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4950发布日期:2019-08-24 09: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从而可以用于制备柔性显示面板。

柔性显示面板在拉伸过程中,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增大,但是显示面板中oled的数量并没有增多,从而导致拉伸后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柔性显示面板在拉伸后,整体亮度降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划分有多个子显示区;每个所述子显示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亚像素;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和多个电流补偿器;每个所述亚像素内具有一个所述发光器件;每个所述子显示区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补偿器,且所述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内的所述发光器件与位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电连接;所述电流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柔性衬底的拉伸形变量对流过所述发光器件的电流进行补偿。

由上述可知,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电流补偿器,且多个电流补偿器与该显示面板的区中的多个子显示区一一对应,即一个子显示区对应一个电流补偿器。在此情况下,每个电流补偿器可以和与其所对应的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中的发光器件电连接。这样一来,虽然当显示面板被拉伸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增大,且该显示面板中的数量没有增多,但是通过位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每个电流补偿器,可以根据柔性衬底的拉伸形变量,对与该电流补偿器所对应的子显示区中的各个发光器件进行电流补偿,使得驱动发光器件的电流有所增大,从而达到提高发光器件亮度的目的,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增大后,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仍然与拉伸之前的亮度相同或近似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显示区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流补偿器,且所述子显示区的周边的至少两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的设置位置不同;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中的多个运算电路;一个所述子显示区的周边设置有一个所述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的输入端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两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电连接,所述运算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内的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运算电路用于获取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两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的补偿电流的平均电流,并将所述平均电流提供至所述发光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补偿器包括压变薄膜;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设置的多条第一引线和多条第二引线;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靠近所述柔性衬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压变薄膜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引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将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将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包括电连接的转接线和子引线;所述转接线位于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转接线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同层同材料;所述子引线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同层同材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变薄膜为压电薄膜;所述压电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产生正向的补偿电流;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电连接;或者,所述压电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产生负向的补偿电流;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其中,所述正向的补偿电流与驱动发光器件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负向的补偿电流与驱动发光器件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变薄膜为压阻薄膜;所述压阻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其自身电阻增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变薄膜为块状的压变块;或者,所述压变薄膜为线状的压变线;所述压变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阻薄膜的电阻值为100kω~10mω。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变薄膜的厚度为0.1μm~1μ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压变薄膜靠近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补偿器靠近所述柔性衬底一侧,或者远离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绝缘层采用有机材料构成。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具有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每个子显示区的周边,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衬底上,制作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每个子显示区的各个亚像素内,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发光器件;将所述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内的所述发光器件与位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流补偿器用于根据所述柔性衬底的拉伸形变量对流过所述发光器件的电流进行补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补偿器包括压变薄膜;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在显示面板显示区中,每个子显示区的周边,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衬底上,制作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每个子显示区的周边,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衬底上,制作至少一个压变薄膜;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有所述压变薄膜的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并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多个第一过孔;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发光器件包括: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柔性衬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所述将所述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内的所述发光器件与位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电连接包括:在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的同时,形成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将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多个第一过孔的同时,形成多个第二过孔;在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的同时,在所述第二过孔内形成转接线;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发光器件还包括:在形成有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的柔性衬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所述将所述子显示区中,各个亚像素内的所述发光器件与位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流补偿器电连接还包括:在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的同时,形成子引线;所述子引线与所述转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包括所述子引线和所述转接线;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将所述压变薄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a中同一子显示区内的多个发光器件与同一个电流补偿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2a中,当一子显示区包括一个亚像素时,该亚像素多个发光器件与一个电流补偿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补偿器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变薄膜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等效电路图;

图9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变薄膜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等效电路图;

图10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变薄膜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变薄膜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变薄膜与发光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d为图10a、图10b或图10c的等效电路图;

图1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01-柔性衬底;02-显示区;10-柔性衬底;100-子显示区;101-亚像素;20-发光器件;21-驱动电路;22-有机功能层;30-电流补偿器;30a-第一电流补偿器;30b-第二电流补偿器;30c-第三电流补偿器;30d-第四电流补偿器;301-压变薄膜;31-第一引线;32-第二引线;33-运算电路;320-子引线;321-转接线;50-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60-第一过孔;61-第二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左”、“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01包括柔性衬底10以及设置于该柔性衬底10上的多个发光器件20。

构成上述柔性衬底10的材料可以为透光或不透光的柔性树脂材料。在此情况下,上述显示面板0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拉伸、弯折。该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

