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和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圆偏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7095发布日期:2020-09-23 01:4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图像显示装置和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圆偏振板的制作方法

发明背景

本申请依据35u.s.c.第119部分要求2019年3月13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045702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和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圆偏振板。



背景技术:

以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或无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一直在迅速发展。此外,近年来,一直推进可弯曲或可折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开发(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7-203987)。然而,可弯曲或可折叠的图像显示装置涉及以下问题。当以所述装置被弯曲的状态观看图像时,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之间出现色调(色彩,tint)差。



技术实现要素:

已经做出本发明以解决所述常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图像显示装置:当以所述装置被弯曲的状态观看图像时,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之间的规则反射(镜面反射,regularreflection)色相(hue)的差是小的。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第二图像显示部分;和弯曲中心,其被定义为在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的一边与第二图像显示部分的一边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直线。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被形成为在弯曲中心处能弯曲。从观看者侧起,第一图像显示部分依次具有第一偏振器、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一显示单元。从观看者侧起,第二图像显示部分依次具有第二偏振器、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二相位差层、和第二显示单元。第一偏振器和第二偏振器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吸收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二相位差层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慢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在30°极角方向上的规则反射色相(a*1,b*1)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在30°极角方向上的规则反射色相(a*2,b*2)满足以下关系:

|a*1-a*2|<1.00

|b*1-b*2|<1.00。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差层和所述第二相位差层各自为单层,并且所述相位差层各自具有100nm至180nm的re(550),并且由第一相位差层的慢轴与第一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40°至50°且由第二相位差层的慢轴与第二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40°至50°。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进一步具有在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一显示单元之间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的相位差层,并且第二图像显示部分进一步具有在第二相位差层和第二显示单元之间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的相位差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差层和所述第二相位差层各自具有h层和q层的层叠结构,h层各自具有200nm至300nm的re(550),并且q层各自具有100nm至180nm的re(550),并且由第一相位差层的h层的慢轴与第一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10°至20°,并且由第一相位差层的q层的慢轴与第一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70°至80°,并且由第二相位差层的h层的慢轴与第二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1o°至20°,并且由第二相位差层的q层的慢轴与第二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为70°至80°。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形成为一体,并且弯曲中心被定义为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之间的边界。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在如上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圆偏振板。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圆偏振板包括:对应于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一部分;对应于第二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二部分;和弯曲中心。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所述弯曲中心被定义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偏振器、以及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一相位差层。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偏振器、以及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一偏振器和所述第二偏振器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吸收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并且所述第一相位差层和所述第二相位差层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慢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位差层和所述第二相位差层各自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alignment)固定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偏振器和所述第二偏振器各自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可弯曲或可折叠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显示部分的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弯曲部分成线对称的位置关系,并且还使其相位差层的慢轴相对于其成线对称的位置关系。因此,能获得具有以下特征的图像显示装置:当以所述装置被弯曲的状态观看图像时,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之间的规则反射色相的差是小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当从观看者侧观看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a为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沿着线ii-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图2b为用于说明图2a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弯曲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弯曲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图4b和图4c各自为用于说明图1、图2a和图2b各自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和相位差层的慢轴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变形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为显示实施例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反射色相状态与对比例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反射色相状态之间的比较的照相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描述于下。

(1)折射率(nx、ny和nz)

″nx″表示在面内折射率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表示在平面内垂直于该慢轴的方向(即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并且″nz″表示在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指的是通过具有λnm波长的光在23℃测量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指的是通过具有550nm波长的光在23℃测量的面内相位差。当层(膜)的厚度表示为d(nm)时,re(λ)由方程式″re(λ)=(nx-ny)×d″确定。

(3)厚度方向相位差(rth)

″rth(λ)″指的是通过具有λnm波长的光在23℃测量的厚度方向相位差。例如,″rth(550)″指的是通过具有550nm波长的光在23℃测量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当层(膜)的厚度表示为d(nm)时,rth(λ)由方程式″rth(λ)=(nx-hz)×d″确定。

