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签字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025发布日期:2019-03-15 19:28阅读:1402来源:国知局
书法签字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书法签字笔。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使用的传统毛笔是一根笔杆固定连接一个毛笔头,写字时,将毛笔头蘸取墨水,然后写字,墨水用完后再蘸取墨水,再写字,循环反复;另外写字时需要不断的蘸取墨水,对于墨水有两种获得方式:一是当场研墨,二是带瓶墨水,这两种方式都非常麻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书写时无需重复多次蘸墨,而且无需携带墨水瓶或现场研墨,使用方便的书法签字笔。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书法签字笔,包括笔杆和第一笔头座,所述笔杆设为空腔结构,所述笔杆的底端设有第二笔头座,所述第二笔头座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笔头座连接,所述第一笔头座远离所述第二笔头座的一端设有毛笔头;所述第二笔头座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笔头座设有第三孔,所述毛笔头嵌入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笔杆连通,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三孔连通;所述第二笔头座上设有第四孔,所述第四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轴线垂直,所述第四孔内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来调节出墨水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杆和密封圈,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为圆锥体,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圆锥体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调节杆靠近所述圆锥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外螺纹和隔圈,所述隔圈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四孔与所述隔圈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孔靠近所述第一孔的一端向前延伸依次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圆锥孔和第五孔,所述第五孔与所述第一孔垂直相通,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所述圆锥体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圆锥孔的夹角;所述第一圆锥孔靠近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一端设有第六孔,所述第六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笔头座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设为圆台,所述圆台设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圆台远离所述笔杆的小端向前延伸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圆台上下贯通设有第七孔,所述第七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一笔头座靠近所述第二笔头座的一端向下依次设有第二圆锥孔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圆锥孔与所述圆台相配合,所述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毛笔头远离笔尖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三孔内,所述毛笔头远离笔尖的端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垂直向下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七孔的孔径相等;所述引流管的外壁沿径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引流管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七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伸入所述毛笔头内部且到达所述毛笔头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孔内设有硬笔头,所述硬笔头的横截面设为长方形,所述硬笔头的笔尖设为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硬笔头轴向延伸;所述硬笔头的笔尖的侧面均设为球面。

优选的,所述压板垂直向下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所述引流板的轴向贯穿,所述引流板的顶端沿长度方向贯穿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七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法签字笔,在书写时无需重复多次蘸墨,而且无需携带墨水瓶或现场研墨,方便了书法爱好者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法签字笔,通过调节阀的设置实现调节墨水的出水量,这样以适应书写不同的字体;而且可以通过调节阀关闭墨水的出水,方便携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法签字笔,可更换为毛笔头或硬笔头,或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大小的笔头来书写,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法签字笔,不仅书写流畅而且可以连续书写,当采用硬笔头时,可作为书法签字笔使用,能写出有粗有细的笔画,握笔稍微侧倒,就能写出不粗不细的笔画,使用非常方便,即使并不擅长于软笔书法的人也可以书写出漂亮的柏青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书法签字笔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书法签字笔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A-A剖视图;

图4为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第一笔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左剖视图;

图8为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又一种A-A剖视图;

11-笔杆;12-第一笔头座;13-第二笔头座;14-毛笔头;15-第一孔; 16-第二孔;17-第三孔;18-第四孔;19-调节杆;191-手柄;20-密封圈;21-第一外螺纹;22-隔圈;23-第一凹槽;24-第一内螺纹;25-第一圆锥孔; 26-第五孔;27-第六孔;28-圆台;29-第二外螺纹;30-第七孔;31-第二圆锥孔;32-第二内螺纹;33-压板;34-引流管;35-第二凹槽;36-硬笔头; 37-引流板;38-第三凹槽;39-第四凹槽;40-堵盖;41-挡板;42-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书法签字笔,如图1和图9所示,包括笔杆11和第一笔头座12,所述笔杆11设为空腔结构,所述笔杆11的底端设有第二笔头座13,所述第二笔头座13远离所述笔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笔头座12连接,所述第一笔头座12远离所述第二笔头座13的一端设有毛笔头14;所述第二笔头座13上设有第一孔15和第二孔16,所述第一笔头座12设有第三孔17,所述毛笔头14嵌入所述第三孔17,所述第一孔15与所述笔杆11连通,所述第二孔16与所述第三孔17连通;所述第二笔头座13上设有第四孔18,所述第四孔18分别与所述第一孔15和第二孔16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孔15 和第二孔16的轴线垂直,所述第四孔18内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来调节出墨水的大小。使用时,先将墨水注入笔杆11内,再将笔杆11的顶端可旋入带螺纹的堵盖40,同时堵盖40上设有密封件,防止墨水从笔杆 11的顶端漏出;写字的时候墨水经第一孔15和第二孔16,到达第三孔17,由此渗入毛笔头14,可流畅书写;可通过调节阀来控制出墨水的大小,以适应写不同的字体,当不使用时则将调节阀关闭,方便携带;当笔杆11里的墨水用完后,打开堵盖40则可加入新的墨水,以便反复使用;毛笔头14 处可设有笔帽,以保护毛笔头14不受损坏;这样该书法签字笔在书写时无需重复多次蘸墨,而且无需携带墨水瓶或现场研墨,方便了书法爱好者的使用。

