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197发布日期:2018-08-31 23: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控制设备中,数字显示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用来进行数字显示的电子器件和相应的驱动电路,称为数字显示器,其中数字显示器主要有数码管。数码管是一种可以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的电子设备。玻璃管中包括一个金属丝网制成的阳极和多个阴极。大部分数码管阴极的形状为数字。管中充以低压气体,通常大部分为氖加上一些汞和/或氩。给某一个阴极充电,数码管就会发出颜色光,视管内的气体而定,一般都是红色,还可以为蓝色、黄绿色、翠绿色、蓝色或者白色等。数码管具有单独的电路板、引脚和绑定灯装配一起,然后封胶密封。当设备需要增加数字显示功能时,将数码管插至设备的电路板再焊接或绑定固定,大大增加了成本。而数码管本身价格也较昂贵,使得整体数字显示装置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限制了其适用场合。此外,数码管本身的厚度使得产品厚度较厚,不利于产品厚度降低。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数字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该数字显示装置能集成于外部设备电路板,具有显示效果良好、成本低且产品厚度薄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数字显示装置,设置有带有显示灯的数字显示电路和与显示灯相匹配的导光装置,数字显示电路装配于外部设备电路板,导光装置固定于外部设备电路板且设置于数字显示电路的上方。

将外部设备电路板厚度定义为L,导光装置的总体安装厚度定义为A,且0.5L≤A≤3L。

进一步,0.5L≤A≤1.5L。

优选的,上述导光装置设置有用于隔光及分割显示区域的导光板、导光膜和遮光片,导光板、导光膜和遮光片分别依次叠设固定安装于外部设备电路板的上方。

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多个通光孔,多个通光孔与显示灯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透过通光孔及导光板的非通光孔部位。

所述遮光片设置有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通过孔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通过通光孔但不能通过遮光片的非透光孔部位。

优选的,上述导光膜和遮光片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上述导光板为含有钛白粉的ABS板。

优选的,上述导光膜为白色磨砂的PET基材。

优选的,上述数字显示电路设置有显示单元和电源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输入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数字显示电路设置有控制单元、显示单元、按键单元、限流单元、晶闸管单元、热敏模块和电源输入单元。

另一优选的,上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限流单元、显示单元、电源输入单元和晶闸管单元连接。

优选的,上述控制单元设置有芯片U1、连接器P2、电容C8和电容C9。

芯片U1的1脚串连电容C8与20脚连接,芯片U1的1脚串连电容C9与20脚连接,芯片U1的1脚还接地,芯片U1的20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5脚、6脚、7脚、8脚和9脚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芯片U1的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和18脚分别与显示单元连接,芯片U1的15脚与热敏模块连接,芯片U1的16脚与按键单元连接,芯片U1的17脚与晶闸管单元连接,芯片U1的19脚与电源输入单元连接,芯片U1的15脚还与连接器P2的3脚连接,连接器P2的1脚与晶闸管单元连接,连接器P2的2脚接地,连接器P2的4脚与电源输入端220VACL连接。

优选的,上述显示单元设置有数字显示模块、功能显示模块、标志显示模块和电源显示单元。

数字显示模块分别与芯片U1的10脚、11脚、12脚和13脚连接,数字显示模块还与限流单元连接,功能显示模块分别与芯片U1的14脚和限流单元连接,标志显示模块与芯片U1的18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数字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0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5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8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19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2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33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1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功能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和发光二极管D40,发光二极管D3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5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9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负极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9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分别与芯片U1的14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标志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发光二极管D48和电阻R29,发光二极管D4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7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8的正极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发光二极管D4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47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48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8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电源显示单元电源显示模块设置有和电阻R27,发光二极管D45的负极接地,发光二极管D45的正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优选的,上述按键单元设置有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6,按键开关S1的一端、按键开关S2的一端、按键开关S3的一端、按键开关S4的一端、按键开关S5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接地,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6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2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8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3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9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4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10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5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11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优选的,上述限流单元设置有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和电阻R22。

电阻R16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9脚连接。

电阻R17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9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2脚连接。

电阻R18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电阻R19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9的正极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

电阻R20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6脚连接,

电阻R21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7脚连接。

电阻R22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8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晶闸管单元设置有双向可控硅Q3、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3和电阻R14,双向可控硅Q3的G脚和双向可控硅Q4的G脚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T1脚和双向可控硅Q4的T1脚接地,双向可控硅Q3的T2脚、双向可控硅Q4的T2脚和电阻R1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器P2的4脚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7脚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220VAC连接。

