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4076发布日期:2019-04-29 15:0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中均包括金属引线等结构,在进行拉伸时会发生断裂,导致器件失效,影响所述可穿戴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会因发生形变而其内部导致器件失效的显示基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基板不会因发生形变而其内部导致器件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多条信号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包括封装壳体和填充在封装壳体内的导电液,至少一条所述信号线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与相应的信号线相接触,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能够在所述显示基板变形时流出所述封装壳体并涂敷在所述信号线上。

优选地,所述封装壳体包括容纳部和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信号线搭接,所述第二端形成有导电液出口。

优选地,所述信号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沟槽,所述沟槽长度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方向相同,且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出口与所述沟槽一一对应,且所述导电液出口与相应的沟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柔性显基板还包括限位层,所述限位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内均形成有接触电极,所述信号线形成在所述限位层上,以使得所述接触电极和所述信号线沿所述显示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接触电极与所述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所述接触电极的位置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触电极与所述信号线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接触电极沿所述信号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为柔性的衬底基板。

优选地,所述导电液材料包括聚乙烯,聚噻吩和聚吡咯中任意一者或者任意几者。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形成多条信号线;

形成至少一个辅助导电单元,其中,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包括封装壳体和填充在封装壳体内的导电液,至少一条所述信号线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与相应的信号线相接触,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能够在所述显示基板变形时流出所述封装壳体并与所述信号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提供衬底基板的步骤和形成信号线的步骤之间进行的:

形成限位层,所述限位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槽;

在各个所述限位槽内形成接触电极,其中,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所述接触电极的位置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位置相对应。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图1中区域i的工艺制程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中区域i被拉伸且所述信号线段开处未填充导电液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中区域i被拉伸且所述信号线段开处填充导电液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辅助导电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基板110:信号线

111:沟槽120:封装壳体

121:连通部122:容纳部

1221:侧挡板1222:底板

1223:顶板1224:导电液

130:接触电极140:限位层

150:开口160:像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100包括多条信号线110,其中,显示基板100还包括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包括封装壳体120和填充在封装壳体120内的导电液,至少一条信号线110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与相应的信号线110相接触,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能够在显示基板100变形时流出封装壳体120并与信号线110接触。

如图1所示,在显示基板中多条信号线110按照行列排布,本发明中,对于信号线110不做限定,例如,优选地,信号线110可以为数据线,用于给像素单元160提供数据信号。进一步地,像素单元160可以是单个像素、也可以是岛状的像素群。

由于显示基板100在拉伸、弯折等变形时,信号线110也会被拉伸变形,因此容易发生断裂。

如上所述,本发明给信号线110对应设置所述辅助导电单元,该辅助导电单元能够在显示基板100发生变形时产生的外力作用下,将所述导电液从封装壳体120挤压至信号线110上。一旦信号线110在于辅助导电单元接触的位置发生断裂,导电的导电液会从辅助导电单元的封装壳体120中流出,并填充至信号线110发生断裂的裂缝处,从而使得信号线110原本断开的两个部分能够继续保持电连接,进而使得所述显示基板不会因发生形变而其内部导致器件失效,确保包括显示基板100的显示装置变形时能够正常显示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对设置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数量以及设置形式不做限定,例如,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每一条信号线11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导电单元120。

进一步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辅助导电单元可以设置在相邻的像素单元160的间隔处,不会对像素单元的显示造成影响,同时又可保证信号线110被拉伸断开后的电连接,延长包括该显示基板100的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封装壳体120包括容纳部122和至少一个连通部121,连通部1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容纳部122连通,所述第二端与信号线110搭接,所述第二端形成有导电液出口。

在本发明中,每个封装壳体可以包括一个连通部121,也可以包括多个连通部121。每个连通部121的第二端都形成有导电液出口。

如上所述,连通部121连接在容纳部122与信号线110之间,在显示基板100变形时,容纳部122内部的导电液通过连通部121的第二端的导电液出口流动至信号线110上,当信号线110在第二端附近的部分断裂时,所述导电液能够填充信号线110的断裂处,以使得信号线110能够继续保持电连接。

本发明对所述连通部不做限定,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连通部可以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并且,在连通部12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设置有封堵结构,以防止导电液外流。

