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从机系统、设备终端及其通信校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9152发布日期:2020-08-05 01: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从机系统、设备终端及其通信校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主从机系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从机系统、设备终端及其通信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特别是主从机系统的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中,从机端上电之后,主机端会循环下指令查询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查询一段时间后,主机端还无获取到从机端配置完成信息时,主机端会上报主机端和从机端通信失败的故障。

因主机端设定的查询时间是固定的,如设定的查询时间少于从机端配置完成的时间,那么就会上报通信失败的故障。由于器件的差异,从机配置完成的时间存在差异,上报通信失败的故障会时常发生,导致误报率上升,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主从机系统、设备终端及其通信校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因设备差异导致的通信失败,减少故障,降低误报率,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主机端,该方法包括: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其中,配置完成指令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其中,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步骤,包括:获取从机端的配置数据;基于配置数据,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其中,基于配置数据,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步骤,包括:判断配置数据与预设数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若不相同,则确定从机端未配置完成。

其中,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从机端未配置完成,则发出配置失败的信息。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从机端,该方法包括: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其中,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从机端在上电后,自动进行配置。

其中,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步骤,包括: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在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时,向主机端发送配置数据,以使主机端基于配置数据来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从机系统的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主从机系统,该主从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主机端和从机端,该方法包括: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主机端在接收到配置完成指令后,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主机端,该主机端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和数据接口;其中,数据接口用于与从机端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用于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提供的应用于主机端的通信校验方法。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从机端,该从机端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和数据接口;其中,数据接口用于与主机端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用于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提供的应用于从机端的通信校验方法。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从机系统,该主从机系统包括可以相互通信连接的主机端和从机端;其中,主机端是如上述终端设备中的主机端,和/或该从机端是如上述终端设备中的从机端。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案中提供的任一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通信校验方法包括: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其中,配置完成指令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上述方式,使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主动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去进行配置完成的检测,避免了主机端循环下指令查询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繁琐操作,一方面能够防止主机端对从机端配置完成与否的误判,另一方面能够加快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建立通信的速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主从机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交互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交互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主从机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推动。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为主从机系统提供了廉价的硬件;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技术的发展,使数量很大的计算机结点相互连接和高速通信成为可能。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因素,集中式分时计算机系统虽能连接大量远程和近程终端来满足地理上分散的多用户使用的需要,但处理功能的过度集中将产生通信开销大、响应时间长,系统复杂昂贵等问题,因而用户逐渐转向分布计算机系统,以谋求更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主从模式也叫做主仆模式,英文简称为(master-slave),由两方组成,主机端和从机端。主机端在相同的从机端中分配工作,并计算最终结果,这些结果是由从机端返回的结果。核心思想是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将一个原始任务分解为若干个语义等同的子任务,并由专门的从机端来并行执行这些任务,原始任务的结果是通过整合各个子任务的处理结果形成的。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主从机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主从机系统10包括主机端11和至少一个从机端12。

可选的,主机端11通过总线连接每一个从机端12,主机端11和从机端12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而多个从机端12之间不能相互通信。

可选的,主机端与从机端之间通信协议可以是modbus通讯协议、串口通信、以太网通信等。

以modbus通讯协议为例,modbus是一种单主站的主/从通信模式。modbus网络上只能有一个主站存在,主站在modbus网络上没有地址,从站的地址范围为0-247,其中0为广播地址,从站的实际地址范围为1-247。modbus通信标准协议可以通过各种传输方式传播,如rs232c、rs485、光纤、无线电等。

modbus具有两种串行传输模式,ascii和rtu。它们定义了数据如何打包、解码的不同方式。支持modbus协议的设备一般都支持rtu格式。通信双方必须同时支持上述模式中的一种。

