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装置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3523发布日期:2019-06-22 01:0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脑室引流装置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脑室引流装置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脑室引流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给学生讲清楚。但是,即使学生听明白了,也只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没有直观的模型表达的清楚。现有的仿真颅脑引流模型包括了几种引流管道,比较复杂,不够直观,且不能很好的反应脑室内的压力变化状态,教学上不能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模型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脑室引流装置的教学模型,使学生更生动、直观的了解脑室引流。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颅腔、脑室、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的颅腔一侧设有两通管,所述两通管的输入端连接储液袋,输出端分别位于颅腔与脑室中,颅腔另一侧设有引流管和引流袋。

所述两通管的输入端设有压力表与气囊,压力表用于显示脑室内的压力,气囊用于向颅腔内注入气体。

所述气囊与两通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防止储液袋中的液体流入气囊。

所述的储液袋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储液袋的开闭,并向脑室中注入液体。

所述两通管的分叉处安装有两通阀,用于控制两通管两个流道的开启及关闭。

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的脑室中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显示脑室中的压力,并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教学模型能够使学生对脑室引流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并能实时反映脑室内的压力变化,使其保持在正常的压力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颅腔1和脑室2,颅腔1的一侧设有两通管3,两通管3的输入端连接储液袋4,储液袋4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1,用于控制储液袋4的开闭,并向脑室2中注入液体,两通管3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压力表5与气囊6,气囊6位于压力表5与储液袋4之间,气囊6与两通管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9,保证气囊6可以向颅腔1内充气,同时,储液袋4中的液体不会进入到气囊6中。

两通管3的输出端呈Y型分布,一端伸入到脑室2中,另一端伸入颅腔1内。伸入脑室2中的管道用于向脑室2注入储液袋4中的液体,并通过压力表5实时显示注入液体的压力值,脑室2的压力值需要保持在70mm-200mm水柱压力,当注入液体的压力值接近200mm水柱压力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1,停止液体的注入;伸入颅腔1中的管道则通过气囊6向颅腔1充气,当颅腔1充气时,脑室2受压,其压力变化情况同样可以在压力表5上有所显示。两通管3的Y型分叉处设有两通阀12,当向脑室2注入液体时,两通阀12将伸入颅腔1中的通道关闭,开通伸入脑室2中的管道;当向颅腔1充气时,两通阀12将伸入脑室2中的通道关闭,开通伸入颅腔1中的管道。

脑室2通过引流管7连接引流袋8,引流管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引流袋8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4,用于保证将脑室2中的液体引出至引流袋8中,同时,避免引流袋8中的液体回流至脑室2,脑室2中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当脑室2中的压力超过200mm水柱压力时,开启第二控制阀10,将脑室2中的液体引出至引流袋8中,当脑室2中的压力值低于200mm水柱压力时,即关闭第二控制阀10,停止引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