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564发布日期:2019-02-12 21:3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电子黑板。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远程教育以及精品课程的开展,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录播已经常态化,在现代教学中,为了方便教学研讨、分析、观看,电子黑板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多。

专利公告号为CN2067888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记录书写轨迹的电子黑板,包括黑板板体、电磁板、传感器、托架、控制器和散热器,黑板板体背部设置有电磁板,电磁板内设置有感应器,黑板板体四周边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与黑板板体相连的支架固定。通过传感器检测书写笔的动作,从而判断坐标,当书写笔进入电子黑板的书写区域时,传感器即检测到该位置坐标,随后感应器检测到发射器信号后,通过与传感器信号对比,判断坐标是否一致,比单一感应器的检测精度更高。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过程中若粉尘沾附在传感器上后会影响电子黑板的正常使用,而对传感器上的灰尘进行清理较为困难,需要较多的时间,会使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影响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子黑板,通过备用的电子屏较为方便的替换出现问题的电子屏,防止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影响教学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子黑板,包括框体、安装在框体上的黑板和第一电子屏,所述第一电子屏的边框的周侧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第一电子屏的“L”形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水平部包括固定在框体上的固定板和沿第一电子屏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板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第一电子屏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配设有驱动其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电子屏侧部的第二电子屏,所述第二电子屏沿框体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教学过程中由于灰尘沾附在传感器或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第一电子屏不能正常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向后侧滑动后,滑动第二电子屏使其位于框体中,利用第二电子屏继续进行教学,使用第二电子屏替换第一电子屏时方便快捷,防止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导致影响教学质量。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滑动板滑动方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滑动板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驱动滑动板滑动,从而带动第一电子屏移动,方便快捷,同时通过丝杆提高滑动板与框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度。

优选的,所述承托架的竖向部上设置有“η”形的以用于限位固定第一电子屏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搭挂在第一电子屏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对第一电子屏上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第一电子屏安装固定的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竖向滑动连接于竖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竖向滑动竖向部对第一电子屏进行限位或分离,便于第一电子屏的装卸。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子屏通过电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框体上设置有环状的限位环,电线一端穿过限位环与电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对电线进行限位约束,防止第二电子屏向靠近第一电子屏方向滑动时电线缠绕在其他物品上后对第二电子屏的移动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子屏远离第一电子屏的一侧上设置有卷轴,所述卷轴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框体;所述框体上套接有发条,所述发条一端与卷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卷轴上卷绕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卷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屏向靠近第一电子屏方向滑动时卷轴释放拉绳且卷轴卷收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电子屏向远离第一电子屏方向滑动回复原位时,在发条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卷轴卷收拉绳,从而拉紧电线,防止电线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后对第二电子屏的移动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屏和第二电子屏均位于黑板后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第一电子屏和第二电子屏时,可通过黑板对第一电子屏和第二电子屏进行遮挡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子屏为触控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粉尘对第二电子屏的影响,防止粉尘导致第二电子屏无法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备用的第二电子屏以在第一电子屏出现问题时替换第一电子屏,方便快捷,防止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影响教学质量;

2、通过限位环、卷轴和拉绳配合对电线进行限位约束,防止第二电子屏滑动过程中电线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后对第二电子屏的移动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体;2、黑板;3、第一电子屏;4、承托架;41、水平部;411、固定板;412、滑动板;42、竖向部;5、第二电子屏;6、丝杆;7、滑槽;8、限位板;9、电线;10、限位环;11、卷轴;12、发条;1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新型电子黑板,如图1所示,包括长方形的框体1、安装在框体1上的黑板2和第一电子屏3,第一电子屏3位于框体1中部;第一电子屏3的边框的周侧上设置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框体1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第一电子屏3的“L”形的承托架4。通过承托架4将第一电子屏3安装在框体1上,将传统黑板2与电子黑板2结合,方便教学。

如图2和图3所示,承托架4包括水平部41和竖向部42,水平部41包括固定在框体1上的固定板411和沿第一电子屏3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板411的滑动板412,滑动板412与第一电子屏3固定连接,滑动板412配设有驱动其滑动的驱动机构;框体1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电子屏3侧部的第二电子屏5,第二电子屏5沿框体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框体1。教学过程中由于灰尘沾附在传感器或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第一电子屏3不能正常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412向后侧滑动后,滑动第二电子屏5使其位于框体1中,利用第二电子屏5继续进行教学,使用第二电子屏5替换第一电子屏3时方便快捷,防止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导致影响教学质量。

驱动机构包括沿滑动板412滑动方向设置的丝杆6,丝杆6穿过滑动板412且与其螺纹连接,丝杆6与固定板41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丝杆6驱动滑动板412滑动,从而带动第一电子屏3移动,方便快捷,同时通过丝杆6提高滑动板412与框体1的连接强度和稳定度。

竖向部42背侧上沿竖向设置有滑槽7,滑槽7中竖向滑动连接有用于限位固定第一电子屏3的限位板8,限位板8为“η”形且限位板8搭挂在第一电子屏3上。通过限位板8对第一电子屏3上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第一电子屏3安装固定的更加稳固。

第二电子屏5为触控屏。减小粉尘对第二电子屏5的影响,防止粉尘导致第二电子屏5无法正常使用。

第一电子屏3和第二电子屏5均位于黑板2后侧。不需要使用第一电子屏3和第二电子屏5时,可通过黑板2对第一电子屏3和第二电子屏5进行遮挡和保护。

如图4所示,第二电子屏5通过电线9与电源电连接,框体1上设置有环状的限位环10,电线9一端穿过限位环10与电源连接。通过限位环10对电线9进行限位约束,防止第二电子屏5向靠近第一电子屏3方向滑动时电线9缠绕在其他物品上后对第二电子屏5的移动造成阻碍。

第二电子屏5远离第一电子屏3的一侧上设置有卷轴11,卷轴11绕其轴向转动连接于框体1;框体1上套接有发条12,发条12一端与卷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体1固定连接;卷轴11上卷绕有拉绳13,拉绳13一端与卷轴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线9固定连接,第二电子屏5向靠近第一电子屏3方向滑动时卷轴11释放拉绳13且卷轴11卷收发条12。将第二电子屏5向远离第一电子屏3方向滑动回复原位时,在发条12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卷轴11卷收拉绳13,从而拉紧电线9,防止电线9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后对第二电子屏5的移动造成阻碍。

具体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第一电子屏3出现故障时,转动丝杆6驱动滑动板412和第一电子屏3向后侧滑动,向靠近第一电子屏3的方向滑动第二电子屏5,使用第二电子屏5代替第一电子屏3,方便快捷,防止教学过程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