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1382发布日期:2020-03-20 05:2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08917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结合在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使在卷起时仍可显示图像的可卷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电脑显示器、tv、移动电话等的显示装置包括自身发光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需要单独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等。

随着显示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诸如电脑显示器、tv和个人移动装置之类的多样化领域,已研究了具有大显示面积以及减小的体积和重量的显示装置。

此外,近来,显示部、线等形成在由柔性塑料制成的柔性基板上并且即使在卷起时仍可显示图像的可卷曲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引起了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实现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抑制在显示面板和后盖的卷绕期间由卷轴的形状导致的后盖的撕裂或变形。

本发明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在后盖中开口之间的距离在每个位置都不同,以将在显示装置的卷绕和展开期间对后盖的损坏最小化。

本发明要实现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有显示面板的后盖的侧表面具有改善的刚性并且同时可将开口对用户的可视性最小化。

本发明要实现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将在显示面板和后盖的卷绕期间由后盖导致的显示面板上划痕的发生最小化。

本发明要实现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将由于后盖的锋利边缘导致的对用户的伤害风险最小化。

本发明要实现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抑制由后盖的开口导致的显示面板的可视性在观看显示面板的方向上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下面的描述将清楚理解到上面未提到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后盖,所述后盖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并包括柔性区域以及与所述柔性区域相邻的支撑区域,所述柔性区域至少与所述显示面板交叠且在所述柔性区域中放置有多个开口,其中所述柔性区域包括中央区域和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侧的边缘区域,所述多个开口包括放置在所述柔性区域的中央区域中的多个第一开口和放置在所述柔性区域的边缘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柔性区域包括从所述支撑区域延伸的第一子柔性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子柔性区域延伸的第二子柔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可小于所述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限定有多个子像素;后盖,所述后盖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并且包括支撑区域和从所述支撑区域延伸的柔性区域,在所述柔性区域中放置有多个开口;和卷轴,所述卷轴配置成卷绕或展开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并且具有平坦表面和弯曲表面,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完全卷绕在所述卷轴上时,所述支撑区域安装在所述卷轴的平坦表面上并且所述柔性区域安装在所述卷轴的弯曲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开口之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可随着与所述支撑区域更相邻而减小。

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包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

根据本发明,可考虑到显示面板在后盖中的位置和相应卷轴(roller)的形状调节后盖中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因而,可将后盖的损坏或变形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对于在显示装置的完全卷绕状态和完全展开状态中对用户可见的一部分后盖和对用户不可见的另一部分后盖来说以不同的距离在后盖中形成开口。因而可改善后盖的侧表面的刚性和外观特性。

根据本发明,保护树脂放置在后盖的后表面上。因而,可将当显示面板卷起时由于后盖导致的对显示面板的损坏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保护树脂放置在后盖的开口内。因而,可将在显示装置前方的多个开口的可视性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保护树脂具有比后盖大的面积。因而,可消除后盖的边缘部分的锋利。

根据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面举例说明的内容,本申请中包括更多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顶杆(headbar)和显示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7b是图7a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8a至图8c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9a至图9c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2c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13b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4a至图14f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的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点的方法通过参考下面与附图一起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更加清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及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为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在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整个申请中相似的参考标记一般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中,可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解释,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不清。在此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包含”之类的术语一般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使用了术语“仅”。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要素仍被解释为包含通常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在……之后”之类的术语描述两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可在这两个部分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部分,除非这些术语使用了术语“紧接”或“直接”。

当一元件或层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在它们之间可插置其他元件。

尽管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是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内,下面提到的第一部件可以是第二部件。

在整个申请中相似的参考标记一般表示相似的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而显示出图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本发明不限于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彼此部分或整体地组合或结合并且可在技术上以各种方式互锁和操作,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可彼此独立实施,或者彼此结合地实施。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可卷曲显示装置>

可卷曲显示装置可称为即使在卷起时仍可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可卷曲显示装置可具有比常规的一般显示装置高的柔性。可卷曲显示装置可根据是否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而自由地改变形状。具体地说,当不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时,可卷曲显示装置可卷起收纳,以减小其体积。当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时,可卷曲显示装置可展开。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参照图1a和图1b,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部dp和容纳部hp。

显示部dp配置成向用户显示图像。例如,显示元件、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电路、线、其他部件等可设置在显示部dp中。在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是可卷曲显示装置100。因此,显示部dp可配置成卷绕和展开。例如,显示部dp可包括柔性的显示面板和后盖,从而进行卷绕或展开。之后将参照图5至图7b描述显示部dp的更多细节。

容纳部hp用作可容纳显示部dp的壳体。显示部dp可卷绕、然后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并且显示部dp可展开、然后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

容纳部hp包括可供显示部dp移进和移出容纳部hp的开口hpo。显示部dp可通过容纳部hp的开口hpo上下移动。

同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可从完全展开状态转变为完全卷绕状态,反之亦然。

图1a显示了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的完全展开状态。完全展开状态是指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的状态。就是说,完全展开状态可定义为显示部dp展开至最大从而不再进一步展开并且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以便用户观看显示装置100上的图像的状态。

图1b显示了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的完全卷绕状态。完全卷绕状态是指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并且不能进一步卷绕的状态。就是说,完全卷绕状态可定义为由于为了外观的原因优选将显示部dp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所以当用户不观看显示装置100上的图像时,显示部dp卷绕并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的状态。此外,在显示部dp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的完全卷绕状态中,显示装置100的体积减小且易于运输。

同时,设置移动部,移动部用于卷绕或展开显示部dp,以将显示部dp变为完全展开状态或完全卷绕状态。

<移动部>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顶杆和显示部的示意性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卷轴151和显示部dp的示意性剖面图。为了便于描述,图3仅示出了顶杆164和显示部dp,图4仅示出了容纳部hp、卷轴151和显示部dp。

首先,参照图2,移动部mp包括卷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

卷轴单元150在第一方向dr1或第二方向dr2上旋转的同时卷绕或展开固定至卷轴单元150的显示部dp。卷轴单元150包括卷轴151、卷轴支撑单元152和卷轴旋转单元153。

卷轴151是卷绕显示部dp的构件。卷轴151例如可具有圆柱形状。显示部dp的下边缘可固定至卷轴151。当卷轴151旋转时,其下边缘固定至卷轴151的显示部dp可卷绕在卷轴151上。相反,当卷轴151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时,卷绕在卷轴151上的显示部dp可从卷轴151展开。

参照图4,卷轴151总体上具有圆柱形状,但部分可以是平坦的。就是说,卷轴15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是平坦的,而外周表面的其他部分是弯曲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卷轴151可完全是圆柱形状的或者可具有显示部dp能够卷绕的任意形状,但不限于此。之后将参照图9a至图9c描述卷轴151的细节。

