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21711发布日期:2021-05-28 14: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市场对面板形状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异形化。与传统的方形面板相比,异形面板的版图布局也相对更加困难,对于设计与制程而言都是一种技术挑战。

如图1所示,为配合机型需求,需在显示面板1’的某一位置挖一圆形或异形的孔洞2’。在该显示面板1’布线时,孔洞2’周围的数据线需要绕开孔洞2’进行布线,导致孔洞2’周围的布线区,即无效发光区特别大,不仅影响显示效果,也影响显示面板1’的整体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申请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优化孔洞区周围的数据线布局,减小孔洞区周围的无效发光布线区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孔洞区;像素阵列,绕开所述孔洞区,呈多行多列分布;多条数据线,每条数据线对应连接一列像素,每条所述数据线包括沿列方向延伸的分别位于所述孔洞区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段线路和第二段线路,每相邻n+1条数据线组成一数据线组,每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一第一数据线和n条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具有连接其第一段线路和第二段线路、且沿所述孔洞区的侧边缘延伸的连接线;demux电路,包括n条选通控制线,每条选通控制线依次与各数据线组中的一第二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连接,且每组所述数据线组中各条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相连;驱动ic,连接各条所述数据线的第二段线路和所述demux电路,所述驱动ic能单独地选通各条第一数据线,以及通过各数据线组中的第一数据线和所述demux电路选通各条第二数据线。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每组所述数据线组中,第一条数据线为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demux电路的第i条选通控制线依次通过开关与各数据线组中的第i条第二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连接,i是自1至n的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在所述孔洞区的侧边缘,沿行方向所有所述连接线的布线宽度l为:d是所述孔洞区沿行方向的外孔径,w是一条连接线沿行方向的宽度与相邻两条连接线沿行方向的间距之和,p是相邻两像素沿行方向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开关为三极管,其控制端连接对应的选通控制线,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二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和对应的第一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三极管为薄膜晶体管,其控制端为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源极和漏极。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每条所述数据线对应连接一列颜色相同的像素。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孔洞区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发光区,所述demux电路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区,所述驱动ic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根据一第一数据线的选通信号,通过所述驱动ic选通该第一数据线;根据一第二数据线的选通信号,通过所述驱动ic选通该第二数据线的第二段线路,同时向所述demux电路发送选通该第二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的信号,以通过该第二数据线所在的数据线组中的第一数据线和所述demux电路选通该第二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在数据线布局时采用demux电路,使孔洞区周围的部分数据线,即第一数据线沿孔洞区的侧边缘延伸,占用孔洞区周围的部分发光区域,而孔洞区周围的其他数据线,即第二数据线不占用孔洞区周围的发光区域,该些第二数据线通过驱动ic的控制,利用demux电路与对应数据线组中的第一数据线实现选通。从而,孔洞区周围占用发光区域的布线区大大减少,实现减小显示面板的无效发光区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孔洞区周围的数据线布局示意;

图4示出图3中孔洞区周围的数据线的选通控制示意图;

图5示出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n值的等效曲线图;

图6示出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几个不同n值的关系图;

图7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附图中以手机样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结合图2至图4所示,图2示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大致结构,图3是图2中虚线框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示出孔洞区周围的数据线布局,图4示出图3中孔洞区周围的数据线的选通控制示意。显示面板1具体包括:

孔洞区2。孔洞区2的数量根据设计需要而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于显示面板1的任意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孔洞区2可以用于放置摄像头等部件,因此如图所示设于显示面板1的上部区域。

像素阵列,绕开孔洞区2,呈多行多列分布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11。图中未具体展示像素阵列,除孔洞区2不设像素外,显示面板1采用已有的像素排布方式在显示区域11形成多行多列的像素阵列。

多条数据线,每条数据线对应连接一列像素,每条数据线包括沿列方向y延伸的分别位于孔洞区2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段线路和第二段线路,每相邻n+1条数据线组成一数据线组3,每组数据线组3包括一第一数据线31和n条第二数据线32,第一数据线31具有连接其第一段线路31a和第二段线路31b、且沿孔洞区2的侧边缘延伸的连接线31c,第二数据线32则包括沿列方向y延伸的分别位于孔洞区2的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二段线路32b。