(4)nz系数

nz系数由方程式″nz=rth/re″确定。

(5)角度

当在本说明书中提到角度时,该角度涵盖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两者上的角度,除非另外说明。

a.图像显示装置的总体构造

图1为当从观看者侧观看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a为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沿着线ii-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图2b为用于说明图2a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弯曲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弯曲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像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和弯曲中心c,其被定义为在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的一边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的一边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直线。在图像显示装置100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被形成为在弯曲中心c处能弯曲,并且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被形成为在该中心处可折叠。从观看者侧起,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依次具有第一偏振器12、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一显示单元16。从观看者侧起,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依次具有第二偏振器22、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二相位差层24、和第二显示单元26。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器12和第二偏振器22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偏振器12的吸收轴a1和第二偏振器22的吸收轴a2相对于弯曲中心c成线对称关系(即,使得当所述装置在弯曲中心c处折叠时所述吸收轴彼此重叠)。进一步地,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被布置成使得第一相位差层14的慢轴s1和第二相位差层24的慢轴s2相对于弯曲中心c成线对称关系。通过这样的构造,能获得具有以下特征的图像显示装置:当以所述装置被弯曲的状态观看图像时,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之间的规则反射色相的差是小的。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中,如图2b中所示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可被形成为可弯曲的,或者如图3中所示的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可被形成为可弯曲的。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弯曲中心c被定义为在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之间的边界。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偏振器12的吸收轴a1和第二偏振器22的吸收轴a2相对于弯曲中心c成线对称关系;并且第一相位差层14的慢轴s1和第二相位差层24的慢轴s2相对于其成线对称关系。因此,在吸收轴a1和a2、以及慢轴s1和s2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构造,并且可采取任何适当的线对称关系。该线对称关系的典型实例包括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构造。该线对称关系优选为图1中所示的构造。通过这样的构造,图像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是优异的,并且轴向关系的调整是容易的。进一步地,通过这样的构造,将单膜一次性地结合(粘合,贴合,bond)到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可为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图像显示装置100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在30°极角方向上的规则反射色相(a*1,b*1)和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在30°极角方向上的规则反射色相(a*2,b*2)满足下述关系。在该情形中,例如,左屏幕中的方位角可为110°至130°,并且右屏幕中的方位角可为50°至70°。

|a*1-a*2|<1.00

|b*1-b*2|<1.00。

即,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采取如上所述的这样的构造能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图像显示装置:当以所述装置被弯曲的状态观看图像时,在弯曲部分两边上的图像之间的规则反射色相的差是小的。|a*1-a*2|优选为0.50或更小、更优选地0.30或更小、甚至更优选地0.20或更小、特别优选地0.10或更小。|b*1-b*2|也优选为0.50或更小、更优选地0.30或更小、甚至更优选地0.20或更小、特别优选地0.10或更小。|a*1-a*2|和|b*1-b*2|各自优选地尽可能小,并且最优选为零。

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各自可为如图2a中所示的这样的单层,或者可具有如图5中所示的这样的h层14h、24h和q层14q、24q的层叠结构。所述构造各自描述于下。图1和图4a至图4c的轴向关系各自为在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各自为单层的情形中的构造的说明。

在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各自为单层的情形中,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各自可典型充当λ/4板。具体地,所述相位差层各自的re(550)优选为100nm至180nm。在该情形中,由第一相位差层14的慢轴和第一偏振器1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40°至50°,并且由第二相位差层24的慢轴和第二偏振器2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40°至50°。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图像显示部分10可进一步具有在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一显示单元16之间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的相位差层(未显示)。类似地,第二图像显示部分20可进一步具有在第二相位差层24和第二显示单元26之间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的相位差层(未显示)。在本说明书中,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的相位差层有时被称为″另外的相位差层″。

在其中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各自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形中,第一相位差层14典型地具有h层14h和q层14q,并且第二相位差层24典型地具有h层24h和q层24q。h层14h和24h各自可典型地充当λ/2板,并且q层14q和24q各自可典型地充当λ/4板。具体地,h层各自的re(550)优选为200nm至300nm,并且q层各自的re(550)优选为100nm至180nm。在该情形中,由第一相位差层的h层14h的慢轴和第一偏振器1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10°至20°,并且由第一相位差层的q层14q的慢轴和第一偏振器1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70°至80°。类似地,由第二相位差层的h层24h的慢轴和第二偏振器2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10°至20°,并且由第二相位差层的q层24q的慢轴和第二偏振器22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70°至80°。各层叠结构中h层和q层布置的次序可与图5中所示的次序相反,并且各层叠结构中由所述h层的慢轴和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以及由所述q层的慢轴和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可与以上所述的那些相反。

第一偏振器12和第二偏振器22在具体构造中可彼此相同、或可彼此不同。类似地,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在具体构造中可彼此相同、或可彼此不同。另外,可在第一偏振器12和第二偏振器22各自的一边、或两边的每一个上布置保护层(未显示)。

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适当的可弯曲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典型实例包括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量子点显示装置。在它们中,有机el显示装置是优选的。本发明的效果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是显著的。关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构造,针对本文中没有描述的事项,可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构造。

