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069发布日期:2019-12-06 20:39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鞭,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



背景技术:

教鞭是指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旧时教师用于体罚和鞭策学生的类似于戒尺的工具;现代社会教学,特别是高等学院工作中基本以电子教鞭代替。虽然科技进步,电子教鞭也被使用到教学,但是教师对于传统教鞭的喜爱,还是没有减少,传统的教鞭仍然很受到教师的欢迎,所以在大部分地区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教鞭。

传统的教鞭制作很简单,但是这种教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师一般都是用右手写字,同时也是用右手使用教鞭,并且粉笔和教鞭使用的时间会相冲,因此教鞭和粉笔需要经常切换使用,哪怕是画一条横线,教师也需要将本来持有的教鞭放下,然后在去使用粉笔,粉笔使用完毕后再去换回教鞭,这样就会严重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给教师造成麻烦。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其能够帮助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粉笔操作,减少教师粉笔和教鞭交换使用的次数,使得教师的教学时间可以更好的利用,同时也可以给教师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教鞭和粉笔需要交替使用,不方便教学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帮助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粉笔操作,减少教师粉笔和教鞭交换使用的次数的方便教学的教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包括有握把、第一空心管、第一卡住装置、第二空心管、第二卡住装置、实心管和导杆,握把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第一空心管穿过握把顶部,握把为软性材质,握把与第一空心管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第一空心管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第一卡住装置将第二空心管固定在第一空心管内,第二空心管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第二空心管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第二空心管内插有实心管,实心管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第二空心管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导杆插入到第二导向槽内,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和实心管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卡住装置包括有支杆、第一铁球、扭力弹簧和卡杆,握把内左右两壁下部均设有支杆,支杆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铁球,第一空心管左右两壁下部均开有第一一字孔,第一一字孔内均通过扭力弹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卡杆与第一铁球相配合,第二空心管左右两侧下部均开有第一卡槽,卡杆卡在第一卡槽内,第二空心管底部中心开有第一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卡住装置包括有移动杆、第二铁球、第一弹簧、弹片和第三铁球,第一空心管内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滑动式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内端连接有第二铁球,第二铁球与第二凹槽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铁球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第二空心管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片,左右两侧的弹片顶部均连接有第三铁球,实心管左右两侧上下两方均开有第二卡槽,第三铁球位于上方的第二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有环形圈、气圈、滚球、连接块、活塞、拉杆和第二弹簧,实心管顶部连接有环形圈,环形圈后侧开有第二一字孔,环形圈内侧设有气圈,环形圈内壁后侧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式设有滚球,环形圈内滑动式设有活塞,滚球与活塞连接,环形圈内后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与活塞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活塞后侧设有拉杆,拉杆穿过第二一字孔,环形圈和气圈后部均开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三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一插杆、滑轨、滑块、第二插杆和第一连接杆,实心管底部连接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穿过第一通孔,第一插杆右侧下部开有第一凹槽,第二空心管底部右侧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底部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左端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插杆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右端转动式连接在右侧的卡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旋转块和挂绳,握把底部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转动式连接有旋转块,旋转块底端连接有挂绳。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使用时先通过第一卡住装置和第二卡住装置将第二空心管和实心管松开,然后再进行拉长,拉长后再通过第二卡住装置将第二空心管和实心管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该教鞭保持长度进行使用,携带时将第二空心管和实心管缩回第一空心管,如此,能够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同时该教鞭还可以安装粉笔,使得该教鞭具有书写功能,减少了粉笔和教鞭交换使用的次数,方便了教师教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卡住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卡住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握把,2…第一空心管,3…第一卡住装置,31…支杆,32…第一铁球,33…第一一字孔,34…扭力弹簧,35…卡杆,36…第一卡槽,37…第一通孔,4…第二空心管,5…第一滑槽,6…第二通孔,7…第二卡住装置,71…第二凹槽,72…移动杆,73…第二铁球,74…第一弹簧,75…弹片,76…第三铁球,77…第二卡槽,8…实心管,9…第二导向槽,10…导杆,11…夹紧装置,111…环形圈,112…第二一字孔,113…气圈,114…第二滑槽,115…滚球,116…连接块,117…活塞,118…拉杆,119…第二弹簧,1110…第三通孔,1111…粉笔,12…第一插杆,13…第一凹槽,14…滑轨,15…滑块,16…第二插杆,17…第一连接杆,18…第四通孔,19…旋转块,20…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如图1-3所示,包括有握把1、第一空心管2、第一卡住装置3、第二空心管4、第二卡住装置7、实心管8和导杆10,握把1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穿过握把1顶部,握把1为软性材质,握把1与第一空心管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3,第一空心管2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4,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固定在第一空心管2内,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5,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6,第二空心管4内插有实心管8,实心管8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9,第二空心管4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10,第二空心管4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导杆10连接,导杆10插入到第二导向槽9内,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4和实心管8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7。

