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4866发布日期:2019-05-22 03: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盖板,由于柔性显示装置的盖板非常薄弱,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承受的按压力量很小。

基于此,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通常由显示侧弯折至与显示侧相对的背光侧,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形成弯折区(padbending)。

然而,由于有非常多的走线在弯折区随着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而弯折,且柔性显示装置中的走线通常较细,因此,当从侧面撞击柔性显示装置时,位于柔性显示面板侧面的壳体很容易撞击到走线上,导致走线断线;或者,导致柔性显示面板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改善柔性显示面板变形和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上的走线断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主体显示部、弯折部以及驱动电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主体显示部与所述驱动电路部之间,所述驱动电路部位于所述主体显示部的背面;所述弯折部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支撑件至少设置于所述主体显示部、所述驱动电路部以及所述弯折部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通孔露出所述第一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中的填充结构;所述弯折部背离所述支撑件一侧设置有走线;所述支撑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所述填充结构的高度超出所述走线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通孔的面积为3~40mm2

可选的,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通孔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其中,所述椭圆形的短轴与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支撑件、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主体显示部、弯折部以及驱动电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主体显示部与所述驱动电路部之间,所述驱动电路部位于所述主体显示部的背面;所述支撑件至少设置于所述主体显示部、所述驱动电路部以及所述弯折部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弯折部一侧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支撑件中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辅助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一侧,且所述辅助支撑部与所述支撑件中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侧面正对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设有走线,所述走线从所述弯折部延伸至所述驱动电路部,且所述走线绕开所述辅助支撑部所在位置;其中,在所述辅助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背离所述支撑件一侧的情况下,沿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所述辅助支撑部的高度超出所述走线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撑部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辅助支撑部在所述弯折部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辅助支撑部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为3~40mm2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撑部的材料包括橡胶、pc、abs、泡棉和pet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撑部通过双面胶与所述弯折部粘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弯折部一侧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弯折部之间具有间距;在所述弯折部包括通孔的情况下,所述通孔向驱动电路部延伸;所述壳体中靠近所述弯折部侧的侧壁从所述弯折部的侧面延伸至支撑件背离主体显示部一侧,且在所述通孔处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主体显示部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在弯折部上设置通孔,以露出支撑件,且弯折部上的走线绕开通孔设置,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部分作用力通过壳体(如图2所示)直接作用在支撑件上,以避免这部分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上,造成柔性显示面板变形或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上的走线断线;在此基础上,由于支撑件吸收了部分作用力,因此,直接作用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作用力减小,作用到每根走线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减小,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改善走线断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展开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展开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展开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展开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柔性显示面板;11-主体显示部;12-弯折部;13-驱动电路部;14-走线;21-支撑件;22-整机结构;23-填充结构;24-辅助支撑部;31-壳体;32-底板;3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支撑件21;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主体显示部11、弯折部12以及驱动电路部13,弯折部12位于主体显示部11与驱动电路部13之间,驱动电路部13位于主体显示部11的背面;弯折部12包括至少一个通孔121;支撑件21至少设置于主体显示部11、驱动电路部13以及弯折部12围成的空间中,支撑件21靠近弯折部12的侧面为第一侧面,通孔121露出第一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例如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体显示部11用于显示画面;驱动电路部13包括驱动电路,与主体显示部11中的导电引线电连接,用于驱动主体显示部11显示画面;弯折部12用于连接主体显示部11与驱动电路部13。

第二,不对支撑件21的材料进行限定,只要支撑件21足以用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即可。

此处,为了提高支撑件21的支撑效果,支撑件21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例如,不锈钢,铜、铝等。

或者,支撑件21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简称abs)、泡棉等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力,因此,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部分作用力可被支撑件21吸收,以起到缓冲作用。

第三,不对弯折部12上的通孔121的个数进行限定,如图4所示,通孔121的个数可以是一个,如图3所示,通孔121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具体的,与通孔121的尺寸有关。

由于主体显示部11上的导电引线需要与驱动电路部13电连接,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弯折部12背离支撑件21一侧设置有走线14,弯折部12上的走线14应绕开通孔121所在位置,且多根走线14之间相互绝缘,这样一来,还应在避免弯折部12上的多根走线14电连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通孔121的个数。

第四,支撑件21包括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的边沿可以恰好与驱动电路部13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的边沿齐平;或者,如图1所示,第二侧面的边沿也可以超出驱动电路部13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的边沿。

在此基础上,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整机结构22,如图1所示,整机结构22与支撑件21相互搭接,用于支撑主体显示部11。