下面具体地描述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构件的偏振器、保护层(如果存在)和相位差层。形成图像显示装置的各层和光学膜经由任何适当的粘附层(例如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层叠,除非另外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偏振器12和第二偏振器22统称为″偏振器″,并且第一相位差层14和第二相位差层24统称为″相位差层″。

b.偏振器

可采用任何适当的偏振器作为所述偏振器。例如,形成所述偏振器的树脂膜可为单层树脂膜、或者可为两个或更多个层的层叠体。

包含单层树脂膜的偏振器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对亲水性聚合物膜(例如基于聚乙烯醇(pva)的膜、基于部分缩甲醛化(formalized)pva的膜、或基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部分皂化的膜)进行用二向色性物质(例如碘或二向色性染料)的染色处理,和拉伸处理而获得的偏振器;和基于多烯的取向膜,例如pva的经脱水处理的产物或聚氯乙烯的经脱氯化氢处理的产物。优选地使用通过用碘将基于pva的膜染色并将所得物单向拉伸而获得的偏振器,因为所述偏振器在光学特性方面是优异的。

碘染色通过例如将基于pva的膜浸渍在碘的水溶液中而进行。单向拉伸的拉伸比优选为3倍至7倍。该拉伸可在染色处理之后进行、或者可在进行染色的同时进行。另外,染色可在已经进行拉伸之后进行。按需对基于pva的膜进行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洗涤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当将基于pva的膜浸渍在水中以在染色之前用水洗涤时,可将在基于pva的膜的表面上的污染或防粘连剂洗掉。另外,使基于pva的膜溶胀并因此可防止染色不均等。

通过使用层叠体获得的偏振器具体地为,例如通过使用如下而获得的偏振器:树脂基材和层叠在该树脂基材上的基于pva的树脂层(基于pva的树脂膜)的层叠体,或者树脂基材和在该树脂基材上通过涂布形成的基于pva的树脂层的层叠体。通过使用树脂基材和在该树脂基材上通过涂布形成的基于pva的树脂层的层叠体而获得的偏振器可通过例如包括如下的方法而制成:将基于pva的树脂溶液涂布到树脂基材上;使所述溶液干燥以在树脂基材上形成基于pva的树脂层,从而提供树脂基材和基于pva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并且将所述层叠体拉伸和染色以将基于pva的树脂层转变成偏振器。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典型地包括将层叠体以将该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的状态进行拉伸。所述拉伸可进一步包括在于硼酸水溶液中拉伸之前按需将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或更高)下进行空气中拉伸(aerialstretching)。所得的树脂基材和偏振器的层叠体可原样使用(即,树脂基材可用作偏振器的保护层)。替代地,可使用通过如下所述获得的产物:将树脂基材从树脂基材和偏振器的层叠体剥离,并且在剥离表面上层叠依照意图的任何适当的保护层。关于这样的偏振器制造方法的细节记载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73580中。该公开文本的全部说明书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通过使用层叠体获得的偏振器的另一实例为作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形成的偏振器(其在下文中有时称为″液晶偏振器″)。液晶偏振器为例如通过将液晶涂覆液体涂布到树脂基材并且使该液体干燥而获得的液晶偏振器。液晶偏振器包含例如由下式(1)表示的芳族双偶氮化合物:

在式(1)中,q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q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r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甲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m表示反荷离子,″m″表示0至2的整数,且″n″表示0至6的整数;条件是″m″或″n″的至少一个不表示0并且满足关系1≤m+n≤6,并且当″m″表示2时,各r1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液晶偏振器可通过例如包括以下的步骤b和步骤c的方法制造。若需要,步骤a可在步骤b之前进行,并且步骤d可在步骤c之后进行。

步骤a:对基材表面进行取向处理的步骤。

步骤b:将包含由式(1)表示的芳族双偶氮化合物的涂覆液体涂布到所述基材表面以形成涂覆膜的步骤。

步骤c:使所述涂覆膜干燥以形成作为干燥的涂覆膜的偏振器的步骤。

步骤d:对步骤c中获得的偏振器的表面进行耐水处理的步骤。

液晶偏振器的另一实例为通过将包含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聚合的非液晶化合物、二向色性染料、聚合引发剂和溶剂的组合物涂布到基材,并且使该组合物共聚而获得的偏振器。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还涵盖通过这样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的(共)聚合获得的层(固化层)。

