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芯自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6642发布日期:2019-08-10 00:2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粗芯自动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芯自动笔。



背景技术:

自动铅笔相较铅笔而言,具有价格实惠、便于携带以及节约木材的优点,而且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对笔芯的型号进行更换,但是自动铅笔存在着,笔芯容易断,不便涂抹的缺点,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粗芯(2.00mm芯粗及以上)自动铅笔,通常包括有笔杆、放置笔芯的储芯管、按钮帽以及开花组件,所述的笔杆包括有杆身以及设置在杆身前端的尖套,所述的开花组件与按钮帽分别套设在储芯管的前后两端,且开花组件通常抱死在储芯管上,以使开花组件与储芯管之间的连接相较按钮帽与储芯管之间的连接的强度更高,防止拔取按钮帽换芯时将储芯管拔出,所述的开花组件包括有瓣状的开花以及套设在开花上的铜套,所述笔杆内壁上设置有对铜套轴向限位的滑槽,且笔杆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储芯管受按压后复位的弹簧,对按钮帽进行按压时,储芯管带动开花以及铜套带动铅芯前伸,并由于滑槽对铜套的轴向限位,铜套受限后开花继续前伸后张开,解除对笔芯的夹持,笔芯受重力作用伸出,完成出芯,之后储芯管在弹簧驱使下带动开花组件复位,复位的过程中,铜套重新移动至开花前端,铜套与开花前端形成限位配合使其收拢,在铜套的限位效果下使开花重新对笔芯形成夹持定位,所述的按钮帽上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在笔芯在磨平后削笔芯的削笔刀。

现有技术其在削笔芯时,将笔芯前端插入削笔刀中,通过对笔杆进行旋转,带动受开花组件定位的笔芯旋转,来削尖笔芯。但当笔芯硬度过高或者笔芯较粗时,尤其是使用h类笔芯或者笔芯较粗(2.00mm以上)的情况下,笔芯与削笔刀之间摩擦力过大,由于笔芯与削笔刀之间摩擦力大,导致笔芯以及用于对笔芯形成定位的开花组件与笔杆发生相对转动,无法顺利削笔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铅芯转动、便于削芯的粗芯自动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转芯的粗芯自动笔,包括有笔杆、储芯管、开花组件以及弹簧,所述开花组件与笔杆内壁之间形成防转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笔杆内壁与开花组件之间的防转配合,削笔芯的过程中,通过对笔杆进行旋转,带动受开花组件定位的笔芯旋转,能够防止开花组件在削笔刀与笔芯摩擦力过大时与笔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便于削芯。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笔杆包括有笔身,所述笔身上设置有朝向其前端的环形端面,所述开花组件包括有开花以及套设在开花上的铜套,所述铜套包括有与环形端面抵触配合的环形部,所述环形端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凹槽,所述环形部对应设置有若干能够与凹槽限位配合的凸起。

通过进一步设置,完成出芯后,开花组件受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铜套重新移动至开花前端,铜套与开花前端形成限位配合使其收拢,此时,环形端面与环形部形成抵触配合,环形部上的凸起进入环形端面上的凹槽中,形成铜套与笔身之间的限位配合,并且由于铜套压紧在笔身上的同时,铜套重新移动至开花前端,并与开花前端形成限位配合使其收拢,此时开花受自身弹性力压紧在铜套上,通过两者间的摩擦力形成两者间的防转配合,能够防止笔芯在削笔刀与笔芯摩擦力过大时,开花与笔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便于削芯。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与凹槽均为弧形设置。

通过进一步设置,出芯以及出芯完毕后复位的过程中,铜套与开花之间,或是开花组件与笔身可能发生相对的转动,此时,通过凸起与凹槽弧形的设置,在出芯完毕复位后,铜套重新压紧在笔身上,凸起能够沿凹槽内壁滑动至发生转动前的位置。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花组件包括有开花以及设置在开花与储芯管之间的中节,所述中节包括有棱柱形的防转部,所述笔身内壁包括有呈棱柱形的插槽。

通过进一步设置,通过呈棱柱形的防转部以及呈棱柱形的套口形成按钮帽与第一套口之间的防转套接配合,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中节包括有套接在储芯管外侧的套口,所述套口朝向开花方向渐小设置,且套口内壁处设置有若干环形凸筋。

通过进一步设置,由于制作工艺限制储芯管外径的公差为6丝,储芯管内径的公差为2丝,通过渐小设置并且设置有若干环形凸筋的套口,使中节套接在储芯管外侧,提升储芯管与中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换芯时储芯管与中节分离被拔出,增强本技术方案的稳定性。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开花内壁与笔芯之间形成防转配合。

通过进一步设置,防止削笔刀与笔芯之间摩擦力过大时,笔芯与开花内壁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的便于削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铜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笔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中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粗芯自动笔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包括有笔杆1、储芯管2、开花组件3以及按钮帽5,所述的笔杆1包括有杆身11以及设置在杆身11前端的尖套12,所述的开花组件3包括有瓣状的开花31以及套设在开花上的铜套32,所述笔杆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储芯管2受按压后复位的弹簧4,所述开花组件3与笔杆1内壁之间形成防转配合。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防转配合指通过两者接触面之间的形状配合,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笔身11上设置有朝向其前端的环形端面111,所述铜套32包括有与环形端面111抵触配合的环形部321,所述环形端面111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凹槽112,所述环形部321对应设置有若干能够与凹槽112限位配合的凸起3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为两个,且沿环形端面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凸起322与凹槽112均为弧形设置。所述的开花31内壁与笔芯之间形成防转配合。所述的防转配合可以是由开花31内壁延伸形成的若干凸起压紧在笔芯上,也可以是由开花31内壁过盈夹持在笔芯上,从而防止开花31与笔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花31内壁上延伸形成有若干防转凸筋311,所述的防转凸筋311呈直线状,通过防转凸筋311压紧在笔芯上,防止开花31与笔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防转凸筋311直线状的设置便于开花31的加工,当然所述的防转凸筋311也可以呈螺旋状,进一步增强在开花31与笔芯之间的防转配合。

本发明一种粗芯自动笔的实施例2如图5至7所示,与实施例1具体的区别如下:所述开花组件3包括有设置在开花31与储芯管2之间的中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节6套接在开花31上并对其形成抱死,这样的设置,仅需额外生产中节6,其他零部件仍能沿用原有设备,并且能够防止由于现有工艺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油管公差问题,当然中节6也可以与开花31一体成型,增强中节6与开花3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中节6包括有棱柱形的防转部61,所述的防转部61其棱面为十至二十之间,防止由于防转部61的棱面过少,导致的不利于自动化机械装配,以及防止棱面过多,导致防转部61表面接近圆柱形,容易打滑,防转能力差,所述笔身11内壁包括有呈棱柱形的插槽111。所述的中节6包括有套接在储芯管2外侧的套口62,所述套口62朝向开花31方向渐小设置,且套口62内壁处设置有若干环形凸筋621。

以上实例,只是本发明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