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及LED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008发布日期:2019-06-26 01:0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及LED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及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不过目前极少有显示屏可以做到真正的全面屏。对于现有的绝大多数显示屏来说,只能在现有屏占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显示屏的黑边大小。图1中示出了一种常见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背光模组1包括铁框10以及柔性电路板11和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1上的LED芯片12,当然除了这些器件以外,背光模组1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设置在LED芯片12侧面的导光板13、设置在铁框10和LED芯片12上方的遮光胶14等,对于这些器件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当LED芯片12在电能的驱动下开始工作时,位于LED芯片12右侧的导光板13将会被点亮,此时,背光模组上分为可视区域和不可视区域。不可视区域的宽度决定了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屏上黑边的大小。事实上,背光模组不可视区域的宽度与背光模组1上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1边界的距离d有关,而d又与铁框的厚度d1、铁框内壁与LED芯片间的间隙d2以及LED芯片的宽度d3等有关。

本实用新型在常见背光模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方案以进一步减小显示屏黑边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及LED背光模组,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可视区域距边界的距离较大,导致显示屏上黑边较大,显示设备屏占比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包括灯条装配侧,灯条装配侧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LED设置区上可用于设置至少一个LED芯片。

可选地,灯条装配侧的内壁上设置有N个容纳槽,N个容纳槽的设置位置与柔性电路板上N个LED设置区的位置一一对应,N大于1。

可选地,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设置有槽间间隙,在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后,槽间间隙被柔性电路板上的内凹部半包裹;内凹部位于柔性电路板上相邻两个LED设置区之间;相邻两个容纳槽与相邻两个LED设置区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背光模组装配框为铁框。

可选地,容纳槽为贯穿灯条装配侧的通槽。

可选地,容纳槽上下两侧的距离大于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与柔性电路板上外露焊锡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LED设置区,LED设置区用于设置至少一个LED芯片;在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之后,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伸入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容纳槽中,由容纳槽进行容纳;容纳槽设置在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上。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N个LED设置区,N大于1;柔性电路板上相邻两个LED设置区之间设置有内凹部,在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之后,内凹部半包裹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的槽间间隙,相邻两个容纳槽与相邻两个LED设置区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一个LED设置区用于设置一个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该LED背光模组包括如上任一项的背光模组装配框和如上任一项的柔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及LED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内壁设置至少一个容纳槽,从而使得在将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该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时候,柔性电路板上用于设置LED芯片的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容纳槽中,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间存在较大间隙的做法,减小了背光模组装配框内壁与LED芯片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背光模组上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边界的距离,减小了显示屏上黑边的宽度,提升了显示屏的屏占比,增强了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常见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LED背光模组的一种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铁框的灯条装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LED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为了在图1示出的现有LED背光模组的基础上减小背光模组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边界的距离,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该LED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和背光模组装配框。在装配LED背光模组时,柔性电路板可以被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上,下面分别对该LED背光模组中背光模组装配框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进行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2示出的LED背光模组2的一种俯视图,在该LED背光模组2中,包括有背光模组装配框20和LED灯条21以及导光板22等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装配框20包括但不限于铁框、胶框或者胶铁框。背光模组装配框20包括侧框,侧框包括四个侧边,这四个侧边围合形成框架结构。由于其中一个侧边在LED背光模组装配完成后,相对其他几个侧边,会更靠近LED灯条21,所以本实施例中将该侧边称为灯条装配侧20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背光模组装配框20还包括支撑面,其中侧框围合在支撑面四周。支撑面和侧框共同围合形成可以安装LED背光模组其他器件的容纳空间,例如,在该容纳空间中,可以设置LED背光模组2的LED灯条、导光板等。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装配框20灯条装配侧20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请参见图3示出的灯条装配侧20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容纳槽用于在将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该背光模组装配框20上时,容纳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使得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容纳槽中,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20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负距离”。这样,就可以减小背光模组装配框20内壁与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LED芯片之间间隙,从而减小LED背光模组2上的不可视区域的宽度。

