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4438发布日期:2020-05-22 16:4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乐教学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视唱和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常备课程,目前,在进行视唱和练耳时,一般无专用的教学用具,仅仅依托电脑进行曲目的临时存储、播放来教学。至于视唱和练耳过程中的优劣表现,信息无法得到反馈,练习者无法直接获知,仅凭感觉,不利于练习效果的快速突破。另外,也没有专业的用具以供学习使用,显得不够专业,不便于形成系统性的练习,且目前进行视唱和练耳所涉及的曲目一般为大众化练习曲目,很少有能形成乐队合奏练习用的指定曲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包括安装板、用以支撑安装板的支腿、装于安装板上的视唱练耳配置体,所述支腿为伸缩式腿以实现高度调节,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相对安装板旋转设置且视唱练耳配置体顶部伸出所述安装板,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包括外壳、配置于外壳中的视唱练耳系统、配装于外壳开口端的操控显示屏,所述视唱练耳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比对反馈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常规视唱练耳曲目和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指定曲目,所述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指定曲目包括初级曲目、中级曲目和高级曲目,所述存储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以将相应视唱练耳曲目于操控显示屏显示,所述输入单元用以接收练习音频并输入至控制单元进行处理,所述比对反馈单元用以将处理后的练习音频与存储单元中相应的视唱练耳曲目进行比对并将结果反馈至操控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腿包括套合的下支腿和上支腿,所述下支腿的中上部内装有输出轴朝上的电机,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合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与上支腿固定连接,由此通过电机的旋转,便捷实现上支腿相对下支腿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腿的顶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内凸的上环状限位板,所述上支腿的底端设置有径向外凸的且位于上环状限位板下方的下环状限位板。由此可有效防止上支腿过度上升而脱出下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设有中心安装孔,所述中心安装孔中装有轴承,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的外壳中下部配装于轴承内圈中,而外壳中上部则伸出所述的安装板,由此可形成视唱练耳配置体相对安装板的360度无死角旋转,便于在使用时多角度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中下部相对中上部内缩以适配安装于轴承内圈,且所述外壳的中下部形成为实心体并居于外壳中上部的中心,而所述外壳的中上部相对中下部外扩以形成与安装板板面平行相对的状态,且所述安装板的周边设置有圈状挡边以包围所述外壳的中上部,且所述圈状挡边的外表面与外壳中上部外表面保持齐平。由此使得安装板与外壳中上部整体形成连续的外表面连续过度,不会相对突兀突出,整体符合视觉舒适要求。

本发明的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能显示出供练习者视唱练耳的曲目,练习者可跟随曲目进行视唱练耳,且视唱练耳后,可通过该用具而得到练习的反馈效果,使得练习者知道差别在哪,可随时改进,提高练习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用具可以有乐队合奏的视唱练耳曲目,练习者通过短时间内对该指定曲目的练习,便可实现与乐队合奏接轨,从而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乐队合奏。

本发明的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能实现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人操作、练习使用,且视唱练耳配置体能相对安装板进行旋转,符合每一角度站位的练习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并且通过非限制性的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透彻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附图所示的特征和结构并不一定代表相应的部件和元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而仅仅是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支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的安装板、支腿之间的配装结构示意图。

1安装板,2支腿,3视唱练耳配置体,4下支腿,5上支腿,6电机,7螺杆,8螺母座,9上环状限位板,10下环状限位板,11外壳,12操控显示屏,13中心安装孔,14轴承,15圈状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绘制。还应当理解,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附图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原理或精神可以对所描述的各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变型,得到形式不同的其它实施例,显然,这些实施例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参考的附图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需要,附图所体现的每个部件的形状、尺寸以及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仅仅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以附图1-4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对于本发明的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用具,包括安装板1、用以支撑安装板1的支腿2、装于安装板1上的视唱练耳配置体3。

所述支腿2为伸缩式腿以实现高度调节,在本实施例中,伸缩式腿包括套合的下支腿4和上支腿5。对于套合,是指所述上支腿5的下部分套合在下支腿4中。

所述下支腿4的中上部内装有输出轴朝上的电机6,其中中上部可以理解为中部稍微向上一部分的位置,这样上支腿5可升缩的行程大。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上套合有螺母座8,所述螺母座8与上支腿5固定连接。

同时,为防止过度上升,所述下支腿4的顶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内凸的上环状限位板9,所述上支腿5的底端设置有径向外凸的且位于上环状限位板9下方的下环状限位板10。

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3相对安装板1旋转设置且视唱练耳配置体3顶部伸出所述安装板1。顶部伸出安装板1的目的在于便于转动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3。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3包括外壳11、配置于外壳11中的视唱练耳系统、配装于外壳11开口端的操控显示屏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为圆板,相应的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3也设计成圆形。为实现视唱练耳配置体3的旋转,所述安装板1设有中心安装孔13,所述中心安装孔13中装有轴承14,所述视唱练耳配置体3的外壳11的中下部配装于轴承14内圈中,而外壳11中上部则伸出所述的安装板1。

所述外壳11的中下部相对中上部内缩以适配安装于轴承14的内圈中。且所述外壳11的中下部形成为实心体并居于外壳11中上部的中心,而所述外壳11的中上部相对中下部外扩以形成与安装板1板面平行相对的状态。且所述安装板1的周边设置有圈状挡边15以包围所述外壳11的中上部,且所述圈状挡边15的外表面与外壳11的中上部外表面保持齐平。当然,所述操控显示屏12装于外壳11封口端上时,操控显示屏12的外表面也是与外壳11中上部外表面齐平的。此处外壳11中上部外表面可以理解为外壳11中上部开口端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唱练耳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比对反馈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常规视唱练耳曲目和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指定曲目,其中所述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指定曲目包括初级曲目、中级曲目和高级曲目,以分别适应不同阶段的练习者练习使用,这样形成进阶性练习,练习过程稳中有升。

所述存储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以将相应视唱练耳曲目于操控显示屏12显示,所述输入单元用以接收练习音频并输入至控制单元进行处理,所述比对反馈单元用以将处理后的练习音频与存储单元中相应的视唱练耳曲目进行比对并将结果反馈至操控显示屏12。

对于操控显示屏12所显示的反馈信息,是以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相应曲目为基准,以上下偏移距离来显示优劣,与存储的相应曲目吻合,则为优,偏差越多,则越差。

当然,对于输入单元,采用拾音器来拾取练习音频,通过输入单元与控制单元的连接,由控制单元对练习音频进行处理,形成可被比对反馈单元比对的数据。而比对反馈单元进行比对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比对。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如何进行相应的拾取、存储、控制,这些都是已有可利用的技术,不同的是,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数据是有常规视唱练耳曲目和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曲目之分。也就是说相比常规的存储单元,多了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曲目,且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曲目又有级别之分,可适应不同等级的练习者进行练习。这样通过短时间内的练习,便可参与到乐队合奏演奏当中。对于乐队合奏视唱练耳曲目而言,当然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特定的,易于上手的乐队合奏曲目。

同时比对反馈单元主要任务在于数据的比对,通过比对将结果输出至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控制操控显示屏12进行显示。

以上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用来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许多替代性实施例而并未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未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那些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元件之前的词语“一”或“一个”并未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的存在。某些特征被记载在相互不同从属权利要求中这一纯粹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的组合不能被有利地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