优选的,上述热敏模块设置有热敏电阻RT1、电阻R12和电容C7,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热敏电阻RT1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15脚连接,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上述芯片U1的型号为SN8P2722-SOP20,电容C8的电容值为10微法,电容C9的电容值为104微法,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都为绿色LED灯,电阻R29的电阻值为4.7千欧,电阻R2的电阻值为5千欧,电阻R6的电阻值为4.7欧,电阻R7的电阻值为10千欧,电阻R8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阻R9的电阻值为30千欧,电阻R10的电阻值为4.7千欧,电阻R11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和电阻R22的电阻值都为470欧,双向可控硅Q3的型号为MAC97A8,双向可控硅Q4的型号为BT137S-600E,电阻R13的电阻值为390欧,热敏电阻RT1的型号为13E103FG32T,电阻R12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容C7的电容值为104微法,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和按键开关S5的型号都为4X4X1.5。

优选的,上述通光孔设置有多个数字通孔、多个功能通孔、多个标志通孔和电源通孔。

优选的,上述透光孔设置有多个数字透孔、多个功能透孔、多个标志透孔和电源透孔。

优选的,上述数字通孔与数字透孔一一对应,功能显示通孔与功能显示透孔一一对应,标志通孔和标志透孔一一对应,电源通孔和电源透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分别与数字通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和发光二极管D40分别与功能通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和发光二极管D48分别与标志透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发光二极管D45与电源通孔对应。

优选的,上述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发光二极管D33、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发光二极管D40、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和发光二极管D48、发光二极管D45分别焊接或固定安装于电路板。

优选的,上述外部设备电路板为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字显示装置,设置有带有显示灯的数字显示电路和与显示灯相匹配的导光装置,数字显示电路装配于外部设备电路板,导光装置固定于外部设备电路板且设置于数字显示电路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数字显示电路直接集成于需要增加数字显示功能的外部设备电路板,再安装导光装置于该外部设备电路板的上方,因此产生与数码管相同的数字显示功能,能大大降低成本和减少安装时间。该数字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数码管或者LCD屏的显示区域更大,因而设计灵活性更大。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效果不亚于LCD屏,显示效果更较好。该数字显示装置只要在遮光片的导光孔所在的区域范围内改变的丝印图案,就能改变显示的图案、文字或者数字。相于现有技术的LCD屏或者数码管显示颜色只能由生产厂家调整,该数字显示装置可改变PCB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即可随意调配显示颜色,实现显示颜色自由搭配。该数字显示装置同时能大大降低了电路板的整体厚度和占用空间,方便了其他电子元件在电路板的空间分布。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字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3为导光膜的示意图。

图4为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5为控制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显示单元中数字显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显示单元中功能显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显示单元中标志显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显示单元中电源显示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按键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1为限流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2为晶闸管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3为热敏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14为电源输入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至14中,包括有:

外部设备电路板1、

导光装置2、导光板21、数字通孔211、功能通孔212、标志通孔213、电源通孔214、

导光膜22、

遮光片23、数字透孔231、功能透孔232、标志透孔233和电源透孔23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带有显示灯的数字显示电路和与显示灯相匹配的导光装置2,数字显示电路装配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导光装置2固定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且设置于数字显示电路的上方。

导光装置2设置有用于隔光及分割显示区域的导光板21、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导光板21、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分别依次叠设固定安装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21用于隔光和分割显示区域,使不同的显示区域光线不相互干扰,实现外显示灯独立亮或者独立灭。

导光板21设置有多个通光孔,多个通光孔与显示灯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透过通光孔及导光板的非通光孔部位。

本实用型的导光板21设置的通光孔目的是只让光线从通光孔透过,非通光孔部位隔绝光线透过,能提高该数字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导光膜22作用是使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再通过遮光片23,经过导光膜22的光线变得柔和防止刺眼及增加显示光线的均匀性,遮光片23为的作用是光线再次防止散射仅仅从透光孔中透过。

遮光片23设置有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通过孔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通过通光孔但不能通过遮光片的非透光孔部位。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23的透光孔与导光板21的通光只是位置的一一对应,但并不代表大小或者形状一致,具体实施可以根据显示要求改变显示图案。