卷轴支撑单元152从卷轴151的两侧支撑卷轴151。具体地说,卷轴支撑单元152放置在容纳部hp的底表面hpf上。此外,各个卷轴支撑单元152的上侧表面与卷轴151的两端结合。因而,卷轴支撑单元152可支撑卷轴151,从而卷轴151与容纳部hp的底表面hpf分隔开。在此,卷轴151可旋转地与卷轴支撑单元152结合。

卷轴旋转单元153可在第一方向dr1或第二方向dr2上旋转卷轴151。卷轴旋转单元153可放置在一对卷轴支撑单元152的每一个上。例如,卷轴旋转单元153可以是向卷轴151传输旋转动力的旋转电机,但不限于此。

升降单元160根据卷轴单元150的驱动上下移动显示部dp。升降单元160包括连杆(link)支撑单元161、连杆单元162、连杆升降单元163和顶杆164。

连杆支撑单元161支撑连杆单元162和连杆升降单元163。具体地说,连杆支撑单元161支撑上下移动的连杆单元162,使得显示部dp不与容纳部hp的开口hpo的边界碰撞。连杆支撑单元161将连杆单元162和显示部dp支撑为仅上下移动而不前后移动。

连杆单元162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162l。多个连杆162l分别可旋转地彼此铰接并且可通过连杆升降单元163上下移动。当连杆单元162上下移动时,多个连杆162l可在彼此远离或靠近的方向上旋转。之后将参照图4描述其细节。

连杆升降单元163可上下移动连杆单元162。连杆升降单元163可分别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使其彼此靠近或远离。连杆升降单元163可上下移动连杆单元162,从而上下移动连接至连杆单元162的显示部dp。

在此,连杆升降单元163的驱动与卷轴旋转单元153的驱动同步。因而,可同时驱动卷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例如,当显示部dp从完全展开状态转变为完全卷绕状态时,可驱动卷轴单元150以将显示部dp卷绕在卷轴151上。同时,升降单元160可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以向下移动显示部dp。此外,当显示部dp从完全卷绕状态转变为完全展开状态时,可驱动卷轴单元150,以从卷轴151展开显示部dp。同时,升降单元160可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以向上移动显示部dp。

升降单元160的顶杆164固定至显示部dp的最上端。顶杆164连接至连杆单元162并且可根据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的旋转上下移动显示部dp。就是说,可通过顶杆164、连杆单元162和连杆升降单元163来上下移动显示部dp。

参照图3,顶杆164放置在显示部dp的最上端,以覆盖显示部dp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顶杆164包括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第一顶杆164a覆盖显示部dp的前表面。第一顶杆164a仅覆盖与显示部dp的最上边缘相邻的一部分前表面,以便不覆盖显示部dp的前表面上显示的图像。

第二顶杆164b覆盖显示部dp的后表面。第二顶杆164b仅覆盖与显示部dp的最上边缘相邻的一部分后表面。然而,由于在显示部dp的后表面上不显示图像,所以第二顶杆164b可比第一顶杆164a更进一步与显示部dp交叠。

为了将显示部dp紧固至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可在显示部dp中形成第一对准孔ah1。此外,螺丝sc可穿过第一对准孔ah1,以紧固第一顶杆164a、显示部dp和第二顶杆164b。

第二顶杆164b包括压铆螺母(pemnut)pn,升降单元160的连杆单元162紧固至压铆螺母pn。第二顶杆164b和升降单元160的连杆单元162可通过压铆螺母pn彼此紧固。因此,当升降单元160的连杆单元162上下移动时,紧固至连杆单元162的第二顶杆164b以及紧固至第二顶杆164b的第一顶杆164a和显示部dp可一起上下移动。

同时,图3图解了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具有直线形状。然而,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可具有各种形状。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顶杆164a和第二顶杆164b可形成为具有形状。

下文中,将参照图4详细描述移动部mp的操作。

参照图4,显示部dp的下边缘连接至卷轴151。当卷轴151通过卷轴旋转单元153在第一方向dr1上,即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显示部dp可卷绕在卷轴151上,使得显示部dp的后表面可紧密接触卷轴151的表面。

相反,当卷轴151通过卷轴旋转单元153在第二方向dr2上,即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卷绕在卷轴151上的显示部dp可从卷轴151展开,然后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构上与上述移动部mp不同的移动部mp也可应用于显示装置100。就是说,卷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的构造可变化,只要显示部dp可卷绕和展开即可。可省略其部件中的一些部件或者可增加其他部件。

<显示部>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平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参照图5,显示部dp包括后盖110、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

显示面板120配置成向用户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120中,可设置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驱动元件以及用于向显示元件和驱动元件传输各种信号的线。可根据显示面板120的种类不同地定义显示元件。例如,当显示面板12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元件可以是每个都由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构成的有机发光元件。例如,当显示面板120是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元件可以是液晶显示元件。下文中,将假设显示面板12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显示面板120不限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是可卷曲显示装置,所以显示面板120可实现为柔性显示面板,以卷绕在卷轴151上或从卷轴151展开。

显示面板120包括有源区域aa和非有源区域na。

有源区域aa是指在显示面板120上显示图像的区域。在有源区域aa中,可设置多个子像素和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多个子像素是有源区域aa的最小单元,显示元件可设置在多个子像素的每一个上。例如,由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构成的有机发光元件可设置在多个子像素的每一个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可包括驱动元件、线等。例如,电路可由薄膜晶体管(tft)、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等构成,但不限于此。

非有源区域na是指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在非有源区域na中,可设置用于驱动有源区域aa中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各种线和电路。例如,用于向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传输信号的连线或诸如栅极驱动器ic和数据驱动器ic之类的驱动器ic可设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柔性膜130包括柔性基底膜上的各种部件并且用于向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信号。柔性膜130可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非有源区域na的一端上并且向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电源电压、数据电压等。图5示出了四个柔性膜130。然而,柔性膜130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设计进行各种变化。

同时,在柔性膜130上,可设置诸如栅极驱动器ic和数据驱动器ic之类的驱动器ic。驱动器ic配置成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和处理该数据的驱动信号。驱动器ic可以以玻上芯片(cog)方法、膜上芯片(cof)方法、载带封装(tcp)等安装。为了便于描述,驱动器ic被描述为以cof方法安装在柔性膜130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印刷电路板140设置在柔性膜130的一端上并且连接至柔性膜130。印刷电路板140配置成向驱动器ic提供信号。印刷电路板140向驱动器ic提供诸如驱动信号、数据信号等之类的各种信号。在印刷电路板140中,可设置各种部件。例如,时序控制器、电源单元等可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40上。同时,图5示出了单个印刷电路板140。然而,印刷电路板140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设计进行各种变化。

尽管图5中未示出,但可进一步设置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40的附加印刷电路板。例如,印刷电路板140可称为其上安装有数据驱动器的源极印刷电路板(源极pcb)s-pcb。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40的附加印刷电路板可称为其上安装有时序控制器等的控制印刷电路板(控制pcb)c-pcb。附加印刷电路板可设置在卷轴151内部,或者可设置在位于卷轴151外部的容纳部hp内。