关于液晶偏振器的构成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细节记载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173849、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151603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84845中。这些公布文本的说明书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偏振器(基于碘的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25μm或更小、更优选地1μm至12μm、甚至更优选地3μm至12μm、特别优选地3μm至8μm。当所述偏振器的厚度落在这样的范围内时,能令人满意地抑制其在加热时的卷曲,并且获得在加热时令人满意的外观耐久性。液晶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1,000nm或更小、更优选地700nm或更小、特别优选地500nm或更小。液晶偏振器的厚度下限优选为100nm、更优选地200nm、特别优选地300nm。

偏振器优选地在380nm至780nm波长范围中的任何波长下均显示吸收二向色性。所述偏振器的单层透射率为42.0%至46.0%、优选地44.5%至46.0%。所述偏振器的偏振度优选为97.0%或更大、更优选地99.0%或更大、甚至更优选地99.9%或更大。

c.保护层

保护层由可用作偏振器的保护层的任何适当的膜形成。充当该膜的主组分的材料具体为,例如:基于纤维素的树脂,例如三乙酰基纤维素(tac);透明树脂,例如基于聚酯的、基于聚乙烯醇的、基于聚碳酸酯的、基于聚酰胺的、基于聚酰亚胺的、基于聚醚砜的、基于聚砜的、基于苯乙烯的、基于聚降冰片烯的、基于聚烯烃的、(甲基)丙烯酸类、或基于乙酸酯的透明树脂;或者热固性树脂或uv可固化的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类、基于氨基甲酸酯的、基于(甲基)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的、基于环氧的、或者基于有机硅的热固性树脂或uv可固化的树脂。其另外的实例为玻璃态聚合物,例如基于硅氧烷的聚合物。另外,可使用记载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1-343529(wo01/37007a1)中的聚合物膜。例如,可使用包含在其侧链上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酰亚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和在其侧链上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和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所述膜的材料,并且该组合物为例如包含由异丁烯和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可为例如所述树脂组合物挤出物。

在保护层布置在偏振器的观看者侧(与相位差层相反的一侧)上的情形中,按需可对保护层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硬涂层处理、防反射处理、抗粘处理或防眩光处理。

在保护层布置在偏振器和相位差层之间的情形中,优选的是,保护层是光学各向同性的。本文中使用的词语″光学各向同性的″指的是具有0nm至10nm的面内相位差re(550)和-10nm至+10nm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550)。

作为保护层的厚度,可采用任何适当的厚度。保护层的厚度为例如15μm至45μm、优选地20μm至40μm。当对保护层进行表面处理时,其厚度为包括经表面处理的层的厚度在内的厚度。

d.相位差层

d-1.单层相位差层

当相位差层各自为单层时,如上所述,相位差层各自可典型地充当λ/4板。典型地,为赋予图像显示装置防反射特性而布置相位差层。所述相位差层各自的折射率特性典型地表现出关系nx>ny=nz。所述相位差层各自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100nm至180nm、更优选地110nm至170nm、甚至更优选地120nm至160nm。这里,″ny=nz″不仅涵盖其中ny和nz彼此精确相等的情形,而且涵盖其中ny和nz彼此基本上相等的情形。因此,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情况下,可满足关系ny>nz或ny<nz。

所述相位差层各自的nz系数优选为0.9至1.5、更优选地0.9至1.3。当满足这样的关系时,能获得具有极其优异的反射色相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相位差层各自可表现出逆波长分散特性(即,相位差值随测量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加)、可表现出正波长分散特性(即,相位差值随测量光波长的增大而减小)、或可表现出平的波长分散特性(即,相位差值在即使测量光波长变化时也几乎不变)。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层各自表现出逆波长分散特性。在该情形中,所述相位差层各自的re(450)/re(550)优选为0.8或更大且小于1、更优选地0.8或更大且0.95或更小。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实现极其优异的防反射特性。

如上所述,由相位差层各自的慢轴和相应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40°至50°、更优选地42°至48°、甚至更优选地约45°。当所述角度落在这样的范围内时,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所述相位差层作为λ/4板能获得具有极其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相位差层各自可包括任何适当的材料,只要可满足如上所述的这样的特性。具体地,相位差层各自可为树脂膜的拉伸膜、或各自可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各自包括树脂膜的拉伸膜的相位差层记载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7-54093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60014中。液晶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和关于取向固定层的形成方法的细节记载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163343中。这些公布文本的说明书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典型地可将相位差层各自的厚度设定为这样的厚度:所述层可适当地充当λ/4板。当相位差层各自为树脂膜的拉伸膜时,相位差层各自的厚度可为例如10μm至50μm。当相位差层各自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时,相位差层各自的厚度可为例如1μm至5μm。

