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卡带的气囊标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5874发布日期:2018-09-04 22:4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卡带的气囊标签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设备中均是用湿胶贴纸标签。此类方法采用高速贴标生产线,且纸标签要有一定的吸水性能让胶水进入,这类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在这种标签将会产生大量的涂胶,而大量的涂胶生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卡带的气囊标签结构:

一种具有卡带的气囊标签结构,包括基座、气囊连接件、固定连接气囊连接件外表面的标签本体,所述基座表面设有倒T型柱结构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位于上部的狭口部与位于下部的敞口部;所述气囊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囊状结构,其常态下为T型柱状包括上端固定连接标签本体的帽部及与狭口部构成插接配合的柱部,帽部的侧边设有多个卡环,柱部下端的侧边设有与敞口部构成卡位固定配合的延伸部;所述标签本体侧边设有对应穿过卡环的多个卡带,多个所述卡带的末端均设有第一粘扣带,所述标签本体上端设有多个与第一粘扣带对应粘接的第二粘扣带。向下挤压标签本体后,卡带穿过卡环绕至标签本体上端,使得卡带末端的第一粘扣带与第二粘扣带粘接固定,从而固定气囊连接件与基座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沿延伸部周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板,所述卡位板上端固定连接延伸部的上端,当延伸部膨胀延伸时,卡位板紧贴敞口部的上表面构成卡位固定配合,从而固定气囊连接件与基座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无需通过传统粘接方式黏贴标签,而通过新型的气囊连接方式,去除了撕扯底纸、找准粘贴位置等步骤,并减少了所需的涂胶量,有利于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气囊连接件常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气囊连接件受压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1基座、2柱部、3帽部、4狭口部、5敞口部、6标签本体、7第一粘扣带、8第二粘扣带、9延伸部、10卡位板、11卡带、12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卡带的气囊标签结构,包括基座1、气囊连接件、固定连接气囊连接件外表面的标签本体6、沿延伸部9周向分布的2个卡位板10,所述基座1表面设有倒T型柱结构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位于上部的狭口部4与位于下部的敞口部5;所述气囊连接件为内部中空的囊状结构,其常态下为T型柱状包括上端固定连接标签本体6的帽部3及与狭口部4构成插接配合的柱部2,帽部3的左右两侧边均设有卡环12,柱部2下端的侧边设有与敞口部5构成卡位固定配合的延伸部9;所述标签本体6左右两侧边均设有对应穿过卡环12的卡带11,2个所述卡带11的末端均设有第一粘扣带7,所述标签本体6上端设有2个与第一粘扣带7对应粘接的第二粘扣带8。向下挤压标签本体6后,卡带11穿过卡环12绕至标签本体6上端,使得卡带11末端的第一粘扣带7与第二粘扣带8粘接固定,从而固定气囊连接件与基座1的相对位置。所述卡位板10上端固定连接延伸部9的上端,当延伸部9膨胀延伸时,卡位板10紧贴敞口部5的上表面构成卡位固定配合,从而固定气囊连接件与基座1的相对位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