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7961发布日期:2019-09-17 23:5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展示箱,尤其涉及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



背景技术:

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对学生展示室内设计稿,以方便学生的学习,有时候有多张设计稿需要进行展示,一般都是教师一张一张的拿起来进行展示,如此一来易搞混设计稿的顺序,且展示的过程中手易抖动,不方便学生的观看,所以教师会将设计稿平铺在桌子上进行展示,如此学生便要离开座位,聚集在放置了设计稿的桌子旁边才能看到完整的设计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教师要一张一张的拿起来进行展示,如此一来易搞混设计稿的顺序,且展示的过程中手易抖动,不方便学生的观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事先排放好顺序,便于切换设计稿,设计稿不会抖动的室内设计稿展示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包括有支腿、框体、卡纸框、滚轮和换框机构,框体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所述框体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所述框体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所述框体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所述第二斜槽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的右方均开有凹槽,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的左方均与竖槽连通,框体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与第一斜槽右方连通,卡纸框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所述卡纸框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可与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配合,卡纸框有多个,框体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换框机构包括有滑杆、橡胶板、横板、第一弹簧和橡胶把手,框体底部左方开有两个第一滑孔,所述两个第一滑孔内均滑动式设有滑杆,所述两根滑杆顶端安装有橡胶板,两根滑杆底端安装有横板,框体底部与横板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绕在滑杆上,横板底部安装有橡胶把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可将卡纸框推出的推框装置,推框装置包括有滑块、推板、第二弹簧、第一活动杆、第三弹簧、摩擦板、第二活动杆和第四弹簧,框体底部开有两个滑槽,所述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所述两个滑块顶部安装有推板,推板位于框体内,滑块右侧面与滑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框体底部右方开有导孔,所述导孔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顶端与导孔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活动杆底端安装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位于滑块底部,摩擦板与滑块配合,横板右方开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顶端与摩擦板底部中间连接,摩擦板与横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绕在第二活动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三活动杆、卡纸板和第五弹簧,卡纸框的后侧开有两个第二开孔,所述两个第二开孔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前端安装有卡纸板,所述卡纸板位于卡纸框内,所述卡纸板后侧面与卡纸框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绕在第三活动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卡杆和第六弹簧,框体内后侧面与前侧面的第二斜槽右方均开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式设有卡杆,所述卡杆与第二滑孔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

本发明通过将需要展示的多个设计稿分别卡入不同的卡纸框内,再将卡纸框放入框体内,学生即可通过方形窗口看到卡纸框内卡入的设计稿上的内容,再通过换框机构对卡纸框进行切换,即可在方形窗口内快速的呈现不同的设计稿,如此便使得教师在教学时更加的得心应手,不会手忙脚乱的翻找设计稿,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纸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卡纸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支腿,2.框体,3.方形窗口,4.竖槽,5.第一斜槽,6.第二斜槽,7.进料槽,8.凹槽,9.卡纸框,10.滚轮,11.换框机构,111.第一滑孔,112.滑杆,113.橡胶板,114.横板,115.第一弹簧,116.橡胶把手,12.推框装置,121.滑槽,122.滑块,123.推板,124.第二弹簧,125.导孔,126.第一活动杆,127.第三弹簧,128.摩擦板,129.第一开孔,1210.第二活动杆,1211.第四弹簧,13.第二开孔,14.第三活动杆,15.卡纸板,16.第五弹簧,17.第二滑孔,18.卡杆,19.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腿1、框体2、卡纸框9、滚轮10和换框机构11,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1,框体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腿1连接,所述框体2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2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3,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4,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5,所述第一斜槽5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6,所述第二斜槽6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6的右方均开有凹槽8,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的左方均与竖槽4连通,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槽7与第一斜槽5右方连通,卡纸框9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10,所述卡纸框9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10可与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配合,卡纸框9有多个,框体2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11。

实施例2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腿1、框体2、卡纸框9、滚轮10和换框机构11,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1,所述框体2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2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3,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4,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5,所述第一斜槽5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6,所述第二斜槽6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6的右方均开有凹槽8,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的左方均与竖槽4连通,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槽7与第一斜槽5右方连通,卡纸框9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10,所述卡纸框9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10可与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配合,卡纸框9有多个,框体2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11。

换框机构11包括有滑杆112、橡胶板113、横板114、第一弹簧115和橡胶把手116,框体2底部左方开有两个第一滑孔111,所述两个第一滑孔11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12,所述两根滑杆112顶端安装有橡胶板113,两根滑杆112底端安装有横板114,滑杆11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横板114连接,框体2底部与横板11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5,所述第一弹簧115绕在滑杆112上,横板114底部安装有橡胶把手116。

实施例3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腿1、框体2、卡纸框9、滚轮10和换框机构11,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1,所述框体2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2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3,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4,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5,所述第一斜槽5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6,所述第二斜槽6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6的右方均开有凹槽8,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的左方均与竖槽4连通,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槽7与第一斜槽5右方连通,卡纸框9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10,所述卡纸框9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10可与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配合,卡纸框9有多个,框体2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11。