d-2.具有层叠结构的相位差层

当相位差层各自具有层叠结构(基本上上两层结构)时,在典型情形中,这两层之一可充当aλ/4板,并且其另一层可充当λ/2板。在上述的图示实例中,h层充当λ/2板,并且q层充当λ/4板。因此,h层和q层各自的厚度可调整成使得获得λ/2板或λ/4板的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在其中h层为树脂膜的拉伸膜的情形中,h层的厚度可为例如20μm至70μm。在其中h层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的情形中,q层的厚度可为例如2μm至7μm。在该情形中,h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200nm至300nm、更优选地230nm至290nm、甚至更优选地250nm至280nm。q层的厚度和面内相位差re(550)如在对于单层的d-1节中所述的。如上所述,由h层的慢轴和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10°至20°、更优选地12°至18°、甚至更优选地约15°。如上所述,由q层的慢轴和偏振器的吸收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70°至80°、更优选地72°至80°、甚至更优选地约75°。通过这样的构造,能获得接近于理想的逆波长分散特性的特性,并且结果,能实现极其优异的防反射特性。形成h层和q层的材料、所述层的形成方法、所述层的光学特性等如在对于单层的d-1节中所述的。

e.另外的相位差层

如上所述,另外的相位差层可为其折射率特性表现出nz>nx=ny关系的所谓的正c-板。当使用该正c-板作为另外的相位差层时,能令人满意地防止在斜方向上的反射,并且因此所述层(结果,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反射功能的观看角度能变宽。如上所述,当相位差层各自为单层时,典型地布置另外的相位差层。另外的相位差层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550)优选为-50nm至-300nm、更优选地-70nm至-250nm、甚至更优选地-90nm至-200nm、特别优选地-100nm至-180nm。这里,″nx=ny″不仅涵盖其中nx和ny彼此严格相等的情形,而且涵盖其中nx和ny彼此基本上相等的情形。即,另外的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可小于10nm。

另外的相位差层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另外的相位差层优选地由包含以垂直排列(homeotropic)取向固定的液晶材料的膜形成。能以垂直排列取向的液晶材料(液晶化合物)可为液晶单体,或者可为液晶聚合物。形成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和方法具体地为例如记载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333642第[0020]至[0028]段中的形成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和方法。在该情形中,另外的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至10μm、更优选地0.5μm至8μm、甚至更优选地0.5μm至5μm。

f.圆偏振板

记载于b节至e节中的偏振器、保护层(如果存在)、相位差层和另外的相位差层(如果存在)可作为一体化的圆偏振板提供并且层叠在显示单元上。因此,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这样的圆偏振板。该圆偏振板可为其中对应于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第二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的单膜(层叠膜),或者可作为层叠在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的显示单元上的第一圆偏振板和层叠在第二图像显示部分的显示单元上的第二圆偏振板的组提供。关于形成圆偏振板的各自层的细节记载于图像显示装置的a节至e节中。下面简述其中圆偏振板为单膜的情形。

在作为单膜提供的圆偏振板中,对应于第一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第二图像显示部分的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并且弯曲中心被定义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优选为无缝的(不具有接缝)。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偏振器、和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一相位差层;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偏振器、和具有圆偏振功能或椭圆偏振功能的第二相位差层;第一偏振器和第二偏振器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吸收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并且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二相位差层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慢轴相对于弯曲中心成线对称关系。在这样的圆偏振板中,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二相位差层各自优选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通过这样的构造,可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为无缝的。

作为单膜提供的圆偏振板可通过例如以下方法制造:(a)通过使用任何适当的伸长基材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作为边界限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b)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各自进行取向处理,条件是当所述部分的相位差层为单层时,取向处理方向为相对于各部分的长度方向为45°的方向,并且第一部分的取向方向和第二部分的取向方向相对于该边界成线对称;(c)将液晶化合物涂布到经取向处理的表面,并且使液晶化合物在被取向的状态下凝固或固化以形成取向固定层;和(d)将形成的取向固定层转移到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伸长偏振器上,这典型地通过卷对卷(辊对辊,roll-to-roll)工艺进行。由此,能获得具有″偏振器/相位差层(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取向方向:45°)″构造的圆偏振板。当各部分的相位差层具有h层和q层时,只需要将其取向角度设定为相对于其长度方向15°的取向固定层和其取向角度设定为相对于其长度方向75°的取向固定层顺序地转移到偏振器上。因此,能获得具有″偏振器/h层(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取向方向:15°)/q层(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取向方向:75°)″构造的圆偏振板。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具体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特性的测量方法描述于下。

