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8304发布日期:2019-09-29 18:17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ar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



背景技术:

ar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增强现实创建的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场景,而增强现实将虚拟内容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创建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让两种信息相互补充,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现有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均为纸质二维教材,需要面对面的教与学,无法实现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自主教学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面对面教学,并且受到时间、空间或学习次数的限制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制作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

所述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运用ar技术,将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制成二维和三维动画,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讲解和ar码;

学生辅助资源,至少包括交互式学习软件及学习辅导书;

学生通过下载到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软件扫描教学内容或教师辅助资源或扫描所述ar码,实现移动终端自主实时学习。

包括课堂教学模块、课外练习模块、教学管理模块及互动模块。

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至少画分为重点和备注知识点,并制成二维和三维动画,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讲解和ar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和演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扫描ar码,进行重复学习;或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相应的重点或备注知识点,通过识别匹配出对应的3d模型,将3d模型与现实场景叠加在一起,在屏幕上呈现3d立体的模型效果,进行学习。

进一步的,在课外练习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相关练习及作业,并预先制备第一识别图,学生通过下载到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软件或扫描所述第一识别图,生成练习或作业内容,学习进行相应的练习或作业。

所述第一识别图包括ar码、二维码、图片或文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进一步的,在教学管理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学课堂活动的管理和学生课外练习的管理;

通过配套的随堂测试组成“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自学自测、教学互动和效果评估全方位教学功能;

教师管理学生提交的作业并评分,以及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管理,并生成分析图表。

进一步的,在互动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通过生成指定的第二识别图于设定位置;

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所述第二识别图,并根据所述第二识别图的内容进行互动操作练习。

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纸质教材中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二维和三维动画,并配有音频讲解和ar码。学生下载app或扫描ar码,实现移动终端自主实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学习次数限制。与教材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与服务,能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教师辅助资源包括教学课件、习题答案、习题答案模型、试题库和电子教案等。学生辅助资源包括交互式学习软件及学习辅导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原理图;

图2为互动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制作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在本实施例中,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导资源可以按现常规理解,比如,教学内容为教学大纲、教学笔记等。教学辅助资源是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各种辅助用资源。教师辅助资源为与教材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与服务,能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教师辅助资源包括教学课件、习题答案、习题答案模型、试题库和电子教案等。

所述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运用ar技术,将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制成二维和三维动画,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讲解和ar码;实现移动终端自主实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学习次数限制。

学生辅助资源,至少包括交互式学习软件及学习辅导书;交互式学习软件通过下载到手机或平板电脑内,通常交互式学习软件集成在app中,学习通过下载后使用。

学生通过下载到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软件扫描教学内容或教师辅助资源或扫描所述ar码,实现移动终端自主实时学习。

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模块、课外练习模块、教学管理模块及互动模块。这四个模块为相互独立的模块,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组合应用。

课堂教学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设计,主要用于辅助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本技术方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演示等。

教师通过后台编辑系统,将教学内容和教师辅助资源均至少画分为重点和备注知识点,并制成二维和三维动画,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讲解和ar码,以解决学生耗大量时间记录笔记,且能够永久保留记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堂学习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学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摄像头扫描教材、习题集上的平面图或扫描ar码,进行重复学习;或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摄像头扫描相应的重点或备注知识点,通过识别匹配出对应的3d模型,将3d模型与现实场景叠加在一起,在屏幕上呈现3d立体的模型效果,学生可以利用触摸屏对模型进行旋转、缩放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是以服装设计为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对其它专业方面进行说明。

在课外练习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相关练习及作业,并预先制备第一识别图,第一识别图设置于教材的练习题处或其它相关位置。所述第一识别图包括ar码、二维码、图片或文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学生通过下载到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交互式学习软件或扫描所述第一识别图,生成练习或作业内容,学生可通过本模块,可输入人体数据、内衣的款式,材料、颜色、尺寸等内容,进行搭配和制作。

在教学管理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辅助教师对教学课堂活动的管理和学生课外练习的管理。

通过配套的随堂测试组成“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自学自测、教学互动和效果评估全方位教学功能;支持教学模式由“单向传授、开环控制、综合评价”,最终在教学平台上获得学习过程的全部数据。

教师管理学生提交的作业并评分,以及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管理,并生成分析图表,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图2所示,在互动模块中,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包括:

教师通过生成指定的第二识别图于设定位置,比如贴于模特身上(以防止恶意扫描)。

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所述第二识别图,并根据所述第二识别图的内容进行互动操作练习,如学生通过扫描模特即可生成其适合尺寸的内衣,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可以进行内衣的更改,可将颜色、尺寸、款式和搭配等进行互动操作,并可生成场景,如海边、森林、t台等。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内容,可以应用于现各学校的任一专业的教学,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服装设计专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