后盖11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后表面上并且支撑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因而,后盖110在尺寸上可比显示面板120大。因此,后盖110可保护显示部dp的其他部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后盖11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但后盖110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柔性,从而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卷绕或展开。例如,后盖110可由诸如不锈钢(sus)或因瓦合金(invar)之类的金属材料或塑料形成。然而,后盖110的材料不限于此。后盖110的材料可根据设计进行各种变化,只要其满足诸如热变形量、曲率半径、刚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可。

参照图6,显示面板120包括基板121、缓冲层122、像素单元123、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

基板121用作支撑显示面板120的各种部件的基底构件并且可由绝缘材料形成。基板121可由柔性材料形成,以便使显示面板120卷绕或展开。例如,基板121可由诸如聚酰亚胺(pi)之类的塑料材料形成。

缓冲层122可抑制从基板121的外部渗透的湿气和/或氧气的扩散。缓冲层122可形成为硅氧化物(siox)和硅氮化物(sinx)的单层或多层,但不限于此。

像素单元123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和用于有机发光元件的电路。像素单元123可对应于有源区域aa。每个有机发光元件可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

阳极可将空穴提供至有机发光层中并且可由具有高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阳极可由氧化锡(t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锌锡(itzo)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有机发光层可接收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并且发光。根据从有机发光层发射的光的颜色,有机发光层可以是红色有机发光层、绿色有机发光层、蓝色有机发光层和白色有机发光层之一。当有机发光层是白色有机发光层时,可进一步设置各种颜色的滤色器。

阴极可将电子提供至有机发光层中并且可由具有低功函数的导电层形成。例如,阴极可由选自由诸如镁(mg)、银(ag)和铝(al)之类的金属及其合金构成的集合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同时,根据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传输方向,显示面板120可分为顶部发光型或底部发光型。

在顶部发光型中,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朝向其上形成有机发光元件的基板121的上侧释放。当显示面板120是顶部发光型时,可在阳极下方进一步设置反射层。这是为了朝向基板121的上侧,即朝向阴极释放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

在底部发光型中,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朝向其上形成有机发光元件的基板121的下侧释放。当显示面板120是底部发光型时,阳极可仅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而阴极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这是为了朝向基板121的下侧释放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

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为底部发光型显示装置,但不限于此。

在像素单元123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的电路。电路可由tft、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电源线等构成。电路的部件可根据显示装置100的设计进行各种变化。

覆盖像素单元123的封装层124设置在像素单元123上。封装层124密封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元件。封装层124可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元件免受外部湿气、氧气、冲击等影响。可通过交替层压多个无机层和多个有机层形成封装层124。例如,无机层可由诸如硅氮化物(sinx)、硅氧化物(siox)和铝氧化物(alox)之类的无机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有机层可由基于环氧树脂或基于丙烯酸的聚合物形成,但不限于此。

封装基板125设置在封装层124上。封装基板125与封装层124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元件。封装基板125可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元件免受外部湿气、氧气、冲击等影响。封装基板125可由具有高抗腐蚀性并且可易于加工成箔片或薄膜的金属材料形成。金属材料的示例可包括铝(al)、镍(ni)、铬(cr)、以及铁(fe)和ni的合金。因而,由于封装基板125由金属材料形成,所以封装基板125可以以超薄膜的形式实现并且可提供较高的耐外部冲击性和耐划伤性。

在封装层124与封装基板125之间可设置第一粘合剂层ad1。第一粘合剂层ad1可将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结合。第一粘合剂层ad1可由粘合剂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自然固化粘合剂。例如,第一粘合剂层ad1可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压敏粘合剂(psa)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同时,第一粘合剂层ad1可设置成覆盖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就是说,像素单元123可被缓冲层122和封装层124密封并且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可被缓冲层122和第一粘合剂层ad1密封。第一粘合剂层ad1可与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元件免受外部湿气、氧气、冲击等影响。在此,第一粘合剂层ad1可进一步包含吸湿剂。吸湿剂可包括吸湿颗粒并且可吸收来自外部的湿气、氧气等,以将湿气和氧气到像素单元123中的渗透最小化。

后盖110设置在封装基板125上。后盖11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20的封装基板125接触,以保护显示面板120。后盖11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以保护显示面板120。

后盖110包括设置在中央区域ca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和设置在边缘区域ea的多个第二开口112。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能够使后盖110具有柔性。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可柔性变形并且能够使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一起更容易卷绕在卷轴151上或从卷轴151展开。之后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其细节。

可在封装基板125与后盖110之间设置第二粘合剂层ad2。第二粘合剂层ad2可将封装基板125和后盖110结合。第二粘合剂层ad2可由粘合剂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自然固化粘合剂。例如,第二粘合剂层ad2可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压敏粘合剂(psa)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图6示出了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未被填充第二粘合剂层ad2。然而,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被填充第二粘合剂层ad2。当第二粘合剂层ad2填充在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中时,第二粘合剂层ad2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而,可抑制它们之间的分离。

同时,尽管图6中未示出,但可在基板121的前表面上进一步设置透明膜。透明膜可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或将入射到显示面板120中的外部光的反射最小化。例如,透明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抗反射膜、偏振膜和透射率可控膜中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

下文中,将参照图7a和图7b更详细地描述后盖110。

<后盖的详细构造>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图7b是图7a的区域“a”的放大图。

参照图7a,后盖110包括支撑区域pa和柔性区域ma。具体地说,在支撑区域pa中未设置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在柔性区域ma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在这种情形中,后盖110包括最上端的第三支撑区域pa3、最下端的第二支撑区域pa2、以及第三支撑区域pa3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的第一支撑区域pa1。后盖110还包括第三支撑区域pa3与第一支撑区域pa1之间以及第二支撑区域pa2与第一支撑区域pa1之间的柔性区域ma。

参照图7a,后盖110的第三支撑区域pa3是后盖110的最上部区域并且紧固至顶杆164。第三支撑区域pa3包括第一对准孔ah1,从而紧固至顶杆164。此外,如上参照图3所述的,可设置穿过顶杆164和第一对准孔ah1的螺丝sc,从而将顶杆164紧固至后盖110的第三支撑区域pa3。此外,由于第三支撑区域pa3紧固至顶杆164,所以当紧固至顶杆164的连杆单元162上下移动时,后盖110可同时上下移动。附接至后盖110的显示面板120也可上下移动。图7a示出了五个第一对准孔ah1,但第一对准孔ah1的数量不限于此。此外,图7a示出了后盖110使用第一对准孔ah1紧固至顶杆16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后盖110可不用对准孔而紧固至顶杆164。

参照图7a,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是后盖110的最下部区域并且紧固至卷轴151。第二支撑区域pa2可包括第二对准孔ah2,从而紧固至卷轴151。例如,可设置穿过卷轴151和第二对准孔ah2的螺丝sc,以将卷轴151紧固至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此外,由于第二支撑区域pa2紧固至卷轴151,所以后盖110可通过卷轴151的旋转卷绕在卷轴151上或从卷轴151展开。图7a示出了两个第二对准孔ah2,但第二对准孔ah2的数量不限于此。

