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087发布日期:2020-05-26 17:3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



背景技术:

标签是印制有信息的带有粘性粘合物的纸,一般用于粘在商品上作为物品识别的标志。

现有的标签一般包括表面设有离型膜的底纸、以及粘在底纸上的背胶纸,背胶纸的一面印刷有信息、相对的另一面粘有粘性粘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中,一般是用手将背胶纸的部分扣起,然后再将背胶纸整张撕下,经常会出现背胶纸难以从离型膜行撕下的情况,而且在强行撕下背胶纸的时候,容易将背胶纸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具有便于将背胶纸撕下粘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包括:表面设置有离型膜的底纸、与离型膜粘贴配合的背胶纸;所述底纸上通过刀切虚线形成有易撕条,所述背胶纸的面积小于底纸的面积,所述易撕条设置在底纸上对应背胶纸的位置,且所述易撕条对应背胶纸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手将易撕条沿刀切虚线拉下,易撕条拉出的位置与底纸之间形成空间,将手由该位置伸进,卡住背胶纸的两侧,即可将背胶纸撕开,本方案具有便于将背胶纸撕下粘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胶纸的边角的位置与易撕条的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易撕条撕下的时候,背胶纸的边角位于易撕条撕开的空间上,人手夹住背胶纸的边角将渐进式拉开,使背胶纸被拉开的面积呈外扩式逐渐增加,背胶纸被拉开时,各部分受力较为均匀,便于拉开背胶纸,减少背胶纸在被拉开的时候,受力不均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撕条为l型,所述易撕条的一端与底纸的侧边连通,且所述易撕条与底纸连通的一端连接有位于底纸外侧的撕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撕开易撕条的时候,通过用手拉开撕拉条即可将易撕条沿刀切虚线拉开,具有便于拉开易撕条,无需在拉开易撕条的时候弯折底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胶纸对应与易撕条粘合的位置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背胶纸的边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在夹住背胶纸,将背胶纸撕下的时候,若是用力较大,会对背胶纸的表面造成损坏,从而可能导致背胶纸上印刷的信息遗失,通过设置有凸出部,人手在撕下背胶纸的时候,只需夹住凸出部即可,本方案具有便于撕下背胶纸,同时防止人手在撕下背胶纸使导致背胶纸上的信息遗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撕条的弯折处对应与凸出部粘合的面积为凸出部面积的二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易撕条撕下的时候,易撕条对凸出部有使凸出部与背胶纸分离的外力,当凸出部与易撕条的粘合面积仅占凸出部的二分之一的时候,在撕下易撕条时,易撕条对凸出部的撕拉的力由部分被凸出部与底纸上离型膜连接处抵消掉,从而减少凸出部因易撕条撕下时的外力作用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胶纸远离底纸的侧面设置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胶纸远离底纸的面印刷有信息,在其上设置有防水层,具有防止因为水沾湿背胶纸,而导致背胶纸上印刷的信息遗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出部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出部为圆形,所以在将凸出部撕开的时候,凸出部上没有尖角,所以凸出部具有其边缘不易在人手的作用下损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出部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夹住凸出部的边角呈渐进式拉开,使凸出部被拉开的面积呈外扩式逐渐增加,各部分受力较为均匀,便于拉开凸出部,减少凸出部在被拉开的时候,受力不均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出部为等腰梯形,且凸出部的底边与背胶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出部在被撕开的时候,人手与凸出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没有朝人手凸起的尖角,人手在拉起凸出部的时候,不易损坏凸出部的尖角的同时,也可将凸出部呈面积外扩式逐渐增加的形式拉开,使凸出部各部分受力均匀,具有防止凸出部损坏,便于拉开凸出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底纸上通过刀切虚线开设有易撕条,易撕条位于背胶纸的边缘处,将易撕条撕下的时候,即可用手在易撕条撕下形成的空间处将背胶纸的边缘拉住撕下,具有便于将背胶纸撕下粘贴的效果;

2.在背胶纸的边角处对应易撕条的位置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便于人手夹持,在便于人手夹持背胶纸的同时,防止因人手夹持背胶纸时用力较大导致背胶纸损坏,而导致背胶纸上的信息遗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施例3中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纸;11、易撕条;12、撕拉条;2、背胶纸;21、凸出部;3、防水层;4、刀切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于撕下粘贴的标签,包括有底纸1、设置在底纸1上的背胶纸2,底纸1的表面附着有一层离型膜,背胶纸2粘在离型膜上,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需要在背胶纸2远离其上的粘有粘性物质的另一个面印刷有所需的信息之后,在背胶纸2印刷信息的面层上覆上一层防水层3,防止印在背胶纸2上的信息沾水之后遗失。