上述发光器件2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oled。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如图2a所示,该显示面板01的显示区02,即显示图像的区域划分有多个子显示区100。每个子显示区10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亚像素101。

每个亚像素101内设置有一个上述发光器件20以及用于驱动该发光器件20发光的驱动电路21(如图3a或图3b所示)。该驱动电路21包括多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例如,该驱动电路21可以为2t1c(即两个晶体管、一个电容)结构。或者,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增加该驱动电路的功能,例如,上述增加该驱动电路21能够对该驱动电路21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功能等。在此情况下,需要增加驱动电路21中晶体管的数量。本申请对上述驱动电路21的结构不做限定

此外,该显示面板01还包括位于上述柔性衬底10上的,如图2a所示的多个电流补偿器30。该电流补偿器30位于上述显示区02。

在此基础上,如所示,每个子显示区100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电流补偿器30。

此外,如图3a所示,一个子显示区100中,各个亚像素101内的发光器件20与位于该子显示区100周边的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30电连接。

当每个子显示区100内只设置有一个亚像素101时,如图3b所示,每个亚像素101内的发光器件20与位于该亚像素101周边的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30电连接。

上述电流补偿器30与发光器件20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该电流补偿器30与发光器件20的阳极和阴极分别电连接。

在此情况下,当上述显示面板01被拉伸时,该电流补偿器30用于根据柔性衬底10的拉伸形变量对驱动上述电流补偿器30所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0的电流进行补偿。

此外,由上述可知,电流补偿器30位于子显示区101的周边,即相邻两个子显示区101之间。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显示面板在弯折过程中发生断裂,上述电流补偿器30靠近柔性衬底10一侧,或远离柔性衬底一侧未设置无机绝缘层和整层金属层。或者如图4所示,当该电流补偿器30靠近柔性衬底10一侧,或远离柔性衬底一侧具有绝缘层a时,该绝缘层a采用有机材料构成。这样一来,当上述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无机绝缘层的存在而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发生断裂。此外,由于上述电流补偿器30靠近柔性衬底10一侧,或远离柔性衬底一侧未设置无机绝缘层或者,设置的绝缘层为有机绝缘层,因此柔性显示面板在应变区201位置处具有很好的柔韧度,从而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电流补偿器30能够准确的感测到柔性衬底10的拉伸形变量,进而向与该电流补偿器30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0提供准确的补偿电流。

由上述可知,该显示面板01包括多个电流补偿器30,且一个子显示区100与其周边的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30对应。

在此情况下,每个电流补偿器30可以和与其所对应的子显示区100中各个亚像素101中的发光器件20电连接。这样一来,虽然当显示面板01被拉伸后,该显示面板01的显示面积增大,且该显示面板01中oled的数量没有增多,但是通过位于上述子显示区100周边的,且与该子显示区100中各个发光器件20电连接的每个电流补偿器30,可以根据柔性衬底10的拉伸形变量,对与该电流补偿器30所对应的子显示区100中的各个发光器件20进行电流补偿,使得驱动发光器件20的电流有所增大,从而达到提高发光器件20亮度的目的,使得显示面板01的显示面积增大后,显示面板01的整体亮度仍然与拉伸之前的亮度相同或近似相同。

在此基础上,由于显示面板01在拉伸的过程,当施加的拉伸力的位置以及方向不同时,显示面板01中各个子显示区101四周的受力状态并不完全相同。在此情况下,如果一个电流补偿器30对应一个子显示区101。那么该电流补偿器30所在位置的变形量并不能真实反映,与其对应的个子显示区101的变形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在一个子显示区101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上述电流补偿器30,且子显示区101的周边的上述至少两个电流补偿器30的设置位置不同。

例如,子显示区的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流补偿器30a、第二电流补偿器30b、第三电流补偿器30c以及第四电流补偿器30d。

在此情况下,在显示面板01拉伸的过程中,第一电流补偿器30a、第二电流补偿器30b、第三电流补偿器30c以及第四电流补偿器30d可以分别根据子显示区101的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的柔性衬底10的拉伸形变量,生成补偿电流。

此外,上述显示面板01还包括位于显示区02中的多个运算电路33。一个子显示区101的周边设置有一个上述运算电路33。

此外,该运算电路33的输入端ip与该子显示区周边的上述至少两个电流补偿器,即第一电流补偿器30a、第二电流补偿器30b、第三电流补偿器30c以及第四电流补偿器30d电连接,该运算电路33的输出端op与子显示区101中,各个亚像素内的发光器件20电连接。