实施例2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如图1-3所示,包括有握把1、第一空心管2、第一卡住装置3、第二空心管4、第二卡住装置7、实心管8和导杆10,握把1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穿过握把1顶部,握把1为软性材质,握把1与第一空心管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3,第一空心管2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4,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固定在第一空心管2内,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5,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6,第二空心管4内插有实心管8,实心管8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9,第二空心管4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10,导杆10插入到第二导向槽9内,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4和实心管8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7。

第一卡住装置3包括有支杆31、第一铁球32、扭力弹簧34和卡杆35,握把1内左右两壁下部均设有支杆31,支杆31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铁球32,支杆3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铁球32连接,第一空心管2左右两壁下部均开有第一一字孔33,第一一字孔33内均通过扭力弹簧34转动式连接有卡杆35,卡杆35与第一铁球32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侧下部均开有第一卡槽36,卡杆35卡在第一卡槽36内,第二空心管4底部中心开有第一通孔37。

实施例3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如图1-3所示,包括有握把1、第一空心管2、第一卡住装置3、第二空心管4、第二卡住装置7、实心管8和导杆10,握把1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穿过握把1顶部,握把1为软性材质,握把1与第一空心管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3,第一空心管2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4,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固定在第一空心管2内,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5,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6,第二空心管4内插有实心管8,实心管8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9,第二空心管4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10,导杆10插入到第二导向槽9内,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4和实心管8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7。

第一卡住装置3包括有支杆31、第一铁球32、扭力弹簧34和卡杆35,握把1内左右两壁下部均设有支杆31,支杆31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铁球32,第一空心管2左右两壁下部均开有第一一字孔33,第一一字孔33内均通过扭力弹簧34转动式连接有卡杆35,卡杆35与第一铁球32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侧下部均开有第一卡槽36,卡杆35卡在第一卡槽36内,第二空心管4底部中心开有第一通孔37。

第二卡住装置7包括有移动杆72、第二铁球73、第一弹簧74、弹片75和第三铁球76,第一空心管2内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内滑动式设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内端连接有第二铁球73,移动杆7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铁球73连接,第二铁球73与第二凹槽7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4,第二铁球73与第一滑槽5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片75,左右两侧的弹片75顶部均连接有第三铁球76,弹片7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三铁球76连接,实心管8左右两侧上下两方均开有第二卡槽77,第三铁球76位于上方的第二卡槽77内。

实施例4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如图1-4所示,包括有握把1、第一空心管2、第一卡住装置3、第二空心管4、第二卡住装置7、实心管8和导杆10,握把1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穿过握把1顶部,握把1为软性材质,握把1与第一空心管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3,第一空心管2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4,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固定在第一空心管2内,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5,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6,第二空心管4内插有实心管8,实心管8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9,第二空心管4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10,导杆10插入到第二导向槽9内,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4和实心管8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7。

第一卡住装置3包括有支杆31、第一铁球32、扭力弹簧34和卡杆35,握把1内左右两壁下部均设有支杆31,支杆31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铁球32,第一空心管2左右两壁下部均开有第一一字孔33,第一一字孔33内均通过扭力弹簧34转动式连接有卡杆35,卡杆35与第一铁球32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侧下部均开有第一卡槽36,卡杆35卡在第一卡槽36内,第二空心管4底部中心开有第一通孔37。

