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248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的信噪比是描述触摸屏性能的指标之一,信噪比的具体定义为信号的功率(或电压)与噪声的功率(或电压)的比值。

然而,触摸屏的信噪比会受到外部噪声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等的干扰,这在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距离较小时会更加明显,此时显示屏的噪声更加容易耦合到触摸屏上,在电容感测的交叉点处或附近接收较大的噪声尖峰,触摸屏表现为误触等,影响触摸屏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减小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点亮阶段产生的光电效应对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以及触控单元;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触控驱动器电连接;

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分别向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器向所述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所述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所述源极驱动器向所述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所述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

所述时序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暗态阶段向所述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所述触控驱动器向所述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驱动器还用于在所述暗态阶段接收所述触控单元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暗态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初始化阶段、写入源极显示信号阶段、阳极初始化阶段以及等待发光阶段;所述亮态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点亮阶段。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单元出光侧一侧;

或者,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自容式触控单元或者互容式触控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单元;

所述封装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触控单元之间;或者所述封装单元设置于所述触控单元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单元包括薄膜封装单元或玻璃封装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单元包括玻璃封装单元,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粘结胶层,所述封装单元通过所述粘结胶层与所述触控单元粘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以及触控单元,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所述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触控驱动器电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时序控制器分别向所述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器向所述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所述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所述源极驱动器向所述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所述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

所述时序控制器在所述暗态阶段向所述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所述触控驱动器向所述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所述触控驱动器在所述暗态阶段接收所述触控单元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以及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栅极驱动器、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触控驱动器电连接,通过时序控制器分别向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时序控制器在暗态阶段向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影响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的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10以及触控单元20,因为显示单元10位于触控单元20的下方,为了清晰地展示栅极驱动器3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扫描信号,源极驱动器4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源极显示信号,图1示例性的将显示单元10与触控单元20错开展示,图1示例性的将显示单元10用虚框表示。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30、源极驱动器40、触控驱动器50以及时序控制器60,时序控制器60分别与栅极驱动器30、源极驱动器40和触控驱动器50电连接;时序控制器60用于分别向栅极驱动器30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3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40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4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10进入发光阶段;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如图2所示,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b1、b2…和亮态阶段a1、a2…;时序控制器60还用于在暗态阶段b1、b2…向触控驱动器50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其中,继续参见图2,t1、t2…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的重复周期。时序控制器60向栅极驱动器30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3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40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4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10进入发光阶段,因为显示单元10的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b1、b2…和亮态阶段a1、a2…,时序控制器60在暗态阶段b1、b2…向触控驱动器50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即时序控制器60控制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以及控制源极驱动器40向显示单元10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10进入发光阶段的时间,使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以及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和触控驱动器电连接,通过时序控制器分别向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时序控制器在暗态阶段向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使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干扰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触控驱动器50还用于在暗态阶段b1、b2…接收触控单元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并根据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其中,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的时序图,因为显示单元10的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b1、b2…和亮态阶段a1、a2…,时序控制器60在暗态阶段b1、b2…向触控驱动器50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同时触控驱动器50还用于在暗态阶段b1、b2…接收触控单元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和触控驱动器50接收触控单元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干扰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使触控驱动器50接收触控单元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来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干扰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暗态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初始化阶段、写入源极显示信号阶段、阳极初始化阶段以及等待发光阶段;亮态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点亮阶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触控单元20位于显示单元10出光侧一侧;或者至少部分触控单元20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

其中,触控单元20可以与显示单元10分开设置,还可以至少部分触控单元20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触控单元20包括自容式触控单元或者互容式触控单元。

其中,当触控单元20包括自容式触控单元时,自容式触控单元可以位于显示单元10出光侧一侧,也可以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当触控单元20包括互容式触控单元时,自容式触控单元可以位于显示单元10出光侧一侧,也可以是至少部分自容式触控单元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即自容式触控单元的触控感应电极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或自容式触控单元的触控驱动电极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或自容式触控单元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或自容式触控单元的架桥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单元(图中未示出);封装单元设置于有显示单元10与触控单元20之间;或者封装单元设置于触控单元20远离显示单元10的一侧。

当触控单元20可以与显示单元10分开设置时,封装单元设置于有显示单元10与触控单元20之间;当至少部分触控单元20与显示单元10中的阴极电极同层设置时,封装单元设置于触控单元20远离10显示单元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封装单元包括薄膜封装单元或玻璃封装单元。

其中,薄膜封装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和至少一层有机层,示例性的,薄膜封装单元可以包括两层无机层和一层有机层,由于无机层具有较强阻隔能力,例如阻隔氧气和水,当薄膜封装单元包括两层无机层和一层有机层时,可以进一步阻挡氧气和水进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内部。本技术方案,通过薄膜封装单元或玻璃封装单元可以有效的阻隔水和氧气,进而保证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封装单元包括玻璃封装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粘结胶层,封装单元通过粘结胶层与触控单元粘结。

其中,粘结胶层包括光学胶或压敏胶,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粘结胶层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现有任意一种能够使封装单元粘结设置于显示单元10与触控单元20的材料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可以通过粘结胶层直接将触控单元20设置在封装单元远离显示单元10的一侧。还可以通过在显示单元10的出光侧制备封装单元,在封装单元远显示单元10的一侧制备触控单元20。具体的,通过阵列工艺在封装单元远离显示单元10的一侧制备触控单元20,即在封装单元远离显示单元10的一侧例如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第一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然后对第一电极层进行黄光处理,形成第一电极图案,然后例如可以采用干蚀刻或湿蚀刻工艺刻蚀第一电极层,得到第一电极图案。制备完第一电极图案之后在第一电极层远离封装单元的一侧制备介电层,在介电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制备第二电极层,在第二电极层远离介电层的一侧制备保护层,各个膜层堆叠在封装单元远离显示单元10的一侧,从而形成触摸单元20。如果封装单元为薄膜封装单元,即在薄膜封装单元远离显示单元的一侧制备触控单元20,可以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可弯可折,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厚度。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如实施例一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以及触控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和触控驱动器电连接。

如图4所示,该驱动方法包括:

s110、时序控制器分别向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

s120、时序控制器在暗态阶段向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以及位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触控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分别与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和触控驱动器电连接,通过时序控制器分别向栅极驱动器输入栅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栅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扫描信号,向源极驱动器输入源极驱动时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向显示单元输出源极显示信号,控制显示单元进入发光阶段;发光阶段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暗态阶段和亮态阶段;时序控制器在暗态阶段向触控驱动器输入触控时序信号,控制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使触控驱动器向触控单元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干扰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驱动方法还包括:触控驱动器在暗态阶段接收触控单元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并根据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触控驱动器50向触控单元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间和触控驱动器50接收触控单元20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的时间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态阶段不发生重叠,解决触控单元的信噪比会受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效应的干扰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单元的信噪比的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