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笔筒答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6243发布日期:2019-05-31 20:4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教学用笔筒答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答题器,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笔筒答题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教育的发展,将电子设备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育方式逐渐兴起。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借助答题器等电子设备可以使全班的同学同时参与答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答题器基于内置的RFID射频芯片与控制器进行通信,成本低。但是,每次多媒体教学结束后,教师都需要把答题器收集起来,集中存放,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占用了存放空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存放的答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笔筒和答题器功能的新型答题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教学用笔筒答题器,包括底座和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筒体下横截面的外形尺寸相同的安装槽,使得筒体能够安装在底座上,在筒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按钮和指示灯,在底座上设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按钮和所述指示灯相连。

进一步,在筒体的下端设有接触探头,该接触探头通过筒体内设的导线连接筒体上的按钮和指示灯,并且在电池模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接触探头电接触的输出端口。

优选的,在底座设有空腔,所述电池模块放置在空腔中,并且所述输出端口穿过底座上表面边缘处的限位孔伸入筒体内部。

进一步,答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的信号转换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转换装置用于将按钮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且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转换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以便将该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通过将长方形片材的相对两端连接而形成。

优选的,所述长方形片材的一端设有凸块,其另一端开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孔,通过将所述凸块插接在所述孔中,将所述长方形片材的相对两端卡扣连接而形成所述筒体。

进一步,所述答题器还包括筒盖,并且在所述筒盖的下表面设有与筒体上横截面的外形尺寸相同的安装槽,使得筒盖能套在筒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答题器可同时用作笔筒,方便收纳,且美观实用。

二、答题器为简易拆装形,可以将笔筒拆卸开,便于更换部件。

三、筒体采用柔性材料时,可以借助于现有的印刷电路板生产工艺制造筒体,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筒答题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筒答题器的后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筒体的展开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答题器被设计成学生常用的笔筒的形状,使答题器具有笔筒的功能,便于存放和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筒答题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笔筒答题器为简易拆装形,其包括筒体1、底座2和筒盖3。筒体1例如为圆筒形,在底座2的上表面设有与筒体1的下截面圆环的直径相同的圆环形安装槽21,使得筒体1能够安装在底座2上。进一步,在筒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按钮5和指示灯6。按钮5包括字母/数字按钮A/1按钮,B/2按钮,C/3按钮,D/4按钮,E/5按钮和F/6按钮,对错判断按钮以及确认(OK)按钮等。优选的,按钮5可以采用薄膜按键结构。并且,在底座2上设有电池模块(如图2中401所指示的),该电池模块与按钮5和指示灯6电性连接。为了节省空间,减轻重量,电池模块可以采用钮扣电池。此外,在筒盖3的下表面设有与筒体1的上截面圆环的直径相同的圆环形安装槽(未示出),以便把筒盖3套在筒体1上。

优选的,在筒体1的外壁上设有信号转换装置7,各个按钮5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7通过I/O接口连接,以便将按钮5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该信号转换装置7例如为MCU单片机。

另外,可以在筒体1的外壁上安装显示屏,显示屏与信号转换装置7电连接。当信号收发模块(如图2中42所指示的)接收到射频信号时,该信号首先经过信号转换装置7的处理转变成数字信号,再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筒答题器的后视剖面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笔筒答题器中,在底座2中设有空腔23,电池模块401放置在空腔23中,而且,在底座2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22,位于电池模块401一端的输出端口46穿过限位孔22伸入筒体1内部。

在筒体1的下端设有接触探头12,该接触探头12通过筒体1内设的导线15连接筒体1上的按钮、指示灯和信号转换装置等(未示出)。在笔筒答题器组装好以后,接触探头12会插设到输出端口46上,实现电连接。

另外,在底座2的空腔23中还设有信号收发模块42,信号收发模块42例如为射频RFID芯片。位于信号收发模块42一端的输入端口48穿过底座2的上表面中开设的限位孔26,并与位于筒体1下端的信号探头13电接触。信号探头13可以通过筒体1内设的导线16与筒体1上的信号转换装置(未示出)连接,由此实现信号的传输。当教师将选择题或判断题显示在投影屏幕上时,学生阅读完题目后,可以手动按下按钮。此时,输入的信号被传输到信号转换装置进行变换,然后,转变后的射频信号被传递到信号收发模块42,通过信号收发模块42实时上传到控制器。控制器为教师教学使用的终端,例如交互智能平板。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

优选的,筒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聚乙烯醇薄膜、聚碳酸酯薄膜等。这样,可以采用现有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工艺制造出长方形片材,然后将长方形片材的相对两端连接而形成筒体。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筒体1的展开平面图。如图3所示,展开的筒体1的一端具有凸块101,其另一端具有与凸块101相对应的孔102,通过将凸块101插接在孔102中,用于筒体1的长方形片材的相对两端被卡扣连接。优选的,凸块101的数量不少于3个,并且孔102的数量也不少于3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答题器同时被用作笔筒,提高了其实用性,而且,教学结束后,教师不再需要把答题器收集起来集中存放,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答题器被设计成可拆卸型,发生故障时便于查找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只是优选实施例而已,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