换框机构11包括有滑杆112、橡胶板113、横板114、第一弹簧115和橡胶把手116,框体2底部左方开有两个第一滑孔111,所述两个第一滑孔11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12,所述两根滑杆112顶端安装有橡胶板113,两根滑杆112底端安装有横板114,框体2底部与横板11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5,所述第一弹簧115绕在滑杆112上,横板114底部安装有橡胶把手116。

还包括有可将卡纸框9推出的推框装置12,推框装置12包括有滑块122、推板123、第二弹簧124、第一活动杆126、第三弹簧127、摩擦板128、第二活动杆1210和第四弹簧1211,框体2底部开有两个滑槽121,所述两个滑槽12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22,所述两个滑块122顶部安装有推板123,滑块12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推板123连接,推板123位于框体2内,滑块122右侧面与滑槽12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4,框体2底部右方开有导孔125,所述导孔125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126,第一活动杆126顶端与导孔12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7,第一活动杆126底端安装有摩擦板128,所述摩擦板128位于滑块122底部,摩擦板128与滑块122配合,横板114右方开有第一开孔129,所述第一开孔129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1210,所述第二活动杆1210顶端与摩擦板128底部中间连接,摩擦板128与横板11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211,所述第四弹簧1211绕在第二活动杆1210上。

实施例4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腿1、框体2、卡纸框9、滚轮10和换框机构11,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1,所述框体2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2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3,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4,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5,所述第一斜槽5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6,所述第二斜槽6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6的右方均开有凹槽8,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的左方均与竖槽4连通,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槽7与第一斜槽5右方连通,卡纸框9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10,所述卡纸框9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10可与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配合,卡纸框9有多个,框体2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11。

换框机构11包括有滑杆112、橡胶板113、横板114、第一弹簧115和橡胶把手116,框体2底部左方开有两个第一滑孔111,所述两个第一滑孔11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12,所述两根滑杆112顶端安装有橡胶板113,两根滑杆112底端安装有横板114,框体2底部与横板11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5,所述第一弹簧115绕在滑杆112上,横板114底部安装有橡胶把手116。

还包括有可将卡纸框9推出的推框装置12,推框装置12包括有滑块122、推板123、第二弹簧124、第一活动杆126、第三弹簧127、摩擦板128、第二活动杆1210和第四弹簧1211,框体2底部开有两个滑槽121,所述两个滑槽12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22,所述两个滑块122顶部安装有推板123,推板123位于框体2内,滑块122右侧面与滑槽12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4,框体2底部右方开有导孔125,所述导孔125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126,第一活动杆126顶端与导孔12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7,第一活动杆126底端安装有摩擦板128,所述摩擦板128位于滑块122底部,摩擦板128与滑块122配合,横板114右方开有第一开孔129,所述第一开孔129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1210,所述第二活动杆1210顶端与摩擦板128底部中间连接,摩擦板128与横板11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211,所述第四弹簧1211绕在第二活动杆1210上。

还包括有第三活动杆14、卡纸板15和第五弹簧16,卡纸框9的后侧开有两个第二开孔13,所述两个第二开孔13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14,所述第三活动杆14前端安装有卡纸板15,第三活动杆1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卡纸板15连接,所述卡纸板15位于卡纸框9内,所述卡纸板15后侧面与卡纸框9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6,所述第五弹簧16绕在第三活动杆14上。

实施例5

一种室内设计稿展示箱,如图1-6所示,包括有支腿1、框体2、卡纸框9、滚轮10和换框机构11,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腿1,所述框体2右侧面上部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框体2左侧面下方开有方形窗口3,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左方均开有竖槽4,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一斜槽5,所述第一斜槽5往左方倾斜,所述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分别开有两个第二斜槽6,所述第二斜槽6往右方倾斜,所述两个第二斜槽6的右方均开有凹槽8,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的左方均与竖槽4连通,框体2内前后两侧面右方均开有进料槽7,所述进料槽7与第一斜槽5右方连通,卡纸框9的前后两侧面均滚动式设有滚轮10,所述卡纸框9顶部与前侧均为敞口式设置,所述滚轮10可与第一斜槽5和第二斜槽6配合,卡纸框9有多个,框体2底部左方设有换框机构11。

换框机构11包括有滑杆112、橡胶板113、横板114、第一弹簧115和橡胶把手116,框体2底部左方开有两个第一滑孔111,所述两个第一滑孔11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杆112,所述两根滑杆112顶端安装有橡胶板113,两根滑杆112底端安装有横板114,框体2底部与横板11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5,所述第一弹簧115绕在滑杆112上,横板114底部安装有橡胶把手116。

