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533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闭合性气胸为肺裂伤或胸壁穿透伤后,少量空气(从肺内或胸膜外)进入胸膜腔,肺部或胸壁的伤口闭合,不再有气体漏入到胸膜腔内,这样造成的胸膜腔积气称为闭合性气胸。肺萎陷在20%以下者,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较小,多无明显症状。肺萎陷大于50%,称为大量气胸,病人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症状,气管向健侧移位。小量闭合性气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别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其发展变化;中、大量气胸可先行胸腔穿刺,医护人员掌握闭合性气胸救护操作及提高操作熟练度是非常必要的,据现有技术,尚无闭合性气胸的仿真教学训练模型,无法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教学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好的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它包括带有胸膜的人体上半身模型和显示器,所述的胸膜内分别设有左胸腔和右胸腔,所述的左胸腔内设左肺,所述的右胸腔内设右肺,所述的左胸腔和右胸腔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所述的左肺表面设有模拟伤口,它还包括气管,气管下端与肺连通,气管上端连接有口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人体上半身模型内分别设有左胸腔和右胸腔,左胸腔内设左肺,右胸腔内设右肺,左胸腔和右胸腔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左肺表面设有模拟伤口,当打开模拟伤口时,左胸腔内压力最大;当模拟伤口闭合时,左胸腔内压力不变;当学员采取救护措施,行胸腔穿刺时,左胸腔内压力变小。左胸腔和右胸腔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感知胸膜压力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信号传输外置显示器,让学员可以直观的看到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好,模型结构仿真,左胸腔一方面可以模拟展示轻、中、重度的闭合性气胸病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模拟实施闭合性气胸的救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右胸腔内有模拟正常人体胸膜的负压。

作为优选,所述的人体上半身模型是透明的,便于学员观察闭合性气胸形成的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的胸膜、左肺和右肺均为粉红色透明乳胶材质制成的,气管也为粉红色透明乳胶材质制成的,接近真实手感,可以观察气管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人体上半身模型由前后两块板拼接而成,所述的胸膜、左肺和右肺分别设在上半身模型对应的凹槽内,便于安装和拆卸,胸膜、左肺和右肺可替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胸膜可前后打开,便于肺放入胸腔内,胸膜可对半打开,胸膜开口处可用胶带进行密封,便于打开模拟伤口也便于安装和更换肺。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伤口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模拟伤口的挡板,使用方便,便于打开模拟伤口和关闭模拟伤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转动配合在模拟伤口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用于胸腔穿刺的穿刺针,学员采取救护措施,行胸腔穿刺时,胸膜腔内压力变小,便于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教学效果好。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位于人体上半身模型外的负压吸引器,所述的右胸腔内设有细管,所述的细管伸出人体上半身模型与负压吸引器连接,调节负压吸引器的压力值即可模拟正常人体胸膜腔的负压值,教学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人体上半身模型,2、胸膜,3、左胸腔,4、右胸腔,5、左肺,6、右肺,7、压力传感器,8、模拟伤口,9、挡板,10、气管,11、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闭合性气胸教学训练模型,它包括带有胸膜2的人体上半身模型1和显示器,所述的胸膜2内分别设有左胸腔3和右胸腔4,所述的左胸腔3内设左肺5,所述的右胸腔4内设右肺6,所述的左胸腔3和右胸腔4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它还包括气管10,气管10下端与肺连通,气管10上端连接有口部1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所述的左肺5表面设有模拟伤口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人体上半身模型1内分别设有左胸腔3和右胸腔4,左胸腔3内设左肺5,右胸腔4内设右肺6,左胸腔3和右胸腔4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左肺5表面设有模拟伤口8,当打开模拟伤口8时,左胸腔3内压力最大;当模拟伤口8闭合时,左胸腔3内压力不变;当学员采取救护措施,行胸腔穿刺时,左胸腔3内压力变小。左胸腔3和右胸腔4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7感知胸膜2压力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信号传输外置显示器,让学员可以直观的看到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好,模型结构仿真,左胸腔3一方面可以模拟展示轻、中、重度的闭合性气胸病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模拟实施闭合性气胸的救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右胸腔4内有模拟正常人体胸膜的负压。

所述的人体上半身模型1是透明的,便于学员观察闭合性气胸形成的过程。

所述的胸膜2、左肺5和右肺6均为粉红色透明乳胶材质制成的,气管10也为粉红色透明乳胶材质制成的,接近真实手感,可以观察气管10的移动。

所述的人体上半身模型1由前后两块板拼接而成,所述的胸膜2、左肺5和右肺6分别设在上半身模型1对应的凹槽内,便于安装和拆卸,胸膜2、左肺5和右肺6可替换。

所述的胸膜2可前后打开,便于肺放入胸腔内,胸膜2可对半打开,胸膜2开口处可用胶带进行密封,便于打开模拟伤口8也便于安装和更换肺。

所述的模拟伤口8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模拟伤口8的挡板9,使用方便,便于打开模拟伤口8和关闭模拟伤口8,挡板9为密封胶带。

所述的挡板9转动配合在模拟伤口8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它还包括用于胸腔穿刺的穿刺针,学员采取救护措施,行胸腔穿刺时,胸膜腔内压力变小,便于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教学效果好。

它还包括位于人体上半身模型1外的负压吸引器,所述的右胸腔4内设有细管,所述的细管伸出人体上半身模型1与负压吸引器连接,调节负压吸引器的压力值即可模拟正常人体胸膜腔12的负压值,教学效果好。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人体上半身模型1内分别设有左胸腔3和右胸腔4,左胸腔3内设左肺5,右胸腔4内设右肺6,左胸腔3和右胸腔4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左肺5表面设有模拟伤口8,当打开模拟伤口8时,左胸腔3内压力最大;当模拟伤口8闭合时,左胸腔3内压力不变;当学员采取救护措施,行胸腔穿刺时,左胸腔3内压力变小。左胸腔3和右胸腔4内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显示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7感知胸膜2压力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信号传输外置显示器,让学员可以直观的看到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准确掌握闭合性气胸紧急救护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好,模型结构仿真,左胸腔3一方面可以模拟展示轻、中、重度的闭合性气胸病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模拟实施闭合性气胸的救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右胸腔4内有模拟正常人体胸膜的负压,压力传感器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申请号为2016214937194,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器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也在其中。

压力传感器7的作用是判断压力大小,并且通过信号传输外置显示器,让学员可以直观的看到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当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大时,当学员可以采取急救措施对闭合性气胸进行抢救。

操作者可以在模型人的口部11,通过呼吸器向肺和气管10内泵入空气,模拟正常人体呼吸动作;同时可以在模拟伤口8泵入空气,模拟气体进入胸膜腔。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