第五,不对通孔121的形状进行限定,例如,通孔1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规则图形;当然,通孔121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图形。

第六,通孔121应至少露出支撑件21露出支撑件21靠近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此时,通孔121必然露出第一侧面;在此基础上,在不影响正常显示的前提下,通孔121还可以露出主体显示部11背离驱动电路部13一侧的表面,和/或,驱动电路部13背离主体显示部11一侧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通过在弯折部12上设置通孔121,以露出支撑件21的第一侧面的上边沿和下边沿,且弯折部12上的走线14绕开通孔121设置,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部分作用力通过壳体31(如图2所示)直接作用在支撑件21上,以避免这部分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造成柔性显示面板10变形或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走线14断线;在此基础上,由于支撑件21吸收了部分作用力,因此,直接作用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作用力减小,作用到每根走线14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减小,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改善走线14断线的问题。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通孔121中的填充结构23;支撑件21还包括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填充结构23的高度超出走线14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不对填充结构23的材料进行限定,只要填充结构23足以用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即可。

此处,为了提高支撑件21的支撑效果,支撑件21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例如,不锈钢,铜、铝等。

考虑到金属导电,为了避免多根走线14通过填充结构23导通,在填充结构23的材料包括金属的情况下,填充结构23还包括包覆于金属材料的绝缘薄膜。

其中,当填充结构23包括金属薄膜和完全包覆金属薄膜的绝缘薄膜时,填充结构23中金属薄膜的材料可以与支撑件21中金属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当然,填充结构23还可以是其他材料,例如,填充结构23的材料为橡胶、泡棉、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力,因此,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部分作用力可被填充结构23吸收,以起到缓冲作用。

第二,填充结构23可以填充于所有通孔121中,也可以填充于部分通孔121中。

第三,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不对填充结构23中超出走线14部分的高度进行限定,具体的,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与柔性显示装置的整机关系有关,例如,填充结构23应与位于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壳体3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通孔121中设置填充结构23,且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填充结构23的高度超出走线14的高度,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全部作用力都通过壳体31(如图2所示)直接作用在填充结构23上,且沿作用力的方向,支撑件21还可以对填充结构23起到支撑作用,这样一来,可完全避免来自柔性显示装置侧面的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造成柔性显示面板10变形或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走线14断线。

可选的,如图4所示,通孔121的个数为一个,且通孔121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其中,通孔121的面积为3~40mm2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21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即,在通孔121与支撑件21中靠近弯折部12的侧面正对的基础上,沿支撑件21的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方向,通孔121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其中,支撑件21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邻接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侧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通孔121的个数仅为一个,因此,相较于通孔121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仅需使较少的走线14绕开通孔121,简化制备柔性显示模组的工艺;在此基础上,由于通孔121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即使来自柔性显示装置侧面的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也可使沿支撑件21的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方向,位于通孔121两侧的走线14受力均匀,以防止部分走线14受到较大的作用力而断线。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沿支撑件21的厚度方向,通孔121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其中,椭圆形的短轴与支撑件21的厚度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1的厚度方向,即,主体显示部11与驱动电路部13之间的距离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弯折部12上形成通孔121的过程中存在切割风险,可能会导致柔性显示面板10中位于通孔121周边的区域具有微小裂纹,随着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使用时间的增长,裂纹会逐渐变大,从而影响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因此,将通孔121的形状做成椭圆形,且椭圆形的短轴与支撑件21的厚度方向平行,即,增大通孔121中靠近主体显示部11一侧的切割圆角,以防止微小裂纹向主体显示部11一侧蔓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如图6a-图6c所示,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支撑件21、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24;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主体显示部11、弯折部12以及驱动电路部13,弯折部12位于主体显示部11与驱动电路部13之间,驱动电路部13位于主体显示部11的背面;支撑件21至少设置于主体显示部11、驱动电路部13以及弯折部12围成的空间中;支撑件21靠近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支撑件21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二侧面,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第一侧面背离第二侧面一侧,且辅助支撑部24与支撑件21中靠近弯折部12的侧面正对设置;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上设有走线14,走线14从弯折部12延伸至驱动电路部13,且走线14绕开辅助支撑部24所在位置;其中,在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背离支撑件21一侧的情况下,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辅助支撑部24的高度超出走线14的高度。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例如可以是oled显示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体显示部11用于显示画面;驱动电路部13包括驱动电路,与主体显示部11中的导电引线电连接,用于驱动主体显示部11显示画面;弯折部12用于连接主体显示部11与驱动电路部13。

