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式电子显示屏的块刷新驱动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936发布日期:2018-09-18 22:2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驱动走线方式,尤其是一种阵列式电子显示屏的块刷新驱动走线结构,属于电子显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点阵式电子纸显示屏,其基板采用常规阵列式走线,显示屏有多少分辨率,就需要驱动IC有相应多的Gate连接线和Source连接线的输出pin。

如图1所示,现有的点矩阵电子纸显示屏由驱动IC的Gate连接线和Source连接线输出pin来控制电子纸显示屏的一个个像素点,用来显示变化的文字,数字,图片等信息;其基板内部pixel线路如图2所示,Source连接线经过一个或多个Gate连接线控制的开关连到pixel上;当Gate连接线控制的开关都打开时,Source连接线经过这些Gate连接线控制的开关向pixel进行充电,这种走线方式只适用于常规阵列式走线;这种常规阵列式走线方式,应用在Gate连接线数量较多的长条形显示屏时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需要用到的Gate连接线数较多,基板走线较多,导致显示区域及屏幕外边缘间需要空余较大的距离用于走线。减少了基板排版数量,增加了成本;

2)驱动IC需求pin位较多,相应的IC尺寸增大,IC成本增加;

3) COG封装的驱动IC目前pin数不能无限增加,基本Gate连接线和Source连接线数量在1000以上就已经比较困难;

4)Gate连接线数量增多,同等频率相应的单根Gate连接线打开时间越短,越容易导致pixel充电时间不足;

5)采用常规方式走线的长条形显示屏每次刷新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阵列式电子显示屏基板中的驱动走线问题,提供一种阵列式电子显示屏的块刷新驱动走线结构,该结构将屏幕分为多个区块,每个区块由区块Gate连接线进行控制,每个区块内部由gate连接线和source连接线进行控制每个像素点进行刷新显示,实现了在Gate数量较多的长条形电子纸显示屏上的应用,降低IC成本,减少了显示区域及基板边缘的距离,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同时保证pixel充电率,使屏幕显示效果达到最佳,同时解决了显示屏刷新功耗高的问题,降低了使用中的刷新功耗。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阵列式电子显示屏的块刷新驱动走线结构,包括驱动IC和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分别与若干条区块Gate连接线、若干条Gate连接线及若干条Source连接线连接,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与一个或多个并列的TFT开关连接,所述Gate连接线与一个或多个并列的TFT开关连接,所述Source连接线通过多个TFT开关与电子显示屏的像素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Source连接线分别与区块Gate连接线、Gate连接线交叉分布在电子显示屏的基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点通过电容C1与基准电源VCOM连接,所述基准电源VCOM通过电容C2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显示屏包括若干个区块,每个区块包括一条区块Gate连接线、与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连接的TFT开关、若干条Gate连接线、与所述Gate连接线连接的TFT开关及与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Gate连接线交叉分布的Source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IC驱动少量的区块Gate连接线,实现在Gate数量较多的长条形电子纸显示屏上的应用;

2)驱动IC需求pin位减少,可减小相应的IC尺寸,降低IC成本,减少显示区域及基板边缘的距离,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

3)保证像素点pixel充电率,使屏幕显示效果达到最佳;

4)显示屏每次刷新只要控制相应区块进行刷新,不需要整屏刷新,解决了显示屏刷新功耗高的问题,降低使用中的刷新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子纸显示屏基板内部驱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显示屏基板内部的pixel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纸显示屏基板内部驱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一种pixel连接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二种pixel连接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三种pixel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3~图6所示,阵列式电子显示屏的块刷新驱动走线结构,包括驱动IC和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分别与若干条区块Gate连接线、若干条Gate连接线及若干条Source连接线连接,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与一个或多个并列的TFT开关连接,所述Gate连接线与一个或多个并列的TFT开关连接,所述Source连接线通过多个TFT开关与电子显示屏的像素点连接,所述Source连接线分别与区块Gate连接线、Gate连接线交叉分布在电子显示屏的基板内,所述像素点通过电容C1与基准电源VCOM连接,所述基准电源VCOM通过电容C2接地。

所述电子显示屏包括若干个区块,每个区块包括一条区块Gate连接线、与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连接的TFT开关、若干条Gate连接线、与所述Gate连接线连接的TFT开关及与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Gate连接线交叉分布的Source连接线;所述区块Gate连接线为GD0~GDn,Gate连接线为G0~G(m+1),所述Source连接线为S0~Sx。

如图4所示为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一种走线方式:Source连接线Sx先经过区块Gate连接线GDn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再经过该区块内部的Gate连接线Gm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连接到像素点pixel上。

如图5所示为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二种走线方式:Source连接线Sx先经过区块内部的Gate连接线Gm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再经过该区块Gate连接线GDn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连接到像素点pixel上。

如图6所示为显示屏基板内部第三种走线方式:Source连接线Sx先经过区块Gate连接线GDn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再经过该区块内部Gate连接线Gm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最后再经过区块Gate连接线GDn控制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连接到像素点pixel上。

区块Gate连接线控制相应区块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Gate连接线控制该区块内部相应的一个或多个TFT开关,只有当该区块的区块Gate连接线和Gate连接线控制的TFT开关都打开时,该区块相应的Gate开关才会打开,Source连接线才可以经过该区块的TFT开关向像素点pixel充电,并进行刷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