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导电液出口设置在连通部121的第二端与信号线110搭接的表面上。

本发明中,如图1、图2a至2c、图3a至3b所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限位层140,该限位层14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槽内均设置有接触电极130,信号线110形成在限位层140上,以使得接触电极130和信号线110沿所述显示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接触电极130的位置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位置相对应。

如上所述,由于接触电极130、信号线110和所述辅助导电单元沿所述显示基板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并且,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使得如图3a所示,当显示基板变形导致信号线断裂时,断开的信号线110的两个部分可以通过接触电极130电连接。

需要解释的是,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其中,所述“接触”指的是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电连接,且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之间能够相对位移。可以利于对限位层140以及信号线110均粘附性较低的材料制成接触电极130。

此外,本发明对“接触电极130的位置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位置相对应”不做限定,优选地,如图1所示,封装壳体120的一部分(也即,连通部121)的沿所述显示基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接触电极130上。其优势在于,如图3b所示,在所述显示基板变形时,所述导电液通过连通部121的第二端填充至信号线110的断裂处,接触电极130与所述信号线110的断裂处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对所述导电液提供限位和支撑,以提高所述导电液与信号线110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对所述限位层的具体结构和具体位置不做限定,例如,可选地,当显示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限位层可以为层间绝缘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接触电极130的材料优选为结构致密材料,并且接触电极130与信号线110接触粘附性较低、与所述定位槽相对独立设置,从而可以保证显示基板发生变形时,在设定阈值允许的拉伸范围内,接触电极130不会断裂。

本发明中,所述接触电极的尺寸不做限定,例如,优选地,所述接触电极沿所述信号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

如上所述,设置所述接触电极的沿所述信号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可以使得所述信号线断裂时的端部与所述接触电极充分接触,并且使得所述接触电极朝向所述信号线的表面承载的导电液更多,进一步保证所述信号线的电连接。

当信号线110的某处发生断裂后,信号线110上的应力得到释放,其余未断裂的部分基本上不会再次发生断裂。因此,可以将信号线上与辅助导电单元接触的部位设置为容易断裂的部分,当该部分断裂后,信号线上的应力得到释放、未断裂的部分不容易再次发生断裂。而已经断裂的裂缝处由导电液所填充,实现了裂缝两端的信号线电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如图2a至2c、图3a至3b所示,信号线11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沟槽111,沟槽111的长度方向与信号线110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出口与沟槽111一一对应,且所述导电液出口与相应的沟槽连通。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出口与沟槽111一一对应是指沟槽111的数量与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出口的数量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由于沟槽111的厚度小于信号线110除沟槽111之外的部分的厚度,因此,信号线110的沟槽处机械强度相对其他区部分的机械强度最小,并且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信号线110设置沟槽111作为其拉伸断裂点,在信号线110被拉伸至超过其自身的延展性范围时,信号线110在沟槽111处断开。

相应的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第二端(即,连通部121的第二端)与信号线110在沟槽111处搭接,以使得当信号线110在沟槽111处断开时,所述导电液能够经由连通部121的第二端填充至信号线110的沟槽111以及断裂处,从而保证信号线110的电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地,制成信号线110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金属材料。

本发明中,所述导电液在低温下(-20℃~-10℃)为固态,便于制作所述导电辅助单元时的工艺步骤,在常温(大于-10℃)下为液态,显示基板在常温下工作时,液态的导电液流动至信号线110断裂处,保证信号线110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液的材料包括导电聚乙烯、聚噻吩、聚吡咯中任意一者或者任意几者。

本发明中,对于所述容纳部的形状不做限定,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b、4a至4c所示,容纳部122包括底板1222、顶板1223和侧挡板1221,侧挡板1221连接在底板1222和顶板1223之间以形成容纳导电液的容纳槽,侧挡板1221朝向信号线110一侧形成有开口150,连通部121的第一端与开口150连通。

需要解释的是,为便于观察信号线110、接触电极130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立体结构关系,因此,在图4a至4c中并未示出所述连通部、以及朝向信号线110一侧的侧挡板1221。

如上所述,底板1222和侧挡板1221围成容纳槽,如图4b所示,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导电液1224,顶板1223覆盖在容纳槽上方,对内部的导电液1224形成保护,防止导电液1224外流的同时,避免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周围器件与导电液1224互相影响。

