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语教学单词默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5757发布日期:2019-11-27 18:2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英语教学单词默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英语教学单词默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授课实践中,教师人员考查学生默写英语单词过程中,普通默写装置在使用时很容易将答案被学生观看到,并且现有的默写装置在观看答案时由于展示板较多很容易弄乱,不方便学生人员操作使用和降低考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师人员考查学生默写英语单词过程中,在展示展板时可以防止学生观看到展板后表面的答案,并且在对照答案时可以随时快速的对照答案,方便学生人员操作使用和提高考试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英语教学单词默写装置,它包括书写底板1、固定插槽2、活动插板3、活动插块4、活动展板5、收集盒体6、固定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底板1上顶端表面右前角处设有若干个固定插槽2,每个所述固定插槽2内部各插装有活动插板3,所述书写底板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左侧插装有活动插块4,所述活动插块4上顶端表面平均分布插装有若干个活动展板5,所述书写底板1左侧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盒体6,所述书写底板1后顶端表面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7,所述书写底板1由下板1-1、垫板1-2、立柱1-3和轴承1-4组成,所述下板1-1上顶端表面后边缘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垫板1-2,所述下板1-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侧顶端表面上边缘处插装有轴承1-4,所述活动插块4由转块4-1、插槽4-2、通孔4-3和把手4-4组成,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左右边缘对称各设有若干个插槽4-2,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中间处设有通孔4-3,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把手4-4,所述通孔4-3插装在所述轴承1-4上,所述活动展板5由立板5-1、插口5-2、卡环5-3和插板5-4组成,所述立板5-1上顶端表面右侧边缘中间处设有插口5-2,所述立板5-1四周侧顶端表面下方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环5-3,所述立板5-1下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5-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为了解决教师人员考查学生默写英语单词过程中,在展示展板时可以防止学生观看到展板后表面的答案,并且在对照答案时可以随时快速的对照答案,方便学生人员操作使用和提高考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书写底板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插块4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展板5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述一种英语教学单词默写装置,它包括书写底板1、固定插槽2、活动插板3、活动插块4、活动展板5、收集盒体6、固定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底板1上顶端表面右前角处设有若干个固定插槽2,每个所述固定插槽2内部各插装有活动插板3,所述书写底板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左侧插装有活动插块4,所述活动插块4上顶端表面平均分布插装有若干个活动展板5,所述书写底板1左侧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盒体6,所述书写底板1后顶端表面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7,所述书写底板1由下板1-1、垫板1-2、立柱1-3和轴承1-4组成,所述下板1-1上顶端表面后边缘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垫板1-2,所述下板1-1上顶端表面前边缘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侧顶端表面上边缘处插装有轴承1-4,所述活动插块4由转块4-1、插槽4-2、通孔4-3和把手4-4组成,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左右边缘对称各设有若干个插槽4-2,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中间处设有通孔4-3,所述转块4-1上顶端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把手4-4,所述通孔4-3插装在所述轴承1-4上,所述活动展板5由立板5-1、插口5-2、卡环5-3和插板5-4组成,所述立板5-1上顶端表面右侧边缘中间处设有插口5-2,所述立板5-1四周侧顶端表面下方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卡环5-3,所述立板5-1下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5-4。

使用时,首先将活动展板5上的立板5-1前表面粘贴写有英语单词的展布,然后将立板5-1后表面粘贴写有汉语翻译的展布,然后将活动展板5放入收集盒体6内同时将写有英语单词的一面朝上放置,然后将活动插板3前后表面粘贴写有数字的贴纸,然后使用时将活动展板5取出并将插板5-4插装在插槽4-2内,然后将活动插板3从固定插槽2取下,然后将活动插板3插入插口5-2内同时学生在书写前书写标号,全部书写完毕后握住活动插块4上的把手4-4将转块4-1抬起,高度不超过书写底板1上的立柱1-3的高度,然后转动下板1-1180°,然后放下下板1-1并且根据书写的编号和活动插板3上的编号相对应即可对比答案,使用完毕后将活动展板5放置在收集盒体6内,同时使用收集盒体6上的磁铁将盒盖固定,最后使用完毕后握住固定把手7即可携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