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用防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6509发布日期:2022-02-23 21:4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用防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用防丢装置。


背景技术:

2.笔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常用物品之一,但是由于其体型和结构的原因,常常容易造成遗失和错拿等问题,导致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时又常常找不到,对工作和学习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笔用防丢装置,当其离开与人体的接触或未被正确放置或离开使用者一定的范围时则发出报警,提醒使用者防止丢失。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笔用防丢装置,包括套管、套管顶部带底座的电池仓、可导电的电池仓上盖、笔夹、套管内部的电路板、电路板上的无线模块以及报警装置。所述电池仓通过其底座外部的螺纹与内部有螺纹的套管相连,套管与电池仓底座相连后,放置在套管顶部笔夹的环状结构通过电池仓上盖的拧紧被夹在电池仓上盖与套管上部环形端面之间。实现电池电极通过电池仓上盖到笔夹的连接。在电池仓底座的中心位置有安装在电池仓底部的柱状电极,柱状电极的头部用来与电路板上的电极正极相接触。当安装于套管内的电池仓沿螺纹向下拧紧后,电池仓底部的柱状电极会与电路板上的正极相接触。
5.所述电池仓,由仓体和底座构成,仓体是一个中空可以放入电池的结构,在其顶部有外螺纹用来安装电池仓上盖,底座是一个直径大于舱体,外曲面上有螺纹的圆柱结构。螺纹用于将电池仓与套管相连。整个舱体在底部有导电性能良好的柱状电极从电池仓内部中心位置的螺丝孔旋入到舱体底部从电池仓底部旋出,其余部分为绝缘材料构成。
6.所述电池仓上盖,是由可导电材料构成,在电池仓上盖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电弹簧用于固定电池和将电池的电极经弹簧引出到可导电的上盖。
7.所述电路板在其正面中心位置有电极正极,在电路板的反面除了控制电路、报警装置和无线模块之外,在反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还有两个互不相连的半圆环电极作为电路板的触摸端电极和电源负极。
8.所述套管,在其内部有内螺纹和紧贴内壁互不相连的两个弧形凸起,两个弧形凸起上镀有导电镀层。内部内螺纹用来与套管顶部的电池仓底座相连。两个带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用于与电路板反面的两个半圆环电极相接触。
9.所述套管,在其上还有一开孔,穿过套管上其中一个带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从外到内贯通。在其开孔处亦镀有导电镀层。即套管内部弧形凸起上的导电镀层,经过套管上镀有导电镀层的开孔延伸到套管外部。在套管内部镀有导电镀层的两个弧形凸起,其中一个一直向下延伸到套管的下边缘,其镀层也从内部弧形凸起下边缘一直延伸到套管外部,并且沿套管外部下边缘延伸一周形成一个由导电镀层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即套管
内部其中一个弧形凸起上的导电镀层从套管内部延伸到套管外部下边缘,在套管外部下边缘处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镀层,在该环形镀层上还套有一个金属装饰圈,既可保护导电镀层又可实现与镀层间的导电。而另一个带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也向下延伸,但不延伸到套管的下边缘,也不与套管外部下边缘导电镀层相连。虽不延伸到套管下边缘,但其经套管上的开孔延伸到套管外部,并且与笔夹接触,不与套管外部下边缘的导电镀层接触。即从套管内部延伸到套管外部的两组导电镀层互不相连。