第二,不对支撑件21的材料进行限定,只要支撑件21足以用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即可。

此处,为了提高支撑件21的支撑效果,支撑件21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例如,不锈钢,铜、铝等。

或者,支撑件21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泡棉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力,因此,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部分作用力可被支撑件21吸收,以起到缓冲作用。

第三,不对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进行限定,如图9所示,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可以是一个;如图8所示,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具体的,与辅助支撑部24的尺寸有关。

由于主体显示部11上的导电引线需要与驱动电路部13电连接,因此,如图8和图9所示,弯折部12上设置有走线14,且弯折部12上的走线14绕开辅助支撑部24所在位置,多根走线14之间相互绝缘,这样一来,还应在避免弯折部12上的多根走线14电连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

第四,支撑件21包括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的边沿可以恰好与驱动电路部13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的边沿齐平;或者,如图1所示,第二侧面的边沿也可以超出驱动电路部13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侧面的边沿。

在此基础上,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整机结构22,如图6a-图6c所示,整机结构22与支撑件21相互搭接,用于支撑主体显示部11。

第五,不对辅助支撑部24的材料进行限定,为了避免多根走线14通过辅助支撑部24电连接,此处,辅助支撑部24的材料优选为绝缘材料。

第六,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第一侧面背离第二侧面一侧,包括:如图6a所示,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背离支撑件21一侧;或者,如图6b所示,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与支撑件21之间;或者,如图6c所示,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背离支撑件21一侧,且辅助支撑部24还设置于弯折部12与支撑件21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通过在第一侧面背离第二侧面一侧设置辅助支撑部24,且走线14绕开辅助支撑部24所在位置;其中在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背离支撑件21一侧的情况下,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辅助支撑部24的高度超出走线14的高度,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全部作用力都通过壳体31(如图7所示)作用在辅助支撑部24上,可完全避免来自柔性显示装置侧面的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造成柔性显示面板10变形或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走线14断线;在辅助支撑部24设置于弯折部12与支撑件21之间的情况下,当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辅助支撑部24可以吸收部分来自柔性显示模组侧面的作用力,以改善柔性显示面板10变形或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走线14断线的问题。

可选的,如图9所示,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为一个,且辅助支撑部24在弯折部12上的正投影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其中,辅助支撑部24在支撑件2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为3~40mm2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支撑部24在弯折部12上的正投影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即,在辅助支撑部24与支撑件21中靠近弯折部12的侧面正对的基础上,沿支撑件21的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方向,通孔121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仅为一个,因此,相较于辅助支撑部24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仅需使较少的走线14绕开辅助支撑部24,简化制备柔性显示模组的工艺;在此基础上,由于辅助支撑部24位于弯折部12的中间位置,即使来自柔性显示装置侧面的作用力直接撞击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也可使沿支撑件21的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方向,位于辅助支撑部24两侧的走线14受力均匀,以防止部分走线14受到较大的作用力而断线。

可选的,辅助支撑部24通过双面胶与弯折部12粘接,以将辅助支撑部24牢牢粘接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与前述柔性显示模组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中弯折部12一侧的壳体31,壳体31与弯折部12之间具有间距;在弯折部12包括通孔121的情况下,通孔121向驱动电路部13延伸;壳体31中靠近弯折部12侧的侧壁从弯折部12的侧面延伸至支撑件21背离主体显示部11一侧,且在通孔121处与支撑件21背离主体显示部11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在此基础上,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33和底板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21从弯折部12延伸至驱动电路部13,其中,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通孔121延伸至驱动电路部13中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表面;或者,如图10和图11所示,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距离方向,通孔121延伸至驱动电路部13中背离弯折部12一侧的表面与靠近弯折部12一侧的表面之间。

第二,为了避免侧壁损伤驱动电路部13上的走线14,侧壁中延伸至支撑件21背离主体显示部11一侧的部分,可仅与支撑件21接触。即,侧壁中延伸至支撑件21背离主体显示部11一侧的部分,仅与通孔121对应。

第三,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填充结构23,如图10所示,填充结构23部分填充于通孔121中位于弯折部12的部分;或者,如图11所示,填充结构23完全填充于通孔121中位于弯折部12的部分。

当然,所柔性显示模组也可以不包括填充结构2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壳体31与支撑件21直接接触,以与驱动电路部13固定连接,可以对柔性显示模组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当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底板32时,从柔性显示装置侧面撞击壳体3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底板32也会向壳体31施加相同的反向作用力,且反向作用力的方向与支撑件21指向壳体31的方向相同,从而降低壳体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撞击力度,改善走线14断线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