足,解决练字时出现的字的结构、造型不协调,不规范的弊病,提供了一种三圆练字格及三圆练字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圆练字格,包括附加有笔画方位图的三圆格,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圆格包括正方形四等分的田字格和画在田字格内的外圆、中圆、内圆;所述外圆为以田字格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长边的十分之八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所述中圆为以田字格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长边的十分之六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所述内圆为以田字格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长边的十分之四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

所述笔画方位图为正方形九等分的井字格,每个格设有定位数字,从左往右数,第一行第一个格设置为1号位,第一行第二个格设置为2号位,第一行第三个格设置为3号位,第二行第一个格设置为4号位,第二行第二个格设置为5号位,第二行第三个格设置为6号位,第三行第一个格设置为7号位,第三行第二个格设置为8号位,第三行第三个格设置为9号位,以5号位中心为基点,向其他8个号位中心位置辐射有指向箭头。

基于上述三圆练字格的三圆练字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圆练字法为通过外圆、中圆、内圆提供的参照点,按照笔画方位图规定的笔画的起止位置,走向及变化,控制字型;对现有汉字分为四类:独体结构、二联结构、三联结构和包围结构;所述四类字的笔画走向为:笔画横走向从5号位到6号位,笔画竖走向从5号位到8号位,笔画撇走向从5号位到7号位,笔画捺走向从5号位到9号位;所述四类字体笔画起笔和止笔均在外圆、中圆、内圆上一点,按照字型结构合理分配字体在圆内的比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独体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独体结构范例字“八”为例,第一笔撇起笔于5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第二笔捺起笔于2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

所述二联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二连结构范例字“呆”为例,第一笔竖起笔于1号位中的中圆上的一点,止笔于1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第二笔横折起笔于1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转折处在3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三笔横起笔于1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中内圆上一点;第四笔横起笔于4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6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五笔竖起笔于2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8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六笔撇起笔于5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第七笔捺起笔于5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

所述三联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三联结构范例字“克”为例,第一笔横起笔于1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二笔竖起笔于2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止笔于2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第三笔竖起笔于1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垂直下拉至田字格内的横线上;第四笔横折起笔于1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内圆右侧和第三笔竖的止笔对称的位置;第五笔横连接第三笔和第四笔的止笔;第六笔撇起笔于5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第七笔撇起笔于5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中的外圆上一点。

所述包围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包围结构范例字“四”为例,第一笔竖起笔于1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二笔横竖钩起笔于1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第三笔竖撇起笔于1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第四笔竖弯起笔于2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止笔于6号位中的内圆上一点;第五笔横起笔于7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中的中圆上一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较现有技术有更多的参照点,弥补现有练字格及书写方法的不足,解决练字时出现的字的结构、造型不协调,不规范的弊病,使练字者能够更快更好地写好汉字。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圆练字格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笔画方位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独体结构范例字练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二连结构范例字练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三联结构范例字练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包围结构范例字练字示意图。

图中,1、田字格,2、外圆,3、中圆,4、内圆,5、独体结构范例字,6、1号位,7、2号位,8、3号位,9、4号位,10、5号位,11、6号位,12、7号位,13、8号位,14、9号位,15、二连结构范例字,16、三联结构范例字示,17、包围结构范例字。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种三圆练字格,包括图1所示的三圆格和图2所示的笔画方位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圆格包括正方形四等分的田字格1和画在田字格内的外圆2、中圆3、内圆4;所述外圆2为以田字格1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1长边的十分之八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所述中圆3为以田字格1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1长边的十分之六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所述内圆4为以田字格1中心为圆心,取田字格1长边的十分之四长度为直径画出的圆圈线;

所述笔画方位图为正方形九等分的井字格,每个格设有定位数字,从左往右数,第一行第一个格设置为1号位6,第一行第二个格设置为2号位7,第一行第三个格设置为3号位8,第二行第一个格设置为4号位9,第二行第二个格设置为5号位10,第二行第三个格设置为6号位11,第三行第一个格设置为7号位12,第三行第二个格设置为8号位13,第三行第三个格设置为9号位14,以5号位10中心为基点,向其他8个号位中心位置辐射有指向箭头15。

基于上述三圆练字格的三圆练字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圆练字法为通过外圆2、中圆3、内圆4提供的参照点,按照笔画方位图规定的笔画的起止位置,走向及变化,控制字型;对现有汉字分为四类:独体结构、二联结构、三联结构和包围结构;所述四类字的笔画走向为:笔画横走向从5号位10到6号位11,笔画竖走向从5号位10到8号位13,笔画撇走向从5号位10到7号位12,笔画捺走向从5号位10到9号位14;所述四类字体笔画起笔和止笔均在外圆2、中圆3、内圆4上一点,按照字型结构合理分配字体在圆内的比例。

其中所述独体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图3所示的独体结构范例字5“八”为例,第一笔撇起笔于5号位10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12中的外圆2上一点;第二笔捺起笔于2号位7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14中的外圆2上一点。

其中所述二联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图4所示的二连结构范例字15“呆”为例,第一笔竖起笔于1号位6中的中圆2上的一点,止笔于1号位6中的内圆4上一点;第二笔横折起笔于1号位6中的中圆2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8中的内圆4上一点,转折处在3号位8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三笔横起笔于1号位6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中内圆4上一点;第四笔横起笔于4号位9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6号位11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五笔竖起笔于2号位7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8号位13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六笔撇起笔于5号位10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12中的外圆2上一点;第七笔捺起笔于5号位10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14中的外圆2上一点。

其中所述三联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图5所示的三联结构范例字16“克”为例,第一笔横起笔于1号位6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3号位8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二笔竖起笔于2号位7中的外圆2上一点,止笔于2号位7中的内圆4上一点;第三笔竖起笔于1号位6中的内圆4上一点,垂直下拉至田字格1内的横线上;第四笔横折起笔于1号位6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内圆4右侧和第三笔竖的止笔对称的位置;第五笔横连接第三笔和第四笔的止笔;第六笔撇起笔于5号位10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12中的外圆2上一点;第七笔撇起笔于5号位10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14中的外圆2上一点。

其中所述包围结构汉字的练字方法为:以图6所示的包围结构范例字17“四”为例,第一笔竖起笔于1号位6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12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二笔横竖钩起笔于1号位6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14中的中圆3上一点;第三笔竖撇起笔于1号位6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7号位2中的内圆4上一点;第四笔竖弯起笔于2号位7中的内圆4上一点,止笔于6号位11中的内圆4上一点;第五笔横起笔于7号位12中的中圆3上一点,止笔于9号位14中的中圆3上一点。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三圆练字法比起传统的田字格、米字格等方法有诸多优点。田字格和米字格都只有一个点位可以参照,不容易弄清汉字点画的位置;二三圆则有很多个参照点,故而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找准汉字的每一个点画的起止位置、走向及变化,从而写好汉字。三圆练字概括了汉字填补,充实扩展了汉字定义的涵盖内容,实现了对汉字的界定与书写格式的统一;科学严谨地确定了书写格式中字与外框之间的比例,开创了汉字书写教学以圆形为主,平斜相辅、多行兼备的新形势;继承传统格式的精华,设置三个环形状的圆圈,界定和规范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全部部件;通过一以贯之的汉字拆拼组合,把汉字结构法则巧妙完美地落实在圆形之中,使练习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