10.按电极方向将电路板从套管上方装入套管后。由于套管内部弧形凸起的存在,下落一定高度后,电路板会卡在套管内部弧形凸起的上表面。此时电路板上的两个半圆环电极会与套管内部互不相连的弧形凸起上表面接触,然后将柱状电极安装在电池仓底部,电池仓通过其螺纹与套管相连,然后电池仓向下旋紧,柱状电极将与电路板正面的电源正极电极相接触,随着电池仓充分旋入套管,受上端柱状电极向电路板所传递的压力作用,会使套管内部镀有导电镀层弧形凸起的上表面与电路板反面的两个电极紧密接触,实现了电路板电极到套管上导电镀层之间的电路连通。
11.所述笔夹,由可导电的材料构成,当电池仓底座通过相应的螺纹与套管相连后,笔夹顶端的圆环就可放在套管顶部的环形端面上,当电池仓上盖沿电池仓螺纹拧紧的时候,笔夹顶部的圆环会被紧紧夹在电池仓上盖与套管顶部环形端面之间。实现了电池电极通过电池仓上盖与笔夹相连通。
12.所述套管内部的电路板,在其上主要分布有触摸开关电路、报警装置以及一个无线模块和三个互不相连的电极。其中一个电极位于电路板正面的中心位置,通过电池仓底部的柱状电极与电池仓内的电池正极相接触。此为电路板的正极。其余两个电极分布在电路板反面靠近边缘的位置,与套管内部两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位置相对应。分别是触摸端和电路板负极。当电池负极通过电池仓上盖传递到笔夹,再经与套管上导电镀层接触的笔夹传递到套管内部镀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又通过与电路板的负极接触从而构成回路。构成回路后的电路板,输出信号给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所述报警装置可以是蜂鸣器或震动马达等。此时当人体触摸到从电路板触摸端经套管上导电镀层引出到套管外部的导电部分时。开关断开,报警装置停止工作。
13.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的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可通过配对与手机端连接。当离开一定范围彼此搜索不到时会发出提示。就如蓝牙耳机距离较远时会断开并提示。
14.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笔的丢失。当使用者随意将笔放在任何地方,由于防丢装置顶部的电池仓上盖将电池电极经可以导电的笔夹传递到套管上的导电镀层,再从套管上内外相连的导电镀层传递到电路板构成回路,由于触摸端脱离人的皮肤,整个防丢系统处于工作模式。电路导通致使电路板上的报警装置工作,发出报警。此时当使用者将笔夹别在兜里或者别在本子上会使具有弹性的笔夹与套管表面的导电镀层脱离接触。从而切断整个电路。报警功能不再运作。当使用者进行书写时,由于电路板上的触摸端经套管内部导电镀层延伸到套管外部。且书写握笔时,由于手部接触的位置有从套管内部延伸出的导电镀层。所以。一旦手部皮肤接触导电镀层。相当于电路板上的触摸开关被触发。致使报警信号关断。所以书写时由于手部皮肤与导电镀层的接触,报警不会被触发。另外,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与手机连接。当无线模块离开手机一定范围。手机侦测不到该模块,模块也连接不到手机。这时手机端和无线模块端都会报警提示。从而防止丢
失。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效果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剖开后内部结构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正面细节放大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反面细节放大图。
20.图中:1、电池仓上盖;2、电池仓上盖内的导电弹簧;3、电池仓;4、套管;5、笔夹;6、金属装饰圈;7、笔杆;8、电池仓的底座; 9、安装在电池仓底座上的柱状电极;10、电路板上的正极电极;11、电路板;12、电路板上的触摸端电极;13、电路板上的负极电极;14、电路板上的报警装置;15、电路板上的无线模块;16、套管内部的内螺纹;17、套管内部紧贴套管内表面互不相连的两个弧形凸起;18、套管内部弧形凸起的上表面;19、套管上的开孔;20、套管外部下边缘的环形导电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描述。