第一支撑区域pa1设置在第三支撑区域pa3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连接至显示面板120的一端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附接至第一支撑区域pa1。

第一支撑区域pa1能够使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不是弯曲地而是平坦地卷绕在卷轴151上,以保护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此外,卷轴151也可以对应于第一支撑区域pa1是部分平坦的。之后将参照图8a至图8c描述其细节。

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卷绕在卷轴151上或从卷轴151展开。柔性区域ma可与显示部dp的其他部件之中的至少显示面板120交叠。

参照图7a,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包括中央区域ca和位于中央区域ca两侧的边缘区域ea。就是说,边缘区域ea包括柔性区域ma的中央区域ca左侧的左侧边缘区域ea1和中央区域ca右侧的右侧边缘区域ea2。中央区域ca对应于设置显示面板120的区域,边缘区域ea是柔性区域ma的除中央区域ca之外的其他区域。

多个第一开口111设置在柔性区域ma的中央区域ca中。在显示部dp的卷绕或展开期间,多个第一开口111可由于施加至显示部dp的应力而变形。具体地说,在显示部dp的卷绕或展开期间,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可随着多个第一开口111收缩或扩张而变形。此外,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收缩或扩张,所以设置在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上的显示面板120的滑落(slip)现象可被最小化。因此,施加至显示面板120的应力可被最小化。

在显示面板120和后盖110的卷绕期间,卷绕在卷轴151上的显示面板120和后盖110在长度上存在差别。这是因为显示面板120和后盖110在曲率半径上存在差别。例如,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卷轴151上时,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卷轴151上卷绕一次可需要不同的长度。就是说,显示面板120比后盖110更远离卷轴151设置,因而显示面板120可比后盖110需要更大的长度来在卷轴151上卷绕一次。如此,在显示部dp的卷绕期间曲率半径的差别导致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卷绕长度不同。因而,附接至后盖110的显示面板120可滑落并离开其原始位置。在这种情形中,由于由卷绕导致的应力和曲率半径的差别使得显示面板120脱离后盖110的现象可定义为滑落现象。当过度地发生滑落时,显示面板120可从后盖110脱离或者可发生诸如破裂之类的缺陷。

在这种情形中,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即使当显示部dp通过卷绕或展开被施加应力时,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仍可柔性变形,以减小施加至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例如,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卷轴151上时,使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上下方向上变形的应力可施加至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这种情形中,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可在后盖110的上下方向上扩张并且后盖110的长度也可柔性改变。因此,在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卷绕期间,可通过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补偿由于曲率半径的差别导致的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长度差别。此外,在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卷绕期间,多个第一开口111可变形,以减小从后盖110施加至显示面板120的应力。

参照图7a和图7b,多个第一开口111与相邻行的多个第一开口111错开(misalign)。例如,一行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与和相应行相邻的行的多个第一开口111错开。具体地说,奇数行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的中心可与偶数行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的中心错开例如每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的1/2。图7a中所示的多个第一开口111的放置仅仅是示例,但不限于此。

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彼此错开,所以列方向上的多个同心(concentric)第一开口111之间的距离111wb可被最小化。具体地说,在柔性区域ma中,列方向上的多个同心第一开口111之间的区域可具有刚性。此外,在后盖110的卷绕期间,后盖110需要在列方向上弯曲。因而,随着列方向上的多个同心第一开口111之间的区域的长度111wb增加,后盖110在列方向上弯曲可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按行错开,所以与第一开口111未按行错开的情形相比,列方向上的多个同心第一开口111之间的距离111wb可被最小化。此外,多个第一开口111之间的区域可被最小化。因此,列方向上的多个同心第一开口111之间的距离111wb被最小化并且柔性区域ma在列方向上连续延伸,从而消除了未设置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区域。因而,多个第一开口111之间的具有刚性的区域在列方向上的长度111wb可被最小化。因此,后盖110的刚性可得到改善,不会干扰后盖110的卷绕或展开。

参照图7b,多个第一开口111具有大于列方向最大宽度111wc的行方向最大宽度111wr。就是说,如图7b中所示,多个第一开口111在横向(transverse)方向上的最大宽度111wr可大于多个第一开口111在纵向(vertical)方向上的最大宽度111wc。

随着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增加,后盖110柔性变形可变得更容易。具体地说,在后盖110的卷绕期间,后盖110可在列方向上弯曲并且可被施加应力,以使多个第一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张。在这种情形中,如果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增加,当多个第一开口111在列方向上被拉伸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可增加。此外,随着多个第一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张,施加至多个柔性区域ma的应力可减小。因此,通过增加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后盖110的多个柔性区域ma可容易卷绕或展开并且可减小施加至柔性区域ma的应力。

随着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增加,加工多个第一开口111变得更容易。然而,当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增加时,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开口率增加。此外,附接至柔性区域ma的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在这种情形中,当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交叠面积,即后盖110与第二粘合剂层ad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时,后盖110可与第二粘合剂层ad2分离。因此,可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以控制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以便抑制它们之间的分离。此外,可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使得后盖110可具有较高柔性。

在这种情形中,形成在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不形成在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就是说,在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的每一个中仅形成第一对准孔ah1和第二对准孔ah2。然而,形成在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不形成在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此外,第一对准孔ah1和第二对准孔ah2在形状上与多个第一开口111不同。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的每一个固定至顶杆164和卷轴151。因而,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需要具有比柔性区域ma高的刚性。具体地说,由于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具有刚性,所以第三支撑区域pa3和第二支撑区域pa2可牢固地固定至顶杆164和卷轴151。因此,显示部dp固定至移动部mp的卷轴151和顶杆164并且可根据移动部mp的操作移进和移出容纳部hp。

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包括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后盖11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后表面上,以支撑和保护显示面板120。后盖11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因而可具有刚性。此外,后盖110的其中设置显示面板120的柔性区域ma包括多个第一开口111,因而后盖110可具有提高的柔性。因此,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的完全展开状态中,由刚性材料形成并且具有较高刚性的后盖110可支撑显示面板120,从而显示面板120平坦展开。与此相对照,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dp容纳在容纳部hp内部的完全卷绕状态中,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而具有较高柔性的后盖110可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卷绕在卷轴151上并且容纳在一起。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可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使得后盖110可具有较高柔性。此外,可减小在卷绕期间施加至后盖110的应力。具体地说,在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卷轴上期间,后盖110可在列方向上弯曲并且可被施加应力,以使多个第一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张。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具有较大的行方向宽度111wr,所以在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卷轴151上期间,多个第一开口111可容易在列方向上扩张。此外,可减小施加至后盖110的应力。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通过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可提高后盖110的柔性。因而,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可容易卷绕在卷轴151上。此外,由于多个第一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张的同时可减小施加至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所以可抑制对显示面板120的损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可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以控制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粘合强度。具体地说,显示面板120附接至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在这种情形中,随着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开口率增加,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因而,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可减小。然而,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后盖110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具有较小的列方向宽度111wc。因而,可减小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开口率并且可增加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随着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可提高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通过控制多个第一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可将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粘合强度保持在某一水平或更高水平,以抑制它们之间的分离。

