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版过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4141发布日期:2020-11-27 13:2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版过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版过胶机。



背景技术:

在儿童书生产中,采用白乳胶人工刷胶,再人工对裱合板。人工上胶,胶量不均匀。对裱的纸壳不准确。成品合格率低,较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版过胶机,包括纸张导向装置、上胶机机架、下纸输送机构、过胶机构、胶水厚薄调节机构、胶水盆安装机构、过胶压力调节机构,所述胶水盆安装机构包括胶水槽,所述纸张导向装置包括落纸导向机构,所述下纸输送机构包括后辊,所述过胶机构包括胶辊,所述胶辊位于所述胶水槽上方,所述胶辊通过转动将所述胶水槽内的胶水传递至书壳上;所述后辊位于所述胶辊上方,所述后辊与所述胶辊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胶水厚薄调节机构包括钢辊,所述钢辊临近所述胶辊,所述钢辊与所述胶辊位置平行,所述过胶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辊子,所述辊子与所述胶辊位置平行,所述辊子和所述钢辊位于所述胶辊左右两侧,所述辊子与所述胶辊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辊子与所述胶辊之间的间隙以供书壳通过;所述落纸导向机构用于将书壳输送至所述辊子与所述胶辊之间的间隙;所述上胶机机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胶辊进行转动,所述胶辊带动所述钢辊、所述后辊、所述辊子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满版过胶机还包括同步带和链条,所述上胶机机架还包括机架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轴、主动链轮,所述电机设有所述电机轴,所述主动链轮套装于所述电机轴外表面,所述机架板包括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机架板相连;所述下纸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安装于所述后辊一端,所述同步带套装于第一同步轮外表面;所述过胶机构还包括第一圆柱齿轮、橡皮辊同步轮、传动链轮,所述胶辊一端安装有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位于第二机架板外侧,所述胶辊另一端安装有橡皮辊同步轮、传动链轮,所述橡皮辊同步轮和所述传动链轮位于第一机架板外侧;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传动链轮之间通过所述链条相连;所述胶水厚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圆柱齿轮,所述钢辊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圆柱齿轮,所述钢辊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位于第二机架板外侧,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过胶压力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带动所述辊子转动,所述橡皮辊同步轮外表面、所述第一同步轮外表面、所述第二同步轮外表面套装有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橡皮辊同步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纸张导向装置还包括下纸调节机构,所述下纸调节机构包括下压纸轮、下压纸胶轮、下压纸轮横杆,所述下压纸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下压纸轮之间安装有所述下压纸轮横杆,所述下压纸胶轮安装在所述下压纸轮横杆上,所述下纸调节机构还包括摆动调节机构,所述摆动调节机构与两个所述下压纸轮相连,以实现所述下压纸轮的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两个第一蜗轮、两个第一蜗杆,两个第一蜗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下压纸轮上,两个第一蜗杆分别与两个第一蜗轮的齿面啮合,两个第一蜗杆分别穿入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第一蜗杆能够在所述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进行转动,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上;

所述摆动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无油轴套,两个第一无油轴套分别嵌入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两个蜗杆伸入两个第一无油轴套内;

所述下压纸胶轮数量为多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纸导向机构包括电眼、第一挡板、前挡纸板、气缸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前挡纸板之间的间隙构成下纸通道,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所述电眼用于检测所述下纸通道内是否有书壳,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上料机构;所述气缸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或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移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胶机机架包括第一电机调节座、第二电机调节座、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调节座上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调节座,所述第二电机调节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板,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机调节座上的螺丝顶紧所述电机安装板改变所述电机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所述链条的调节张紧;

所述上胶机机架包括同步带调节器,所述同步带调节器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安装有轴承,所述压杆的轴承压在所述同步带上,从而实现对所述同步带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纸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上导纸辊轴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机架板上,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机架板上,后辊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座,且后辊一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后辊与第一轴承座之间安装有上导纸辊轴套,第一同步轮位于第一机架板外侧;后辊另一端伸入第二轴承座内,后辊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水厚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网纹辊涡轮、第二网纹辊涡轮、第二蜗杆、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所述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为两个,所述第二蜗杆为两个,所述第二蜗杆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网纹辊涡轮和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两个第二蜗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纹辊涡轮的齿面和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的齿面啮合,两个第二蜗杆分别穿入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第二蜗杆能够在所述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进行转动,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上;