侧挡板1221朝向信号线110一侧形成有开口150与所述连通部的第一端连通,以使得导电液1224能够进入到所述连通部。

本发明中,制作顶板1223的材料为高弹性封装材料,优选地,所述高弹性封装材料包括乙酸-1-甲氧基-2-丙基酯为主体,添加丙烯酸聚合物为辅助材料而形成的混合物。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容纳部也可以为球形等形状。

本发明中,优选地,连通部121的宽度大于信号线110的沟槽111的宽度,以使得导电液1224能够充分进入到信号线110的断裂处,从而实现信号线110断开的连部分电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为柔性的衬底基板。基于此,包括所述柔性的衬底基板的显示基板即可以为柔性显示基板。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

由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因此,所述显示面板不会因为发生形变而导致内部器件走线断裂,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在形变状态下能够正常画面显示,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延长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基板,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衬底基板;

步骤s2、形成多条信号线;

步骤s3、形成至少一个辅助导电单元,其中,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包括封装壳体和填充在封装壳体内的导电液,至少一条所述信号线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导电单元,所述辅助导电单元与相应的信号线相接触,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导电液能够在所述显示基板变形时流出所述封装壳体并与所述信号线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步骤s1~s3制得的显示基板包括所述信号线和所述辅助导电单元,如上述结构部分的描述,所述封装壳体能够在显示基板变形时将所述导电液挤压至所述信号线上,因此,当该部分信号线发生断裂时,导电液可以将断裂处两侧的信号线电连接在一起。

其中,在制作柔性显示基板时,步骤s1中的衬底基板优选为柔性的衬底基板。

如上文中所述,信号线上可以形成有沟槽,因此,形成多条信号线的步骤s2包括:

形成信号线本体;

在信号线本体上形成至少一个沟槽。

如上所述,所述沟槽用作所述信号线的拉伸断裂点,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形成所述沟槽,当然,本发明并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将所述信号线在所述沟槽处刻蚀断开。

本发明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提供衬底基板的步骤s1和形成多条信号线的步骤s2之间进行的:

形成限位层,所述限位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槽;

在各个所述限位槽内形成接触电极,其中,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所述接触电极的位置与所述辅助导电单元的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制作接触电极的材料与制作限位层、以及信号线的粘附性较低,以使得所述接触电极与所述信号线以及限位层在结构上相对独立,防止显示基板变形时,所述接触电极断裂。

进一步地,所述形成至少一个辅助导电单元的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形成导电液限位槽,所述导电液限位槽包括底板和围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侧挡板;

步骤s32、填充导电液;

步骤s33、形成顶板。

如上所述,在步骤s31中,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在形成有像素单元的膜层上涂覆光刻胶层,通过曝光显影,去除其他区域的光刻胶,图案化保留在像素单元之间区域的光刻胶形成所述导电液限位槽。

所述连通部可以单独制备,然后与所述导电液限位槽组装,使得所述连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电液限位槽连通,所述连通部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线的沟槽搭接。

在步骤s32中,对填充导电液的方法不做限定,例如,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在常温下,将所述导电液材料通过打印至所述导电液限位槽中,且确保所述导电液的液面高度不超过所述侧挡板的上表面,以避免导电液外流。

在步骤s33中,先低温固化所述导电液,然后在所述导电液限位槽上方涂覆高弹性封装材料层,图案化所述高弹性封装材料层,形成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导电液限位槽组成所述容纳部,将所述导电液封装于其内部。

下面结合图2a至图2c所示的实施方式对制作显示基板的辅助导电单元、信号线以及接触电极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2a所示,在接触电极130和限位层140上形成信号线110;同时形成所述导电液限位槽,图中侧挡板1221为朝向信号线110一侧的侧挡板,通过图案化在该侧挡板121上形成开口150。

如图2b所示,形成所述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的第一端与开口150连通,另一端搭接在信号线110的沟槽111上方;在所述导电液限位槽内通过打印的方式填充所述导电液,所述导电液经由所述连通部进入沟槽111。

如图2c所示,在所述导电液限位槽上形成顶板1223,以将所述导电液封装。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