底纸1的面积大于背胶纸2的面积。

背胶纸2为矩形的纸,在其四个边角的其中一个边角一体成型有向背胶纸2外侧延伸的凸出部21,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为圆形,圆形的凸出部21上没有棱角,当直接用手扣起凸出部21的时候,凸出部21的边缘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损坏。当需要将背胶纸2从离型膜上撕下的时候,只要用手夹住凸出部21即可将背胶纸2撕下,防止在撕下背胶纸2的时候,背胶纸2上被夹住的部分由于手部用力夹持,导致背胶纸2损坏,从而导致背胶纸2上印刷的内容遗失。

且凸出部21位于背胶纸2的边角处,当拉起凸出部21,以将背胶纸2撕下的时候,凸出部21将背胶纸2渐进式拉开,使背胶纸2被拉开的面积呈外扩式增加,从而减少因拉开背胶纸2时只对背胶纸2的小部分面积有力的作用,使背胶纸2受力不均,而导致部分背胶纸2撕开、部分背胶纸2无法从离型膜上撕开,对背胶纸2形成反向的作用力,最终导致背胶纸2被撕坏的情况发生。

在底纸1的对应背胶纸2的边缘的位置通过刀切虚线4形成有呈l型的易撕条11,易撕条11的弯折处对应凸出部21的位置,且易撕条11与凸出部21粘合的面积占凸出部21的二分之一,在需要将背胶纸2撕下的时候,先将易撕条11沿刀切虚线4撕下,因为凸出部21不完全粘在易撕条11上,所以当易撕条11被撕下的时候,凸出部21部分粘在易撕条11之外的离型膜上,使凸出部21不易随着易撕条11的撕扯而被拉动脱离背胶纸2。

当将易撕条11撕下后,即可在易撕条11与底纸1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用手捏住凸出部21,将背胶纸2拉起,而无需用手将凸出部21从离型膜的表面扣起,减少了背胶纸2与离型膜分离时受到的损害。

易撕条11弯折后的一端与底纸1的侧面连通,在易撕条11与底纸1的连通处连接有位于底纸1外侧的撕拉条12,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易撕条11的时候,用手拉动撕拉条12,在撕拉条12的带动下,易撕条11沿刀切虚线4内拉开,撕拉条12便于拉开易撕条11,使用易撕条11的时候,无需先弯曲底纸1将易撕条11撕出,而是直接拉动撕拉条12即可。

参照图3,在实际的生产使用中,如果需要在一张底纸1上粘贴若干背胶纸2,在位于底纸1边缘处的易撕条11上设置有位于底纸1外侧的撕拉条12,而位于底纸1上通过刀切虚线4开有若干易撕条11,易撕条11位于相邻两个背胶纸2的连接处,在使用背胶纸2的时候,一般先从边缘的背胶纸2开始使用,然后将边缘的背胶纸2撕下后,即可将粘贴该背胶纸2的底纸1撕开至相邻背胶纸2的易撕条11处,将相邻背胶纸2的易撕条11撕开,即可取下相邻背胶纸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取下背胶纸2的时候,用手拉住撕拉条12,通过撕拉条12,将易撕条11沿其刀切虚线4拉开,然后用手从易撕条11与底纸1形成的空间中拉住凸出部21,凸出部21位于背胶纸2的边角处,通过凸出部21将背胶纸2呈渐进式拉开,即可取下背胶纸2。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凸出部21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的形状为三角形,在撕拉背胶纸2(参照图2)的时候,用手夹住凸出部21将背胶纸2拉起,防止人手在用力过大时损坏背胶纸2而导致背胶纸2上的信息遗失,凸出部21为三角形,使当将凸出部21拉起的时候,凸出部21也呈面积逐渐外扩式拉开,使凸出部21各部分在被拉开时受力较为均匀,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取下背胶纸2的时候,用手拉住撕拉条12,通过撕拉条12,将易撕条11沿其刀切虚线4拉开,然后用手从易撕条11与底纸1形成的空间中拉住凸出部21,凸出部21位于背胶纸2的边角处,通过凸出部21将背胶纸2呈渐扩式拉开,即可取下背胶纸2。

实施例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凸出部21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位于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底边与背胶纸2(参照图2)连接,在撕开凸出部21的时候,手的力作用于凸出部21,使凸出部21被拉开,凸出部21与人手接触的面为平面,且没有朝向人手凸起的尖角,人手在拉起凸出部21的时候,不会损坏凸出部21的尖角处,且凸出部21在被拉起后,也呈面积外扩式逐渐增加的形式拉开,使凸出部21被拉开时,受力较为均匀,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取下背胶纸2的时候,用手拉住撕拉条12,通过撕拉条12,将易撕条11沿其刀切虚线4拉开,然后用手从易撕条11与底纸1形成的空间中拉住凸出部21,凸出部21位于背胶纸2的边角处,通过凸出部21将背胶纸2呈渐进式拉开,即可取下背胶纸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