上述运算电路33用于获取上述至少两个电流补偿器,即第一电流补偿器30a、第二电流补偿器30b、第三电流补偿器30c以及第四电流补偿器30d提供的补偿电流的平均电流,并将该平均电流提供至发光器件20。

例如,第一电流补偿器30a、第二电流补偿器30b、第三电流补偿器30c以及第四电流补偿器30d向发光器件20提供的补偿电流分别为i1、i2、i3以及i4时,上述运算电路33向该发光器件20提供的补偿电流为(i1+i2+i3+i4)/4。

这样一来,在显示面板01拉伸过程中,即使一子显示区101四周的受力状态并不同,但是该子显示区的上、下、左以及右边均设置有电流补偿器30。位置不同的电流补偿器能够根据其各自所处位置的实际变形量,产生不同的补偿电流。在此基础上,与上述各个电流补偿器30电连接的运算电路33能够对上述不同的补偿电流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补偿电流提供至上述子显示区101中的各个发光器件20,使得该发光器件20的亮度补偿效果,能够实际的拉伸受力变形情况更加的贴近。从而提高电流补偿器30对其所对应的子显示区100中的各个发光器件20进行电流补偿的精确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流补偿器30包括如图5所示的压变薄膜301。在此情况下,上述显示面板01还包括如图6所示的,绝缘设置的多条第一引线31和多条第二引线32。

上述压变薄膜30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引线31与发光器件30的第一极a电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引线32与发光器件30的第二极b电连接。其中,上述发光器件30的第一极a相对于第二极b而言,更靠近柔性衬底10。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器件30的第一极a可以为阳极(anode),第二极b为阴极(cathode)。或者第一极a为阴极,第二极b为阳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为了发方便说明,以下均是以发光器件30的第一极a可以为阳极,第二极b为阴极为例进行的说明。

上述压变薄膜30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该形变能够使得压变薄膜301的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由于压变薄膜3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引线31和第二引线32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电连接,因此当压变薄膜301的电学性能发生改变后,能够使得流过发光器件30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对发光器件30发光亮度进行补偿的目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引线31和第二引线32绝缘设置,可以通过将第一引线31与第二引线32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进行制备。在此情况下,第一引线31与第二引线32同层同材料,但是任意两条相邻的第一引线31与第二引线32无交叠。

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引线31和第二引线32绝缘设置,第一引线31和第二引线32还可以异层设置,且第一引线31与第二引线32之间具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可以采用有机绝缘材料构成。在此情况下,第一引线31与第二引线32分别通过两次构图工艺进行制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构图工艺,可指包括光刻(mask)工艺,或,包括光刻工艺以及刻蚀步骤,同时还可以包括打印、喷墨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的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的工艺。可根据本发明中所形成的结构选择相应的构图工艺。

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一次构图工艺,是以通过一次掩膜曝光工艺形成不同的曝光区域,然后对不同的曝光区域进行多次刻蚀、灰化等去除工艺最终得到预期图案为例进行的说明。

以下对上述压变薄膜301在显示面板01中的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01还包括位于柔性衬底10上的第一绝缘层50。该第一绝缘层50位于压变薄膜301背离柔性衬底10的一侧。

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绝缘层5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60。上述第一引线31通过第一过孔60,将压变薄膜301的第一端与aa区内发光器件30的第一极a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引线31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同层同材料。这样一来,可以在制备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形成上述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的同时完成第一引线31的制备。此时,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和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引线31为一体结构。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一绝缘层5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61。该第二引线32通过上述第二过孔61,将压变薄膜301的第二端与aa区内的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引线32包括电连接的转接线321和子引线320。该转接线321位于上述第二过孔61内。

为了简化工艺,上述转接线321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同层同材料。子引线320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同层同材料。

由上述可知,第一引线31与发光器件20的阳极同层同材料,第二引线32中的转接线321与发光器件20的阳极同层同材料、子引线320与发光器件20的阴极同层同材料。在此情况下,当发光器件20的阳极或阴极为金属材料时,上述第一引线31或第二引线32的至少一部分为由金属材料构成。此时,由于第一引线31和第二引线32为线状结构,且线宽较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以在显示面板01发生弯折时,导致显示面板01发生断裂的几率较小。

在此情况下,在显示面板01中制作第二引线32与发光器件20电连接结构的方法包括:

首先,制作上述第一绝缘10,当第一绝缘层50制备好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第二绝缘层10上同时形成上述多个第一过孔60和多个第二过孔61。