该数字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数码管或者LCD屏的显示区域更大,因而设计灵活性更大。该数字显示装置只要在遮光片23的导光孔所在的区域范围内改变的丝印图案,就能改变显示的图案、文字或者数字。

实施例2。

一种数字显示装置,本实施例的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为一体成型,导光板21为含有钛白粉的ABS板。导光膜22为白色磨砂的PET基材。

本实施例的导光膜和遮光片为一体成型,更加方便使用同时可以减少了整体的厚度。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的含有钛白粉的ABS板的导光板21,钛白粉够减少ABS材质的光折射率。本实用新型优选白色磨砂的PET基材的导光膜22,因为白色磨砂的PET基材可以减少灯光的衰减增加光线的反射,但是只要是光折射率低的材质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21和导光膜22的材质,在此不一一赘述。

该数字显示装置的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为一体成型,导光板21为含有钛白粉的ABS板,导光膜22为白色磨砂的PET基材,因此该数字显示装置显示效果较好。

实施例3。

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带有显示灯的数字显示电路和与显示灯相匹配的导光装置2,数字显示电路装配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导光装置固定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且设置于数字显示电路的上方。

将外部设备电路板1厚度定义为L,导光装置2的总体安装厚度定义为A,且0.5L≤A≤3L。本实施例优选为0.5L≤A≤1.5L。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设备电路板1厚度和导光装置2的总体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本实施例的0.5L≤A≤1.5L,也可以为0.5L≤A≤3L内的任意范围,具体的数值以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数字显示装置直接装配于外部设备电路板,导光装置2的总体厚度仅为外部设备电路板1的厚度0.5L≤A≤3L,与现有的数码管相比减少了安装厚度,节省了数字显示装置占用的空间,可以方便其他电子元件的空间铺排。

导光装置2设置有用于隔光及分割显示区域的导光板21、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导光板21、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分别依次叠设固定安装于外部设备电路板1的上方。

导光板21设置有多个通光孔,多个通光孔与显示灯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透过通光孔及导光板的非通光孔部位。

遮光片23设置有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通过孔位置一一对应,光线能够通过通光孔但不能通过遮光片的非透光孔部位。

本实用型的导光板21设置的通光孔目的是只让光线从通光孔透过,非通光孔部位隔绝光线透过,能提高该数字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导光膜22作用是使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后再通过遮光片23,经过导光膜22的光线变得柔和防止刺眼及增加显示光线的均匀性,遮光片23为的作用是光线再次防止散射仅仅从透光孔中透过。

本实用新型的数字显示电路设置有控制单元、显示单元、按键单元、限流单元、晶闸管单元、热敏模块和电源输入单元。

控制单元分别与限流单元、显示单元、电源输入单元和晶闸管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即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数字显示电路装配于需要发光的电路板1上,再通过将带用第一通光孔的导光板21固定于数字显示电路的上方,再在导光板21上依次固定放置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通过数字显示电路的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进行发光,同时在数字显示电路上方的导光装置2对光进行引导,即可将显示内容呈现给用户。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备电路板1为需要增加数字显功能的各种各样产品的电路板1。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孔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其他几何形状或者各种文字的形状,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实际情况而定。导光板21、导光膜22和遮光片23的材质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该数字显示装置将数字显示电路直接集成于需要增加数字显示功能外部设备电路板1,再安装导光装置2于该电路板的上方,因此产生与数码管相同的数字显示功能,能大大降低成本和减少安装时间。该数字显示装置同时能大大降低了外部设设备的电路板1的整体厚度和占用空间,方便了其他电子元件在电路板的空间分布。

实施例4。

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如图5-14所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控制单元设置有芯片U1、连接器P2、电容C8和电容C9。

芯片U1的1脚串连电容C8与20脚连接,芯片U1的1脚串连电容C9与20脚连接,芯片U1的1脚还接地,芯片U1的20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5脚、6脚、7脚、8脚和9脚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芯片U1的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和18脚分别与显示单元连接,芯片U1的15脚与热敏模块连接,芯片U1的16脚与按键单元连接,芯片U1的17脚与晶闸管单元连接,芯片U1的19脚与电源输入单元连接,芯片U1的15脚还与连接器P2的3脚连接,连接器P2的1脚与晶闸管单元连接,连接器P2的2脚接地,连接器P2的4脚与电源输入端220VACL连接。