(1)厚度

通过数字测微计(由anritsucorporation制造的kc-351c)测量树脂膜的厚度,并且通过干涉式厚度计(由otsukaelectronicsco.,ltd.制造,产品名称:″mcpd-3000″)测量任何其它产品的厚度。

(2)相位差层的相位差值

从在实施例和对比例各自中使用的相位差层切出尺度为50mm×50mm的样品,并采用其作为测量样品。通过由ojiscientificinstruments制造的相位差测量装置(产品名称:″kobra-wpr″)测量所制成的测量样品的面内相位差。该面内相位差在590nm波长和23℃温度下测量。

(3)a*值和b*

使在实施例和对比例各自中获得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黑色图像,并且通过多角度可变自动测量分光光度计(由agilenttechnology制造,产品名称:″cary7000ums″)测量所述图像的a*值和b*值。

[制造实施例1:偏振器的制造]

准备无定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膜(由mitsubishiplastics,inc.制造,产品名称:novaclearsh046,厚度:200μm)作为基材,并对其表面进行电晕处理(58w/m2/min)。同时,制备其中加入有1wt%乙酰乙酰基-改性的pva(由nipponsyntheticchemicalindustryco.ltd.制造,产品名称:gohsefimerz200,聚合度:1,200,皂化度:99.0%或更大,乙酰乙酰基改性度:4.6%)的pva(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并且将其涂布成在干燥后具有12μm的膜厚度,随后在60℃气氛中通过热空气干燥10分钟而进行干燥,从而制造其中在基材上形成基于pva的树脂层的层叠体。然后,首先将所述层叠体在空气中在130℃以2.0倍的比率拉伸以提供拉伸的层叠体。接着,通过将所述拉伸的层叠体在具有30℃液体温度的不溶化(insolubilize)硼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进行使所述拉伸的层叠体中包括的含有取向的pva分子的基于pva的树脂层不溶化的步骤。在该步骤的不溶化硼酸水溶液中,硼酸含量设定为3wt%,相对于100wt%水。将所得的拉伸的层叠体染色以产生着色的层叠体。该着色的层叠体为通过如下而获得的产物:将拉伸的层叠体浸渍在具有30℃液体温度且包含碘和碘化钾的染色液体中,从而使碘吸附到拉伸的层叠体中包括的基于pva的树脂层上。调节碘浓度和浸渍时间,使得获得的偏振器具有44.0%的单层透射率。具体地,在所述染色液体中,使用水作为溶剂,将碘浓度设定为落在0.08wt%至0.25wt%的范围内,并且将碘化钾浓度设定为落在0.56wt%至1.75wt%的范围内。碘和碘化钾的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至7。接着,通过将经着色的层叠体在交联用的硼酸水溶液中在30℃浸渍60秒,进行如下步骤:对碘已经吸附在其上的基于pva的树脂层的pva分子进行交联处理。在该步骤的交联用的硼酸水溶液中,将硼酸含量设定为3wt%,相对于100wt%水,并且将碘化钾含量设定为3wt%,相对于100wt%水。进一步地,将所得的经着色的层叠体在硼酸水溶液中在70℃拉伸温度下以2.7倍比率在与空气中的拉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拉伸,得到5.4倍的最终拉伸比。由此,获得″基材/偏振器(厚度:5μm)″的层叠体。在该步骤的硼酸水溶液中,将硼酸含量设定为6.5wt%,相对于100wt%水,并且将碘化钾含量设定为5wt%,相对于100wt%水。将所得的层叠体从硼酸水溶液取出,并将附着到偏振器表面的硼酸用相对于100wt%水具有2wt%碘化钾含量的水溶液洗掉。将洗涤的层叠体通过暖风在60℃下干燥。

[制造实施例2:形成相位差层的相位差膜的制造]

2-1.聚碳酸酯树脂膜的制造

将26.2质量份异山梨醇(isb)、100.5质量份9,9-[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bhepf)、10.7质量份1,4-环己烷二甲醇(1,4-chdm)、105.1质量份碳酸二苯基酯(dpc)和0.591质量份充当催化剂的碳酸铯(0.2质量%的水溶液)各自装载到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气氛下,作为反应的第一步骤,将反应容器的加热介质温度设定为150℃并且使原材料按要求在搅拌的同时溶解(约15分钟)。