第二卡住装置7包括有移动杆72、第二铁球73、第一弹簧74、弹片75和第三铁球76,第一空心管2内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内滑动式设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内端连接有第二铁球73,第二铁球73与第二凹槽7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4,第二铁球73与第一滑槽5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片75,左右两侧的弹片75顶部均连接有第三铁球76,实心管8左右两侧上下两方均开有第二卡槽77,第三铁球76位于上方的第二卡槽77内。

还包括有夹紧装置11,夹紧装置11包括有环形圈111、气圈113、滚球115、连接块116、活塞117、拉杆118和第二弹簧119,实心管8顶部连接有环形圈111,实心管8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环形圈111连接,环形圈111后侧开有第二一字孔112,环形圈111内侧设有气圈113,环形圈111内壁后侧开有第二滑槽114,第二滑槽114内滑动式设有滚球115,环形圈111内滑动式设有活塞117,滚球115与活塞117连接,环形圈111内后部设有连接块116,环形圈11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块116连接,连接块116左侧与活塞117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9,活塞117后侧设有拉杆118,活塞117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拉杆118连接,拉杆118穿过第二一字孔112,环形圈111和气圈113后部均开有第三通孔1110,两个第三通孔1110相连通。

实施例5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鞭,如图1-5所示,包括有握把1、第一空心管2、第一卡住装置3、第二空心管4、第二卡住装置7、实心管8和导杆10,握把1内底部设有第一空心管2,第一空心管2穿过握把1顶部,握把1为软性材质,握把1与第一空心管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住装置3,第一空心管2内滑动式设有第二空心管4,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固定在第一空心管2内,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外侧均开有第一滑槽5,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壁下方均开有第二通孔6,第二空心管4内插有实心管8,实心管8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导向槽9,第二空心管4内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杆10,导杆10插入到第二导向槽9内,第一空心管2、第二空心管4和实心管8上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卡住装置7。

第一卡住装置3包括有支杆31、第一铁球32、扭力弹簧34和卡杆35,握把1内左右两壁下部均设有支杆31,支杆31内侧均连接有第一铁球32,第一空心管2左右两壁下部均开有第一一字孔33,第一一字孔33内均通过扭力弹簧34转动式连接有卡杆35,卡杆35与第一铁球32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左右两侧下部均开有第一卡槽36,卡杆35卡在第一卡槽36内,第二空心管4底部中心开有第一通孔37。

第二卡住装置7包括有移动杆72、第二铁球73、第一弹簧74、弹片75和第三铁球76,第一空心管2内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内滑动式设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内端连接有第二铁球73,第二铁球73与第二凹槽7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4,第二铁球73与第一滑槽5相配合,第二空心管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片75,左右两侧的弹片75顶部均连接有第三铁球76,实心管8左右两侧上下两方均开有第二卡槽77,第三铁球76位于上方的第二卡槽77内。

还包括有夹紧装置11,夹紧装置11包括有环形圈111、气圈113、滚球115、连接块116、活塞117、拉杆118和第二弹簧119,实心管8顶部连接有环形圈111,环形圈111后侧开有第二一字孔112,环形圈111内侧设有气圈113,环形圈111内壁后侧开有第二滑槽114,第二滑槽114内滑动式设有滚球115,环形圈111内滑动式设有活塞117,滚球115与活塞117连接,环形圈111内后部设有连接块116,连接块116左侧与活塞117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9,活塞117后侧设有拉杆118,拉杆118穿过第二一字孔112,环形圈111和气圈113后部均开有第三通孔1110,两个第三通孔1110相连通。

还包括有第一插杆12、滑轨14、滑块15、第二插杆16和第一连接杆17,实心管8底部连接有第一插杆12,第一插杆12穿过第一通孔37,第一插杆12右侧下部开有第一凹槽13,第二空心管4底部右侧设有滑轨14,滑轨14上滑动式设有滑块15,滑块15底部连接有第二插杆16,第二插杆16左端位于第一凹槽13内,第二插杆16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右端转动式连接在右侧的卡杆35上。