具体地,上述的主从机系统10可以是应用于医疗行业的管理系统,主机端11为主控制端,多个从机端12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医疗设备,如血样检测仪、粒子检测仪等,在主机端11与多个从机端12建立通信之后,主机端11可以向从机端12下达控制命令以控制从机端12的工作,另外,从机端12也可以向主机端11发送工作数据。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主从机系统10中的主机端11,该方法包括:

s21: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

具体地,配置完成指令是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在现有的通信过程中,从机端上电之后,会自动进行通信配置,主机端会循环下指令查询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而在本实施例中,从机端在配置完成之后主动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通知主机端。

可以理解的,从机端配置数据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

s22: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当主机端检测从机端配置完成后,执行s23。

可选的,主机端在获取到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后,需要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例如,可以检测从机端的配置数据是否完整,或者向从机端发送指令以判断是否能够收到响应。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传输数据的正确性来判断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这里以modbus通讯协议为例,可以进行奇偶校验(paritycheck)、lrc(longitudinalredundancycheck,纵向冗余校验)检测或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检测,以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其中,奇偶校验是一种校验代码传输正确性的方法。根据被传输的一组二进制代码的数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或偶数来进行校验。采用奇数的称为奇校验,反之,称为偶校验。采用何种校验是事先规定好的。通常专门设置一个奇偶校验位,用它使这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若用奇校验,则当接收端收到这组代码时,校验“1”的个数是否为奇数,从而确定传输代码的正确性。

其中,lrc校验用于modbus协定的ascii模式,这各校验比较简单,通讯速率较慢,它在ascii协议中使用,检测了消息域中除开始的冒号及结束的回车换行号外的内容。它仅仅是把每一个需要传输的数据字节迭加后取反加1即可。例如,5个字节:01h+03h+21h+02h+00h+02h=29h,然后取2的补码=d7h。

其中,crc校验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s23: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其中,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传输方式可以是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和异步传输中任意一种。

并行传输指的是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是在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设备之间进行的传输。常用的是将构成一个字符的几位二进制码同时分别在几个并行的信道上传输。并行传输时,一次可以传一个字符,收发双方不存在同步的问题。而且速度快、控制方式简单。但是,并行传输需要多个物理通道。所以并行传输只适合于短距离、要求传输速度快的场合使用。

串行传输是构成字符的二进制代码在一条信道上以位(码元)为单位,按时间顺序逐位传输的方式。按位发送,逐位接收,同时还要确认字符,所以要采取同步措施。速度虽慢,但只需一条传输信道,投资小,易于实现,是数据传输采用的主要传输方式。也是计算机通信采取的一种主要方式。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transmission):异步传输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可选的,主机端和从机端通过上述任一通信传输方式建立通信,应有唯一通信标识,通过通信标识建立对应的通信关系。在通信关系建立之后,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可以进行指令的下达、数据的传输。例如,主机端可以向从机端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从机端的工作,主机端可以对从机端进行数据的读和写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主机端,该方法包括: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其中,配置完成指令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上述方式,使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主动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去进行配置完成的检测,避免了主机端循环下指令查询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繁琐操作,一方面能够防止主机端对从机端配置完成与否的误判,另一方面能够加快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建立通信的速度,提高效率。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主机端,该方法包括:

s31: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

其中,配置完成指令是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

可以理解的,从机端在上电后,基于预设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在配置完成后,形成配置数据和配置完成指令。其中,将配置完成指令发送给主机端。

可选的,具体的配置参数主要为通信的配置参数,例如对通信串口进行参数配置。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当主机端和从机端建立电连接后,由主机自动获取自身通信串口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下发至从机端,由从机端利用配置参数对自身的通信串口进行参数配置,以使从机通信串口和主机通信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以及奇偶校验位相互匹配,这样从机端和主机端之间才能开始进行正常的串口通信。

s32:读取从机端配置数据,主机端基于从机端配置数据,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可选的,s32可以具体为:判断配置数据与预设数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并执行s33,若不相同,则确定从机端未配置完成,不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另外,若不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可以使从机端报错或主机端报错来提醒用户从机端配置不正确。

