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810发布日期:2018-12-21 19:45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标签种类与数量繁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用到防伪标签,许多防伪标签上都应用着各种各样的防伪技术。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步伐厂商针对防伪标签的对策也层出不穷,有些不法厂商会将正规商品上的防伪标签撕下,再次利用到仿冒品上,由于消费者往往在购买产品至使用产品期间都不会主动地进行防伪测试,导致假冒产品危害着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正牌厂商的名誉,造成市场混乱和消费者的误会。

因此,现有的防伪标签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提高防伪标签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包括:压敏胶层、印刷油墨层、吸湿层以及上光层,所述吸湿层设于印刷油墨层下方,所述压敏胶层设于所述吸湿层下方,所述上光层设于所述印刷油墨层上方,所述印刷油墨层分为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三油墨层,所述吸湿层包括第一吸湿层、第二吸湿层以及第三吸湿层,所述压敏胶层包括第一压敏胶层、第二压敏胶层以及第三压敏胶层,第一油墨层与第二油墨层、第一吸湿层与第二吸湿层、第一压敏胶层与第二压敏胶层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第二油墨层与第三油墨层、第二吸湿层与第三吸湿层、第二压敏胶层与第三压敏胶层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湿层与第二压敏胶层中间设有粘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呈L型,第一间隙包括第一竖部以及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部一侧与第一油墨层以及第一吸湿层连接,其另一侧与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吸湿层连接,所述第一横部一侧与第一压敏胶层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压敏胶层连接,所述第二间隙包括第二竖部以及第二横部,所述第二竖部一侧与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吸湿层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油墨层与第三吸湿层连接,所述第二横部一侧与第二压敏胶层连接,另一侧与第三压敏胶层连接,所述第一横部的宽度大于第一竖部的宽度,第二横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竖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光层上方还设有防水膜。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压敏胶层,省去了传统标签中的不干胶以及离型纸,不仅降低了防伪标签的成本,而且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环保;

(2)通过设置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一旦掀起标签就会使油墨层断裂,导致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使用,防止不法厂商假冒;

(3)通过设置吸湿层,防止油墨中的水分渗透到压敏胶层,从而防止影响压敏胶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复制防伪标签,包括:压敏胶层10、印刷油墨层20、吸湿层30以及上光层40,所述吸湿层30设于印刷油墨层20下方,所述压敏胶层10设于所述吸湿层30下方。压敏胶是用指压就可以实行粘接的一种特殊的胶粘剂,采用压敏胶层10能够省却传统的不干胶以及离型纸,由于离型纸的价格比较贵,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并且有利于环保。在印刷油墨的时候,吸湿层30能够防止油墨中的水分渗入到下层的压敏胶层10中而影响压敏胶的稳定性,导致压敏胶的粘性下降。所述上光层40设于所述印刷油墨层20上方,上光层40具有耐摩擦的性能,同时具有极好的防粘贴的性能,当防伪标签呈卷状时,压敏胶层10与上光层40相互叠压,由于上光层40的防粘功能,防止压敏胶层10与上光层40粘贴在一起,起到了离型的作用。

所述印刷油墨层20分为第一油墨层21、第二油墨层22以及第三油墨层23,所述吸湿层30包括第一吸湿层31、第二吸湿层32以及第三吸湿层33,所述压敏胶层10包括第一压敏胶层11、第二压敏胶层12以及第三压敏胶层13。第一油墨层21与第二油墨层22、第一吸湿层31与第二吸湿层32、第一压敏胶层11与第二压敏胶层12之间设有第一间隙50,第二油墨层22与第三油墨层23、第二吸湿层32与第三吸湿层33、第二压敏胶层12与第三压敏胶层13之间设有第二间隙60。当本防伪标签粘贴好后,由于在防伪标签两侧设置第一间隙50以及第二间隙60,因此在撕开本防伪标签时,第二压敏胶层12会继续粘贴在物体上,印刷油墨层20会在第一间隙50与第二间隙60处断裂,从而防止不法厂商将正牌标签撕下后再贴到假冒产品上去,因而本防伪标签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50与第二间隙60呈L型,第一间隙50包括第一竖部以及第一横部,所述第一竖部一侧与第一油墨层21以及第一吸湿层31连接,其另一侧与第二油墨层22以及第二吸湿层32连接,所述第一横部一侧与第一压敏胶层1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压敏胶层12连接。所述第二间隙60包括第二竖部以及第二横部,所述第二竖部一侧与第二油墨层22以及第二吸湿层32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油墨层23与第三吸湿层33连接,所述第二横部一侧与第二压敏胶层12连接,另一侧与第三压敏胶层13连接。所述第一横部的宽度大于第一竖部的宽度,第二横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竖部的宽度,这样设置有利于增大印刷油墨层20占的面积比例,并且扩大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的宽度,能够防止第一压敏胶层11与第二压敏胶层12以及第二压敏胶层12与第三压敏胶层13的间隙太小,而导致在撕开标签的时候,第一压敏胶层12或第三压敏胶层13将第二压敏胶层12带起,不能破坏标签的完整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湿层32与第二压敏胶层12中间设有粘剂层70,使得第二吸湿层32与第二压敏胶层12粘贴得更牢固,不容易被撕开。

优选地,所述上光层40上方还设有防水膜80,防止水或油污破坏防伪标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压敏胶层,省去了传统标签中的不干胶以及离型纸,不仅降低了防伪标签的成本,而且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环保;

(2)通过设置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一旦掀起标签就会使油墨层断裂,导致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使用,防止不法厂商假冒;

(3)通过设置吸湿层,防止油墨中的水分渗透到压敏胶层,从而防止影响压敏胶层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