还包括有旋转块19和挂绳20,握把1底部开有第四通孔18,第四通孔18内转动式连接有旋转块19,旋转块19底端连接有挂绳20。

人们在需要使用该教鞭的时候,首先用力向内按压握把1左右两侧,使得第一卡住装置3将第二空心管4松开,随后再往上拔起实心管8,第二卡住装置7被松开,实心管8向上运动到一定程度后,带动第二空心管4向上运动,该教鞭被伸长,实心管8和第二空心管4向上运动到适当位置时,第二卡住装置7将实心管8和第二空心管4卡住,这样便可以使得该教鞭保持高度,随后便可以使用本装置,当不需要使用时,用适当的力向下按实心管8,第二卡住装置7便会将实心管8松开,接着用户再向下压动实心管8和第二空心管4复位,第二空心管4向下运动使其被第一卡住装置3卡住,同时第二卡住装置7也会将实心管8卡住。如此教鞭在使用时进行拉长,携带时可以缩短,方便了用户携带和使用。

当用户在使用本教鞭时,用户用力向内按压握把1左右两侧使得左右两侧的支杆31向内侧运动,支杆31向内侧运动带动第一铁球32向内侧运动,第一铁球32向内侧运动使得卡杆35下端向内侧运动,卡杆35下端向内侧运动使得卡杆35上端向外侧运动将第二空心管4松开,扭力弹簧34被拉伸,随后便可以向上拔起实心管8到合适位置,然后便可以松开握把1,在扭力弹簧34的作用下卡杆35复位,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该教鞭时,向下推动实心管8向下运动,实心管8向下运动带动第二空心管4向下运动,第二空心管4向下运动与卡杆35接触,推动卡杆35向外侧移动,当卡杆35卡入第一卡槽36内后,在扭力弹簧34的作用下,便可以直接将第二空心管4及其上装置卡住,无需再用手按压握把1,即可轻松的固定第二空心管4及其上装置。

初始时,第一弹簧74为压缩状态。当用户需要使用该教鞭时,向上拉实心管8,左右两侧的第三铁球76与上方的第二卡槽77脱离,将实心管8向上拉到合适位置时,第三铁球76便会卡在实心管8下方的第二卡槽77内,将实心管8固定住,同时,左右两侧的移动杆72在第一弹簧74的作用下向内侧运动,移动杆72向内侧运动带动第二铁球73向内侧运动卡在第二通孔6内,从而将第二空心管4的位置进行固定,如此便可以将实心管8和第二空心管4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该教鞭保持当前的长度进行使用,在用户需要收起该教鞭时,向下推动实心管8,第三铁球76便会弹出下方的第二卡槽77,同时第二铁球73会从第二通孔6移出,第一弹簧74被压缩,接着即可将该教鞭收回初始长度,第三铁球76重新卡在上方的第二卡槽77内。如此,实心管8和第二空心管4可以很方便的固定和松开,方便了用户使用。

用户在使用本教鞭时,便可以向后推动拉杆118,拉杆118运动带动活塞117向后运动,第二弹簧119被压缩,活塞117向后运动使得气圈113内的空气被抽出,气圈113随之变扁,这时将粉笔1111放入到气圈113内,随后将拉杆118松开,在第二弹簧119的作用下,活塞117随之向前运动复位,活塞117向前运动使得环形圈111内的空气被挤压到气圈113内,气圈113充气变大将粉笔1111夹住,这样便可以将粉笔1111固定在本装置上,然后即可进行使用。如此该教鞭具有书写功能,减少了粉笔1111和教鞭交换使用的次数,方便了教师教学。

用户在按压握把1时,卡杆35向外侧拉动第一连接杆17向外移动,第一连接杆17向外侧运动带动第二插杆16向外侧运动,第二插杆16与第一凹槽13脱离,不再卡住第一插杆12,这时即可将该教鞭拉长,当用户向下推动实心管8时,实心管8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插杆12向下运动,随后用户按住握把1带动第二插杆16向外侧移动,当第一插杆12运动到初始位置时,用户松开握把1,卡杆35向内侧推动第一连接杆17向内侧移动,第一连接杆17向内侧运动带动第二插杆16向内侧运动,第二插杆16向内侧运动插回到第一凹槽13内,这样便可以进一步对实心管8进行固定,防止实心管8因为外力被拉出。

当用户在不需要使用本教鞭时,用户便通过挂绳20将本装置挂在相应位置,方便了对该教鞭的收纳。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