参照图7a,左侧边缘区域ea1和右侧边缘区域ea2分别设置在柔性区域ma的中央区域ca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区域ea可具有比中央区域ca小的行方向宽度。

多个第二开口112设置在柔性区域ma的边缘区域ea中。可根据第二开口112的位置选择性调整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

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包括第三支撑区域pa3与第一支撑区域pa1之间的第一柔性区域ma1以及第二支撑区域pa2与第一支撑区域pa1之间的第二柔性区域ma2。

第一柔性区域ma1从第一支撑区域pa1延伸至后盖110的上侧。在第一柔性区域ma1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显示面板120附接至第一柔性区域ma1。

第二柔性区域ma2从第一支撑区域pa1延伸至后盖110的下侧。在第二柔性区域ma2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但未设置显示面板120。第一柔性区域ma1延伸,以能够使显示面板120的有源区域aa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例如,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中时,范围从固定至卷轴151的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附接有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的区域可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同时,范围从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第一柔性区域ma1到第三支撑区域pa3的区域可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在这种情形中,当从固定至卷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第二柔性区域ma2和第一支撑区域pa1的长度小于从第二支撑区域pa2到容纳部hp的开口hpo的长度时,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第一柔性区域mpa1的一部分可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20的有源区域aa的下端的一部分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所以难以观看图像。因此,从固定至卷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第二柔性区域ma2和第一支撑区域pa1的长度可被设计为等于从固定至卷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容纳部hp的开口hpo的长度。

参照图7a,第一柔性区域ma1包括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

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从第一支撑区域pa1延伸。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从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延伸。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从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三支撑区域pa3。在这种情形中,当后盖110完全展开时,第一柔性区域ma1完全设置在容纳部hp外部。此外,当后盖110完全卷绕时,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卷绕在卷轴151上。然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和第三支撑区域pa3不卷绕在卷轴151上,而是保持平坦状态。之后将参照图8a至图8c描述其细节。

当后盖110进行卷绕并且第一支撑区域pa1安装在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上时,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安装在与卷轴151的平坦表面相邻的弯曲表面上。在这种情形中,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与弯曲表面之间的界面具有最小曲率半径。因而,后盖110可被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损坏。因此,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1需要设为较小。就是说,设置在后盖110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1设为较小,以将在卷绕期间后盖110安装在卷轴151上时产生的应力最小化。因而,可将对后盖110的损坏最小化。

如上所述,当后盖完全展开时,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设置在容纳部hp外部。因此,当用户观看显示面板120上的图像时,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设置在显示面板120后方并且对于用户是可见的。在这种情形中,当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2较小时,用户可感觉到差异感。

此外,后盖110的边缘区域ea是显示部dp的最外部。由于多个第二开口112,后盖110的侧部可具有锋利图案。特别是,当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2较小时,后盖110的侧部中的图案在宽度上减小,因而可具有非常锋利的形状。因此,后盖110的侧部可易受外部冲击影响并且可容易变形。此外,由于锋利的边缘,存在伤害用户的风险。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2设为大于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1。因而,可将用户在外观方面感觉到的差异感最小化。此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提供了耐外部冲击性。因而,可将伤害用户的风险最小化。

参照图7a,第二柔性区域ma2包括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

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从第一支撑区域pa延伸。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是从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延伸的区域。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是从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延伸并且连接至第二支撑区域pa2的区域。在这种情形中,当后盖110完全展开时,第二柔性区域ma2完全设置在容纳部hp内部。此外,当后盖110完全卷绕时,第二柔性区域ma2完全卷绕在卷轴151上。之后将参照图8a至图8c描述其细节。

首先,第二支撑区域pa2紧固至卷轴151。因而,第二支撑区域pa2可设置在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上,并且后盖110可通过穿过第二支撑区域pa2中的第二对准孔ah2的螺丝sc紧固至卷轴151。

当后盖110卷绕时,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安装在卷轴151的与平坦表面相邻的弯曲表面上。在这种情形中,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与弯曲表面之间的界面具有最小曲率半径。因而,后盖110可被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损坏。因此,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5需要设为较小。就是说,设置在后盖110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5设为较小,以将在卷绕期间后盖110安装在卷轴151上时产生的应力最小化。因而,可将对后盖110的损坏最小化。

此外,当后盖110卷绕时,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安装在卷轴151的与平坦表面相邻的弯曲表面上。在这种情形中,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与弯曲表面之间的界面具有最小曲率半径。因而,后盖110可被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损坏。因此,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3也需要设为较小。因而,可将在卷绕期间后盖110安装在卷轴151上时产生的应力最小化。此外,可将对后盖110的损坏最小化。

此外,当后盖110卷绕时,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安装在卷轴151的弯曲表面上。因此,对于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来说,不必考虑在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因而,分别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3和ra5可小于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4。

下文中,将参照图8a至图8c更详细地描述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卷轴151上的卷绕。

<后盖和显示面板的卷绕>

图8a至图8c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8a是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从卷轴151完全展开的剖面图。

参照图8a,卷轴151总体上可具有圆柱形状,但部分可以是平坦的。就是说,卷轴15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是平坦的,而外周表面的其他部分是弯曲的。

第二支撑区域pa2紧固至卷轴151的平坦部。除了紧固至卷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之外,后盖110的从第二支撑区域pa2延伸的其他区域可以是平坦的。

在设置于第一支撑区域pa1中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上进一步设置覆盖部cp。覆盖部cp可设置成覆盖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并且可具有凸起形状。覆盖部cp可保护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并且可由诸如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同时,如上参照图7a和图7b所述的,当后盖11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中时,后盖110的第二柔性区域ma2和第一支撑区域pa1可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在这种情形中,第一柔性区域ma1可呈现在容纳部hp外部。

参照图8a,卷轴151的平坦表面与弯曲表面之间的界面具有最小曲率半径r。后盖110的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设置在该界面上。因此,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可被在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损坏。因此,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5设为小于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4。因此,可将对后盖110的损坏最小化。

在这种情形中,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的列方向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二支撑区域pa2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就是说,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在与多个第二开口11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二支撑区域pa2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的列方向宽度可过小,在这种情形中,即使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5设为较小,也不可能抑制应力的集中。因而,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的列方向宽度设为等于或大于在第二支撑区域pa2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因此,可抑制在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对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三子柔性区域sa3的损坏。

然后,参照图8b,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和第一支撑区域pa1卷绕在卷轴151上。此外,从第一支撑区域pa1延伸的第一柔性区域ma1从卷轴151展开。

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设置在卷轴151的外周表面的平坦部中,并且第二柔性区域ma2设置在弯曲部中。

附接有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卷绕在卷轴151的平坦部上。因而,第一支撑区域pa1以及第一支撑区域pa1中的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可保持平坦状态而没有弯曲。因此,不管显示部dp卷绕还是展开,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此外,可抑制由于弯曲导致的对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损坏。

