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屏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891发布日期:2018-12-05 19: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ED显示屏箱体。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由多个LED模组拼装而成的。LED模组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按规则排列在一起再封装起来,加上一些防水处理组成的产品就是LED模组。

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屏箱体,不同的LED模组其显示效果不一致,显示效果差,同时,安装LED模组时非常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屏箱体显示效果差及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其包括:

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包括方形底板,所述方形底板周缘向上延伸设置有的侧板;

所述侧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一用于安装LED模组的框架;

所述框架包括下水平板,与下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右竖直板,与右竖直板端部垂直连接的上水平板,与上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左竖直板,水平设置在下水平板与上水平板之间的多个水平隔板,及竖直设置在左竖直板与右竖直板之间的多个竖直隔板;

两个所述竖直隔板与方形底板之间倾斜设置有一对用于调节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与竖直隔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铰链,所述调节组件与方形底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铰链。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为液压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包括方形底板,所述方形底板周缘向上延伸设置有的侧板;所述侧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一用于安装LED模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下水平板,与下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右竖直板,与右竖直板端部垂直连接的上水平板,与上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左竖直板,水平设置在下水平板与上水平板之间的多个水平隔板,及竖直设置在左竖直板与右竖直板之间的多个竖直隔板;两个所述竖直隔板与方形底板之间倾斜设置有一对用于调节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使得多个LED模组组成一个大的LED显示屏,显示性能一致,显示效果好,同时,安装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LED显示屏箱体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显示屏箱体,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显示屏箱体中,包括:箱体本体100,所述箱体本体100包括方形底板101,所述方形底板101周缘向上延伸设置有的侧板102;所述侧板102通过第一铰链200连接有一用于安装LED模组的框架300;所述框架300包括下水平板301,与下水平板301端部垂直连接的右竖直板302,与右竖直板302端部垂直连接的上水平板303,与上水平板303端部垂直连接的左竖直板304,水平设置在下水平板301与上水平板303之间的多个水平隔板305,及竖直设置在左竖直板304与右竖直板302之间的多个竖直隔板306;两个所述竖直隔板306与方形底板101之间倾斜设置有一对用于调节框架300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400。

具体实施时,所述右竖直板302、上水平板303、左竖直板304、下水平板301、水平隔板305和竖直隔板306形成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LED模组。其具体安装方法是通过调节组件400用来调节框架300倾斜角度,然后再将LED模组安装在不同容纳腔内形成一个大的LED显示屏,不同LED模组的显示性能一致,显示效果好,同时,安装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400与竖直隔板306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铰链401,所述调节组件400与方形底板10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铰链40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400为液压撑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显示屏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包括方形底板,所述方形底板周缘向上延伸设置有的侧板;所述侧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一用于安装LED模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下水平板,与下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右竖直板,与右竖直板端部垂直连接的上水平板,与上水平板端部垂直连接的左竖直板,水平设置在下水平板与上水平板之间的多个水平隔板,及竖直设置在左竖直板与右竖直板之间的多个竖直隔板;两个所述竖直隔板与方形底板之间倾斜设置有一对用于调节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使得多个LED模组组成一个大的LED显示屏,显示性能一致,显示效果好,同时,安装非常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