所述胶水厚薄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无油轴套、网纹辊轴承,两个第二无油轴套分别嵌入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的孔内,两个第二蜗杆伸入两个第二无油轴套内,所述网纹辊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与所述钢辊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水盆安装机构还包括安装调节机构,通过所述安装调节机构使所述胶水槽安装于上胶机机架底部且所述胶水槽能够拆卸下来;所述安装调节机构为两个,所述胶水盆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安装板,所述胶水槽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内侧设有托架,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二安装板置于托架上;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摆杆、拉杆、弹簧定板、导向块、限位块、弹簧,所述摆杆与所述机架板内表面为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定板上安装有导向块,所述摆杆与所述拉杆为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块相连,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导向块内滑动,摆动摆杆使得限位块上下滑动,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定板顶面与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所述弹簧向下挤压所述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胶压力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蜗杆、第二蜗轮、摆臂、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蜗杆、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摆臂均为两个,所述辊子安装在两个摆臂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摆臂上,两个所述第三蜗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齿面啮合,通过扭转所述第三蜗杆使所述摆臂进行摆动;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同步轮侧面,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辊子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胶水厚薄调节机构和过胶压力调节机构与过胶机构进行配合,不但能够将多余的胶水挤出,而且书壳紧贴在胶辊运动,使书壳刷胶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并且通过下纸调节机构和落纸导向机构使得过胶后的书壳能够正确落入对裱合板机构的位置,保证工作的流畅进行,所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满版过胶机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满版过胶机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纸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落纸导向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落纸导向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胶机机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胶机机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下纸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过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胶水厚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胶水盆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安装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过胶压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版过胶机,包括纸张导向装置、上胶机机架300、下纸输送机构400、过胶机构500、胶水厚薄调节机构600、胶水盆安装机构700、同步带800、链条900、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所述纸张导向装置包括下纸调节机构100和落纸导向机构200。

具体运动方式为:上胶机机架300上的电机312通过链条900传动,传递给过胶机构500。过胶机构500再经由齿轮传动与胶水厚薄调节机构600同步传动。胶水厚薄调节机构600有可调节过胶机构500传递胶水的厚薄作用,将多余的胶水挤出。过胶机构500与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和下纸输送机构400通过同步带800同步连接。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是蜗轮蜗杆加摆杆的机构调节。可以使用不同纸张的厚薄以及过胶时的厚薄程度。而下纸输送机构400是防止纸张卡位不掉落而设计的蹭纸下落机构。下纸调节机构100和落纸导向机构200无动力连接,是一个导向机构,使得过胶后的书壳能够正确落入对裱合板机构的位置。胶水盆安装机构700是储存胶水的组件。

工作时,书壳先经过落纸导向机构200将书壳正确落入过胶指定位置,胶辊502转动将胶水槽709内胶水粘在胶辊502外表面,钢辊604与胶辊502配合将多余的胶水挤出,书壳经过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上的辊子7与胶辊502挤压,书壳紧贴在胶辊502上运动,胶辊502将胶水传递至书壳上,后辊404与胶辊502配合防止书壳卡位,书壳刷完胶水后,经下纸调节机构100和落纸导向机构200完成下料。

如图3所示,所述下纸调节机构100包括下压纸轮101、下压纸胶轮102、下压纸轮横杆108,所述下压纸轮101为两个,两个所述下压纸轮101之间安装有所述下压纸轮横杆108,所述下压纸胶轮102安装在所述下压纸轮横杆108上,所述下纸调节机构100还包括摆动调节机构,所述摆动调节机构与两个所述下压纸轮101相连,以实现所述下压纸轮101的摆动。

所述摆动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104、两个第一蜗轮105、两个第一蜗杆106、两个下纸辊偏心轴套107,两个第一蜗轮105分别安装在两个下压纸轮101上,两个第一蜗杆106分别与两个第一蜗轮105的齿面啮合,两个第一蜗杆106分别穿入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104的孔内,第一蜗杆106能够在所述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104的孔内进行转动,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104固定在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两个下纸辊偏心轴套107分别安装在两个下压纸轮101上。下纸辊偏心轴套107和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的连接轴11配合,用卡簧限位。

所述摆动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无油轴套103,两个第一无油轴套103分别嵌入两个第一网纹辊蜗杆支架104的孔内,两个第一蜗杆106伸入两个第一无油轴套103内。通过第一无油轴套103使第一蜗杆106的转动更顺畅。

所述下压纸胶轮102数量为多个。

下压纸轮横杆108摆动时,第一蜗轮105转动,同时第一蜗杆106进行转动。通过下压纸轮横杆108摆动,调节下压纸胶轮102与书壳接触后下纸时的位置。

如图4、5所示,落纸导向机构200包括后横梁201、电眼202、第一上架块203、第二上架块204、第一挡板205、前挡纸板206、前横梁207、调节板208、气缸209、第二挡板210、前后调节板211、电眼信号板212、电眼支架213。

