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展示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6417发布日期:2019-06-29 01:03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活字展示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创展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字展示墙。



背景技术: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人类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最初,活字印刷是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者胶泥字块印刷文字,以代替传统的抄写,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的社会几乎已经不再使用活字印刷,但是在印刷行业为特殊的使用仍再继续使用,而为了将古代文明传承,多地出现活字印刷所用的活字块作为一种展示品供大家观赏品鉴,并且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及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并且还有一些企业或者国家文化馆之类的地方将活字块做成展示墙形式专供供人们欣赏,还有一些可以移动的活字块供人们亲手实践体验或学习活字印刷术。目前,做成展示墙形式的活字都是固定在墙面上,专供观览所用;而供人们学习亲身实践的活字块,另外存置,以在需要时拿出使用;众所周知,中国汉字众多,仅常用字就有三四千之多,而且活字块本来体积就大,若将常用文字做成活字块就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储存不便。因此,需要有一种既能对活字块进行展示还能同时进行存储的展示墙装置对于解决现有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字展示墙,可对多个刻有文字的活字块同时进行展示,还方便单独拿出某一个进行印刷使用,同时兼具了储存及展示活字块的功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活字展示墙,包括:

墙体,其上设置多个前端开口的展示腔;

活字块,其为中空的方形块,所述活字块大小和所述展示腔大小相匹配,所述活字块前端面设置字体,所述活字块两侧分别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对应的所述展示位内壁上设置凸出表面的滑条,所述滑条卡接于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活字块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条以可抽拉的方式与所述展示腔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活字块之间,所述弹性板一侧以可相对于所述开口翻折0-90度的方式与所述开口一侧边缘铰接;当所述弹性板一侧与所述开口一侧边缘垂直时,所述弹性板的另一侧抵于所述活字块的侧面,且所述弹性板和所述活字块的前端面均与所述开口边缘平齐。

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展示腔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弹性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第二端固定在靠近所述弹性板的展示腔侧壁上;所述弹性板垂直于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性板的后端面及所述展示腔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均成45度倾斜角,且所述第一弹簧无外力作用下处于自然伸缩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滑条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且所述长方体靠近所述滑槽的侧面设置为纵切面呈弧形结构的凸起,所述滑槽与所述凸起相适配,所述凸起嵌入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凸起沿所述滑槽滑动;

此外,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展示腔侧壁平行时,所述弹性板靠近所述活字块的一侧抵于所述滑条的前端面。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板的横向宽度不大于所述活字块的横向宽度的1/10,且所述弹性板的横向宽度和所述滑条的横向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是,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在所述展示腔底面上,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套设在所述第二杆体内且可沿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所述第一杆体的顶端抵于所述活字块的后端面,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抵于所述展示腔的后端面,当所述活字块放入所述展示腔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压缩状态,且所述第一杆体伸出所述第二杆体,此时所述活字块的前端面和所述开口齐平;当所述活字块受外力推动时,所述第一杆体受外力挤压缩进所述第二杆体内,以使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发生形变,所述外力解除时,所述第二弹簧反弹以使所述第一杆体伸长推动所述活字块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的可伸长长度小于所述活字块沿所述伸缩杆伸长方向的长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墙体表面设置多个展示腔,以供放置活字块并同时对活字块进行展示;活字块的一面刻有文字,并且文字所在的方向和开口的方向相同,以方便人们观看展示墙上所展示的活字块上的文字,同时在活字块的两侧设置滑槽以及在滑槽对应的展示腔侧面上设置滑条,通过滑条有利于活字块沿着滑槽移动,以方便将活字块以推拉的形式,将活字块放进展示腔或者从展示腔中取出活字块,这样既可在不使用时将活字块存储在展示腔内,减少空间占用,还能对活字块进行展示,并且在使用时,还能方便的将活字块取出供人们印刷使用,便于亲身实践学习。本申请既实现了将活字块储存在展示腔内,减少空间占用,还能同时将活字块在展示腔进行展示,并且还方便取放,利于单独取出印刷使用,一举三得,非常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字展示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示腔和辅助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字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字展示墙,包括:

墙体100,其上设置多个前端开口的展示腔;

活字块101,其为中空的方形块,所述活字块101大小和所述展示腔105大小相匹配,所述活字块101前端面设置字体,所述活字块101两侧分别设置滑槽205,所述滑槽205对应的所述展示位内壁上设置凸出表面的滑条,所述滑条卡接于所述滑槽205内,以使所述活字块101通过所述滑槽205和所述滑条以可抽拉的方式与所述展示腔105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墙体100表面设置多个侧面开口的展示腔,供放置活字块101使用,同时可对多个活字块101进行展示。

活字块101为一面刻有字体的中空方形块,可减轻活字块本身的重量方便取放,且字体的方向和开口的方向同向设置,以方便将活字块101放进展示腔105后供人们直接观赏;活字块101两侧分别设置滑槽205,滑槽205对应的展示位内壁上设置凸出表面的滑条,而滑条卡接于滑槽205内,以便将活字块101放进展示腔105后,既可以将活字块101从侧面辅助固定还能便于活字块101通过滑槽205和滑条进行抽拉移动,有利于减小摩擦力以向展示腔105里面推进或者取出活字块101,活字块101放进展示腔105后既实现了展示作用又实现了储存功能,以充分利用空间,避免展示和存储分开进行而造成占用大量的空间,浪费资源;同时,活字块101上的字体可刻制不同文字也可统一文字用不同字体刻制,通过拉动活字块101取出,以便人们单独选用某个字体进行印刷,亲身实践学习,既扩宽自己见识还有利于传承中国文化。

如图1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弹性板102,所述弹性板102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活字块101之间,所述弹性板102一侧以可相对于所述开口翻折0-90度的方式与所述开口一侧边缘铰接;当所述弹性板102一侧与所述开口一侧边缘垂直时,所述弹性板102的另一侧抵于所述活字块101的侧面,且所述弹性板102和所述活字块101的前端面均与所述开口边缘平齐。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板102设置在开口和活字块101之间,是为了方便活字块101放进或取出活字块101,活字块101的体积大小设置必然小于展示腔105的空间大小,但作为展示功能的活字块101放进展示腔105后两侧留出空隙影响整体的美观;同时为了方便取放活字块101,弹性片一侧以可相对于开口翻折0-90度的方式与开口一侧边缘铰接,并且弹性板102一侧与开口一侧边缘垂直时,弹性板102的另一侧抵于活字块101的侧面,且弹性板102和活字块101的前端面均与开口边缘平齐,以使展示腔105开口处有弹性板102和活字块101共同构成平面结构,整齐美观,并且在取出活字块101时,仅需将两侧的弹性板102向里推动,即可使活字块101两侧露出,然后即可方便的将活字块101从两侧夹持取出活字块101,非常方便。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02和所述展示腔105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弹性板102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第二端固定在靠近所述弹性板102的展示腔105侧壁上;所述弹性板102垂直于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性板102的后端面及所述展示腔105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均成45度倾斜角,且所述第一弹簧无外力作用下处于自然伸缩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弹簧设置在弹簧板和展示腔105侧壁之间,并且第一弹簧第一端固定在弹性板102的后端面上,第二端固定在靠近弹性板102的展示腔105侧壁上,当弹性板102垂直于开口时,第一弹簧与弹性板102的后端面及展示腔105的侧壁在水平方向上郡城45度倾斜角,以使第一弹簧两端对弹性板102及展示腔105持有均衡的力度,有利于辅助铰链将弹性板102固定在垂直开口的状态,并且此时第一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当需要取出活字块101时,推动弹性板102,露出活字块101的两侧,即刻将活字块101两侧夹持往外拉动活字块101,在弹性板102失去外力推动时,由于第一弹簧弹力所在,在向外拉动活字块101时,弹性板102必定也仍会抵于活字块101侧面,但是并不会影响完全将活字块101取出;当取出活字块101时,弹性板102既不受外力的推动也没有活字块101侧面的阻挡,第一弹簧将会恢复到原有自然伸缩的状态,进而使得弹性板102也自动恢复到垂直开口边缘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展示腔105位于高出上层的展示腔105而言,省去取出活性块后再手动将弹性板102扳回原有状态,以保持外观的整齐。