在图3当中,灯条装配侧201上设置有两个容纳槽,分别是第一容纳槽201a和第二容纳槽201b。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容纳槽可以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上一个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也可以容纳至少两个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所以,容纳槽与LED设置区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

在图3示出的灯条装配侧201中,两个容纳槽的大小规格完全一致。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中,灯条装配侧上的各容纳槽的规格可以不完全相同。例如,在图4中示出的另一种灯条装配侧401的结构示意图中,灯条装配侧401上设置有三个容纳槽,分别是第一容纳槽401a、第二容纳槽401b以及第三容纳槽401c,其中,第一容纳槽401a和第三容纳槽401c的规格相同,而第二容纳槽401b的尺寸略大于其他两个的尺寸。

在图3当中灯条装配侧上设置有两个容纳槽,而图4中的灯条装配侧上设置有3个容纳槽。不过,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可以在灯条装配侧上设置更多或者更少的容纳槽,例如,如图5所示,在灯条装配侧501上设置有1个容纳槽501a,该容纳槽501a可以容纳柔性电路板上所有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灯条装配侧上容纳槽的数目也可以多于3个,例如设置4或者5个容纳槽等。另外,灯条装配侧201a上的各容纳槽的规格可以不完全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灯条装配侧的内壁设置有N个容纳槽,这N个容纳槽的设置位置与柔性电路板上N个LED设置区的位置一一对应,当N大于1的时候,灯条装配侧上容纳槽的数目必定大于等于2个。在这种情况下,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的间隙称为“槽间间隙”。如图3所示,在第一容纳槽201a与第二容纳槽201b之间存在槽间间隙202。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当将柔性电路板组装到背光模组装配框20之后,槽间间隙202将会被柔性电路板上的内凹部半包裹。内凹部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相邻两个LED设置区之间,图6示出了一种可以装配到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装配框20中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60包括两个LED设置区,分别是第一LED设置区601a和第二LED设置区601b。在第一LED设置区601a和第二LED设置区601b之间,设置有内凹部602。内凹部,也可以称为柔性电路板的筋位,内凹部所在的位置的柔性电路板相对于两侧其他区域(即两侧的LED设置区)而言会“凹陷”,宽度较细;而LED设置区相对于内凹部而言,会外凸,宽度较宽。在将柔性电路板60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20上时,第一LED设置区601a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第一容纳槽201a中,而第二LED设置区601b的部分区域则可以伸入到第二容纳槽201b中。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电路板60的内凹部602可以绕在槽间间隙202的外围,对槽间间隙202形成半包裹。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柔性电路板60能够较为稳固地设置在背光模组装配框20说那个,可以使得内凹部602的宽度与槽间间隙202的宽度匹配,例如,使内凹部202的尺寸略微大于槽间间隙202的尺寸,这样,内凹部602可以半包裹背光模组装配框20上的槽间间隙202,但又不至于轻易滑出槽间间隙202,进而可以将柔性电路板60卡固在背光模组装配框20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背光模组装配框上存在N个容纳槽,则背光模组装配框上应当有N-1个槽间间隙;对应地,当柔性电路板上存在N个LED设置区,则柔性电路板上也应当有N-1个内凹部。所以,当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上容纳槽的数目、尺寸以及设置位置与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数目、尺寸以及设置位置相匹配时,背光模组装配框上槽间间隙的数目、尺寸以及设置位置也同柔性电路板上内凹部的数目、尺寸及设置位置匹配。对于一个内凹部而言,其两侧的两个相邻的LED设置区的设置位置,同与之相互配合的槽间间隙两侧的两个容纳槽的设置位置对应;反过来说,对于一个槽间间隙而言,其两侧的两个容纳槽的设置位置也与同该槽间间隙相互配合的内凹部两侧的两个相邻的LED设置区对应。