22.如图1~5所示,一种笔用防丢装置,主要包括:1、电池仓上盖,2、电池仓上盖内的导电弹簧,3、电池仓,4、套管、5、笔夹,6、金属装饰圈,7、笔杆,11、电路板。所述电池仓3在其顶端安装有电池仓上盖1,在电池仓上盖1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导电弹簧2,在电池仓3底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有从电池仓3内部延伸出的柱状电极9,电池仓3通过其底座8上的螺纹安装在套管4内部,在套管4内部有螺纹17用于和电池仓底座8连接,在套管4内部还有电路板11以及两个紧贴套管4内壁且互不相连的套管内表面弧形凸起17,在套管4内壁的其中一个弧形凸起17上有开孔19贯穿到套管外部,在套管内表面弧形凸起17以及开孔19上都镀有导电镀层,导电镀层从套管内部向外延伸到套管4的外表面,且互不相连,内外均有导电镀层的套管4在其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1,电路板11的正面中心位置有电路板正极电极10,反面有报警装置14、无线模块15和触摸电极12以及电源负极电极13。将电路板11根据其电极方向从套管4顶部装入套管4内部时由于电路板11的直径略小于套管4内径。电路板11会顺利下落到套管4内部的弧形凸起上表面18处。由于套管内部弧形凸起17的存在,套管内径变小,电路板到此处时会停止下落。此时电路板上的电极12和13会接触到套管内部弧形凸起17的上表面18,这样电路板11上的电极12和13就延伸到了套管内两个带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17上,这两个互不相连的弧形凸起17,其上的导电镀层分别向套管外表面延伸。电路板上的触摸端电极12通过导电镀层延伸到套管下部,从套管下部向外延伸到套管外部下边缘。在套管外部下边缘构成一个环状导电镀层20。电路板的负极电极13和套管内有导电镀层的弧形凸起上表面18接触后再通过套管上的开孔19延伸到套管外表面与可导电的笔夹5相接触。当电路板11按其电极方向装入套管4以后再在电池仓底座8上安装柱状电极9,所述柱状电极9是一只导电性能良好的平头螺丝,使用平头螺丝从电池仓底部中心位置的螺丝孔拧入,使其头部穿过电池仓底部,其头部位置与电路板正极电极10相对,再将电池仓3从套管上部
沿套管内部螺纹16旋入套管内,充分旋入后,电路板上的正极电极10会与电池仓底座上平头螺丝的头部紧密接触,充分拧紧后,来自电池仓的压力会通过柱状电极9向下传递,使电路板反面的触摸电极12和负极电极13与套管内部弧形凸起的上表面18紧密接触。当电池仓3内装上电池,盖紧电池仓上盖1,笔夹5顶部的圆环被夹在套管上部的环形端面与电池仓上盖1之间。由于电池仓上盖1由导电材料制成。所以,电池的负极将从电池仓上盖1传递到笔夹5,再从笔夹5传递到与笔夹5接触的套管4外表面导电镀层,最终套管4外表面导电镀层经套管4上的开孔19向套管内部延伸,与套管4内部弧形凸起17的上表面18相接触,因为该弧形凸起的上表面18又与电路板11上的电极13相接触。电路板11上的电极13为电路板负极。所以整个装置的电路部分构成完整的回路。此时报警装置14工作,发出报警,当使用外力使笔夹5与套管4的接触分离时,供电电路断开,停止报警提示。由于套管内另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与电路板电极12相接触,电路板电极12为电路的触摸端。该触摸端通过此弧形凸起上表面的导电镀层延伸到套管外部下边缘。并且在套管外部下边缘构成环形导电镀层20。为了保护套管外部的导电镀层不受腐蚀和磨损,通常还使用相应形状、厚度和大小的金属材料镶嵌或粘贴在导电镀层上。比如在该环形导电镀层20上还套有金属装饰圈6。此金属装饰圈除了保护从套管内延伸出的导电镀层,还使环形导电镀层20与金属装饰圈6紧密接触以实现相互导电。当书写时由于手部握笔,手上的皮肤与套管4上的金属装饰圈6接触。该金属装饰圈6又通过套管4上内外相通的导电镀层与电路板触摸端电极12相接触,致使手部无论触摸金属装饰圈6还是直接触摸导电镀层。都会使电路板11上的触摸开关功能运作,停止报警输出。另外,在电路板11上还安装有无线模块15,无线模块15的作用是与手机进行无线连接。当装置远离使用者手机时无线模块与手机端的连接中断,手机端程序发出断开连接提示的同时电路板上的报警装置也开始工作,发出报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