显示单元设置有数字显示模块、功能显示模块、标志显示模块和电源显示单元。

数字显示模块分别与芯片U1的10脚、11脚、12脚和13脚连接,数字显示模块还与限流单元连接,功能显示模块分别与芯片U1的14脚和限流单元连接,标志显示模块与芯片U1的18脚连接。

所述数字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1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12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0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5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8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19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0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2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33的负极分别与芯片U1的11脚连接。

功能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和发光二极管D40,发光二极管D3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5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8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9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负极分别与限流单元连接,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9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分别与芯片U1的14脚连接。

标志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发光二极管D48和电阻R29,发光二极管D4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47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8的正极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发光二极管D4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47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D48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8脚连接。

电源显示单元电源显示模块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45和电阻R27,发光二极管D45的负极接地,发光二极管D45的正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按键单元设置有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容C6,按键开关S1的一端、按键开关S2的一端、按键开关S3的一端、按键开关S4的一端、按键开关S5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接地,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6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2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8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3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9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4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10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按键开关S5的另一端串连电阻R11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16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限流单元设置有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和电阻R22。

电阻R16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9脚连接。

电阻R17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9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2脚连接。

电阻R18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电阻R19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9的正极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

电阻R20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0的正极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6脚连接。

电阻R21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7脚连接。

电阻R22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8脚连接。

晶闸管单元设置有双向可控硅Q3、双向可控硅Q4、电阻R13和电阻R14,双向可控硅Q3的G脚和双向可控硅Q4的G脚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T1脚和双向可控硅Q4的T1脚接地,双向可控硅Q3的T2脚、双向可控硅Q4的T2脚和电阻R1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器P2的4脚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7脚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220VAC连接。

热敏模块设置有热敏电阻RT1、电阻R12和电容C7,电阻R12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热敏电阻RT1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15脚连接,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的数字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电源输入单元数字显示装置提供电源,用户通过按键单元输入设定的参数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显示单元的数字显示模块、功能显示模块、标志显示模块和电源显示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或者熄灭,达到数字显示和其他显示的效果。

该数字显示装置的电路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实施例5。

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如图2-4所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芯片U1的型号为SN8P2722-SOP20,电容C8的电容值为10微法,电容C9的电容值为104微法,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都为绿色LED灯,电阻R29的电阻值为4.7千欧,电阻R2的电阻值为5千欧,电阻R6的电阻值为4.7欧,电阻R7的电阻值为10千欧,电阻R8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阻R9的电阻值为30千欧,电阻R10的电阻值为4.7千欧,电阻R11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和电阻R22的电阻值都为470欧,双向可控硅Q3的型号为MAC97A8,双向可控硅Q4的型号为BT137S-600E,电阻R13的电阻值为390欧,热敏电阻RT1的型号为13E103FG32T,电阻R12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容C7的电容值为104微法,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和按键开关S5的型号都为4X4X1.5。

通光孔设置有多个数字通孔211、多个功能通孔212、多个标志通孔213和电源通孔214。透光孔设置有多个数字透孔231、多个功能透孔232、多个标志透孔233和电源透孔234。

数字通孔211与数字透孔231一一对应,功能显示通孔与功能显示透孔一一对应,标志通孔213和标志透孔233一一对应,电源通孔214和电源透孔234一一对应。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和发光二极管D33分别与数字通孔211一一对应。

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和发光二极管D40分别与功能通孔212一一对应。

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和发光二极管D48分别与标志透孔233一一对应。发光二极管D45与电源通孔214对应。

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5、发光二极管D16、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18、发光二极管D19、发光二极管D20、发光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D22、发光二极管D23、发光二极管D24、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6、发光二极管D27、发光二极管D29、发光二极管D30、发光二极管D31、发光二极管D32、发光二极管D33、发光二极管D34、发光二极管D35、发光二极管D36、发光二极管D37、发光二极管D38、发光二极管D39、发光二极管D40、发光二极管D46、发光二极管D47和发光二极管D48、发光二极管D45分别焊接于电路板。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可以焊接于电路板,也可以固定安装于电路板或者绑定于电路板,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外部设备电路板1为PCB板。本实施例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光孔一一对应就能产生了与现有技术中的数码管的显示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电路元件的型号简单够降低了使用生产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