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98816发布日期:2019-06-13 16:1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显示面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当前显示面板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高刷新频率,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响应速度。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随着刷新频率的提升,会出现隔列亮的问题,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面板隔列亮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多路复用电路、多个子像素、与所述子像素电连接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n个输出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每个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

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一帧内,

在第i条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以第一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在第j条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以第二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顺序和所述第一预设顺序不同,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n为整数,且n≥2;i,j为正整数,且j≠i。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路复用电路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使得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发光亮暗程度不同,形成亮度互补。由于子像素非常微小,从视觉上无法辨别单个子像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不受像素排布方式的限制,在不同的像素排布方式下均可以实现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的多个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亮暗交替,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显示品质较高的前提下,实现子像素打开与数据线充电同时进行,有利于缩短行周期和提升响应速度,从而适用于高刷新频率、高显示品质的显示面板。

可选地,i为奇数,j为偶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隔行的交换数据线的充电位次,使得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呈现出亮暗亮暗的发光状态,以及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也呈现出亮暗亮暗的发光状态,形成亮度互补,消除了因充电不均带来的视觉上的“竖条纹”现象。

可选地,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的充电顺序每k条扫描线变换一次,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由于子像素120非常微小,从视觉上无法辨别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子像素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可以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地,k≤8,k的数值越小,显示面板的显示越精细。

可选地,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的充电顺序每隔条扫描线重复一次。其中,每隔条扫描线重复一次是指,在相邻条扫描线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的充电顺序均不相同。

可选地,n≤6。本发明实施例这样设置,使得多路复用电路110的输出端的数量较少,有利于数据线140充电时间较为充足。

可选地,在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充电之后,还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向所述扫描线发送扫描信号,控制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充电。本发明实施例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均以充电完成的状态向子像素进行充电,从而有利于与各数据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率相同,充电程度一致。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充电顺序中的最后一条数据线充电之前,扫描驱动电路向所述扫描线发送扫描信号,控制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充电。本发明实施例这样设置,可以缩短行周期,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高刷新频率。

可选地,在相邻的另一帧内,

在第i条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以所述第二预设顺序充电;

在第j条扫描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充电周期,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以所述第一预设顺序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隔帧的交换数据线的充电位次,使得显示面板上相同位置的子像素在相邻两帧分别呈现出亮暗两种发光状态,形成亮度互补,消除了因充电不均带来的视觉上的“竖条纹”现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执行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显示器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执行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相应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显示面板随着刷新频率的提升,会出现隔列亮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如下: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多路复用电路110、多个子像素120、与子像素120电连接的多条扫描线130和多条数据线140;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n个输出端(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2个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110的每个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140。

其中,多路复用电路110例如包括输入端、n个控制端和n个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110的n个控制端分别与n条时钟信号线150电连接,输入端与对应的数据连接线160电连接,每个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140。多路复用电路110用于根据时钟信号线150上的控制信号将数据连接线160上的数据信号分时传输至n个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110减少了数据连接线160的数量,从而减少了驱动芯片输出通道的数量。多路复用电路1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其中一种设置方式,在图1中,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2个晶体管(分别为晶体管t1和晶体管t2),2个晶体管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一条时钟信号线150,2个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数据连接线160电连接,2个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一条数据线140。

多条扫描线130和多条数据线140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120,其中,多个子像素120排布方式有多种。在图1中,示例性地,该显示面板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每条扫描线130与一行子像素120电连接,每条数据线140与一列子像素120电连接。扫描线130沿行方向x延伸,数据线140沿列方向y延伸,扫描线130和数据线140交叉限定出的多个子像素120呈阵列排布。

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过程中,显示图像会不断刷新,一次刷新的时间称为一帧。在一帧内,多条扫描线130依次向与其电连接子像素120传输扫描信号,以使多条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依次充电至对应的子像素120。每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行周期)t=(1/刷新频率)/扫描线的条数。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为,在每一帧内,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01内,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上的控制信号demux1控制晶体管t1先导通,数据连接线16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向奇数列的数据线140充电;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的控制信号demux2控制晶体管t2后导通,数据连接线16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向偶数列的数据线140充电;在晶体管t2导通阶段,第1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1行子像素120导通,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向第1行子像素120充电,充电完成后第1行子像素120发光。以此类推,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02内,数据连接线16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先向奇数列的数据线140充电;后向偶数列的数据线140充电;在向偶数列的数据线140充电的同时,第2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2行子像素120导通,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向第2行子像素120充电,充电完成后第2行子像素120发光,……。即在每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先向奇数列数据线140充电,再向偶数列数据线140充电。数据连接线160向偶数列充电的同时,该行扫描线130控制该行子像素120导通。

因此,偶数列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还未充电完成,便向子像素120进行充电;而奇数列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source是在充电完成后向子像素120进行充电,从而奇数列和偶数列的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不同,充电程度不一致,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发光亮度与奇数列子像素120相比较暗。以图1中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显示面板出现隔列亮的现象(即“竖条纹”),影响了显示品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一帧内,在第i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一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s120、在第j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二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顺序和第一预设顺序不同,多路复用电路110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140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n为整数,且n≥2;i,j为正整数,且j≠i。