如图3和图4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滑条设置为长方体203的结构,且所述长方体203靠近所述滑槽205的侧面设置为纵切面呈弧形结构的凸起204,所述滑槽205与所述凸起204相适配,所述凸起204嵌入所述滑槽205内,以使所述凸起204沿所述滑槽205滑动;

此外,所述弹性板102与所述展示腔105侧壁平行时,所述弹性板102靠近所述活字块101的一侧抵于所述滑条的前端面。

在上述方案中,滑条设置为长方体203的结构,并且靠近滑槽205的侧面设置为纵切面呈弧形结构的凸起204,凸起204与滑槽205适配且嵌入滑槽205内,以使凸起204既可沿滑槽205移动也可使得活字块101和展示腔105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弹性板102的设置。另外,弹性板102和展示腔105侧壁平行时,弹性板102靠近活字块101的一侧低于滑条的前端面,这样可避免在向里推进弹性板102时,防止滑条设置的过长阻碍弹性板102向里推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弹性板102的横向宽度不大于所述活字块101的横向宽度的1/10,且所述弹性板102的横向宽度和所述滑条的横向宽度相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板102的横向宽度不大于活字块101的横行宽度的1/10,避免两侧的弹性板102过宽,以致影响活字块101的大小,主次颠倒;而弹性板102的横行宽度和滑条的横向宽度相适配,是为保持宽度的一致性,当取出活字块101后从外面观看,展示腔105内同侧的滑条和弹性板102靠近活字块101一侧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外观的整齐美观。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弹簧202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在所述展示腔105底面上,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200和第二杆体201,所述第一杆体200套设在所述第二杆体201内且可沿所述第二杆体201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杆体200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二弹簧202,所述第二弹簧20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200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杆体201的底端,所述第一杆体200的顶端抵于所述活字块101的后端面,所述第二杆体201的底端抵于所述展示腔105的后端面,所述第二弹簧202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自然压缩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辅助机构的设置是为更方便的将活字块101取出而设置,具体为:伸缩杆包含第一杆体200和第二杆体201,第一杆体200套设在第二杆体201内且可沿第二杆体201的内壁上下移动,在第一杆体200的底端设置第二弹簧202,且第二弹簧20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杆体200和第二杆体201的底端,以使第一杆体200受到外力推动时,迫使第二弹簧202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解除时第二弹簧202反弹推动第一杆体200沿第二杆体201内壁向外伸出;由于第一杆体200的顶端抵于活字块101的后端面,第二杆体201的底端抵于展示腔105的后端面,当活字块101放入展示腔105展示时,第二弹簧202处于自然压缩状态,且第一杆体200伸出所述第二杆体201,此时活字块101的前端面和开口齐平,以在要取出活字块101时,可先向里推动两侧的弹性板102,再推动活字块101,第一杆体200受外力挤压使得第二弹簧202发生弹性形变,以当活字块101上的外力解除时,第二弹簧202开始反弹推动第一杆体200伸出第二杆体201,进而可推动活字块101向外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再解除弹性板102上的外力,这样活字块101已露出的展示腔105一端长度,使得取出活字块101变得更加容易。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伸缩杆的可伸长长度小于所述活字块101沿伸缩杆伸长方向的长度的一半。

在上述方案中,伸缩柱的可伸长长度的设置是为防止再给予活字块101最大的推力,即第二弹簧202受外力后发生最大的弹性形变,解除外力后,使得活字块101在第二柱体的推力下移动的距离小于活字块101自身沿伸缩柱伸缩方向所在的长度的一半,即使得活字块101在第一杆体200推动下露出展示腔105的长度小于自身沿伸缩柱伸缩方向所在的长度的一半,保证活字块101的重心仍在展示腔105内部,避免活字块101重心偏移直接脱落,尤其针对上层的活字块101造成潜在的危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