第一挡板5由塑料材料制成。

后横梁201、前横梁207和前后调节板211固定在机架板上,所述第一挡板205上安装有第二上架块204,第一上架块203与第二上架块204相连,第一上架块203安装在后横梁201上,后横梁201上安装有电眼支架213,电眼支架213上安装有电眼202。

调节板208与前挡纸板206相连,调节板208安装在前横梁207上,电眼信号板212安装在调节板208下方。

气缸209安装在前后调节板211上,第二挡板210安装在气缸209的伸缩杆上。

所述第一挡板205和所述前挡纸板206之间的间隙构成下纸通道,所述气缸209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挡板210相连,所述第二挡板210位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所述电眼202用于检测所述下纸通道内是否有书壳,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上料机构;所述气缸209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第二挡板210位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或从所述下纸通道下方移开。

工作时,上料机构将书壳输送至下纸通道,此时气缸209的伸缩杆为收缩状态(即,第二挡板210挡在下纸通道下方),电眼202检测到下纸通道内有书壳;当对裱合板机构的摄像头检测到书壳合板时,则产生控制指令,控制气缸209的伸缩杆伸出,使第二挡板210从下纸通道下方移开,书壳被后辊404加速蹭落,移出下纸通道;书壳掉落后,气缸209驱动第二挡板210挡在下纸通道下方,电眼202检测到下纸通道内没有书壳了,则将信号反馈给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将新的书壳输送至下纸通道。

如图6、7所示,上胶机机架300包括直线光轴301、机架板、六方柱303、固定环304、调节座305、螺母306、同步带调节器307、调节钣金308、电机护罩安装板309、电机轴310、主动链轮311、电机312、第一电机调节座314、第二电机调节座315、电机安装板316、电机垫圈317,机架板包括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

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之间通过直线光轴301连接,所述电机312与所述机架板相连,所述电机312设有所述电机轴310,所述主动链轮311套装于所述电机轴310外表面。

第一电机调节座314、第二电机调节座315、电机安装板316构成链条900的调节张紧的作用,具体实现方式是:电机安装板316与电机312相连,第二电机调节座315上安装有第一电机调节座314,第二电机调节座315安装在第一机架板302,调节第一电机调节座314上的螺丝顶紧电机安装板316,这样就可以改变电机312的位置,从而实现对链条900的调节张紧。

六方柱303、固定环304、调节座305、螺母306、同步带调节器307、调节钣金308形成同步带800的调节作用,具体实现方式是:螺母306与同步带调节器307螺纹配合,锁在调节钣金308上。固定环304介于螺母306和调节钣金308之间,固定环304相当于一个厚垫片。同步带调节器307设有压杆,压杆安装有轴承,调节座305上有螺丝顶紧固定环304带动同步带调节器307的压杆上的轴承压在同步带800上,从而实现对同步带800的调节。

如图8所示,下纸输送机构400包括第一同步轮401、第一轴承座402、上导纸辊轴套403、后辊404、第一轴承405、第二轴承座406。

第一轴承座402安装在第一机架板302上,第二轴承座406安装在第二机架板313上,后辊404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座402,且后辊404一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401,后辊404与第一轴承座402之间安装有上导纸辊轴套403,第一同步轮401位于第一机架板302外侧;后辊404另一端伸入第二轴承座406内,后辊404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406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405。同步带800套装于第一同步轮401外表面,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同步轮401,从而使后辊404进行转动。

下纸输送机构400作用为防止书壳卡位,以及蹭纸下料的作用。

如图9所示,过胶机构500包括第一圆柱齿轮501、胶辊502、第一轴承503、橡皮辊同步轮504、传动链轮505,胶辊502一端安装有第一圆柱齿轮501,第一圆柱齿轮501位于第二机架板313外侧;胶辊502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轴承503、橡皮辊同步轮504、传动链轮505,所述橡皮辊同步轮504和所述传动链轮505位于第一机架板302外侧。

所述主动链轮311与所述传动链轮505之间通过所述链条900相连,这样电机312便可驱动胶辊502进行转动。所述橡皮辊同步轮504外表面、所述第一同步轮401外表面套装有所述同步带800,通过胶辊502的转动带动后辊404进行转动。所述胶辊502位于所述胶水槽709上方,所述胶辊502通过转动将所述胶水槽709内的胶水传递至书壳上;所述后辊404位于所述胶辊502上方,所述后辊404与所述胶辊50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后辊404与所述胶辊502之间的间隙能够使书壳通过。

如图10所示,胶水厚薄调节机构600包括第二圆柱齿轮601、第一网纹辊涡轮602、网纹辊轴承603、钢辊604、第二网纹辊涡轮605、第二无油轴套606、第二蜗杆607、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