结合图示,孔洞区2周围的数据线具体包括了多条第一数据线31和多条第二数据线32,每相邻两条第一数据线31之间分布有n条第二数据线32,每一条第一数据线31和n条第二数据线32组成一数据线组3。图中示出仅示出了部分的第一数据线31和第二数据线32。每条数据线对应连接一列像素,当像素排布方式是每列像素颜色相同时,则每条数据线对应连接一列颜色相同的像素。每条第一数据线31包括分别位于孔洞区2的上方和下方、且沿列方向y延伸的第一段线路31a和第二段线路31b,和沿孔洞区2的侧边缘延伸、并连接其第一段线路31a和第二段线路31b的连接线31c。第一数据线31是完整的一条数据线,其第一段线路31a和第二段线路31b分别对应连接一列位于孔洞区2的上方和下方的像素,连接线31c作连接第一段线路31a和第二段线路31b,传输信号用。每条第二数据线32包括分别位于孔洞区2的上方和下方、且沿列方向y延伸的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二段线路32b。第二数据线32设计为相隔的两段线路,并不设连接其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二段线路32b的连接线,这样孔洞区2周围,具体来说是孔洞区2侧边的布线区域可以大大减小。当每相邻两条第一数据线31之间分布的第二数据线32的数量越多,即n值越大,孔洞区2侧边的布线区域减小得越多,显示面板1的无效发光区也可以大大减小。

demux电路,包括n条选通控制线,每条选通控制线依次与各数据线组3中的一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连接,且每组数据线组3中各条数据线的第一段线路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数据线组3中,第一条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31,剩余n条数据线为第二数据线32。demux电路包括分别沿行方向x延伸的n条选通控制线sw1~swn,其中第i条选通控制线swi分别通过开关与各数据线组3中的第i条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连接,i是自1至n的正整数;且每个数据线组3中,各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分别通过其开关与第一数据线31的第一段线路31a连接。图中示出两条选通控制线sw1和sw2,选通控制线sw1与每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条第二数据线32,即与该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相邻的一条第二数据线32通过开关t1连接;选通控制线sw2与每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二条第二数据线32,即与该数据线组3中的上述第一条数据线32相邻的一条第二数据线32通过开关t2连接。通过选通控制线sw1和与其连接的各个开关t1,可以控制各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条第二数据线32;通过选通控制线sw2和与其连接的各个开关t2,可以控制各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二条第二数据线32。并且,每个数据线组3中,第一条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通过其开关t1与第一数据线31的第一段线路31a连接,参照图中标示的各个数据线组3中的连接节点n1。每个数据线组3中,第二条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通过其开关t2直接连向第一数据线31的第一段线路31a。当每个数据线组3中包括3条、4条、5条、6条...第二数据线32时,相应地,demux电路将包括选通控制线sw3、sw4、sw5、sw6...,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其中,demux(demultiplexer)是解复用器,或称为分路器,可以实现从多路信道中根据触发信号选择一路信道进行信号传输。如上述显示面板1中,通过demux电路可以实现从每个数据线组3的两条第二数据线32中选出一条第二数据线32使其开关导通,实现信号传输。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改变demux电路的n值,n是正整数,可以实现从每个数据线组3的n条第二数据线32中选出一条第二数据线32使其开关导通,实现信号传输。

驱动ic4,连接各条数据线的第二段线路和demux电路,驱动ic4能单独地选通各条第一数据线31,以及通过各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和demux电路选通各条第二数据线32。具体来说,demux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控制模块5,用于接收驱动ic4的信号,去选通对应的第二数据线32。当需要选通一第一数据线31时,直接通过驱动ic4即可实现选通该第一数据线31。当需要选通一第二数据线32时,通过驱动ic4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二段线路32b,同时demux电路的控制模块5会接收到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的信号,从而驱动ic4可以通过该第二数据线32所在的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和demux电路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则实现了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二段线路32b同时被选通。

其中,控制ic4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采用已有的设计,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通过在数据线布局时采用demux电路,使孔洞区2周围的部分数据线,即第一数据线31沿孔洞区2的侧边缘延伸,占用孔洞区2周围的部分发光区域,而孔洞区2周围的其他数据线,即第二数据线32不占用孔洞区2周围的发光区域,该些第二数据线32通过驱动ic4的控制,利用demux电路与对应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实现选通。从而,孔洞区2周围占用发光区域的布线大大减少,实现减小显示面板1的无效发光区的目的。