在图6当中,一个LED设置区中设置有一个LED芯片,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中,一个LED设置区上还可以设置有超过一个LED芯片。例如,图7示出了一种包括柔性电路板的LED灯条7的俯视图,该LED灯条的柔性电路板70上包括三个LED设置区,这三个LED设置区内分别设置有1个LED芯片、两个LED芯片、三个LED芯片。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某一柔性电路板上的每个LED设置区上仅设置一个LED芯片,该柔性电路板上各LED设置区与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容纳槽唯一对应,则在这种情况下,将柔性电路板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后,每一个容纳槽中就仅有一个LED芯片,这样个LED芯片之间的相互干扰将会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提升LED背光模组的光学特性,增强LED背光模组的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在LED灯条中,LED芯片是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因此,在柔性电路板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外露的焊锡。图8示出了一种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在LED灯条8中包括柔性电路板80,以及设置在该柔性电路板80上的LED芯片81,LED芯片81通过焊锡焊接在柔性电路板80上。焊锡除了将LED芯片81的电极连接到柔性电路板上,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焊锡外露,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介绍,这里将这种外露的焊锡称为“外露焊锡”82。可以理解的是,一旦这些外露焊锡82与其他导电材料接触,就极有可能会对LED灯条8的性能造成影响。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知,背光模组装配框中可能含有金属材料。例如,当背光模组装配框为铁框的时候,如果LED灯条8与背光模组装配框之间的距离太近,则由可能会导致柔性电路板80上的外露焊锡82接触到铁框,从而影响LED灯条的工作性能。所以,在常规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铁框不会接触到外露焊锡,会保证铁框的内壁与LED芯片之间的间隙(即图1中的d2)至少达到0.25mm。不过,这样虽然可以降低铁框接触到外露焊锡的概率,但同时也限制了LED背光模组上不可视区域的宽度不可能进一步减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光模组装配框灯条装配侧内壁上设置容纳槽,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该容纳槽内部。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背光模组装配框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或者包含金属材料,则也同样需要保证背光模组装配框不会接触到柔性电路板上的外露焊锡。

为了保证柔性电路板上的外露焊锡不会接触到背光模组装配框,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需要保证容纳槽上下两侧的距离大于柔性电路板的厚度h1与柔性电路板上外露焊锡的厚度h2之和,即容纳槽的高度h应当大于h1+h2。这样可以保证当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伸入到容纳槽之后,即便是在该LED设置区上存在外露焊锡,外露焊锡也不会接触到容纳槽的上侧,从而得以避免背光模组装配框影响LED芯片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容纳槽可以是一面开口的槽,也可以是具有两个槽口的通槽。在第一种情况下,容纳槽的槽口仅有一个,并开设在背光模组装配框灯条装配侧的内壁上,在容纳槽上存在一个容纳腔,该容纳腔中可以容纳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在第二种情况下,容纳槽是贯穿背光模组装配框灯条装配侧内壁和外壁的通槽,该通槽的两个槽口分别开设在灯条装配侧的内壁上和外壁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以及LED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上设置容纳槽,然后将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伸入到该容纳槽中,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之间的间隙大小为负值,从而减小背光模组装配框同LED芯片之间的间隙,减小LED背光模组上不可视区域的宽度,提升LED背光模组应用到显示屏上后的显示效果。

更进一步地,在柔性电路板上,相邻两个LED设置区之间还可以设置内凹部,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被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上时,内凹部能够半包裹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的槽间间隙,从而将柔性电路板卡固在背光模组装配框上,提升LED背光模组的装配的牢固程度。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将继续对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装配框、柔性电路板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装配框和柔性电路板的LED背光模组进行介绍:

首先假定背光模组装配框为铁框,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其他一些示例当中,铁框可以被胶框或者胶铁一体框替代。请参见图9示出的铁框灯条装配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灯条装配侧90上设置有四个贯穿灯条装配侧内外壁的通槽,这四个通槽分别为第一容纳槽901a、第二容纳槽901b、第三容纳槽901c以及第四容纳槽901d。图9当中,四个容纳槽的槽口均呈矩形,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在本实施例其他一些示例当中,容纳槽的槽口也可以呈其他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容纳槽的下部呈矩形,上部呈三角形。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容纳槽垂直贯穿灯条装配侧90,不过在其他一些示例当中,容纳槽中指示存在部分区域是垂直贯穿灯条装配侧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倾斜贯穿灯条装配侧的。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个容纳槽而言,其不同位置处的横截面在灯条装配侧内壁的正投影可以是完全重合的,也可以是不完全重合的。

为了便于介绍,本实施例中将矩形容纳槽上下两侧的距离称为容纳槽的高度,将容纳槽左右两侧的距离称为容纳槽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的宽度至少应当大于柔性电路板上与其位置对应的LED设置区的宽度,假定在一个LED设置区上仅设置有一个LED芯片,因为这样当LED设置区的部分区域伸入到与该LED设置区对应的容纳槽内后,该容纳槽中仅有一个LED芯片,这样可以避免各LED芯片的相互干扰,提升LED芯片的光学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的宽度至少应当大于LED芯片的宽度。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可以将容纳槽的宽度设置为至少大于0.3mm的值。对于容纳槽的高度,毫无疑义的是,容纳槽的高度至少应当超过柔性电路板的厚度。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背光模组装配框是铁框,因此,需要保证打那个柔性电路板上存在外露焊锡的时候,外露焊锡不会接触到铁框,也即不会接触到容纳槽的上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的高度应当大于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与外露焊锡的厚度之和。当然,外露焊锡的厚度通常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所以,在设计生产铁框上的容纳槽时,技术人员应当根据经验值设置容纳槽的高度,从而保证生成出的铁框,容纳槽的上侧不至于与伸入到该容纳槽内部的柔性电路板上的外露焊锡接触。

另外,考虑到在进行LED背光模组装配时,柔性电路板是直接设置在铁框底壁上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的下侧应当贴近(或者说容纳槽的下侧与灯条装配侧的下侧重合)灯条装配侧的下端,这样,柔性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才能直接伸入到容纳槽中。

在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存在槽间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容纳槽901a和第二容纳槽901b之间的槽间间隙称为第一槽间间隙902a,将第二容纳槽901b与、第三容纳槽901c之间的槽间间隙称为第二槽间间隙902b,将第三容纳槽901c与第四容纳槽901d之间的槽间间隙称为第三槽间间隙902c。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三个槽间间隙的值为0.1mm。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槽间间隙的值可以更大或者更小,这里所给出的值仅仅是一种示例,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中槽间间隙的取值。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槽间间隙的值相同,不过,在本实施例其他一些示例中,各槽间间隙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以,在这些示例中,相邻两个容纳槽之间的间隙可以不完全一致。

下面请参见图10示出的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上设置有四个LED设置区,分别是第一LED设置区101a、第二LED设置区101b、第三LED设置区101c以及第四LED设置区101d,其中每一个LED设置区的尺寸规格都相同,且这四个LED设置区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设置位置与图9中四个容纳槽在灯条装配侧90上的设置位置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LED设置区的宽度应当小于容纳槽的宽度,这样,LED设置区上的部分区域才能得以伸入到容纳槽中。

在相邻两个LED设置区之间,设置有内凹部,由于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上存在四个LED设置区,因此,柔性电路板上以供存在三个内凹部:假定第一LED设置区101a与第二LED设置区101b之间的内凹部为第一内凹部102a,第二LED设置区101b与第三LED设置区101c之间的内凹部为第一内凹部102b,第三LED设置区101c以及第四LED设置区101d之间的内凹部为第一内凹部102c。所以图10中示出的柔性电路板的一侧呈“长城状”或“方波状”。

