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0149发布日期:2019-07-17 06: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沿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支撑框架内的不少于5组的驱动运动装置(2);

所述的支撑框架(1)包括前侧板(1-1)、后侧板(1-2)、上轴承支撑架(1-3)、下轴承支撑架(1-4)和弹簧支撑架(1-5),所述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侧板(1-2)上沿侧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三条平行的滑槽,所述的上轴承支撑架(1-3)、下轴承支撑架(1-4)和弹簧支撑架(1-5)的一端依次分别固定在所述的滑槽上,所述的上轴承支撑架(1-3)、下轴承支撑架(1-4)和弹簧支撑架(1-5)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三圆形通孔;

所述的驱动运动装置(2)包括电机(2-1)、蜗杆(2-2)、蜗杆支撑座(2-3)、蜗轮(2-4)、中心轴(2-5)、圆柱凸轮(2-6)、针杆(2-7)、支撑弹簧(2-8)、平板(2-9)和柔性橡胶板(2-10),所述的电机(2-1)和所述的蜗杆支撑座(2-3)均固定在所述的后侧板(1-2)上,且所述的电机(2-1)的转动轴与所述的蜗杆(2-2)相连,所述的中心轴(2-5)竖直布置,所述的中心轴(2-5)的上端穿过所述的上轴承支撑架(1-3)的第一圆形通孔,且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的上轴承支撑架(1-3)上,所述的中心轴(2-5)的下端穿过所述的下轴承支撑架(1-4)的第二圆形通孔,且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的下轴承支撑架(1-4)上,所述的蜗轮(2-4)套设固定在所述的中心轴(2-5)的上部,且所述的蜗杆(2-2)和蜗轮(2-4)啮合传动,所述的圆柱凸轮(2-6)套设固定在所述的中心轴(2-5)的下部;所述的圆柱凸轮(2-6)上设置有环形滑槽,所述的针杆(2-7)穿过所述的弹簧支撑架(1-5)上的第三圆形通孔,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环形滑槽内,另一端与所述的平板(2-9)固定,所述的柔性橡胶板(2-10)固定在所述的平板(2-9)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弹簧(2-8)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的针杆(2-7)的轴肩和所述的弹簧支撑架(1-5)之间;

所述的不少于5组的驱动运动装置(2)共用同一蜗杆(2-2)和柔性橡胶板(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凸轮(2-6)为有一定壁厚的中空的圆筒状,所述的圆筒的下端面为斜切面,所述的斜切面上开设所述的环形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承支撑架(1-4)的第二圆形通孔为台阶式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承支撑架(1-3)、下轴承支撑架(1-4)的另一端均为开口圆环结构,即由两个相对的半圆环组成,且所述的开口外侧设置有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2-7)的轴肩的下端面开设有轴肩凹槽,所述的弹簧支撑架(1-5)上的第三圆形通孔为台阶式通孔,所述的支撑弹簧的上端支撑在所述的轴肩凹槽内,下端支撑在第三圆形通孔的台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2-4)和圆柱凸轮(2-6)均通过中心轴(2-5)的轴肩或轴用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橡胶板(2-10)粘贴在所述的平板(2-9)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少于5组的驱动运动装置(2)中相邻的圆柱凸轮(2-6)的安装位置相位差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2-5)的两端分别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所述的第一圆形通孔和第二圆形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波动壁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2-7)的下端与所述的平板(2-9)螺纹连接,且所述的针杆(2-7)的下端不超出所述的平板(2-9)的下表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