然后,将反应容器中的压力从常压改变到13.3kpa,并且在将反应容器的加热介质温度在1小时内升高到190℃的同时,将产生的苯酚从反应容器中除掉。

将反应容器中的温度在190℃保持15分钟。此后,作为第二步骤,将反应容器中的压力设定为6.67kpa,将反应容器的加热介质温度在15分钟内升高至230℃,并且将产生的苯酚从反应容器除掉。随着搅拌器的搅拌扭矩的增大,温度在8分钟内升高至250℃,并且为了除去所产生的苯酚,将反应容器中的压力降至0.200kpa或更小。在搅拌扭矩已经达到预定值之后,终止所述反应,并将产生的反应产物挤出到水中并然后造粒,以提供具有以下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bhepf/isb/1,4-chdm=47.4mol%/37.1mol%/15.5mol%。

所得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136.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0.395dl/g的比浓粘度。

将所得的聚碳酸酯树脂在80℃真空干燥5小时,并然后使用带有单螺杆挤出机(由isuzukakoki制造,螺杆直径:25mm,料筒预设温度:220℃)、t形模头(宽度:200mm,预设温度:220℃)、致冷辊(急冷辊,chillroll)(预设温度:120℃至130℃)和卷绕单元的成膜装置制造具有120μm厚度的聚碳酸酯树脂膜。

2-2.相位差膜的制造

将所得的聚碳酸酯树脂膜通过拉幅机横向拉伸以提供具有50μm厚度的相位差膜。此时,拉伸比为250%,并且拉伸温度被设定为137℃至139℃。

所得的相位差膜具有147nm的re(590)和0.89的re(450)/re(550)。进一步地,所述相位差膜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x>ny=nz。

[制造实施例3:另外的相位差层的制造]

将20重量份由下述化学式(i)(式中的数字65和35各自表示单体单元的mol%,并且为了方便将聚合物以嵌段聚合体表示:重均分子量:5,000)表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80重量份表现出向列液晶相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由basf制造;产品名称:paliocolorlc242)和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由basf制造;产品名称:irgacure907)溶解在200重量份环戊酮中。由此,制备了液晶涂布液体。然后,通过棒涂机将所述涂布液体涂布到基材膜(基于降冰片烯的树脂膜:由zeon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zeonex″),并然后将其在80℃加热和干燥4分钟,使得所述液晶进行取向。将uv光施加到液晶层以使液晶层固化。由此,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充当另外的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液晶取向固定层,厚度:0.58μm)。该层具有0nm的re(590)和-100nm的rth(590),并且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z>nx=ny。

[制造实施例4:形成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层(液晶取向固定层)的制造]

将55份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25份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和20份由式(iv)表示的化合物加入到400份环戊酮(cpn)。此后,将混合物温热到60℃,并搅拌以使所述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在已经确认溶解之后,使所得的溶液的温度回到室温,并向该溶液加入3份irgacure907(由basfjapanltd.制造)、0.2份megafacef-554(由diccorporation制造)和0.1份对甲氧基苯酚(mehq),并将该混合物进一步搅拌以提供溶液。该溶液是透明且均匀的。将所得的溶液用具有0.20μm孔尺寸的膜过滤器过滤以提供可聚合的组合物。同时,通过使用旋涂法将用于取向膜的聚酰亚胺溶液涂布到具有0.7mm厚度的玻璃基材,并在100℃干燥10分钟,随后在200℃煅烧60分钟。由此,获得涂覆膜。对所得的涂覆膜进行摩擦(rub)处理以形成取向膜。通过市售摩擦装置进行摩擦处理。通过旋涂法将前面获得的可聚合的组合物涂布到该基材(基本上为取向膜),并且在100℃干燥2分钟。将所得的涂布膜冷却到室温,并然后通过使用高压汞灯用具有30mw/cm2强度的uv光照射30秒。由此,获得液晶取向固定层。该液晶取向固定层具有130nm的面内相位差re(550)。另外,液晶取向固定层具有0.851的re(450)/re(550),并因此表现出逆波长分散特性。

[制造实施例5:形成h层的液晶取向固定层的制造]

将10g表现出向列液晶相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由basf制造:产品名称:″paliocolorlc242″,由下述式表示)和3g用于该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由basf制造:产品名称:″irgacure907″)溶解在40g甲苯中以制备液晶组合物(涂布液体)。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厚度:38μm)的表面通过用摩擦布摩擦而在预定方向上进行取向处理。通过棒涂机将液晶涂布液体涂布到经取向处理的表面,并且将其通过在90℃加热2分钟而干燥以使液晶化合物取向。通过金属卤化物灯以1mj/cm2辐照度对由此形成的液晶层施加光以使液晶层固化。由此,在pet膜上形成液晶取向固定层。该液晶取向固定层具有2.5μm的厚度和260nm的面内相位差re(590)。该液晶取向固定层表现出正波长分散特性。进一步地,该液晶取向固定层表现出折射率特性nx>ny=nz。