如图3-图5所示,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杆19和密封圈20,所述调节杆19的一端设为圆锥体42,所述调节杆19远离所述圆锥体42的另一端设有手柄191,所述调节杆19靠近所述圆锥体42的一侧依次向外设有第一外螺纹21和隔圈22,所述隔圈22上设有第一凹槽23,所述密封圈20与所述第一凹槽23配合;所述第四孔18与所述隔圈22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孔 18靠近所述第一孔15的一端向内延伸依次设有第一内螺纹24、第一圆锥孔25和第五孔26,所述第五孔26与所述第一孔15垂直相通,所述第一内螺纹24与所述第一外螺纹21配合;所述圆锥体42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圆锥孔25的夹角;所述第一圆锥孔25靠近所述第一内螺纹24的一端设有第六孔27,所述第六孔27与所述第二孔16连通。转动手柄191,第一内螺纹24与第一外螺纹21配合,隔圈22在第四孔18滑动导向,调节杆19往前伸,圆锥体42的尖端插入第五孔26内,圆锥体42的某一外径与第五孔 26的直径相等,从而将第五孔26密封堵住,此时即为关闭状态;当需要书写使用时,则反向转动手柄191,调节杆19往后退,圆锥体42逐渐脱离第五孔26,从而实现调节第五孔26的开口大小达到调节墨水的出水量,墨水经第六孔27流入第二孔16,这样以适应书写不同的字体;在第四孔18的外侧可设有挡板41,以防止调节杆19往后退的时候会掉落。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阀各组件优选塑料制作。

所述第二笔头座13远离所述笔杆11的一端设为圆台28,所述圆台28 设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圆台28远离所述笔杆11的小端向前延伸设有第二外螺纹29,所述圆台28上下贯通设有第七孔30,所述第七孔3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16且与所述第二孔16连通;所述第一笔头座12靠近所述第二笔头座13的一端向下依次设有第二圆锥孔31和第二内螺纹32,所述第二圆锥孔31与所述圆台28相配合,所述第二内螺纹32与第二外螺纹29相配合。圆台28可采用螺纹涂密封胶的方式与第二笔头座13制作成一体,第一笔头座12与第二笔头座13可通过第二内螺纹32与第二外螺纹 29相配合实现拆卸,由于毛笔头14嵌入第一笔头座12内,这样可通过更换第一笔头座12实现不同大小的毛笔头14的更换。

为了使墨水均匀地分布在毛笔头14上,书写流畅,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毛笔头14远离笔尖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三孔17内,所述毛笔头14远离笔尖的端部设有压板33,所述压板33垂直向下设有引流管34,所述引流管34 的外径与所述第七孔30的孔径相等;所述引流管34的外壁沿径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二凹槽35,所述第二凹槽35沿所述引流管34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二凹槽35与所述第七孔连通30。墨水经第七孔30流至第二凹槽35内,第二凹槽35沿引流管3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再沿第二凹槽35向下流出,从而慢慢渗透至毛笔头14的笔尖。

所述引流管34伸入所述毛笔头14内部且到达所述毛笔头14的中部。只要不影响书写,引流管34可尽量靠近毛笔头14的笔尖,这样能使毛笔头14充墨均匀,渗透至毛笔头14的笔尖后书写流畅美观。

实施例2

现代更多的人并不擅长于软笔书法,如果用签字笔书写,写出的字粗细一致,很难变化,且字体极易模仿,尤其是书写柏青体,签字笔几乎无法书写,因此针对该问题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和图6-图8所示,所述第三孔17内设有硬笔头36,所述硬笔头 36的横截面设为长方形,所述硬笔头36的笔尖设为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硬笔头36轴向延伸;所述硬笔头36的笔尖的侧面均设为球面。硬笔头36 可采用塑料、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制成,或用聚乙烯醇压缩棉材料制作;硬笔头36的笔尖可设为长的圆柱体,两侧的端面设为球面,当需要书写粗的笔画时,则用宽的一面进行书写,当需要书写细的笔画时,则用两侧的端面进行书写;如果握笔稍微侧倒,就能写出不粗不细的笔画,使用非常方便,即使并不擅长于软笔书法的人也能写出漂亮的柏青体。制作时硬笔头36可分成5个编号或者级别,按笔头的宽窄度分为0.5:2mm、0.5:3mm、1:4mm、 1:5mm、1:6mm这几个类型。

为了使墨水均匀地分布在硬笔头36上,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压板33垂直向下设有引流板37,所述引流板37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三凹槽38,所述第三凹槽38沿所述引流板37的轴向贯穿,所述引流板37的顶端沿长度方向设有第四凹槽39,所述第四凹槽39与所述第七孔30相通。墨水经第七孔30流至第四凹槽39内,第四凹槽39可设为一定的深度,墨水填充满第四凹槽39后由第三凹槽38向下流出,从而在各个地方慢慢地渗入硬笔头36上,使硬笔头36充墨更均匀,书写流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