还包括有可将卡纸框9推出的推框装置12,推框装置12包括有滑块122、推板123、第二弹簧124、第一活动杆126、第三弹簧127、摩擦板128、第二活动杆1210和第四弹簧1211,框体2底部开有两个滑槽121,所述两个滑槽121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22,所述两个滑块122顶部安装有推板123,推板123位于框体2内,滑块122右侧面与滑槽12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4,框体2底部右方开有导孔125,所述导孔125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126,第一活动杆126顶端与导孔12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7,第一活动杆126底端安装有摩擦板128,所述摩擦板128位于滑块122底部,摩擦板128与滑块122配合,横板114右方开有第一开孔129,所述第一开孔129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1210,所述第二活动杆1210顶端与摩擦板128底部中间连接,摩擦板128与横板11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211,所述第四弹簧1211绕在第二活动杆1210上。

还包括有第三活动杆14、卡纸板15和第五弹簧16,卡纸框9的后侧开有两个第二开孔13,所述两个第二开孔13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14,所述第三活动杆14前端安装有卡纸板15,所述卡纸板15位于卡纸框9内,所述卡纸板15后侧面与卡纸框9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6,所述第五弹簧16绕在第三活动杆14上。

还包括有卡杆18和第六弹簧19,框体2内后侧面与前侧面的第二斜槽6右方均开有第二滑孔17,所述第二滑孔17内滑动式设有卡杆18,所述卡杆18与第二滑孔17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9,卡杆18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六弹簧19连接。

当教师对学生展示设计稿时,教师可先将设计稿卡入卡纸框9内,教师再根据展示的顺序依次通过进料槽7将卡纸框9放入框体2内,在滚轮10和第一斜槽5的配合作用下,卡纸框9可层叠堆积在框体2内,学生通过方形窗口3可看到最左边的卡纸框9,进而可看到卡纸框9内卡入的设计稿,当需要切换卡纸框9时,教师通过换框机构11将最左边的卡纸框9往上推,最左边的卡纸框9即随着竖槽4往上移动,由于竖槽4上部往右方稍微倾斜,当最左边的卡纸框9往上移动到倾斜的位置后,卡纸框9上的滚轮10即卡入第二斜槽6,卡纸框9在滚轮10和第二斜槽6的作用下,即可往右方滑动,当滚轮10卡入凹槽8后,卡纸框9停止滑动,换框机构11复位后,第一斜槽5内放置的卡纸框9即可往左滑动至框体2左方下部,学生即可看到卡纸框9内的设计稿。

当需要切换卡纸框9时,教师握住橡胶把手116通过横板114带动滑杆112往上移动,第一弹簧115随之压缩,滑杆112即可带动橡胶板113往上移动,橡胶板113可带动左方的卡纸框9往上移动,当卡纸框9往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教师可松开橡胶把手116,在第一弹簧115的作用下,滑杆112即可往下滑动,进而可带动橡胶板113往下移动,当橡胶板113往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下一个卡纸框9即可往左移动至合适位置,如此反复,便可不断的更换卡纸框9。

将卡纸框9放进框体2之前,教师把手伸进框体2内,教师握住推板123,将推板123往右移动,推板123即可带动滑块122往右移动,第二弹簧124随之压缩,当推板123往右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教师再将卡纸框9放入框体2内,当框体2内放入了适量的卡纸框9后,教师松开推板123,在第二弹簧124的作用下,推板123会一直对框体2内下部的卡纸框9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进而可使得框体2内下部的卡纸框9往左移动时更加的顺畅,当教师切换卡纸框9时,教师推动横板114往上移动,横板114即可带动第二活动杆1210往上移动,第二活动杆1210即可带动摩擦板128往上移动,第一活动杆126随之往上移动,第三弹簧127随之压缩,摩擦板128往上会与滑块122接触,从而使得滑块122不会往左移动,进而可使得推板123不会往左移动,当摩擦板128与滑块122接触后,横板114继续往上移动,第二活动杆1210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横板114往上移动即可使得第四弹簧1211压缩,如此可使得推板123不再对框体2内下部的卡纸框9施加水平向左的力,进而可避免卡纸框9的左方与橡胶板113紧密接触,不会导致换框机构11难以复位。

将设计稿放入卡纸框9内时,教师先用手将卡纸板15往后推动,第三活动杆14即往后移动,第五弹簧16随之压缩,教师可捏住第三活动杆14,即可使得卡纸板15不会往前复位,教师再将设计稿放入卡纸框9内,教师再松开第三活动杆14,在第五弹簧16的作用下,即可对设计稿进行卡紧,进而使得设计稿不会轻易从卡纸框9掉落,当需要取出设计稿时,教师先用手将卡纸板15和设计稿一起往后推动,第三活动杆14即往后移动,第五弹簧16随之压缩,教师可捏住第三活动杆14,教师即可将设计稿取出。

在第二斜槽6内有卡纸框9的情况下移动本装置时,在卡杆18和第六弹簧19的作用下,即可对第二斜槽6内的卡纸框9进一步进行固定,进而可使得第二斜槽6内的卡纸框9不会掉落,从而不会损坏卡纸框9,当需要取出第二斜槽6内的卡纸框9时,教师将卡纸框9往右用力移动,卡杆18即可往回缩,第六弹簧19随之压缩,教师即可取出卡纸框9,当卡纸框9取出后,在第六弹簧19的作用下,卡杆18会恢复原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