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发光标识牌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77807发布日期:2019-11-29 22:31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立体发光标识牌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标识牌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立体发光标识牌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招牌标识亮化技术中,白天是漂亮的金属招牌,晚上是立体感强的发光金属招牌,并且能经久耐用,是城市招牌标识的发展趋势。目前此领域普遍使用传统的凸形面招牌、平形面招牌、金属壳反光招牌、金属壳平形面发光招牌、以及有机玻璃材料正面发光招牌等作为基本用发光招牌标识,该类产品存在白天视觉效果差,造型单一,晚上立体感不强,美观性不足等缺陷。另外,当观察者距离招牌标识较远时,如招牌标识设置在较高的建筑物上,或观察者从远处识别招牌标识时,因其亮度不够或亮度不集中,使观察者很难准确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发光标识牌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立体发光标识牌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标识牌本体;首先根据标识牌图样,制作出符合尺寸比例要求的标识牌主体部及与其相连的最上层台阶层的模具,并对所述最上层台阶层的模具进行区域划分,划分成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区域构件,并用不同的标记标识每个区域构件,然后在主体部上及最上层台阶层各个区域构件的表面上分别覆盖拓印材料,得到主体部展开单元和最上层台阶层各个区域构件对应的平面展开单元,在各个平面展开单元上分别标注与其相对应的区域构件相同的标记,根据需制作的标识牌中连接部台阶层的数量和尺寸,将所述平面展开单元按照拓印材料尺寸进行按比例缩放;并对缩放后的平面展开单元进行修饰,使各平面展开单元按照标记连接成型后与最上层台阶层模具的形状相似,以上述缩放和修饰后的平面展开单元为基础进行切割下料,在切割好后的板材上分别标记与平面展开单元相对应的标记,同时切割主体部所需的板材,根据标识牌图样,将主体部板材和台阶层各区域构件对应的板材按标记顺序进行焊接,形成上层单元立体标识牌的标识形状主体部与连接部整体,根据与侧壁相连接的最底层台阶层的底部边缘尺寸,从侧壁所用板材上切割下所需长度和宽度的侧壁板材,将侧壁板材与最底层台阶层焊接,形成立体标识牌整体;

s2:制作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60份的长余辉荧光材料、40-90份的高温钙基玻璃粉以及0-1份的釉用色料;

s3:将发光层通过胶黏剂粘结在标识牌本体的上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长余辉荧光材料包括sral2o4:eu,dy;caal2o4:eu,nd;sr4al14o25:eu,dy;sr2mgsi2o7:eu,dy;ca2mgsi2o7:eu,dy;mgsio3:mn,eu,dy;ca3(po4)2:eu,gd;sr3(po4)2:eu,gd;ba3(po4)2:eu,gd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发光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上述配比的长余辉荧光材料、40-90份的高温钙基玻璃粉以及釉用色料加入搅拌罐,搅拌转速不低于1800rpm,搅拌时间30-50min;

b:准备模具;

c:将步骤a中的材料倒入模具中;

d:烧结炉内预热至200℃;

e:将装有材料的模具放入炉内一次烧结成型。

优选的,一次烧结成型的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以84-86℃/min的平均升温速度将炉内温度加热到800℃,保温3min;

b:以100℃/min的平均升温速度将炉内温度加热到1000℃,保温3min;

c:以100℃/min的平均降温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温到800℃,保温3min;

d:以100℃/min的平均降温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温到600℃后,以16-18℃/min的平均降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低到200℃。

优选的,包括相连接的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所述上层单元包括体现所述立体标识牌的标识形状的主体部;所述下层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围绕形成支撑所述主体部的腔体;所述主体部和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层层叠设置的台阶层;每个台阶层包括相连接的上台阶板和下台阶板,所述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均粘合有发光层。

优选的,标识牌本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和优点:该发明采用标识牌本体,并在其上下两侧上设置发光层,增强标识牌的立体感,且使标识牌在白天的显示效果更好、且经久耐用,同时,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立体发光标识牌,包括包括相连接的上层单元1和下层单元2;所述上层单元包括体现所述立体标识牌的标识形状的主体部;所述下层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侧壁3,所述侧壁围绕形成支撑所述主体部的腔体;所述主体部和侧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层层叠设置的台阶层;每个台阶层包括相连接的上台阶板和下台阶板,所述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均粘合有发光层5。

其中,标识牌本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

立体发光标识牌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标识牌本体;首先根据标识牌图样,制作出符合尺寸比例要求的标识牌主体部及与其相连的最上层台阶层的模具,并对所述最上层台阶层的模具进行区域划分,划分成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区域构件,并用不同的标记标识每个区域构件,然后在主体部上及最上层台阶层各个区域构件的表面上分别覆盖拓印材料,得到主体部展开单元和最上层台阶层各个区域构件对应的平面展开单元,在各个平面展开单元上分别标注与其相对应的区域构件相同的标记,根据需制作的标识牌中连接部台阶层的数量和尺寸,将所述平面展开单元按照拓印材料尺寸进行按比例缩放;并对缩放后的平面展开单元进行修饰,使各平面展开单元按照标记连接成型后与最上层台阶层模具的形状相似,以上述缩放和修饰后的平面展开单元为基础进行切割下料,在切割好后的板材上分别标记与平面展开单元相对应的标记,同时切割主体部所需的板材,根据标识牌图样,将主体部板材和台阶层各区域构件对应的板材按标记顺序进行焊接,形成上层单元立体标识牌的标识形状主体部与连接部整体,根据与侧壁相连接的最底层台阶层的底部边缘尺寸,从侧壁所用板材上切割下所需长度和宽度的侧壁板材,将侧壁板材与最底层台阶层焊接,形成立体标识牌整体;

s2:制作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60份的长余辉荧光材料、40-90份的高温钙基玻璃粉以及0-1份的釉用色料;

s3:将发光层通过胶黏剂粘结在标识牌本体的上下表面上。

其中,所述长余辉荧光材料包括sral2o4:eu,dy;caal2o4:eu,nd;sr4al14o25:eu,dy;sr2mgsi2o7:eu,dy;ca2mgsi2o7:eu,dy;mgsio3:mn,eu,dy;ca3(po4)2:eu,gd;sr3(po4)2:eu,gd;ba3(po4)2:eu,gd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光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上述配比的长余辉荧光材料、40-90份的高温钙基玻璃粉以及釉用色料加入搅拌罐,搅拌转速不低于1800rpm,搅拌时间30-50min;

b:准备模具;

c:将步骤a中的材料倒入模具中;

d:烧结炉内预热至200℃;

e:将装有材料的模具放入炉内一次烧结成型

具体的,一次烧结成型的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以84-86℃/min的平均升温速度将炉内温度加热到800℃,保温3min;

b:以100℃/min的平均升温速度将炉内温度加热到1000℃,保温3min;

c:以100℃/min的平均降温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温到800℃,保温3min;

d:以100℃/min的平均降温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温到600℃后,以16-18℃/min的平均降温速度将炉内温度降低到2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