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9151发布日期:2020-08-05 01:0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属于实验演示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胡克定律,是力学弹性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表述为:固体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应力与应变(单位变形量)之间成线性关系。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称为线弹性或胡克型材料。本实验为验证胡克定律而设计,目的是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并学习所用的科学方法。试验材料为:弹簧两根(其中一根较粗、较短,适宜用来做弹簧缩短的实验,弹簧不宜过软,以免弹簧被拉伸时超出它的弹性限度),相同质量的砝码五个,相同质量的槽码五个,毫米刻度尺一根,铁架台一个(用来悬挂弹簧)。处理该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图象法。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有许多优点,例如,能比较直观地表达物理规律,能够减小偶然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能够较方便地获得某些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数值。

现有的实验器材,在使用时,需要将所有器材组合在一起,在用完后多是零散的放置在实验室,不仅容易损坏实验器材,造成再次使用时数据出现误差,影响实验结果,还经常丢失;实验中实验数据不易读取,经常出现误差;图像绘制复杂,耽误实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实验器材用完后不易收藏、验数据不易读取和图像绘制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包括盒体、盒盖,所述盒体通过铰链与盒盖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珍珠棉,所述珍珠棉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钩码,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记号笔,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所述弹簧一端的挂钩上焊接有指示针,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盒盖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盒盖的一侧还设置有刻度尺和绘制区,所述绘制区包括横坐标刻度线、纵坐标刻度线和网格线,所述盒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十个,且呈阵列布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铰链为任意停扭矩铰链。

进一步而言,所述指示针为矩形片状。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

进一步而言,所述刻度尺处在所述螺纹孔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盒体、盒盖、铰链、珍珠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使得该实用新型收起后结构简单利于收藏和排放,还能把实验器材很好的保护起来,更不会遗落下实验器材;通过设置有矩形片状的指示针和刻度尺,使得读取的数据非常精确,实验效果更加直观;通过设置有记号笔、横坐标刻度线、纵坐标刻度线和网格线,便可轻松快捷的把图像绘制出来,提高了实验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演示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演示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视图。

图中标号:1、盒体;2、盒盖;3、铰链;4、珍珠棉;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三凹槽;8、第四凹槽;9、钩码;10、弹簧;11、支撑柱;12、记号笔;13、指示针;14、限位槽;15、螺纹孔;16、刻度尺;17、绘制区;18、横坐标刻度线;19、纵坐标刻度线;20、网格线;21、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胡克定律实验演示装置,包括盒体1、盒盖2,盒体1通过铰链3与盒盖2转动连接,盒体1内设置有珍珠棉4,具有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优点,既环保又能很好的保护实验器材,珍珠棉4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和第四凹槽8,第一凹槽5内设置有钩码9,第二凹槽6内设置有弹簧10,第三凹槽7内设置有支撑柱11,第四凹槽8内设置有记号笔12,便于绘制图像,弹簧10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一端挂在支撑柱11的限位槽14内,一端用于悬挂钩码9,弹簧10一端的挂钩上焊接有指示针13,支撑柱1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支撑柱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4,盒盖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5,盒盖2的一侧还设置有刻度尺16和绘制区17,绘制区17包括横坐标刻度线18、纵坐标刻度线19和网格线20,盒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滑垫21。

第一凹槽5的数量为十个,且呈阵列布置,由于实验中钩码9易损坏,所以设置有十个,实验时也可多用一些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铰链3为90°任意停扭矩铰链,可使盒盖2稳固的处于竖直状态;指示针13为矩形片状,使得读取的数据非常精确,实验效果更加直观;通过支撑柱11上的外螺纹与螺纹孔15相配合,使得支撑柱11可从盒盖2上取下来;刻度尺16处在螺纹孔15的下方,便于用指示针13很好的读取对准刻度尺16上数值。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需要演示胡克定律实验时,把该实用新型放置在试验台上,由于盒体1底部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滑垫21,可保证该实用新型稳固的放置在实验台上,避免该实用新型滑动,影响实验结果;然后打开盒盖2,让盒盖2围绕铰链3转动,由于铰链3为90°任意停扭矩铰链,可使盒盖2稳固的处于竖直状态,再取出支撑柱11,通过支撑柱11的外螺纹与螺纹孔15相配合,把支撑柱11固定连接在螺纹孔15内,此时,限位槽14处在上端,再取出弹簧10挂在支撑柱11的限位槽14内,限位槽14来限定待弹簧10端部挂钩的位置,避免实验中弹簧10的挂钩在支撑柱11上滑动,甚至掉落,待弹簧10静止后,通过矩形片状的指示针13所对应的数值直接用记号笔12在绘制区17描点,由于指示针13的水平截面与弹簧10垂直,且指示针13的一端接近刻度尺16,使得读取的数据非常精确,实验效果更加直观,然后再依次放上相同的钩码9,并把对应的数据记录在绘制区17,由于绘制区17纵还设置有纵坐标刻度线19、横坐标刻度线18和对应的网格线20,便可轻松快捷的把图像绘制出来,提高了实验的时效性,为了提高实验精度还可把网格线20设置的更细化些,一般该实验只需要使用五个钩码9便可,但由于实验中钩码9的挂钩易损坏,所以设置有十个,实验时也可多用一些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待实验结束后把记号笔12放置在第四凹槽8内,再依次把钩码9、弹簧10和支撑柱11取下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和第三凹槽7内,合上盒盖2,把实验器材很好的保护起来,等待下次使用;该实用新型收起后结构简单利于收藏和排放,还能把实验器材很好的保护起来,该使用新型把所有该实验需要的器材都集成在该实用新型上,不用再东拼西凑的找器材,更不会遗落下实验器材。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