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1371发布日期:2021-03-23 11: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附件等组成。安全帽是由帽壳、帽衬和下颏带等三部分组成。帽壳:这是安全帽的主要部件,一般采用椭圆形或半球形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在冲击压力下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变形,由于材料的刚性性能吸收和分散受力,加上表面光滑与圆形曲线易使冲击物滑走,而减少冲击的时间。根据需要和加强安全帽外壳的强度,外壳可制成光顶、顶筋、有沿和无沿等多种型式。帽衬:帽衬是帽壳内直接与佩戴者头顶部接触部件的总称,其由帽箍环带、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技拴绳等组成。帽衬的材料可用棉织带、合成纤维带和塑料衬带制成,帽箍为环状带,在佩戴时紧紧围绕人的头部,带的前额部分衬有吸汗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帽箍环形带可分成固定带和可调节带两种,帽箍有加后颈箍和无后郐i箍两种。顶带是与人头顶部相接触的衬带,顶带与帽壳可用铆钉连接,或用带的插口与帽壳的插座连接,顶带有十字形、六条形。相应设插口4~6个。下颏带:足系在下颏上的带子,起固定安全帽的作用,下颏带由带和锁紧卡组成。没有后颈箍的帽衬,采用“y”字形下颏带。

安全帽是人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工具,但由于人们对安全帽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导致在生产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使得撞击事件常有发生,为使人们更深的了解作业不佩戴安全帽的危害,需要一种能够让人们直观的体验撞击时的感觉和了解撞击事故危害的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以提高人们对撞击事故的安全防护意识;但是,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全帽是人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工具,但由于人们对安全帽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导致在生产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使得撞击事件常有发生,为使人们更深的了解作业不佩戴安全帽的危害,需要一种能够让人们直观的体验撞击时的感觉和了解撞击事故危害的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以提高人们对撞击事故的安全防护意识;但是,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包括上安装板、安装底板和led显示屏,所述上安装板的底面焊接有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所述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的底面焊接有测量身高子系统仪,所述测量身高子系统仪的底部设有体验者,所述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的底面设有撞击小球,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测量体重子系统仪和控制信号箱,所述体验者位于测量体重子系统仪的顶面,所述上安装板的底面焊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焊接有液压支杆,所述液压支杆的底面焊接有固定垫块,所述固定垫块的底面焊接有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和撞击小球直接设有撞击子系统仪,撞击小球距离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的高度与体验者的头部距离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的高度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与控制信号箱之间通过控制机构动作信号线和身高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测量体重子系统仪与控制信号箱之间通过重力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撞击子系统仪由撞击小球、收拉小球的电机以及其控制电路,所属控制电路由控制系统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ed显示屏由身高显示栏、体重显示栏、冲击力显示栏和系统状态显示栏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ed显示屏与控制信号箱之间通过显示通信信号线电性连接,控制信号箱与遥控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控制信号箱与语音播放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体验者进入体验环境,测量出体验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冲击力,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开始撞击控制,撞击完成后,提示体验者安全离开,完成一人一次体验,该体验项目主要让体验者身临其境感受撞击的危害,从而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在作业时注意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的整体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中的led显示屏的显示栏的分隔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中的整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安装板;2、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3、撞击子系统仪;4、撞击小球;5、测量身高子系统仪;6、体验者;7、测量体重子系统仪;8、安装底板;9、重力信号传输线;10、控制机构动作信号线;11、身高信号传输线;12、显示通信信号线;13、控制信号箱;14、遥控器;15、led显示屏;16、语音播放器;17、身高显示栏;18、体重显示栏;19、冲击力显示栏;20、系统状态显示栏,21、液压缸;22、液压支杆;23、固定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包括上安装板1、安装底板8和led显示屏15,上安装板1的底面焊接有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的底面焊接有测量身高子系统仪5,使用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体验者进入体验环境,测量出体验者的身高以及冲击力,冲击力是和身高成反比例的数值,通过计算给出不同人体高度的冲击力,并将数据送给控制系统。测量身高子系统仪5的底部设有体验者6,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的底面设有撞击小球4,撞击小球4可以收回到顶部做好体验准备,开始体验时,由控制器或者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让小球做自由落体,撞击佩戴安全帽的体验者,小球撞击安全帽后,体验者可以切身体会到安全帽的撞击效果,安装底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测量体重子系统仪7和控制信号箱13,体验者6位于测量体重子系统仪7的顶面,上安装板1的底面焊接有液压缸21,测量身高子系统仪5能够在体验者进入环境,测量出人体体重,此时系统判断出体验者已经进入体验区,并将身高信息传送到控制系统,液压缸21的底端焊接有液压支杆22,液压支杆22的底面焊接有固定垫块23,固定垫块23的底面焊接有led显示屏15。

请参阅图1和图3,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和撞击小球4直接设有撞击子系统仪3,撞击小球4距离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的高度与体验者6的头部距离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的高度适配。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2与控制信号箱13之间通过控制机构动作信号线10和身高信号传输线11电性连接,测量体重子系统仪7与控制信号箱13之间通过重力信号传输线9电性连接。撞击子系统仪3由撞击小球4、收拉小球的电机以及其控制电路,所属控制电路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控制能够使得语音播放器16进行语音提示播放,准备体验,体验结束后,体验者离开体验区域后,系统判断体验完成,完成一人一次体验led显示屏15由身高显示栏17、体重显示栏18、冲击力显示栏19和系统状态显示栏20组成。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身高、体重以及冲击力的信息经过解析,显示到led显示屏15上,同时控制系统根据体验者进出体验区,将系统状态显示到led显示屏15上。led显示屏15与控制信号箱13之间通过显示通信信号线12电性连接,控制信号箱13与遥控器14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控制信号箱13与语音播放器16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安全帽撞击体验系统及装置,包括1、上安装板;2、撞击子系统仪机构盒;3、撞击子系统仪;4、撞击小球;5、测量身高子系统仪;6、体验者;7、测量体重子系统仪;8、安装底板;9、重力信号传输线;10、控制机构动作信号线;11、身高信号传输线;12、显示通信信号线;13、控制信号箱;14、遥控器;15、led显示屏;16、语音播放器;17、身高显示栏;18、体重显示栏;19、冲击力显示栏;20、系统状态显示栏,21、液压缸;22、液压支杆;23、固定垫块,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体验者进入体验环境,测量出体验者的身高以及冲击力,冲击力是和身高成反比例的数值,通过计算给出不同人体高度的冲击力,并将数据送给控制系统,在遥控器14或者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撞击小球4可以收回到顶部做好体验准备,开始体验时,由控制器或者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让小球做自由落体,撞击佩戴安全帽的体验者6,小球撞击安全帽后,体验者可以切身体会到安全帽的撞击效果,从而提高安全意识。体重测量系统,体验者进入环境,测量出人体体重,此时系统判断出体验者已经进入体验区,并将身高信息传送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提示播放,准备体验,体验结束后,体验者离开体验区域后,系统判断体验完成,完成一人一次体验。控制系统作为该体验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接受,将数据以及体验状态发送到led显示屏15上显示,控制命令的发送,提供操作提示语音的控制,该体验项目主要让体验者身临其境感受撞击的危害,从而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在作业时注意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