其中,预设数据可以是预先保存至主机端中的数据,其为主机端和从机端能够正常通信的状态下从机端的配置数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能够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控制主机端读取从机端的配置数据并进行保存,在下一次进行检测时,就可以将保存的配置数据作为预设数据。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主机端基于设定的算法对配置数据进行计算。例如,对预设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对从机端获取的配置数据采用相同的算法那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再判断第一校验值和第二校验值是否相等,若相同,则确定预设数据和配置数据相同。

s33: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其中,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传输方式可以是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和异步传输任意一种。

可选的,主机端和从机端通过上述任一通信传输方式建立通信,应有唯一通信标识,通过通信标识建立对应的通信关系。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从机端,该方法包括:

s41: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可以理解的,从机端在上电后,基于预设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在配置完成后,形成配置数据和配置完成指令。其中,将配置完成指令发送给主机端。

可选的,具体的配置参数主要为通信的配置参数,例如对通信串口进行参数配置。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当主机端和从机端建立电连接后,由主机自动获取自身通信串口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下发至从机端,由从机端利用配置参数对自身的通信串口进行参数配置,以使从机通信串口和主机通信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以及奇偶校验位相互匹配,这样从机端和主机端之间才能开始进行正常的串口通信。

主机端在接收到配置完成指令之后,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这里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式进行检测,这里不再赘述。

s42: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通信校验方法应用于从机端,该方法包括: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上述方式,使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主动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去进行配置完成的检测,避免了主机端循环下指令查询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的繁琐操作,一方面能够防止主机端对从机端配置完成与否的误判,另一方面能够加快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建立通信的速度,提高效率。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从机端,该方法包括:

s51:从机端在上电后,自动进行配置。

s52: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

s53:在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时,向主机端发送配置数据,以使主机端基于配置数据来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可选的,主机端可以通过判断配置数据与预设数据是否相同,从而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相同,则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并执行s54,若不相同,则确定从机端未配置完成,不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另外,若不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可以使从机端报错或主机端报错来提醒用户从机端配置不正确。

其中,预设数据可以是预先保存至主机端中的数据,其为主机端和从机端能够正常通信的状态下从机端的配置数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能够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控制主机端读取从机端的配置数据并进行保存,在下一次进行检测时,就可以将保存的配置数据作为预设数据。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主机端基于设定的算法对配置数据进行计算。例如,对预设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校验值,对从机端获取的配置数据采用相同的算法那进行计算得到第二校验值,再判断第一校验值和第二校验值是否相等,若相同,则确定预设数据和配置数据相同。

s54: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主从机系统,主从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主机端和从机端,该方法包括:

s61: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

s62:主机端在接收到配置完成指令后,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在s62中,若检测从机端配置完成,则执行s63,若检测从机端未配置完成,则无法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s63: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主从机系统,主从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主机端和从机端,该方法包括:

s81: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

s82:主机端获取从机端的配置数据。

s83:主机端判断配置数据与预设数据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执行s84;若不相同,则确定从机端未配置完成。

s84: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为主机端11,该主机端11包括处理器111以及与处理器111耦接的存储器112和数据接口113。

其中,数据接口113用于与从机端进行数据交互,存储器112中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11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

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其中,配置完成指令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可选的,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1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获取从机端的配置数据;基于配置数据,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可选的,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1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判断配置数据与预设数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若不相同,则确定从机端未配置完成。

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为从机端12,该从机端12包括处理器121以及与处理器121耦接的存储器122和数据接口123。

其中,数据接口123用于与主机端进行数据交互,存储器122中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21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

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可选的,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12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以下的方法步骤: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在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时,向主机端发送配置数据,以使主机端基于配置数据来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存储介质130中存储有程序数据131,该程序数据13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方法:

主机端接收从机端发送的配置完成指令;其中,配置完成指令由从机端在配置完成后发出;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若从机端配置完成,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或者,在配置完成后,向主机端发送配置完成指令,以使主机端检测从机端是否配置完成;在主机端检测确定从机端配置完成后,则建立主机端和从机端之间的通信。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130可以应用于主机端,也可以应用于从机端,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