接下来,在形成有第一绝缘层50的柔性衬底10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上述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与此同时,形成位于第二过孔61中的转接线321。

接下来,制作有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的柔性衬底10上,通过构图工艺依次形成像素定义层(pixeldefinelayer,pdl)和发光器件20的有机功能层22。

其中,该有机功能层22包括空穴层、发光层以及电子层等。

接下来,在制作有上述有机功能层22的柔性衬底10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与此同时,形成与位于第二过孔61中的转接线321直接接触的子引线320。该子引线320可以通过转接线321与压变薄膜301的第二端电连接。

此外,上述显示面板01还包括位于柔性衬底10上的第二绝缘层51。该第二绝缘层51位于压变薄膜301靠近柔性衬底10的一侧。在此情况下,可以避免压变薄膜301与该压变薄膜301靠近柔性衬底10的一侧的导电部件,例如导电引线或电路结构短接。

以下对上述压变薄膜301的设置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一

在本示例中,该压变薄膜301为压电薄膜。

该压电薄膜由压电材料构成。例如,上述压电材料可以包括一些高分子材料,例如聚偏氟乙烯、奇数尼龙、亚乙烯基二氢(vinylenecyanide,vdcn)共聚物、芳香族和脂肪族聚脲中的至少一种。

在此情况下,当压电薄膜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后,压电薄膜的两端会产生电压,从而向与该压电薄膜的两端电连接的器件,例如上述发光器件20提供补偿电流△i。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压变薄膜的第一端(正极“+”)与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电连接,压变薄膜的第二端(负极“-”)与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例如阴极)电连接。

在此情况下,上述压电薄膜可以相当于图8b所示的电源33。从而使得压电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产生正向的补偿电流△i。

当显示面板01被拉伸后,上述压电薄膜能够对于其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0的亮度进行补偿,如图8b所示,该压电薄膜提供的上述补偿电流△i与驱动发光器件20的电流io的方向相同。这样一来,上述正向的补偿电流△i能够与驱动发光器件20的电流io叠加(即,io+△i)后,从而使得实际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有所增加,达到提高发光器件20发光亮度的目的。

或者,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上述压变薄膜的第一端(正极“+”)与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例如阴极)电连接,压变薄膜的第二端(负极“-”)与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例如阳极)电连接。

在此情况下,上述压电薄膜可以相当于图9b所示的电源33。从而使得压电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产生负向的补偿电流△i。

当显示面板01被拉伸后,上述压电薄膜能够对于其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0的亮度进行补偿,如图9b所示,该压电薄膜提供的上述负向的补偿电流△i与驱动发光器件20的电流id的方向相反。这样一来,驱动发光器件20的电流io减去补偿电流△i(即,io-(-△i)=io+△i)后,使得实际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有所增加,达到提高发光器件20发光亮度的目的。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电薄膜的厚度可以为0.1μm~1μm。当压电薄膜的厚度小于0.1μm时,压电薄膜变形后,其两端产生的电压较小,从而向与该压电薄膜的两端电连接的发光器件20提供补偿电流△i较小,降低亮度补偿的效果。

此外,当压电薄膜的厚度大于1μm时,压电薄膜变形后,向上述发光器件20提供补偿电流△i较大,从而使得亮度补偿后的显示面板01的整体发光亮度增加过多。这样会造成显示面板过亮,使得显示面板01拉伸前和拉伸后的亮度差异较大,降低了显示效果。

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电薄膜的厚度可以为0.1μm、0.2μm、0.5μm、0.8μm或1μm。

示例二

在示例中,上述压变薄膜301为压阻薄膜。高分子材料、碳纳米管或者镍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此情况下,当压阻薄膜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后,该压阻薄膜自身的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与该压阻薄膜的并联的器件,例如上述发光器件20两端的分压发生变化,进而达到改变流过发光器件20电流的目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压阻薄膜用于在拉伸状态下,其自身电阻增大。

上述压变薄膜的结构,如图10a所示,可以为块状的压变块。

或者,上述压变薄膜,如图10b或图10c所示,可以为线状的压变线。

其中,图10b中,压变线的布线路径为向左(或右)水平延伸,然后垂直向下(或上)延伸。接下来,在水平向右(或左)延伸。然后不断重复上述绕行轨迹,从而形成梳齿状结构。

图10c中,压变线的布线路径为,先由一端,例如与第二引线32相接触的一端呈螺旋线状绕行至线圈内部,然后再由线圈内部向外呈螺旋状绕行,最后该压变线的另一端与第一引线31相连接。该压变线中直径不同的两条线段不相交。