[制造实施例6:形成q层的液晶取向固定层的制造]

除了改变涂层厚度之外以和制造实施例5中相同的方式在pet膜上形成液晶取向固定层。该液晶取向固定层具有1.5μm的厚度和120nm的面内相位差re(590)。

[实施例1]

1-1.具有相位差层的偏振板的制造

将制造实施例2中获得的相位差膜(相位差层)经由基于pva的粘接剂结合到制造实施例1中获得的″基材/偏振器″层叠体的偏振器表面。在该情形中,进行该结合使得偏振器的吸收轴和相位差层(相位差膜)的慢轴形成+45°角度。进一步地,将作为基材的a-pet膜从该层叠体剥离,并且经由基于pva的粘接剂将具有40μm厚度的丙烯酸类膜结合到剥离的表面。由此,获得具有″保护层/偏振器/相位差层″构造的层叠体。接着,将制造实施例3中获得的液晶取向固定层(另外的相位差层)转移到相位差层的表面上。由此,获得具有″保护层/偏振器/相位差层/另外的相位差层″构造的圆偏振板。进一步地,除了如下之外以和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保护层/偏振器/相位差层/另外的相位差层″构造的圆偏振板:将由偏振器的吸收轴和相位差层(相位差膜)的慢轴形成的角度改变为-45°。

1-2.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造

将有机el面板从有机el显示装置(由samsungelectronicsco.,ltd.制造,产品名称:″galaxys5″)移除,并将结合到有机el面板的偏振膜剥去。由此,获得有机el单元。制备如上所述地获得的以下两个有机el单元:用于左屏幕的有机el单元和用于右屏幕的的有机el单元。将前面获得的圆偏振板结合到两个有机el单元的每一个。由此,制备两个有机el显示装置。使用所述两个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左屏幕(第一图像显示部分)和右屏幕(第二图像显示部分),并且将左屏幕和右屏幕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处于图4b中所示的关系。由此,获得该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如下状态下对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评价(3):该状态对应于左屏幕和右屏幕被弯曲的状态。更具体地,对于左屏幕,测量在120°方位角和30°极角方向上的a*值和b*值,并且对于右屏幕,测量在60°方位角和-30°极角方向上的a*值和b*值。结果显示于表1中。该表中在轴向方向上的角度是如下确定的:竖直方向被定义为0°,水平方向被定义为90°,相对于竖直方向(0°)在逆时针方向上的角度被确定为正值(不显示正号),并且相对于其在顺时针方向上的角度被确定为负值。另外,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反射色相的状态与对比例1的结果一起显示在图6中。

[实施例2至4]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实施例2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1,实施例3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4c,并且实施例4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4a。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各自获得均具有″保护层/偏振器/相位差层/另外的相位差层″构造的两个圆偏振板:使用制造实施例4中获得的液晶取向固定层代替制造实施例2中获得的相位差膜。除了使用这些圆偏振板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中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4b。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6至8]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5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实施例6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1,实施例7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4c,并且实施例8的轴向角度对应于图4a。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9]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各自获得均具有″保护层/偏振器/h层/q层″构造的两个圆偏振板:使用制造实施例5和6中获得的液晶取向固定层代替制造实施例2中获得的相位差膜。除了使用这些圆偏振板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0至12]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9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1至4]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即,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的吸收轴被形成为相对于弯曲部分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并且其相位差层的慢轴也被形成为相对于其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另外,对比例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反射色相状态与实施例1的结果一起显示在图6中。

[对比例5至8]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5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即,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5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的吸收轴被形成为相对于弯曲部分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并且其相位差层的慢轴也被形成为相对于其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9至12]

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9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如表1中所示,改变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的轴向角度。即,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9中相同的方式各自制造有机el显示装置:左屏幕和右屏幕的偏振器的吸收轴被形成为相对于弯曲部分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并且其相位差层的慢轴也被形成为相对于其不成线对称位置关系。对所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和实施例1的评价相同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1中。

<评价>

由表1显然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获得如下的图像显示装置:左屏幕上的图像和右屏幕上的图像之间的规则反射色相的差是小的。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适合用在例如电视、显示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手表或微波炉中。

很多其它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是显然的并且容易地实践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应该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拟限于说明书的细节而是应该被宽泛地解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