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8689发布日期:2020-11-25 17: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直板式智能手机屏占比越来越高的发展,手机前置摄像头有从屏外前置摄像头,发展到刘海屏/水滴屏、升降式/滑板式前置摄像头、甚至还有盲孔/通孔式屏内摄像头。目前异形屏和挖孔屏现在已然成为手机前置摄像头设计的主流

其中,可折叠柔性显示屏也是当前的研发热点,但因屏幕柔软可折叠的特性,现有的屏内摄像头的设计会导致柔性盖板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影响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整体美观;同时,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模组的各层材料之间会因弯折半径的不同而发生错位,屏内前置摄像头设计会导致摄像头与屏幕发生干涉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折叠屏在动态弯折时,保证屏下摄像头还能更好的使用,是目前折叠屏研发到量产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尽力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模组的各层材料之间会因弯折半径的不同而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摄像头与屏幕发生干涉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对应非折叠区域设有一个通孔;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面的一侧表面;

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摄像头上方;

柔性垫圈,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且围绕所述摄像头;

其中,所述保护盖板通过所述柔性垫圈贴合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且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柔性垫圈用于将所述摄像头密封封装于所述通孔内。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背板;

显示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层上;以及

柔性盖板,设置于所述偏光层上;

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背板、所述显示层、所述偏光层以及所述柔性盖板;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保护盖板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各个所述膜层厚度之和。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通孔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弯折至折叠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各膜层在所述通孔处产生预设错位量;其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通孔侧壁之间的所述间隙宽度大于所述预设错位量。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通孔位于保护盖板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上的投影内;所述保护盖板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垫圈的材料为黑色泡棉。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垫圈的厚度为50um-100um。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前框和中框;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侧边位于所述前框的前框边和所述中框的内框边之间;其中,所述中框的厚度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厚度。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保护盖板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前框的厚度。

本申请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保护盖板的形状为铆钉盖状。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通孔内的摄像头、以及位于所述摄像头上方的保护盖板;所述通孔内的所述摄像头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面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中的柔性盖板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保持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同时,将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通孔侧壁间隙设置,所述间隙范围大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各膜层之间发生的预设错位量,从而可有效防止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发生干涉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具有屏幕柔软可折叠的特性,然而在现有的屏内摄像头的设计中,当可折叠柔性显示屏上折和/或下折时,开孔屏的设计(柔性盖板不开孔)会导致柔性盖板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影响摄像效果和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整体美观;同时,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模组的各层材料之间会因弯折半径的不同而发生错位,屏内前置摄像头设计会导致摄像头与屏幕发生干涉等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屏,能够解决上述缺陷。

请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10,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对应非折叠区设有一个通孔101;摄像头20,所述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且凸出柔性显示模组10具有显示面的一侧表面;保护盖板30,所述保护盖板30位于所述摄像头20上方;柔性垫圈40,所述柔性垫圈40位于所述保护盖板30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之间且围绕所述摄像头20。

在本申请中,所述保护盖板30通过所述柔性垫圈40贴合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显示面一侧,且所述保护盖板30与所述柔性垫圈40用于将所述摄像头20密封封装于所述通孔101内。

本申请提供一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10、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通孔101内的摄像头20、以及位于所述摄像头20上方的保护盖板30;所述摄像头20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具有显示面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中的柔性盖板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保持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同时,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通孔101侧壁间隙设置,可以避免当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模组的各层材料之间会因弯折半径的不同而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摄像头与屏幕发生干涉等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折叠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折叠区域两侧的非折叠区域。

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10,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对应非折叠区域设有一个通孔101;摄像头20,所述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且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具有显示面的一侧表面;保护盖板30,所述保护盖板30位于所述摄像头20上方;柔性垫圈40,所述柔性垫圈40位于所述保护盖板30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之间且围绕所述摄像头20。

所述保护盖板30通过所述柔性垫圈40贴合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显示面一侧,且所述保护盖板30与所述柔性垫圈40用于将所述摄像头20密封封装于所述通孔101内;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通孔101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包括金属层11;背板12,所述背板12设置于所述金属层11靠近所述保护盖板30的一侧;显示层13,所述显示屏13设置于所述背板12远离所述金属层11的一侧;偏光层14,所述偏光层14设置于所述显示层13远离所述背板12的一侧;柔性盖板15,所述柔性盖板15设置于所述偏光层14远离所述显示层13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包括所述金属层11、所述背板12、所述显示层13、所述偏光层14以及所述柔性盖板15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膜层结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01贯穿所述金属层11、所述背板12、所述显示层13、所述偏光层14以及所述柔性盖板15;所述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通孔101内的所述摄像头20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具有显示面的一侧表面,即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保护盖板30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各个所述膜层厚度之和,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中10的柔性盖板15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保持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1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材,所述金属层11对所述背板12起到支撑和减缓起皱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盖板15采用高分子材料,可以减小柔性盖板15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垫圈40位于所述保护盖板30与所述柔性盖板15之间,所述柔性垫圈40远离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一侧通过光胶与所述保护盖板30贴合;所述柔性垫圈4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黑色泡棉;所述柔性垫圈40的厚度为50um-100u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较柔软的材料制备柔性垫圈40,可以有效防止所述柔性盖板15发生刮伤,同时对所述摄像头20起到防尘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3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强度玻璃;所述保护盖板3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铆钉盖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01和所述柔性垫圈40位于保护盖板30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上的投影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弯折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开孔边缘裸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前框50和中框60。

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侧边位于所述前框50的前框边和所述中框60的内框边之间。

其中,所述中框60的厚度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预弯折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与所述中框60之间无错动,即错位量为0,所述金属层11、所述背板12、所述显示层13、所述偏光层14以及所述柔性盖板15均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保护盖板30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前框50的厚度,从而避免当可折叠显示装置弯折后,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发生干涉问题,以及保护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整体美观。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中各个膜层弯折半径不同、及所述各个膜层材料不同,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弯折至折叠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即负向错位,且产生的预设错位量相同均为第一预设错位量,例如第一预设错位量为-0.5mm(此处数据仅为方便说明,不限定具体的错微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通孔101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间隙的范围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从而可有效防止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之间发生干涉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3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同时所述保护盖板30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通孔101,即所述保护盖板3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通孔101的孔径,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弯折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开孔边缘裸露,影响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中各个膜层弯折半径不同、及所述各个膜层材料不同,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弯折至折叠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即正向错位,且产生的预设错位量相同均为第二预设错位量,例如第二预设错位量为0.5mm(此处数据仅为方便说明,不限定具体的错微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通孔101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间隙的范围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从而可有效防止所述摄像头20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之间发生干涉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3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各个膜层在所述通孔101处产生预设错位量;同时所述保护盖板30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通孔101,即所述保护盖板3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通孔101的孔径,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弯折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开孔边缘裸露,影响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通孔内的摄像头、以及位于所述摄像头上方的保护盖板,本申请通过将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所述摄像头部分凸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面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中的柔性盖板保护材料发生波浪形凹痕,保持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同时,将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通孔侧壁间隙设置,所述间隙范围大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各膜层之间发生的预设错位量,从而可有效防止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发生干涉等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