所述钢辊604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圆柱齿轮601,所述钢辊604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之间,所述钢辊604能够转动、且所述钢辊604临近所述胶辊502,所述钢辊604与所述胶辊502位置平行,所述第二圆柱齿轮601位于第二机架板313外侧,所述第一圆柱齿轮501与第二圆柱齿轮601啮合。

所述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为两个,所述第二蜗杆607为两个,所述第二蜗杆607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网纹辊涡轮602和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605,两个第二蜗杆607分别与所述第一网纹辊涡轮602的齿面和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605的齿面啮合,两个第二蜗杆607分别穿入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的孔内,第二蜗杆607能够在所述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的孔内进行转动,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上。

两个第二无油轴套606分别嵌入两个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的孔内,两个第二蜗杆607伸入两个第二无油轴套606内,所述网纹辊轴承603安装于所述第二网纹辊涡轮605与所述钢辊604之间。

通过第一圆柱齿轮501带动第二圆柱齿轮601转动,进而使钢辊604转动,钢棍604与胶辊502挤压将多余的胶水挤出。调节方式为两头的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固定在机架上,第二蜗杆607与第二网纹辊蜗杆支架608转动连接。第二蜗杆607与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为蜗轮蜗杆啮合,且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为偏心块,偏心块的转动可调节钢棍604与胶辊50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胶水的厚薄程度。

有两个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各用螺丝固定在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

两个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的功能是限位第一网纹辊涡轮602和第二网纹辊涡轮605,使其各紧贴在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

如图假设无网纹辊偏心套顶块609,则第一网纹辊涡轮602和第二网纹辊涡轮605会往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内侧跑偏,原因是限位不足。

如图11、12所示,胶水盆安装机构700包括胶水槽709和安装调节机构,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摆杆701、套子702、螺丝703、竖杆704、拉杆705、弹簧定板706、导向块707、限位块708、两个第一安装板710、弹簧711、两个第二安装板712。

所述胶水槽709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710和两个第二安装板712上,所述第一机架板302和第二机架板313内侧设有托架,两个第一安装板710和两个第二安装板712置于托架上;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摆杆701、拉杆705、弹簧定板706、导向块707、限位块708、弹簧711,所述摆杆701与所述机架板内表面为活动连接,具体为摆杆701安装有螺丝703和套子702,螺丝703与机架板内表面相连,摆杆701能够在螺丝703上转动。所述弹簧定板706上安装有导向块707,所述摆杆701与所述拉杆705为活动连接,所述拉杆705与所述限位块708相连,所述限位块708能够在所述导向块707内滑动,摆动摆杆701使得限位块708上下滑动,所述弹簧711位于弹簧定板706顶面与所述限位块708之间,通过所述弹簧711向下挤压所述限位块708。

当竖杆704垂直于弹簧定板706顶面时,则固定不回落,使得胶水槽709可取出清洗。当限位块708下落时由于弹簧711的作用,使得限位块708紧贴第一安装板710上,从而胶水槽709不易脱落。

如图13、14所示,过胶压力调节机构10包括第二同步轮1、第三蜗杆2、第三网纹辊蜗杆支架3、芯轴4、第二轴承5、第一齿轮6、辊子7、第三无油轴套8、第二蜗轮9、摆臂15、连接轴11、第三轴承12、压印辊轴套13、第二齿轮14。

所述第三蜗杆2、所述第二蜗轮9和所述摆臂15均为两个,所述辊子7安装在两个摆臂15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蜗轮9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摆臂15上,两个所述第三蜗杆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9的齿面啮合,通过扭转所述第三蜗杆2使所述摆臂15进行摆动;所述第一齿轮6安装于所述第二同步轮1侧面,且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同步轮1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4与所述第一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带动所述辊子7转动。

通过所述芯轴4连接于所述第二同步轮1和所述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轴承5安装于所述芯轴4和所述第二同步轮1之间,所述辊子7一端与一侧的所述摆臂15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12连接。

第三网纹辊蜗杆支架3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三蜗杆2能够在所述第三网纹辊蜗杆支架3和所述第三无油轴套8上转动。

辊子7与胶辊502同速,后辊404和胶辊502不同速,后辊404线速度比胶辊502快。

运动方式如下:外输出动力通过同步带800连接传递到第二同步轮1上,再经过齿轮啮合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4之间传递到辊子7上。调节方式为:两端的第三网纹辊蜗杆支架3固定在机架上,第三蜗杆2在第三网纹辊蜗杆支架3和第三无油轴套8上转动,通过扭转第三蜗杆2,则摆臂15以连接轴11为中心的摆动,即辊子7以连接轴11为中心的摆动,辊子7摆动可以增加或减少与胶辊50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纸张过胶时压力大小。

本发明的满版过胶机结构设计合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