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是指,多路复用电路110输出的数据信号依次写入n条数据线140,以及扫描线130向电连接的子像素120输出扫描信号,控制子像素120的扫描电路打开,n条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写入扫描电路的过程。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一或第二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是指,多路复用电路110的n个输出端依次输出数据信号的顺序。

根据排列组合,多路复用电路110的n个输出端的打开顺序包括种。例如,n=2,即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2个输出端,分别为与奇数列数据线140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和与偶数列数据线1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110的2个输出端依次输出数据信号的顺序包括2种,第一预设顺序可以是第一输出端先输出数据信号,第二输出端后输出数据信号,第二预设顺序可以是第二输出端先输出数据信号,第一输出端后输出数据信号。又如,n=3,即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3个输出端,分别为与第3k+1列数据线140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端、与第3k+2列数据线1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端和与第3k+3列数据线140电连接的第三输出端,k为非负整数,多路复用电路110的3个输出端输出数据信号的顺序包括6种。

多路复用电路110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140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是指,对于同一条数据线140,在至少两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的输出端向其输出数据信号的位次不同。例如,多路复用电路110包括3个输出端,其输出端输出数据信号的位次包括3种,对于同一条数据线140,在扫描一行子像素120时,该数据线140以第1位次充电,在扫描另一行子像素120时,该数据线140以第2位次或第3位次充电。即,对于同一条数据线140,在一帧内多路复用电路110向其充电的位次不完全相同。

下面以n=2,i为奇数,j为偶数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4和图5,示例性地,在一帧内:

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包括两个时间段t11和t12。

在时间段t11,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1打开,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关闭,即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奇数列数据线140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

在时间段t12,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1关闭,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打开,即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偶数列数据线140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第1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1行子像素120打开,第1行子像素120充电。

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即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先于偶数列数据线140。奇数列数据线140在数据信号source充电完成后向子像素120充电,而偶数列数据线140在数据信号source充电完成之前,便已向子像素120充电,即未完成充电的偶数列数据线140便向对应连接的子像素120充电。如此,在第1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低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包括两个时间段t21和t22。

在时间段t21,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1关闭,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打开,即偶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偶数列数据线140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

在时间段t22,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1打开,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关闭,即奇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奇数列数据线140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第2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2行子像素120打开,第2行子像素120充电。

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即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先于奇数列数据线140。偶数列数据线140在数据信号source充电完成后向子像素120充电,而奇数列数据线140在数据信号source充电完成之前,便已向子像素120充电,即未完成充电的奇数列数据线140便向对应连接的子像素120充电。如此,在第2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高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

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3包括两个时间段t31和t32。

在时间段t31,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3打开,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关闭,即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奇数列数据线140在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3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

在时间段t32,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3关闭,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打开,即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偶数列数据线140在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3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第3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3控制第3行子像素120打开,第3行子像素120充电。

同前述分析,可知,在第3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低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4包括两个时间段t41和t42。

在时间段t41,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4打开,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关闭,即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奇数列数据线140在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4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

在时间段t42,第1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一晶体管t4关闭,第2条时钟信号线150控制多路复用电路110的第二晶体管t2打开,即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偶数列数据线140在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4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第4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4控制第4行子像素120打开,第4行子像素120充电。

同前述分析,可知,在第4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高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隔行交换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使得位于奇数列的子像素120隔行改变充电率,以及位于偶数列的子像素120隔行改变充电率,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120整体充电率较为均衡,整体充电程度趋于一致。从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上看,位于同一行的绿色子像素g呈现出亮暗亮暗的发光状态,以及位于同一列的绿色子像素g也呈现出亮暗亮暗的发光状态,形成亮度互补,消除了因充电不均带来的视觉上的“竖条纹”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路复用电路110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140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使得同一条数据线14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发光亮暗程度不同,形成亮度互补。由于子像素120非常微小,从视觉上无法辨别单个子像素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不受像素排布方式的限制,在不同的像素排布方式下均可以实现同一条数据线140电连接的多个子像素120的发光亮度亮暗交替,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显示品质较高的前提下,实现子像素120打开与数据线140充电同时进行,有利于缩短行周期和提升响应速度,从而适用于高刷新频率、高显示品质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以n=2,i为奇数,j为偶数进行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n、i和j设置为其他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限定。下面就其中几种典型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6和图7,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k条扫描线130变换一次,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

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k条扫描线130变换一次是指,在相邻k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充电的顺序相同。k的取值例如可以是2、3、4、5、6、7、8、9、10等数值,优选k≤8,即k的数值越小,显示面板的显示越精细。由于子像素120非常微小,从视觉上无法辨别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子像素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从宏观上看没有“竖条纹”的现象,可以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示例性地,以n=2,i为奇数,j为偶数,k=2为例进行说明,即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2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2条扫描线130变换一次。在一帧内:

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5包括两个时间段t51和t52。在时间段t51,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在时间段t52,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第1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1行子像素120打开,第1行子像素120充电。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低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6包括两个时间段t61和t62。在时间段t61,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在时间段t62,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第2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2行子像素120打开,第2行子像素120充电。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低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7包括两个时间段t71和t72。在时间段t71,偶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在时间段t72,奇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第3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3控制第3行子像素120打开,第3行子像素120充电。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高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

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8包括两个时间段t81和t82。在时间段t81,奇数列数据线140先充电;在时间段t82,偶数列数据线140后充电。第4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4控制第4行子像素120打开,第4行子像素120充电。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高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在第5行和第6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低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在第7行和第8行,位于偶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高于位于奇数列子像素120的充电率,因此,以绿色子像素g为例,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

如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2条扫描线130变换一次,通过每2行的交换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使得奇数列和偶数列的子像素120的整体充电率较为均衡,整体充电程度趋于一致。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8,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隔条扫描线130重复一次。

其中,每隔条扫描线130重复一次是指,在相邻条扫描线130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均不相同。例如,n=3,充电顺序包括6种,在相邻6条扫描线130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3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包括6种,且每隔6条扫描线130重复一次。

示例性地,以n=3为例进行说明,在一帧内:

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9包括三个时间段t91、t92和t93。在时间段t91,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9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m为非负整数。在时间段t92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9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93,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9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1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1控制第1行子像素120打开,第1行子像素120充电。

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a包括三个时间段ta1、ta2和ta3。在时间段ta1,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a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时间段ta2,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a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a3,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a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2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2控制第2行子像素120打开,第2行子像素120充电。

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b包括三个时间段tb1、tb2和tb3。在时间段tb1,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b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时间段tb2,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b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b3,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3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b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3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3控制第3行子像素120打开,第3行子像素120充电。

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c包括三个时间段tc1、tc2和tc3。在时间段tc1,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c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时间段tc2,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c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c3,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4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c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4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an4控制第4行子像素120打开,第4行子像素120充电。

第5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d包括三个时间段td1、td2和td3。在时间段td1,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5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d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时间段td2,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5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d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d3,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5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d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5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bn5控制第5行子像素120打开,第5行子像素120充电。

第6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e包括三个时间段te1、te2和te3。在时间段te1,第3m+3列数据线140在第6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e中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时间段te2,第3m+2列数据线140在第6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e中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时间段te3,第3m+1列数据线140在第6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e中的充电位次为第3位次。第6条扫描线130上的扫描信号sccn6控制第6行子像素120打开,第6行子像素120充电。

重复前6行的驱动方式,完成对整个显示面板的刷新,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的充电顺序每隔条扫描线130重复一次,使得同一列的子像素120的整体充电率较为均衡,整体充电程度趋于一致。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n≤6。本发明实施例这样设置,使得多路复用电路110的输出端的数量较少,有利于数据线140充电时间较为充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在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充电顺序中的最后一条数据线140充电时,扫描驱动电路向扫描线130发送扫描信号,控制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充电,其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其他时间设置扫描驱动电路向扫描线130发送扫描信号,控制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充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9,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在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充电之后,扫描驱动电路向扫描线130发送扫描信号,控制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充电。本发明实施例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各数据线140上的数据信号均以充电完成的状态向子像素120进行充电,从而有利于与各数据线14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率相同,充电程度一致。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0,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在一帧内,在第i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一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s220、在第j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二预设顺序的充电顺序进行充电。

s230、在相邻的另一帧内,在第i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二预设顺序充电。

s240、在第j条扫描线130电连接的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多路复用电路110向电连接的n条数据线140以第一预设顺序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顺序和第一预设顺序不同,多路复用电路110电连接的每条数据线140在至少两次充电顺序中的充电位次不同;n为整数,且n≥2;i,j为正整数,且j≠i。

下面以n=2,i为奇数,j为偶数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示意图。参见图11,示例性地,在一帧t001内,包括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10、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120、……。在奇数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例如,第1行子像素的充电周期t110),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奇数行,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在偶数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例如,第1行子像素的充电周期t120),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在偶数行,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发光亮度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12,在相邻的另一帧t002内,包括第1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10、第2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t220……在奇数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例如,第1行子像素的充电周期t210),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奇数行,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在偶数行子像素120的充电周期(例如,第2行子像素的充电周期t220),偶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2位次,奇数列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为第1位次。在偶数行,位于偶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暗,位于奇数列的绿色子像素g的发光亮度较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隔帧的交换数据线140的充电位次,使得显示面板上相同位置的绿色子像素g在相邻两帧分别呈现出亮暗两种发光状态,形成亮度互补,消除了因充电不均带来的视觉上的“竖条纹”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驱动芯片(图13中未示出)。驱动芯片与显示面板电连接,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执行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显示器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执行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相应的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