此时,该压变线的长度大于第一引线31在柔性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引线32在柔性衬底1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此时,压变线呈弯曲状态,且该压变线布线路径中拐弯处越多,该压变线的电阻越大。这样一来,相对于压变薄膜采用块状的结构,即压变块而言,压变薄膜采用线状结构,即压变线的方案可以使得压变薄膜占用的设置面积小,且获得的电阻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图10b、图10c仅是对压变线布线路径中拐弯设置的举例说明,该压变线的其余布线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此,上述压阻薄膜可以相当于图10d所示的电阻rx。该电阻rx与发光器件20并联。此外,亚像素101中像素电路中用于驱动该发光器件20发光的驱动电路21(如图3a或图3b所示)的电阻为ry。这样一来,当显示面板01被拉伸后,压阻薄膜的电阻rx增大,使得图10d像素电路中,施加与发光器件20两端的分压增大,从而可以提高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达到提高显示面板01整体亮度的目的。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阻薄膜的电阻值为100kω~10mω。当电阻值小于100kω时,压电薄膜拉伸后,压电薄膜电阻增加量的较小,从而使得与该压阻薄膜的并联的上述发光器件20两端的分压增加量较小,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较小,降低亮度补偿的效果。

当压阻薄膜的电阻值大于10mω时,压电薄膜拉伸后,压电薄膜电阻增加量的较大,从而使得与该压阻薄膜的并联的上述发光器件20两端的分压增加量较大,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较大。这样会造成显示面板过亮,使得显示面板01拉伸前和拉伸后的亮度差异较大,降低了显示效果。

基于此,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压阻薄膜的电阻可以为100kω、200kω、500kω、800kω、10mω。

此外,压阻薄膜的厚度为0.1μm~1μm。该压阻薄膜厚度选取范围的有益效果,与压电薄膜厚度选取范围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01。

上述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显示画布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弯折、拉伸的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1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s103。

s101、如图2a所示,在显示面板01的上述显示区02中,每个子显示区100的周边,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衬底10上,制作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30。

s102、在显示面板01的显示区02中每个子显示区100的各个亚像素101内,通过构图工艺制作发光器件20。

任意相连两个电流补偿器30之间绝缘设置。

s103、如图3a或图3b所示,将一子显示区100中,各个亚像素101内的发光器件20与位于该子显示区101周边的至少一个电流补偿器30电连接。

其中,上述电流补偿器30用于根据柔性衬底10的拉伸形变量对流过发光器件20的电流进行补偿。

上述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电流补偿器30与发光器件20电连接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流补偿器30包括压变薄膜301,且上述显示面板01还包括如图6或图7所示的第一绝缘层50的情况下,上述s101包括:

在显示面板01的显示区02中,每个子显示区101的周边,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衬底10上,制作至少一个压变薄膜301。

此外,上述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有压变薄膜301的柔性衬底01上,形成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层50,并通过构图工艺在第一绝缘层50上形成多个第一过孔60。

此外,上述s102包括:

在形成有第一绝缘层50的柔性衬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

此外,上述s103包括:

在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的同时,形成第一引线31。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引线31通过第一过孔60,将压变薄膜301的第一端与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电连接。

这样一来,第一引线31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阳极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制备而成,有利于检查制作工艺。

此外,上述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通过构图工艺,在第一绝缘层50上形成多个第一过孔60的同时,形成多个如图7所示的第二过孔61。

这样一来,位于第一绝缘层50上的多个第一过孔60和多个第二过孔61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制备而成。

接下来,在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的同时,在第二过孔61内形成转接线321。

此外,上述s102还包括:

在形成有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的柔性衬底01上,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例如阴极。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有发光器件20阳极的柔性衬底01上,形成该发光器件20的阴极之前,上述显示面板01的制作方法还包括,通过构图工艺依次形成位于发光器件20阳极背离柔性衬底01一侧的pdl以及有机功能层22。

此外,上述s103还包括:

在形成发光器件20的第一极a,例如阳极的同时,形成如图7所示子引线320。该子引线320与转接线321电连接。

其中,第二引线32包括子引线320和转接线321。

在此情况下,第二引线32中的转接线321位于第二过孔61内,且第二引线32中的子引线320与转接线321直接接触。因此该第二引线32通过第二过孔61,将压变薄膜302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20的第二极b,例如阴极电连接。

由上述可知,且该转接线321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阳极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制备而成。此外,子引线320可以与发光器件20的阴极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制备而成,有利于检查制作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