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9645发布日期:2020-07-14 17:0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工业机器人需要固定在实训台上进行技能考核,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实训台进行固定的,使用者安装拆卸繁琐,因此不便于对不同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技能考核,降低了实训台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具备便于安装拆卸工业机器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实训台进行固定的,使用者安装拆卸繁琐,因此不便于对不同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技能考核,降低了实训台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所述实训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机器人本体,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与机器人本体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固定块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机器人本体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复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活动杆的一侧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表面与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固定壳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壳配合使用的槽体,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壳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实训台本体、固定座、固定块、机器人本体、凹槽、限位机构、限位槽、固定壳、复位机构、拉板、定位杆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使用者可将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与凹槽对应,向下移动机器人本体至与凹槽紧密接触,然后向上拉动拉板,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与定位槽脱离,同时连接杆随着拉板向上移动,带动横板向上移动,弹簧受力压缩,控制两个活动杆相对运动,带动限位杆运动与限位槽紧密接触,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定位杆与定位槽对应,松开拉板,弹簧施加反作用力,带动定位杆向下移动与定位槽紧密接触,对活动杆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限位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实训台进行固定的,使用者安装拆卸繁琐,因此不便于对不同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技能考核,降低了实训台实用性的问题,该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具备便于安装拆卸工业机器人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机器人本体在考核时与固定块脱离,导致机器人本体倾倒,对机器人本体造成一定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能够对拉板施加反作用力,带动拉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杆向下移动与定位槽紧密接触,对活动杆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固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板、定位杆和定位槽,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拉板带动定位杆上下移动与限位槽紧密接触,对活动杆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槽体,便于固定壳通过槽体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杆左右移动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便于与定位杆配合使用对固定壳进行限位。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横板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横板与固定壳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固定块局部结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固定壳的正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a的放大图。

图中:1、实训台本体;2、固定座;3、固定块;4、机器人本体;5、凹槽;6、限位机构;601、滑杆;602、活动杆;603、限位杆;7、限位槽;8、固定壳;9、复位机构;901、横板;902、连接杆;903、弹簧;10、拉板;11、定位杆;1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1,实训台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机器人本体4,固定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机器人本体4配合使用的凹槽5,固定块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6,机器人本体4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限位槽7,限位机构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固定壳8的顶部贯穿固定块3并延伸至固定块3的顶部,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复位机构9。

参考图2,限位机构6包括滑杆601,滑杆601的两侧均与固定块3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601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杆602,两个活动杆6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603,限位杆603远离活动杆602的一侧贯穿固定块3并延伸至限位槽7的内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6,能够对机器人本体4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机器人本体4在考核时与固定块3脱离,导致机器人本体4倾倒,对机器人本体4造成一定的损坏。

参考图3,复位机构9包括横板901,横板901的表面与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横板9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2,连接杆90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03,弹簧903的顶部与固定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903的底部与横板901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复位机构9,能够对拉板10施加反作用力,带动拉板10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杆11向下移动与定位槽12紧密接触,对活动杆602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固性。

参考图4,连接杆902的顶部贯穿固定壳8并固定连接有拉板10,拉板10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1,固定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11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2。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板10、定位杆11和定位槽12,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拉板10带动定位杆11上下移动与限位槽7紧密接触,对活动杆602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

参考图2和图4,固定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壳8配合使用的槽体,定位槽12的数量为多个。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槽体,便于固定壳8通过槽体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杆603左右移动对机器人本体4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12,便于与定位杆11配合使用对固定壳8进行限位。

参考图3,横板9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固定壳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提高了横板901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横板901与固定壳8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安装机器人本体4时,可将机器人本体4的底部与凹槽5对应,向下移动机器人本体4至与凹槽5紧密接触,然后向上拉动拉板10,带动定位杆11向上移动与定位槽12脱离,同时连接杆902随着拉板10向上移动,带动横板901向上移动,弹簧903受力压缩,控制两个活动杆602相对运动,带动限位杆603运动与限位槽7紧密接触,对机器人本体4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定位杆11与定位槽12对应,松开拉板10,压缩的弹簧903对横板901施加反作用力,带动横板901向下移动,连接杆902随着横板90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拉板10向下移动,定位杆11随着拉板10向下移动与定位槽12紧密接触,对活动杆602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对机器人本体4进行限位固定。

综上所述:该工业机器人技能考核实训台,通过设置实训台本体1、固定座2、固定块3、机器人本体4、凹槽5、限位机构6、限位槽7、固定壳8、复位机构9、拉板10、定位杆11和定位槽1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固定螺栓与实训台进行固定的,使用者安装拆卸繁琐,因此不便于对不同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技能考核,降低了实训台实用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