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028发布日期:2020-04-14 20:08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实验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然而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对于目前小学生来说有以下一些问题,首先,作为小学生的实验装置需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避免实验过程中误操作打火机蜡烛出现的实验事故;其次,对于研究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中对于氧气的运动很难直接看到,缺乏对氧气的运动方式的直观展示;最后,单独的烧杯蜡烛实验只能证明燃烧需要空气,无法将氧气单独作为一种变量来进行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和蜡烛,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溶液腔、第二溶液腔、第三溶液腔和第四溶液腔,所述第三溶液腔内表壁上通过开设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顶部焊接有蜡烛,所述箱体内部通过开设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内部通过开设槽滑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一侧与第二滑块焊接,另一侧通过拉伸弹簧与第一滑槽弹性连接,所述两个把手靠近箱体内表壁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打火机,且打火机一端与第二传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传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溶液腔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三活塞,且第三活塞中心轴处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底部焊接有储料盒,且储料盒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所述第二溶液腔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溶液腔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一活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溶液腔内部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溶液腔、第三溶液腔和第四溶液腔内部液体均为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滑块材质为可漂浮材质,从而使第一滑块浮在水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活塞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三活塞与第一传动杆外表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共设置有多个,其中每个第二传动杆水平面中性轴处均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个数与第三传动杆的个数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活塞的半径等于第三活塞的半径,所述第一活塞的半径大于蜡烛的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把手底部焊接有软垫,且软垫与箱体外表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为透明防火材料,使箱体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打火机蜡烛等易燃物体设置到箱体内部,通过推动把手,使两个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上滑动且互相靠近,从而使第二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通过转轴转动,一方面推动推动打火机运动到蜡烛顶部,另一方面将打火机打开,从而通过打火机引燃蜡烛,整体避免操作者接触打火机和蜡烛,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提供氧气,同时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过程中推动第二溶液腔内腔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以及在第三溶液腔内部产生气泡,通过这些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化来清晰的展示出氧气的流动状态,使操作者小学生更加简单的理解氧气的运动过程。

3、本实用新型中,两次实验分别证明空气中没有氧气不能燃烧以及提供氧气后可以燃烧,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展示出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结果,首先将第三溶液腔内部空气燃烧至蜡烛熄灭后,通过第二溶液腔与第四溶液腔内部液体来避免第三溶液腔内部气体发生变化,其次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的方式提供氧气,使蜡烛可以较长时间燃烧,相较于传统单独烧杯盖住蜡烛的方式更加科学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溶液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溶液腔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箱体;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第三活塞;5、第一传动杆;6、气孔;7、储料盒;8、第一溶液腔;9、第二溶液腔;10、第三溶液腔;11、第四溶液腔;12、第一滑块;13、蜡烛;14、第二传动杆;15、拉伸弹簧;16、第二滑块;17、把手;18、第一滑槽;19、第三传动杆;20、打火机;21、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关于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学生实验装置,包括箱体1和蜡烛13,箱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溶液腔8、第二溶液腔9、第三溶液腔10和第四溶液腔11,第三溶液腔10内表壁上通过开设第二滑槽21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且第一滑块12顶部焊接有蜡烛13,箱体1内部通过开设第一滑槽18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6,箱体1内部通过开设槽滑动连接有把手17,把手17一侧与第二滑块16焊接,另一侧通过拉伸弹簧15与第一滑槽18弹性连接,两个把手17靠近箱体1内表壁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4和第三传动杆19,第二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9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箱体1内部设置有打火机20,且打火机20一端与第二传动杆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传动杆1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溶液腔8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三活塞4,且第三活塞4中心轴处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一传动杆5,第一传动杆5底部焊接有储料盒7,且储料盒7顶部开设有气孔6,第二溶液腔9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二活塞3,第三溶液腔10顶部通过开设孔套接有第一活塞2,且第一活塞2底部与箱体1内表壁贴合。

进一步的,第一溶液腔8内部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溶液腔9、第三溶液腔10和第四溶液腔11内部液体均为水,在通入氧气时通过气泡来展示氧气运动过程。

进一步的,第一滑块12材质为可漂浮材质,从而使第一滑块12浮在水顶部,从而使蜡烛13始终在水面顶部,出现实验事故时自动熄灭蜡烛13。

进一步的,第三活塞4为橡胶材质,第三活塞4与第一传动杆5外表壁贴合,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传动杆5向底部运动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

进一步的,第二传动杆14和第三传动杆19共设置有多个,其中每个第二传动杆14水平面中性轴处均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杆19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4的个数与第三传动杆19的个数相等,通过第二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9之间的转动连接来控制打火机20的位置与开关。

进一步的,第二活塞3的半径等于第三活塞4的半径,第一活塞2的半径大于蜡烛13的半径,方便实验后蜡烛13的取出和箱体1内腔的清理。

进一步的,把手17底部焊接有软垫,且软垫与箱体1外表壁贴合,从而避免第三溶液腔10与外界空气流通。

进一步的,箱体1为透明防火材料,使箱体1内部结构清晰可见,使整个实验过程便于观察。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第三活塞4向第一溶液腔8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打开第二活塞3向第二溶液腔9注入水,打开第一活塞2向第三溶液腔10注入水,在第一滑块12顶部放置蜡烛13,向第四溶液腔11注入水,首先,推动两个把手17向想靠近方向运动,使第二滑块16在第一滑槽18内部滑动,同时推动第二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9转动,通过多个第二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9的转动连接,将打火机20推动到蜡烛13顶部,同时打开打火机20引燃蜡烛13,使蜡烛13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证明燃烧需要空气;其次,推动第一传动杆5向底部运动,使储料盒7中准备好的催化剂接触到过氧化氢溶液,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从而推动第二溶液腔9内部液体流动到第三溶液腔10内部,从而使第一滑块12向顶部运动,此时打开打火机20无法点燃证明第三溶液腔10内部气体不能燃烧;最后,当第二溶液腔9内部液体排空时,氧气呈气泡状从第三溶液腔10底部运动到液体顶部,此时通过推动把手17打开打火机20,从而引燃蜡烛13,此时蜡烛13可以燃烧很长时间,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