参照图8b,卷轴151的平坦表面和弯曲表面之间的界面具有最小曲率半径r。后盖110的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设置在该界面上。因此,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可被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损坏。因此,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3设为小于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4。此外,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1设为小于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2。因此,可抑制对后盖110的损坏。

在这种情形中,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此外,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一柔性区域ma1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就是说,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在与多个第二开口11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此外,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在与多个第二开口11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一柔性区域ma1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可过小。在这种情形中,即使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2之间的距离ra1和ra3设为较小,也不可能抑制应力的集中。因而,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设为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柔性区域ma2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此外,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列方向宽度设为等于或大于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一柔性区域ma1之间的界面处的卷轴151的曲率半径r的1/4。因此,可抑制在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对第二柔性区域ma2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损坏。

接着,参照图8c,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和第一支撑区域pa1卷绕在卷轴151上,并且第一柔性区域ma1的一部分进一步卷绕在卷轴151上。

第一柔性区域ma1的该部分可卷绕成与卷轴151的弯曲部交叠。就是说,卷绕在已卷绕于卷轴151的弯曲部上的第二柔性区域ma2上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部分可沿着卷轴151的弯曲部的形状弯曲。

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其他部分可卷绕成与卷轴151的平坦部交叠。卷绕在卷轴151的平坦部上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和卷绕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上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其他部分可像第一柔性区域ma1的上述部分一样弯曲。

具体地说,第一柔性区域ma1可卷绕在卷轴151上,从而覆盖第一支撑区域pa1。在这种情形中,覆盖部cp可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与第一支撑区域pa1之间。因此,第一柔性区域ma1可卷绕成覆盖第一支撑区域pa1的覆盖部cp并且沿着覆盖部cp的形状弯曲。由于覆盖部cp具有弯曲表面,所以第一柔性区域ma1也可沿着该弯曲表面的形状弯曲。特别是,覆盖部cp的上弯曲表面在形状上对应于卷轴151。因而,卷绕在卷轴151上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剖面可具有大致圆形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第一支撑区域pa1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因而,对附接至第一支撑区域pa1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损坏可被最小化。第一支撑区域pa1是指附接有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并且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的区域。因而,由于第一支撑区域pa1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所以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中不需要形成多个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具体地说,在后盖110卷绕在卷轴151上期间,后盖110可沿着卷轴151的形状弯曲和卷绕。因而,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卷轴151包括第一支撑区域pa1卷绕在其上的平坦部。因此,第一支撑区域pa1可平坦地卷绕在卷轴151上。第一支撑区域pa1即使卷绕在卷轴151上也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因此,附接至第一支撑区域pa1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也可始终保持平坦状态。例如,在显示部dp的完全展开期间,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通过具有较高刚性的第一支撑区域pa1保持平坦。与此相对照,在显示部dp的完全卷绕期间,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安装在卷轴151的平坦部上并且因而可保持平坦。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抑制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反复弯曲。因而,对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损坏可被最小化。

<后盖中的多个开口的各种形状>

图9a至图9c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除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的形状之外,图9a至图9c中所示的后盖910a、910b和910c大致具有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后盖110相同的构造。因此,不再提供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9a,在后盖910a的柔性区域ma和柔性区域ma的边缘区域中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多个第二开口912a。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第二开口912a的每一个具有椭圆形状。具体地说,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第二开口912a的每一个形成为在行方向上具有长轴并且在列方向上具有短轴的椭圆形状。

参照图9b,在后盖910b的柔性区域ma和柔性区域ma的边缘区域中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多个第二开口912b。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第二开口912b的每一个具有丝带(ribbon)形状。具体地说,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第二开口912b的每一个的列方向宽度从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第二开口912b的每一个的两端朝向中心减小。因此,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第二开口912b的每一个形成为丝带形状。

参照图9c,在后盖910c的柔性区域ma和柔性区域ma的边缘区域中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多个第二开口912c。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具有哑铃形状。具体地说,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列方向宽度朝向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中心减小并从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第二开口912b的每一个的中心起增加。在这种情形中,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列方向上的两端可具有圆化形状。因此,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形成为哑铃形状。

同时,图9a至图9c分别示出了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具有椭圆形状、丝带形状和哑铃形状。然而,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它们的行方向宽度大于它们的列方向宽度即可。例如,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可被设计成具有各种形状,比如矩形形状、菱形形状等。

此外,图9a至图9c示出了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在形状上相同。然而,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也可在形状上彼此不同。

在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可进行各种变化,以将施加至显示面板120的应力最小化并且使后盖910a、910b和910c能够柔性变形。具体地说,在后盖910a、910b和910c中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因而,在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卷绕或展开期间,后盖910a、910b和910c可柔性变形。当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柔性变形时,在后盖910a、910b和910c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可被分散。此外,施加至设置在后盖910a、910b和910c的柔性区域ma中的显示面板120的应力可被最小化。在这种情形中,可将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形成为:使得界面不平行于行方向。因而,应力可被分散。具体地说,后盖910a、910b和910c在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的列方向上卷绕期间,应力施加在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的垂直拉伸方向,即列方向上。此外,应力可集中在沿平行于行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之间的界面上。在这种情形中,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之间的行方向界面可不平行于行方向。就是说,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之间的界面可在不同于行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形中,可不同地定义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之间的界面的法线方向。此外,应力可分散在各个方向上。

例如,当如图9a中所示的后盖910a中那样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多个第二开口912a具有椭圆形状时,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多个第二开口912a之间的行方向界面具有弯曲表面。因此,当应力施加至具有椭圆形状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多个第二开口912a时,应力可沿弯曲表面(即多个第一开口911a和多个第二开口912a之间的界面)的法线方向分散在各个方向上。

接着,当如图9b中所示的后盖910b中那样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多个第二开口912b具有丝带形状时,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多个第二开口912b之间的行方向界面具有倾斜表面。因此,当应力施加至具有丝带形状的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多个第二开口912b时,应力可沿倾斜表面即多个第一开口911b和多个第二开口912b之间的界面分散。

最后,当如图9c中所示的后盖910c中那样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多个第二开口912c具有哑铃形状时,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多个第二开口912c之间的行方向界面具有弯曲表面。因此,当应力施加至具有哑铃形状的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多个第二开口912c时,应力可沿弯曲表面(即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多个第二开口912c之间的界面)的法线方向分散在各个方向上。同时,当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两端相对较窄且有棱角时,应力可集中在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两端上。在这种情形中,具有哑铃形状的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两端可具有弯曲表面。此外,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两端在列方向上的宽度可大于其中央部分的宽度。因此,在具有哑铃形状的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中,每个开口的两端在列方向上具有较大宽度并且具有弯曲表面。因而,可将应力在多个第一开口911c和第二开口912c的每一个的两端上的集中最小化。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形成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使得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之间的行方向界面不平行于行方向。因而,在后盖910a、910b和910c的卷绕期间,施加的使得多个第一开口911a、911b和911c以及多个第二开口912a、912b和912c在列方向上扩张的应力可被分散。

