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176发布日期:2020-03-31 17:1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教学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



背景技术:

社会发展千变万化,各种假冒产品层出不穷,拉线在一些产品的防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市场上拉线防伪主要是镂空镭射、全息镭射类,然而现有防伪拉线普遍都是透明状,颜色不醒目,容易进行伪造,为此提出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表面真空镀有多层透明薄膜,且透明薄膜为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组成,所述基材的底面紧密贴附有图文层,且图文层的底面紧密贴附有镭射层,镭射层的底面紧密贴附有基底。

优选地,所述镭射层与基底之间的贴合处填充有压敏胶,从而使镭射层可紧密粘附在基底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基材为镭射压光专用透明膜材料组成,通过电晕处理基材表面形成电晕层,且电晕层的表面涂抹有聚醇树脂,以便基材可进行电晕处理。

优选地,所述基材与图文层之间的贴合处设有图文面,且是通过光学真空镀膜,在生产时通过设备一层层真空镀膜上去,通过利用光学原理,镀出膜会折射成不同颜色而制成以便进行防伪。

优选地,所述图文层与镭射层之间的贴合处设有镭射面,且镭射面位于镭射层的表面,以便使镭射面可压固在图文层的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镭射层上的图文层可进行二维码印刷,从而使防伪拉线的防伪效果更全面,通过光学真空镀膜,在生产时通过设备一层层真空镀膜上去,通过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多层透明薄膜可折射出不同的颜色,达到光学变色的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

图中所示:1、透明薄膜,2、电晕层,3、基材,4、图文面,5、图文层,6、镭射面,7、镭射层,8、压敏胶,9、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光学变色防伪拉线,包括基材3,所述基材3的表面真空镀有多层透明薄膜1,且透明薄膜1为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组成,所述基材3的底面紧密贴附有图文层5,且图文层5的底面紧密贴附有镭射层7,镭射层7的底面紧密贴附有基底9。

所述基材3为镭射压光专用透明膜材料组成,通过电晕处理基材3表面形成电晕层2,且电晕层2的表面涂抹有聚醇树脂,以便基材3可进行电晕处理。

所述基材3与图文层5之间的贴合处设有图文面4,且图文面4位于图文层5的表面,所述图文面4为多色的薄膜,从而形成二维码面层,以便进行防伪。

所述图文层5与镭射层7之间的贴合处设有镭射面6,且镭射面6位于镭射层7的表面,以便使镭射面6可压固在图文层5的底面。

所述镭射层7与基底9之间的贴合处填充有压敏胶8,从而使镭射层7可紧密粘附在基底9的表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