采用demux电路布局数据线后,在孔洞区2的侧边缘,沿行方向x所有连接线31c的布线宽度l为:其中d是孔洞区2沿行方向x的外孔径,孔洞区2通常包括孔和围绕孔一圈设置的密封剂,d是包括密封剂宽度的孔洞区2的外孔径。本实施例中示出的孔洞区2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孔洞区2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则外孔径也是其沿行方向x的宽度。w是一条连接线31c沿行方向x的宽度与相邻两条连接线31c沿行方向x的间距之和,视为每条连接线31c所占的宽度;p是相邻两像素沿行方向x的间距,即数据线的重复阵列距离。在显示面板1中,孔洞区2沿行方向x的外孔径d、每条连接线31c所占的宽度w、相邻两像素沿行方向x的间距p根据显示面板1的参数配置,可以视为不变的固定值。则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n值的关系为:参照图5所示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n值的等效曲线图,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n值大致呈反比,即demux电路的n值越大,每相邻两条第一数据线31之间分布的第二数据线32的数量则越多,孔洞区2侧边的连接线31c的布线区域减小得越多,从而显示面板1的无效发光区可以大大减小。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孔洞区2沿行方向x的外孔径d为5mm,每条连接线31c所占的宽度w为6μm,相邻两像素沿行方向x的间距p为78μm,则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经计算约为580/(n+1)μm。图6示出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l与demux电路的几个不同n值的关系图。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当demux电路的n值取2,则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约为193μm,相比于不设置demux电路的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580μm减小了约67%。在其他实施例中,若demux电路的n值取1,则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将约为290μm,相比于不设置demux电路的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580μm将减小约50%;若demux电路的n值取5,则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将约为97μm,相比于不设置demux电路的孔洞区周围的布线宽度580μm将减小约83%。当demux电路的n值取其他不同值,孔洞区2周围的布线宽度l将相应地实现不同程度的减小,从而显示面板1的无效发光区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各个开关t1和t2均为三极管,其控制端连接demux电路的选通控制线sw1/sw2,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连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一数据线31的第一段线路31a。优选地,三极管为薄膜晶体管,其控制端为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源极和漏极。当选通控制线sw1传输可以使开关导通的触发信号,则对应的各个数据线组3中的各个开关t1导通,从而连接开关t1的各条第二数据线32实现选通,进行信号传输。当选通控制线sw2传输可以使开关导通的触发信号,则对应的各个数据线组3中的各个开关t2导通,从而连接开关t2的各条第二数据线32实现选通,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孔洞区2设于显示面板1的有效发光区11,demux电路设于显示面板1的上边框区,从而不会占用显示面板1的有效发光区域。控制ic4如传统设计,位于显示面板1的下边框区域13,驱动ic4的设置是显示面板1的已有技术,图中未具体展示。本发明对驱动ic4选通孔洞区2周围的数据线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显示面板1的其余数据线均与驱动ic4连接,由驱动ic4控制各条数据线的信号传输。其余数据线的延伸不会涉及到孔洞区2,无需绕线和通过demux电路选通,采用的是传统设计,因此不再详细说明。显示面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扫描电路,因此在孔洞区2周围,扫描线可以分别设于孔洞区2的两侧,分别由两侧的扫描电路进行控制,无需采用demux电路,当然扫描线也可采用上述的数据线布局进行布线,其原理和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显示面板1的驱动方法。图7示出该驱动方法的驱动时序图,结合图7和图3、图4所示,其中sw1即demux电路的第一条选通控制线,sw2是demux电路的第二条选通控制线,data表示驱动ic中用于传输数据线驱动信号的数据总线,d1信号用于驱动每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条第二数据线32,d1信号与选通控制线sw1上的信号相对应。d2信号用于驱动每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二条第二数据线32,d2信号与选通控制线sw2上的信号相对应。d3信号用于驱动每个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1。d1信号至d3信号分别对应驱动一种颜色的像素。scanm-1至scanm+2是各条扫描线。在每一帧周期内,以scanm所在行像素为例,在scanm开启前,依次打开每条数据线,将要写的数据充在各条数据线上,然后scanm开启,则各条数据线上保持的数据开始写入对应的像素。

对应到上述的显示面板1,依次打开孔洞区2周围的各条数据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一第一数据线31的选通信号,通过驱动ic选通该第一数据线31。第一数据线31由第二段线路31b、连接线31c和第一段线路31a组成完整的一条数据线,因此通过驱动ic可直接选通该第一数据线31。

根据一第二数据线32的选通信号,通过驱动ic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二段线路32b,同时向demux电路发送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的信号,以通过该第二数据线32所在的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和demux电路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以选通图4中最左侧的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条第二数据线32为例,通过驱动ic4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位于孔洞区2下方的第二段线路32b,该第二数据线32位于孔洞区2上方的第一段线路32a则由demux电路的选通控制线sw1选通。具体来说,通过驱动ic选通该第二数据线32所属的数据线组3中的第一数据线31,并控制选通控制线sw1导通与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连接的开关t1,使第一数据线31通过开关t1连通该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从而,第二数据线32的第一段线路32a和第二段线路32b均实现选通。选通其他的第二数据线32也是同理,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在数据线布局时采用demux电路,使孔洞区周围的部分数据线,即第一数据线沿孔洞区的侧边缘延伸,占用孔洞区周围的部分发光区域,而孔洞区周围的其他数据线,即第二数据线不占用孔洞区周围的发光区域,该些第二数据线通过驱动ic的控制,利用demux电路与对应数据线组中的第一数据线实现选通。从而,孔洞区周围占用发光区域的布线大大减少,实现减小显示面板的无效发光区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