<后盖的长度补偿区域>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除长度补偿区域la之外,图10中所示的后盖1010大致具有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后盖110相同的构造。因此,不再提供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10,长度补偿区域la设置在后盖101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长度补偿区域la设置在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以补偿卷轴151与容纳部hp的开口hpo之间的距离。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完全展开时,只有第一柔性区域ma1和第三支撑区域pa3放置在容纳部hp外部。因而,需要用于连接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的区域,并且相应区域卷绕在卷轴151上。因此,该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开口1011和多个第二开口1012。

长度补偿区域la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因而,长度补偿区域la对用户不可见。因此,不需要考虑用户在外观方面可能感觉到的差异感。在此,长度补偿区域la在后盖1010的第一柔性区域ma1之前卷绕在卷轴151上,因而可被施加相对更多的应力。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后盖1010中,设置在长度补偿区域l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6可等于或小于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二子柔性区域s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2。此外,距离ra6可等于或小于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1。此外,设置在长度补偿区域l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6可以是均匀的。

对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后盖1010来说,不需要考虑对用户不可见的长度补偿区域la的外观。然而,可仅考虑由于在卷绕期间产生的应力导致的损坏。因而,设置在长度补偿区域l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6可设为等于或小于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012之间的距离ra1。因此,可将在卷绕期间后盖1010安装在卷轴151上时产生的应力最小化。此外,可将对后盖1010的损坏最小化。

<后盖的柔性的提高>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平面图。除多个第一开口1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12的形状之外,图11中所示的后盖1110大致具有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后盖110相同的构造。因此,不再提供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11,设置在柔性区域ma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中的至少一些第二开口可分别连接至设置在中央区域ca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具体地说,如图11中所示,在设置于第一柔性区域ma1和第二柔性区域ma2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之中,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分别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并形成单个开口。因而,如图11中所示,从后盖1110的边缘延伸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连接至第二柔性区域ma2中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因此,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延伸至第二柔性区域ma2的中央区域ca。第二柔性区域ma2中的第一开口1111和从后盖1010的边缘延伸并与第一开口1111成为一体的第二开口1112的长度可大于第一柔性区域ma1中的从后盖1110的边缘延伸的第二开口1112的长度。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后盖1110中,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分别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并形成单个开口。因而,第二柔性区域ma2的边缘区域ea可具有更高的柔性。因此,可将在卷绕期间后盖1110安装在卷轴151上时产生的应力最小化。此外,可将对后盖1110的损坏最小化。

同时,当设置在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时,边缘区域ea的柔性增加。因此,当后盖1110的侧表面被施加冲击时,后盖1110可容易被损坏。然而,如上所述,甚至在完全展开期间,第二柔性区域ma2放置在容纳部hp内部。因此,后盖1110的侧表面在使用期间不会被用户施加冲击。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后盖1110中,不需要考虑后盖1110的侧表面的刚性。此外,设置在第二柔性区域ma2的边缘区域ea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因而,可提高后盖1110的卷绕特性。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与第一支撑区域pa1相邻。因而,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具有柔性非常重要。此外,在完全展开期间,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与容纳部hp的开口hpo非常邻近。因此,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的侧表面不可能被用户施加冲击。因而,设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多个第二开口1112可连接至与之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1111。这是为了提高第一柔性区域ma1的第一子柔性区域sa1中的卷绕特性。

<保护树脂-抑制对显示面板的损坏和对用户的伤害的功能>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2b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12c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除保护树脂1270之外,图12a至图12c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200大致具有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相同的构造。因此,不再提供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为了便于描述,图12a仅示出了显示装置1200的各部件之中的后盖110和保护树脂1270。

首先,参照图12a和图12b,保护树脂1270用于抑制由于后盖110导致的对显示面板120的划伤和损坏。此外,保护树脂1270用于抑制由于后盖110的锋利边缘导致的对用户的伤害。保护树脂1270设置在后盖110的与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一个表面相对的表面,即后表面上。保护树脂1270可由各种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可通过例如硅树脂的丝网印刷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参照图12a,保护树脂1270具有与后盖110相同的列方向宽度并且具有比后盖110大的行方向宽度。就是说,保护树脂1270的列方向宽度可与范围从第三支撑区域pa3到第一支撑区域pa1的后盖110的宽度相同。此外,保护树脂1270的行方向宽度可大于范围从左侧边缘区域ea1到右侧边缘区域ea2的后盖110的宽度。就是说,保护树脂1270可具有比后盖110大的面积。因而,当在显示装置1200前方观看时,在多个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以及后盖110外部的区域中保护树脂1270可能是可见的。

后盖110可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形成。因而,后盖110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可非常锋利。此外,如果后盖110具有较大厚度,则在显示面板120和后盖110的卷绕和展开期间可产生大量应力。后盖110自身可经过塑性变形。因此,后盖110可形成为大约200μm的非常小的厚度。因此,后盖110的这种薄且锋利的边缘易受外部冲击影响,因而可容易变形。此外,由于锋利边缘,存在伤害用户的风险。

因而,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200中,保护树脂1270设置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以改善锋利边缘。具体地说,保护树脂1270可设置为从后盖110的左侧边缘区域ea1延伸到外部并且从右侧边缘区域ea2延伸到外部。因此,可降低由于后盖110的最左侧边缘和最右侧边缘导致的伤害用户的风险。此外,可降低由于外力导致的后盖110的最左侧边缘和最右侧边缘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在后盖110的卷绕期间,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可干扰显示面板120。具体地说,在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通过卷轴151卷绕时,显示面板120可进行卷绕以直接接触在后盖110上。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后盖110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形成并且在后盖110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因此,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特别是,基板121或基板121上的偏振膜可被后盖110划伤和损坏。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200中,保护树脂1270放置成覆盖后盖110的后表面,如图12c中所示。因而,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彼此不直接接触的条件下进行卷绕,在卷绕期间保护树脂1270放置在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因此,可将由于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干扰导致的对显示面板120的损坏最小化。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200中,保护树脂1270平坦放置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因而,可减少由于后盖110的后表面的形状导致的不平衡的卷绕。就是说,由于后盖11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所以如果后盖110在没有保护树脂1270的情况下进行卷绕,则后盖110的后表面上的台阶可导致后盖110的不平衡卷绕。然而,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200中,保护树脂1270平坦放置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因此,保护树脂1270使后表面平坦,使得保护树脂1270和显示面板120可以以平衡的方式卷绕。

图12a至图12c示出了保护树脂1270应用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后盖1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保护树脂1270可应用于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所有后盖。