可以理解的是,当将该柔性电路板10装配到背光模组装配框的时候,柔性电路板10上的第一LED设置区101a的部分区域将伸入到背光模组装配框灯条装配侧90上的第一容纳槽901a内,第二LED设置区101b的部分区域将伸入到灯条装配侧90上的第二容纳槽901b内,第三LED设置区101c的部分区域将伸入到灯条装配侧90上的第三容纳槽901c内,第四LED设置区101d的部分区域将伸入到灯条装配侧90上的第四容纳槽901d内。与此同时,第一内凹部102a将与第一槽间间隙902a相互配合,第二内凹部102b将与第二槽间间隙902b相互配合,第三内凹部102c将与第三槽间间隙902c相互配合,通过各内凹部分别半包裹在槽间间隙周围,与各槽间间隙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10可以卡固在背光模组装配框上,从而避免柔性电路板轻易与背光模组装配框分离,提升了LED背光模组的品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柔性电路板的LED灯条,LED灯条中除了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外,还包括设置在该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LED芯片。

下面请参见图11示出的一种LED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LED背光模组11包括铁框111、LED灯条112,LED灯条包括柔性电路板1121和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LED芯片1122,LED芯片1122通过锡膏焊接在柔性电路板1121上,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在柔性电路板1121上形成外露焊锡1123。在本实施例中,在铁框111的灯条装配侧上,设置有容纳槽1111,容纳槽1111的宽度大于柔性电路板上LED设置区的宽度,容纳槽的高度大于大于LED灯条112上柔性电路板1121的厚度与外露焊锡1123的厚度之和。所以,在将LED灯条112装配到铁框111上时,柔性电路板1121中LED设置区上的部分区域可以伸入到该容纳槽中。不过,由于容纳槽1111的高度大于LED灯条112上柔性电路板1121的厚度与外露焊锡1123的厚度之和,因此,容纳槽1111的上侧并不会接触到外露焊锡1123。

在图11所示的LED背光模组11中,还包括设置在LEWD灯条112侧面的导光板113、设置在LED灯条112上方的遮光胶114等。

图11提供的LED背光模组11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背光模组上的不可视区域,因为,在相关技术当中,为了避免铁框与柔性电路板上的外露焊锡接触,需要保证铁框内壁距离LED芯片的距离达到0.25mm,但在本实施例,即使柔性电路板上部分区域伸入到铁框灯条装配侧上的容纳槽内,也不会导致铁框与柔性电路板上的外露焊锡接触,所以,铁框内壁与柔性电路板上LED芯片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减到0.1mm左右,这样,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提供的LED背光模组,本实施例图11中提供的LED背光模组至少可以将背光模组上的不可视区域的宽度缩小0.15mm左右。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还提供了包括上述LED背光模组的显示屏、显示设备等。这些显示屏/显示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显示设备而言,提升了屏占比。

在前述示例当中所示出的各柔性电路板中,均包括有内凹部,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不必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内凹部。例如,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示例当中,背光模组装配框的灯条装配侧上仅设置有一个容纳槽,对应的,在于该背光模组装配框向配合的柔性电路板上,也仅设置有一个LED设置区,该LED设置区中设置有多个LED芯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柔性电路板上没有内凹部,因此不能依靠内凹部实现柔性电路板在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卡固,因此,在将柔性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伸入到容纳槽之后,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将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固定,例如采用胶水粘合固定,采用螺钉螺接固定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LED背光模组,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装配框间存在较大间隙的做法,减小了背光模组装配框内壁与LED芯片间的间隙。从而减小了背光模组上可视区域距背光模组边界的距离,减小了显示屏上黑边的宽度,提升了显示屏的屏占比,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LED背光模组中,背光模组装配框上的容纳槽与柔性电路板上的LED设置区一一对应,而LED设置区与LED芯片也是唯一对应,因此,可以使得在装配之后,每一个容纳槽中仅有一个LED芯片,这样,可以通过相邻容纳槽的槽间间隙减小相邻LED芯片间的相互干扰,提升LED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保证基于该LED背光模组的各种显示产品的显示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