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433发布日期:2019-04-16 22:46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写字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写字板,具体的是一种便于生产的写字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写字板,其两面均为书写层,书写层之间设有夹层,夹层使得书写层保持平整,且书写时书写层内部通过夹层支撑,以使写字板书写流畅,但是,夹层通过为纸板构成,此设计虽然使写字板重量降低,但书写层和纸板的安装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且书写层和纸板的连接易脱离,强度小,容易折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简化安装工艺,结构强度大的一种写字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写字板,包括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还包括聚氨酯内层,所述聚氨酯内层设置在所述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之间,共同构成写字板主体;此款写字板通过在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之间设置聚氨酯内层,聚氨酯内层能够快速粘接在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之间,以使写字板主体构成一体,整体连接强度大、不易分离,且加工工艺及工序都十分简易,同时,聚氨酯内层也使得前书写层或后书写层在书写时有支撑,便于书写,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均能保持平整,不易折弯,而且写字板的重量进一步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写字板主体的周边设置有数个边框包裹。写字板主体有多层结构构成,边框遮挡写字板主体的周边,避免写字板主体结构受外力导致散开,同时,边框也使写字板的外形更为美观。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位置相邻的两个边框之间通过转接头连接。边框与边框之间的连接容易实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转接头包括上盖和下座,上盖和下座相互扣接在一起、且分别连接位置相邻的边框一端。上盖和下座的设计,便于转接头与写字板主体以及位置相邻的边框定位安装。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下座上设置有贯穿下座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台阶,上盖对应通孔位置设有导向柱,导向柱插入所述通孔内。螺钉穿过下座通孔将写字板固定在墙面上,上盖通过导向柱定位扣合在下座上,且上盖将通孔和螺钉遮挡,以使写字板悬挂时无螺钉外露,外形美观且使用安全。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写字板主体的周边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实现边框包裹写字板主体周边的目的。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T型槽内设置有吊扣。通过绳索穿过吊扣将写字板悬挂使用。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T型槽两端向外延伸出边框。吊扣由T型槽任一一端插入T型槽内,吊扣容易安装。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吊扣上设有卡块,吊扣通过卡块活动卡置在T型槽上。吊扣通过卡块在T型槽上移动,以使写字板悬挂时放正,同一T型槽内可卡置多个吊扣,并通过多个吊扣悬挂写字板,避免写字板掉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卡块通过圆柱与吊扣连接,圆柱直径小于或等于T型槽开口宽度,卡块呈矩形,矩形卡块上至少三个角为圆弧过渡、一个角为直角。卡块长度等于T型槽槽底宽度,卡块宽度小于T型槽槽底宽度,吊扣转动带动卡块在T型槽内旋转,卡块通过旋转来调节其是否与T型槽内侧壁相抵,以实现卡块锁紧在T型槽某一位置上,或者卡块松开在T型槽上滑行,甚至从T型槽两端中任一一端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写字板通过在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之间设置聚氨酯内层,聚氨酯内层能够快速粘接在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之间,以使写字板主体构成一体,整体连接强度大、不易分离,且加工工艺及工序都十分简易,同时,聚氨酯内层也使得前书写层或后书写层在书写时有支撑,便于书写,前书写层和后书写层均能保持平整,不易折弯,而且写字板的重量进一步降低。

(2)其次,写字板主体有多层结构构成,边框遮挡写字板主体的周边,避免写字板主体结构受外力导致散开,同时,边框也使写字板的外形更为美观,同时,相邻的边框通过转接头连接,安装容易,转接头由上盖和下座相互扣接组成,螺钉穿过下座通孔将写字板固定在墙面上,上盖通过导向柱定位扣合在下座上,且上盖将通孔和螺钉遮挡,以使写字板悬挂时无螺钉外露,外形美观且使用安全。

(3)再有,边框外侧面的T型槽上安装有吊扣,吊扣通过卡块在T型槽上移动,以使写字板悬挂时放正,同一T型槽内可卡置多个吊扣,并通过多个吊扣悬挂写字板,避免写字板掉落,这为写字板的另一固定方式。

(4)另,吊扣转动带动卡块在T型槽内旋转,卡块通过旋转来调节其是否与T型槽内侧壁相抵,以实现卡块锁紧在T型槽某一位置上,或者卡块松开在T型槽上滑行,甚至从T型槽两端中任一一端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中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写字板中吊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7所示,一种写字板,包括前书写层11、后书写层13、聚氨酯内层12、边框2和吊扣4,所述聚氨酯内层12设置在所述前书写层11和后书写层13之间,共同构成写字板主体1。前书写层11和后书写层13为薄铁板。

边框2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21,所述写字板主体1的周边插入所述卡槽21内,即写字板主体1的周边通过四个边框2包裹,位置相邻的两个边框2之间通过转接头3连接。

其中,转接头3包括上盖31和下座32,上盖31和下座32相互扣接在一起、且分别连接位置相邻的边框2一端,下座32上设置有贯穿下座32的通孔34,通孔34内设有台阶,上盖31对应通孔34位置设有导向柱32,导向柱32插入所述通孔34内。

边框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22,T型槽22两端向外延伸出边框2两端的对应的转接头3。T型槽22内设置有吊扣4。

吊扣4上设有卡块41,卡块41通过圆柱42与吊扣4连接,圆柱42直径小于或等于T型槽22开口宽度,卡块41呈矩形,矩形卡块41上至少三个角为圆弧过渡、一个角为直角,吊扣4通过卡块41活动卡置在T型槽22上,吊扣4为一个中心镂空的扁平的三棱柱体。

其中卡块41长度等于T型槽22槽底宽度,卡块41宽度小于T型槽22槽底宽度。

卡块41的一个角为直角,限制了卡块41在T型槽22的旋转方向,只能绕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构成直角的一面与T型槽22内侧壁相抵时无法继续旋转。卡块41旋转至其长度与T型槽22长度方向同向,即卡块41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个面均与T型槽22内侧壁相离,卡块41在T型槽22自由滑动,当卡块41旋转至其长度与T型槽22长度方向垂直,即卡块41长度方向对应的两个面均与T型槽22内侧壁相抵,卡块41锁定在T型槽22内。

同时,吊扣4中心镂空部位的开口方向与T型槽22长度方向一致,卡块41处于自由滑动状态,此时,扁平的吊扣4的正投影垂直于T型槽22长度方向的投影,吊扣4便于捏住左右移动;吊扣4中心镂空部位的开口方向与T型槽22长度方向垂直,卡块41处于锁定状态,扁平的吊扣4的正投影重合于T型槽22长度方向的投影上,吊扣4的中心镂空部位便于拴住绳索。

本实施例中,写字板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写字板后书写层13一面与固定物相抵,如墙面,打开上盖31,螺钉穿过通孔34将下座32固定在墙面上,即写字板主体1固定在在墙面上,再盖上上盖31,上盖31遮挡螺钉,螺钉不外露,写字板外形美观且使用安全;二是,通过绳索穿过吊扣4,以将写字板悬挂起来,并通过调整卡块41在T型槽22内位置,以使写字板摆正。

写字板在运输过程中,可将珍珠棉塞入T型槽22,防止写字板在运输途中或存放过程中受损变形,这样,写字板无需在外表上另外增加包裹物来保护写字板,减少包装体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