<保护树脂-抑制由于后盖的开口导致的可视性降低的功能>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3b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除了变为保护树脂1370之外,图13a和图13b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300大致具有与图12a至图12c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200相同的构造。因此,不再提供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13a和图13b,保护树脂1370设置在后盖110的与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一个表面相对的表面,即后表面上。此外,保护树脂1370填充在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中。因而,如图13b中所示,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表面可通过后盖110的一个表面和保护树脂1370而变为平坦的。在这种情形中,保护树脂1370可包含黑色材料。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实现为可卷曲显示装置。因此,显示面板120可实现为具有非常小的厚度。因而,在用户观看显示面板120上的图像时,设置在显示面板120后方的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对于用户可能是可见的。就是说,由于显示面板120的较小厚度,设置在显示面板120后方的后盖110的图案对于用户可能是可见的。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中,保护树脂1370填充在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中。因而,设置有显示面板120的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当从前方观看显示装置1300时,由后盖110的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形成的图案对于用户是不可见的。特别是,当保护树脂1370形成为包含黑色材料时,可减小设置有后盖110的区域与设置有保护树脂1370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感。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保护树脂1370应用于图1至图8c中所示的后盖1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保护树脂1370可应用于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所有后盖。

<制造保护树脂的工艺>

图14a至图14f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的工艺图。具体地说,图14a是通过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后盖110的平面图。图14b是沿图14a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面图。图14c是通过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后盖110的平面图。图14d是沿图14c的线xivd-xivd’截取的剖面图。图14e是通过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后盖110的平面图。图14f是沿图14e的线xivf-xivf’截取的剖面图。

首先,参照图14a和图14b,后盖110和框架f通过从后盖11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三支撑区域pa3延伸的桥部fb连接。在这种情形中,框架f可具有方形环(squarering)形状并且可与后盖110分隔开。然而,框架f可通过从后盖11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三支撑区域pa3延伸的桥部fb连接至后盖110。在这种情形中,框架f、桥部fb和后盖110可由同一材料形成并且可形成为一体。然而,框架f和后盖110不通过边缘区域ea连接。图14a示出了从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三支撑区域pa3的每一个延伸五个桥部fb。然而,桥部fb的数量不限于此。

参照图14b,框架f可具有比后盖110大的厚度。如后面所述,在框架f、桥部fb和后盖110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通过丝网印刷形成保护树脂1370。在此工艺中,保护树脂1370可溢出框架f。为抑制这种溢出,框架f可具有比后盖110大的厚度。

因此,参照图14c和图14d,可通过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涂布并固化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来形成保护树脂1370。

在框架f、桥部fb和后盖110被放置在具体支撑台上的状态下,可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涂布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在这种情形中,如图14d中所示,框架f具有比后盖110大的厚度。因而,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不会溢出框架f。此外,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可填充在多个第一开口111和多个第二开口112中。此外,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可填充在后盖110与后盖110的边缘区域ea之间的区域中。然后,可固化保护树脂1370的材料,以形成保护树脂1370。

因此,参照图14e和图14f,在形成保护树脂1370之后,可将后盖110与框架f和桥部fb分离。具体地说,可通过切割第三支撑区域pa3与桥部fb之间的接触部分以及第一支撑区域pa1与桥部fb之间的接触部分将后盖110与框架f和桥部fb分离。因而,保护树脂1370和后盖110可具有相同的列方向宽度,并且保护树脂1370可具有比后盖110大的行方向宽度。此外,去除填充在第一对准孔ah1和第二对准孔ah2中的保护树脂1370,以提供其中螺丝sc可插入第一对准孔ah1和第二对准孔ah2中的空间。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00的制造工艺中,在后盖110的制造期间还可形成框架f和桥部fb。此外,通过丝网印刷和切割可容易形成保护树脂1370。因此,工艺可简单并且可需要较低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可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后盖,所述后盖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并包括柔性区域以及与所述柔性区域相邻的支撑区域,所述柔性区域至少与所述显示面板交叠且在所述柔性区域中放置有多个开口,其中所述柔性区域包括中央区域和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侧的边缘区域,所述多个开口包括放置在所述柔性区域的中央区域中的多个第一开口和放置在所述柔性区域的边缘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柔性区域包括从所述支撑区域延伸的第一子柔性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子柔性区域延伸的第二子柔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卷轴单元,所述卷轴单元包括卷轴并且配置成卷绕或展开所述后盖和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卷轴可具有平坦表面和弯曲表面,并且所述支撑区域可对应于所述平坦表面放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放置在所述支撑区域中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支撑区域包括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支撑区域,所述柔性区域可包括放置有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柔性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柔性区域和所述第二子柔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一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支撑区域还可包括紧固至所述卷轴的第二支撑区域,所述后盖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区域之间的长度补偿区域,并且所述长度补偿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可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长度补偿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均匀的。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容纳所述后盖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容纳部,其中在所述后盖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卷轴完全展开时,所述长度补偿区域可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部。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紧固至所述后盖的顶杆,其中所述支撑区域还可包括紧固至所述顶杆的第三支撑区域,所述第一柔性区域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与所述第三支撑区域之间的第三子柔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可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三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容纳所述后盖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容纳部,其中在所述后盖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卷轴完全卷绕时,所述第一柔性区域的第三子柔性区域可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保持平坦状态。

所述支撑区域还可包括紧固至所述卷轴的平坦表面的第二支撑区域,所述柔性区域还可包括所述第一支撑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区域之间的第二柔性区域,所述第二柔性区域可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延伸的第一子柔性区域、从所述第二柔性区域的第一子柔性区域延伸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以及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区域之间的第三子柔性区域,并且所述第二柔性区域的第一子柔性区域和第三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可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区域的第二子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柔性区域中的多个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些第二开口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柔性区域中的与其相邻的多个第一开口并形成单个开口。

所述柔性区域的第一子柔性区域在与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可等于或大于在所述支撑区域与所述柔性区域之间的界面处的所述卷轴的曲率半径的1/4。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保护树脂,所述保护树脂放置在所述后盖的与附接有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保护树脂具可有与所述后盖相同的第一方向宽度,并且所述保护树脂可具有比所述后盖大的第二方向宽度。

所述保护树脂可填充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和所述多个第二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限定有多个子像素;后盖,所述后盖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并且包括支撑区域和从所述支撑区域延伸的柔性区域,在所述柔性区域中放置有多个开口;和卷轴,所述卷轴配置成卷绕或展开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并且具有平坦表面和弯曲表面,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完全卷绕在所述卷轴上时,所述支撑区域安装在所述卷轴的平坦表面上并且所述柔性区域安装在所述卷轴的弯曲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开口之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之间的距离随着与所述支撑区域更相邻而减小。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支撑区域可包括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支撑区域和紧固至所述卷轴的第二支撑区域,并且所述柔性区域可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柔性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撑区域之间的第二柔性区域。

所述第二柔性区域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可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柔性区域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的长度可大于所述第一柔性区域中的从所述后盖的边缘延伸的开口的长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保护树脂,所述保护树脂放置在所述后盖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具有比所述后盖大的面积。

所述保护树脂可放置在所述多个开口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后盖一起提供平坦表面。

所述保护树脂可包含黑色材料。

尽管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提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举例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应当基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都应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